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工作計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護理能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提高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擬定今年的護理工作計劃。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計劃的文章,歡迎閱讀。

  篇1

  在新的一年裡,為了適應醫療、護理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認真貫徹護理部的計劃目標,充分調動科室的積極性、創造性,認真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各項工作,強化科學管理,護理人員人材培養,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提高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擬定今年的護理工作計劃。

  一、總體要求:以病人的要求為工作起點,以病人滿意度為工作終點,全面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各項護理工作。

  二、具體目標

  1、病人對護理工作和服務態度滿意度≥90%。

  2、護理人員“三基”理論考核合格率合格分80分100%。

  3、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合格分90分100%。

  4、基礎護理合格率合格標準85分≥90%。

  5、特護、一級護理合格率合格標準90分≥90%。

  6、護理檔案書寫合格率合格標準90分≥95%。

  7、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8、醫療器械消毒滅菌合格率100%。

  9、一人一針一管一用一滅菌合格率100%。

  10、年護理事故發生次數0。

  11、健康教育覆蓋率≥95%。

  12、年度目標達標率≥95%。

  三、為了確保目標和要求的實施,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更新護理服務觀念。

  1認真貫徹執行醫務人員醫德規範和護理人員職業道德規範,推“護士文明用語”和護士儀表舉止規範,讓每個護理人員均能認識到操作過程中使用規範用語的重要性,並認真實施。

  2新畢業護士、合同工護士、進修、實習護士進行崗前培訓教育,增強全體護理人員道德觀念,提高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

  3規範服務用語,體現以人為本,倡導“八聲服務”要求人人做到:病人入院有問候聲,巡視病有親切稱呼聲,操作前有解釋聲,操作中有安慰聲,操作失誤有道歉聲,配合操作有真誠感謝聲,病人不適有安慰聲,親人到來或節目時有祝賀聲,逐步達到順應護理改革,轉變服務觀念,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意識。

  4每月進行病人工休座談會,徵求病人意見,改進工作,提高病人滿意度。

  5健康教育,落實到位,讓不同層次病人均能接受,起到疾病保健、預防指導作用。

  2、圍繞護理管理目標,認真貫徹執行《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機構護理質量管理規範》,提高護理管理水平。

  1每月組織護理人員學習疾病護理常規,核心制度,技術操作規程,各種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預案,人人熟悉質量標準;提高護理人員質量意識,規範質量活動,建立有效的質量體系,做到人人事事職責分明。每項護理工作中突出過程控制,強調預防為主,提倡不斷改進、不斷提高工作精神。學習計劃附表:

  2科室成立一級質控網路,由護士長及護理質控組組長及組員。

  每週檢查一次,存在問題,及進整改,及時在護理例會反饋,並定時複查整改情況,認真記錄,逐漸達到質量持續改進的目的。

  3、提高護理業務技術水平

  1制訂護理人員“三基”培訓計劃,對護理人員強化“三基”訓練,培養嚴格要求、嚴密組織、嚴謹態度“三嚴”作風;三基三嚴培訓時間累計>大於15小時,“三基”理論考試合格率100%。合格標準90分

  2科室每月組織護理人員業務學習1次,要求護師講課2次,專科理論和專科技能考核每月各一次,並組織隨機提問,有成績記錄。

  3開展應急救護能力培訓,要求全體護理人員掌握心肺復甦術。

  4、加強安全管理,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組織護理人員學習,臨床護理應急預案和護理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提高護理人員安全意識,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5、鼓勵護理人員業餘學習,參加自考大專、本科的學習班。

  6、加強護理隊伍建設,規範護士執業行為,建立健全護理人力管理,對科室應急狀態下護理人力資源調配。

  7、規範教學,提高帶教水平。

  加強對進修、實習護理人員的管理,由高年資經驗豐富護師護理人員帶教;實習結束後,學習生進行理論、操作考核。

  篇2

  XX年急診科在院部的正確領導及具體指導下,樹立和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深化“以病人為中心,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堅持把追求社會效益,維護群眾利益,構建和諧醫患關係放在首位。開拓創新,艱苦奮鬥,狠抓落實,在兄弟科室的密切配合及急診科全體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使我科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穩步上升,取得了多方面的好評。

  一、 、科室的基本概況:

  全科醫護人員共18人:副主任醫師2 人,醫師4人,護師2人,護士8人,“120司機2人;每天有3個醫師值班,科主任上行政班,另外兩個醫師分別值主班和副班,有專人護士和副班醫師負責”120“出診,主班司機值24小時班,保證隨時都能出診救護。門診還設有導診臺,導診護士負責導診,方便群眾就診。

