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最後的狼有感3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讀最後的狼有感1

  最近,我讀了英國作家邁爾文·伯格斯寫的《最後的狼》這本書, 書裡有幾個觸目驚心的場景:英格蘭野狼首領銀毛,被獵人開槍打死; 野狼康納,被獵人用弩鏢射穿了脖子;甚至連年幼的和剛出生的小狼 也難逃魔掌。讀到這些血淋淋的場景時,我覺得那個獵人就是一個貪 婪的惡魔。他為了名譽,讓英格蘭最後一隻野狼也死在自己手上, 他是那麼殘忍,難道他就沒有一絲憐憫之心嗎? 與此同時,小說中布恩一家對受傷的狼的悉心救治,又讓我肅然起敬!很顯然,喬恩一家的行為是尊重自然的表現,而獵人的行為則體現了與自然的對立。作者通過小說中不同人物與狼之間關係的描寫,說明了一個道理:人類應擺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應關愛自然並學會與自然和諧共處。 最後一隻英格蘭狼的命運讓人感到悲哀,貪婪而又瘋狂的人類應該為此而反思自己的行為了,不要讓這樣的悲劇重演! 我們人類是文明者,狼在我們眼中是野蠻者。而在書中,所謂的文明者對野蠻者又都做了些什麼?

  那個雙手沾滿血腥的獵人是一個貪婪的惡魔。為了名垂史冊,讓英格蘭野狼中的最後一隻狼死在自己手上,他用那雙可怕的眼睛四處窺視尋覓野狼。

  自古以來,無論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人們的思想觀念中狼都是惡的化身。丹麥的安徒生以一篇《小紅帽》,使孩子們有了對狼的第一認識:狼是令人厭惡、痛恨的角色,它們惡毒凶殘,不可信賴。中國的蒲松齡也以大量筆墨寫狼,抨擊狼的狡詐。可我不能只想到這些。當我看到狼眼裡的仇恨化作一滴淚緩緩下滑,當我想到捕獵者猙獰、醜惡的嘴臉,

  當我讀到剛剛出生不久尚末睜開眼睛的狼患就活活被獵人折斷脖子的時候,我憤慨,我痛恨那獵人。然而,這責任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全部推託到那一個獵人身上的。在現實中,這樣的獵人何止一個,何止數百,何止上千!

  我不知道為什麼人們對狼如此排斥。狼也有自己的家庭、朋友。但它們卻沒有人類那樣發達的智慧。它們永遠不會忘記,人對它們來說是多麼危險。千百年來,“狼來了”這古老的吶喊便意味著深夜中的火光,犬吠,人們的迫殺。石塊擊中它們的肋骨,鐵器擊碎它們的頭骨,子彈呼嘯而來。隨後,皮毛的焦糊味,肉和管頭在火中烘烤的氣味在曠野裡迷漫。

  在同一塊土地上,在同一片藍夭下,命運卻截然不同。人類高高在上,輕鬆地用一根乎指壓下天平,動物只能在傾斜的天平一端搖搖欲墜。

  今天被消滅的,是最後的狼。倘若人們還不覺醒,那明天將被消滅的,會不會是最後的人呢?

  讀最後的狼有感2

  英格蘭野狼首領銀毛,被貪婪的獵人開槍打死。

  肩部和脖子上長著一層長長的金色細毛的野狼康納,被獵人用弩鏢射穿了脖子。

  狼群中年齡最大的布蘭德爾和加庫被獵人殺死。

  兩隻年幼的小狼慰被獵人槍殺。

  一隻剛剛出生尚未睜眼的小狼息被獵人扭斷了脖子。

  以上,是《最後的狼》這本書為我們描繪的幾個場景。

  我們人類是文明者,狼在我們眼中是野蠻者。而在書中,所謂的文明者對野蠻者又都做了些什麼?

  那個雙手沾滿血腥的獵人是一個貪婪的惡魔。為了名垂史冊,讓英格蘭野狼中的最後一隻狼死在自己手上,他用那雙可怕的眼睛四處窺視尋覓野狼。

  自古以來,無論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人們的思想觀念中狼都是惡的化身。丹麥的安徒生以一篇《小紅帽》,使孩子們有了對狼的第一認識:狼是令人厭惡、痛恨的角色,它們惡毒凶殘,不可信賴。中國的蒲松齡也以大量筆墨寫狼,抨擊狼的狡詐。可我不能只想到這些。當我看到狼眼裡的仇恨化作一滴淚緩緩下滑,當我想到捕獵者猙獰、醜惡的嘴臉,當我讀到剛剛出生不久尚末睜開眼睛的狼患就活活被獵人折斷脖子的時候,我憤慨,我痛恨那獵人。然而,這責任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全部推託到那一個獵人身上的。在現實中,這樣的獵人何止一個,何止數百,何止上千!

