早期音樂教育淺析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8日

  兒童最早接受教育就是從感受音樂開始的。那麼,如何採用恰當的方法對幼兒進行早期音樂教育,通過早期音樂教育,開發孩子的智力,應該是每一個幼兒音樂教師重視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幼兒早期音樂教育之思考》

  摘 要:音樂對孩子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最易引起兒童感情共鳴,兒童最早接受教育就是從感受音樂開始的。那麼,如何採用恰當的方法對幼兒進行早期音樂教育,通過早期音樂教育,開發孩子的智力,應該是每一個幼兒音樂教師重視的問題,文章就此展開論述。

  關鍵詞:幼兒 早期教育 音樂

  音樂對孩子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最易引起兒童感情共鳴,兒童最早接受教育就是從感受音樂開始的。那麼,採用恰當的方法對幼兒進行早期音樂教育,通過早期音樂教育,開發孩子的智力,應該是每一個幼兒音樂教師重視的問題。

  一、通過音樂教育發掘幼兒的潛能

  對幼兒來說,音樂活動首先是自我表現的方式和途徑。在學前教育階段,我們可以通過音樂教育發掘幼兒的潛能,塑造幼兒健康活潑的個性,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

  1.激勵幼兒主動、自信地參與活動。在幼兒園的音樂活動中,總有一部分幼兒老當演員,一部分幼兒老當觀眾。那些天賦好的幼兒經常有機會表現,而那些條件較差的幼兒卻因自卑而不敢表現。如果我們任其自然,這部分幼兒不僅失卻了學習音樂知識技能的機會,還可能導致一定的心理缺損。我們應將音樂活動作為手段,讓每個幼兒都能積極、主動、自信地參與到活動之中,滿足幼兒自我表現的需要。基於這一思考,可以設計小步遞進的“階梯”,提出合適的要求,儘可能使教育個別化,使每個幼兒都能按各自的步調發展。比如起步較低、由易到難的系列節奏遊戲:聽著小鈴拍拍手***即模仿小鈴節奏拍手***;敲著大鼓和小鈴***即以跺腳方式模仿大鼓節奏,以拍手方式模仿小鈴節奏***;機器人拍手***即聽辨鋼琴的低音區和高音區,並分別用跺腳和拍手錶示***;小手小腳***即根據圖譜上的小手、小腳標誌,隨音樂用小手、小腳表現相應的節奏***。這組遊戲的技能要求並不高,目的是讓幼兒輕鬆自然地走進音樂活動,在難度不高的藝術表現中體驗成功。

  另外,在音樂活動中,還應儘可能給每個幼兒當領頭人的機會,如讓幼兒擔任指揮、領唱、領奏等,使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都能滿足自我表現的需要,樹立自信心。

  2.注重幼兒的探索發展。由於幼兒年齡小,堅持性與忍耐性較差,他們不能長時間在看不到進步的情境中探索。因此,應有目的創設有利於幼兒探索發現和積極操作的環境,以激發其探究內驅力。如在幼兒認識切分探究內驅力。在幼兒認識切分節奏***|XXX|XXX|***的過程中,引導幼兒按以下步驟積極探索:組織幼兒做“拉繩”及“劃龍船”遊戲,尋找|XXX|的感覺,表現“加油呀”處的語言節奏,引導幼兒尋找周圍是否有這樣的節奏。如媽媽牙疼時邊捂著臉,邊說“|喔唷哇|喔唷哇|”老爺爺拔蘿蔔時“|哎唷嗬|哎唷嗬|”地用力等。告訴幼兒什麼是切分節奏,引導幼兒嘗試在木琴上敲奏切分節奏,彈奏歌曲《布娃娃》,引導幼兒重點尋找其中的切分節奏並聽著音樂拍打,啟發幼兒創造性地用跺腳、轉圈、攤開雙手等動作把布娃娃著急處的切分節奏表現出來。

  還可以讓幼兒敲擊裝有不同水量瓶子、碗或盒,使其感受到聲音是有高低區別的;讓幼兒在“小動物找家”遊戲中聽辨mi、sol、la的音高,獲得良好的音準感;在自由活動、區角活中,讓幼兒試著在木琴上敲奏熟悉的歌曲。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眼看著木琴,耳聽音高,動手操作,用腦思考,表現出專注的學習態度,幼兒的獨立性、自控能力和責任感等良好的心理品質也得到了培養。