  我不知道為什麼人們對狼如此排斥。狼也有自己的家庭、朋友。但它們卻沒有人類那樣發達的智慧。它們永遠不會忘記,人對它們來說是多麼危險。千百年來,“狼來了”這古老的吶喊便意味著深夜中的火光,犬吠,人們的迫殺。石塊擊中它們的肋骨,鐵器擊碎它們的頭骨,子彈呼嘯而來。隨後,皮毛的焦糊味,肉和管頭在火中烘烤的氣味在曠野裡迷漫……***讀後感***

  在同一塊土地上,在同一片藍夭下,命運卻截然不同。人類高高在上,輕鬆地用一根乎指壓下天平,動物只能在傾斜的天平一端搖搖欲墜。

  今天被消滅的,是最後的狼。倘若人們還不覺醒,那明天將被消滅的,會不會是最後的人呢?

  讀最後的狼有感3

  《最後的狼》講的是一個關於狼的故事,但它卻與我們以往讀過的這類故事不同。一直以某種隱祕方式生存至今的一群英格蘭野狼被一位獵人發現了。獵人期望它們都死在自己的槍口下,從而讓自己名留青史。於是,他開始瘋狂地獵殺這些珍貴的生命,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搏鬥拉開帷幕,一隻只狼先後死去,只剩下一公一母兩隻狼,母狼在產下小狼灰崽後被追殺,它用嘴銜著小狼崽逃進一名叫布恩的小男孩家裡,它們被布恩家救活並收養起來,但不久還是被獵人擄走了小狼崽。狼父和狼母竭力救出了灰崽,而它倆也相繼被獵人發現而被獵殺。灰崽便開始對獵人實施報復,獵人最後被灰崽逼上絕路跳海自殺。在故事結尾,我們既對獵人應得的下場不無憐憫,同時也為孤獨地生活在世界上的最後一隻英格蘭狼的命運感到悲哀。

  我們知道,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的文化觀念中,狼是讓人厭惡、痛恨的角色,它們是惡的化身,是忘恩負義、不可信賴、與真善美為敵的典型形象代表。《最後的狼》使我認識到狼的另一面,對狼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變。在故事中狼父母不顧生命危險把狼崽營救出來並帶它脫離險境,以及在生命垂危時刻的母狼仍不忘記保護自己的狼崽等情節中,足以表現出狼也有親情。同時還要佩服書中的最後一隻狼:灰崽。灰崽是隻報復性極強的狼。它為了報父母之仇,費盡心機跟蹤獵人,腳爪都磨出了血。最終咬斷槍管,使獵人手無寸鐵,被迫跳海而死。它還是隻很聰明的狼,先挑撥離間,讓獵人殺死了獵狗。被獵人追上時,它裝死麻痺獵人,讓獵人覺得任務完成,停止追捕,才生存下來。

  通過這個故事,也能看出人類貪婪、自私是導致了大自然生態不平衡,造成種族的稀缺的主要原因,最終得到應有的懲罰。起初我不明白狼既躲著人,又不偷東西,獵人為什麼要趕盡殺絕?看完後,我明白了。原因就是獵人有一顆極其貪婪自私的心,在獵人眼裡,英國狼不過只是一種醜陋、為自己的輝煌做鋪墊的一些微小生命罷了。獵人只為自己的利益而把生態平衡、狼的生命置之度外,不考慮後果,一見到狼就瘋狂嗜殺。最後得到應有的下場。

  當然除了貪婪自私的獵人,也有心地善良的布恩一家人。幾隻狼逃到他們家的倉庫裡,布恩一家並沒有驅趕,也沒有獵殺,而是收養起來、精心呵護。為了不讓獵人偷走,布恩專門在倉庫裡陪著狼睡。後來在狼崽最危急的時刻,布恩出手援救了狼崽。在布恩眼裡,狼是可愛、稀缺、可憐的動物。人人都有權力活在世界上,包括動物,它們都能控制著大自然的生態平衡,不能隨意死去。

  通過這本書,我懂得了大家都要認識到野生動物是自然界維繫生態平衡的重要一環,保護動物也就是保護生態環境,也就是保護我們人類的生存環境,也就等於保護我們人類自己。一個只有人類而沒有其他動物生存的地球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令人無法忍受的。因此,人類對野生動物生存的重視,實際上也是人類對自己未來命運的關注。讓我們一起愛護動物吧!同時還要學習布恩的善良、狼崽的聰明和共同維護生態平衡。

成功的因素作文6篇
讀最後的狼有感3篇
相關知識
讀最後的狼有感3篇
讀最後的狼有感3篇
讀吃狼奶的羊有感3篇
讀偷影子的人有感3篇
畢業論文最後的致謝詞3篇
畢業論文最後的致謝詞3篇
讀三天光明有感3篇
讀最美的散文後有感3篇
海水為什麼是藍的有感3篇讀後感
讀童年的祕密後有感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