  3.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在音樂活動中,不能只強調技能技巧的訓練,還應引導幼兒去表現美、創造美。因為音樂活動包括感受、想象、理解、創造等思維階段,它對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及能力具有獨特的作用。

  當然,培養創造力並不是要摒棄模仿,在音樂活動中模仿是需要的,它是最初的學習方式,但必須較快地跨越這一階段進入探索期,引導幼兒大膽創新、獨立思考,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要為幼兒創設寬鬆的環境,由淺入深地引導創造,展示自己的才能。從改編歌詞、敲奏簡單樂句開始,發展到為圖片故事配音樂、創作樂曲、編動作等,激勵幼兒從自身實際出發,通過努力充分展示自己的創造力。

  4.強調活動中的交往合作。許多音樂活動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如合唱、集體舞、小樂隊、遊戲等。因此,我們應把個體創造和群體的合作緊密地連成一個整體。既要尊重個體發展,又要注重群體的交往合作。如為了在合唱時獲得和諧的聲音,幼兒需要聽著琴聲和同伴的歌聲不斷調節自己的音高。又如,讓幼兒在各自的木琴上逐句輪流敲擊歌曲。還可以組織專題活動,讓幼兒共同確定主題、選擇樂器、創編節奏,最後合作表現。在這一過程中,幼兒人人有任務,個個有責任,每個幼兒都是團體中的重要角色,他們在堅守自己“崗位”的同時,逐漸擺脫自我中心,分享合作的喜悅。

  二、通過音樂教育開發孩子的智力

  1.感官的發展是智力發展的基礎。在對孩子進行音樂教育時要及早重視孩子的感官訓練。如:讓孩子閉上眼睛用耳朵聽聽周圍的聲音,說出哪個聲音高,哪個聲音低,哪個聲音長,哪個聲音短。可讓孩子模擬其熟悉的音響節奏,如:小鴨叫,青蛙叫,汽車、火車的笛聲等,並鼓勵孩子用簡單的動作把對節奏的感受和反映表達出來,培養孩子的眼、口、耳、手、腳的協同配合。

  2.語言能力是智力發展的重要條件。語言能力的培養對於孩子智力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長和老師可以藉助於歌曲對兒童強烈的感染力,選擇一些優秀的兒童歌曲,使孩子在聽聽唱唱中不知不覺地豐富詞彙。可以讓孩子欣賞一些富有兒童情趣的樂曲,讓孩子用聽覺辨別各種不同音色的樂器,同時還可以為孩子創設一個編故事的環境,促進孩子語言的發展。如:欣賞鋼琴曲“小鳥捉蟲”,孩子可以憑藉自己對音樂的感覺和理解,結合自己生活實際,編出自己喜歡的,生動活潑的小故事講給別人聽,從中促進語言的發展。

  3.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幼兒的思維是隨著語言的掌握而發展起來的。家長在教孩子唱歌時,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在熟練掌握歌曲旋律的基礎上,鼓勵孩子自己想、自己編,填上自己想唱的歌詞,並配上與歌詞相適應的動作,以達到促進孩子思維能力發展的目的。

  另外,還可以通過讓孩子欣賞多種性質的音樂來發展思維。如:選擇快樂活潑的、抒情優美的、熱烈歡快的、雄壯有力等各種不同的樂曲,啟發孩子根據音樂的不同性質用動作表達自己的不同感受;還可以在孩子聽音樂前,通過看圖書,聽故事等,對小兔和烏龜的特徵有所瞭解。當聽到單簧管在高音區演奏出歡快跳躍的旋律時,孩子能把對小兔子形象的視覺記憶和音樂所表達的旋律聯絡起來。同樣孩子也能把大管在低音區演奏的緩慢平穩的旋律和視覺記憶中的烏龜聯絡起來。在整個過程中調動孩子各種感官積極活動,並通過對事物的分析、聯想,通過聯想形成思維判斷。

  ***作者單位:河南石油勘探局澗河社群精蠟幼兒園 河南南陽 473132***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音樂教育探討論文
期末動員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相關知識
早期音樂教育淺析論文
幼師音樂教育淺析論文
幼兒音樂教育淺析論文
小學音樂教育分析論文
學前教育中音樂教育探析論文
幼兒品德教育淺析論文
網路教育淺析論文
音樂教育經驗論文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淺析論文
有關小學音樂教育現狀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