  急診科共設有4張溫馨床、17張留觀床、9張坐式輸液椅、1張清創床、保證一次能30個病人輸液,每間觀察室都按有飲水機、空調、電熱毯,溫馨病房還設紗發、電視、茶櫃、鮮花、餐巾紙,讓病人住進後能有家的感覺。

  現我科設有清創室後,小清創、小蓬合、換藥、拆線、小包塊切除術等都能在我科進行,減輕外科病房壓力,方便群眾就診。

  二、XX、9年工作主要開展情況:

  一業務工作開展情況:

  1、現我科每天值班醫師分正班和副班,實行24小時值班,主班主要負責門急診病人的就診,保證診斷室隨時有醫師看病。

  2、副班醫師主要負責“120”出診,還負責清創縫合副班沒在,主班負責、抽胸水和抽腹水、包快切除等,做到病人來到有醫師在。

  3、護士白天班至少有4個,夜班有2個,保證留觀輸液病人多時,讓病人能及時得到輸液,護士提倡淡妝上崗,服裝整潔,“七聲、六心”服務,全天24小時都有護士值班,清除以往夜間看病,到處喊醫生、護士的現象。

  4、門診大廳設有導診護士值班,佩戴“導診護士”紅肩帶,專門負責給病人導診,方便群眾看病能找對診斷室,改變以往老百姓看病找不到地方而到處亂竄的現象。

  5、輸液區環境改善,過道牆上貼有各類溫馨提示,留觀室有飲水機、電熱毯、新式高檔床、新棉被、新床單,讓病人住進後,夏有涼風,冬有暖氣,口乾有水喝,病人住進後有在家的溫馨,輸液間每張床頭牆上裝有電腦傳呼護儀按鈴,讓病人輸完液或有事可以直接伸手按鈴,改變了以前在老醫院病人有事掛起輸液瓶到處喊護士如要求拔針、換藥等,既方便病人又方便護士,即使病人多而忙時,仍然是忙而不亂。

  6、“120”救護中心成立後,實行24小時值班,兩個司機分正副班,主班負責出診,副班實行聽診,每天有固定的醫師、護士和司機負責出診,如果遇到有同時兩起求救電話或突發公共事件時啟用副班司機,兩輛救護車24小時在醫院待命,保證救護電話鈴響三聲有人接電話,90秒內醫師、護士和車出診。杜絕以往有病人求救時,找不到司機出診或等待時間太長的現象。自今年5月份以來,加強對救護車輛的管理,現規定救護車停在醫院內,司機每天檢查車輛狀況,打掃車內外衛生,讓救護車處於完好備用狀態。重新樹立“120”急救新形象,改變了老百姓對“120”的看法,社會效益不斷提高。

  綜合以上因素,在全體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急診科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就診病人逐日增多,使我們科全年XX年共接診人數19776人次平均每天就診人數50—60人次,留觀輸液人次11066 人次平均每天留觀人數30—40人次,清創蓬合包括拆線、換藥共 568人次,“120”出診共466 人次平均每天出診1—2次,抽胸水 67 人次,抽腹水 48人次,區域性封閉針56人次。我科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穩步上升。

  二制定了各種制度並上牆,具體如下:

  1、首診負責制、腸道門診制度、各級醫師職責、傳染病報告制度、醫療安全制度、搶救室制度、發熱門診制度、清創室制度等;

  2、完善了幾種急危重症疾病的搶救程圖:如上消化道大出血、左心衰、休克、心律失常、有機磷中毒等;

  3、制定急危重症病院內搶救的綠色通道制度和搶救流程圖;

  4、制定了“120”院前院內急危重症搶救流程圖和制度;

  5、製作了急診科的健康宣教宣傳欄和急診科的基本情況及醫護人員的簡介;

  6、建立“120”急救中心的網路醫院,明確網路醫院職責;

  7、建立各種轉診知情協議書,完善轉診制度,防範醫療糾紛;

  三抓思想政治教育,營造良好醫療安全氛圍;

  全科人員在理論上認真學習十七報告精神,深刻理解“xx大”精神實質,學習各種醫療法律法規如執業醫師法、護士法、傳染病法制法、輸血法等。同時讓全科成員通過參加醫院組織的各種文體活動和捐贈活動,使全科人員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高思想道德修養,能夠自覺遵守院內院外的各種法律法規和各種規章制度,在診療過程中按照醫療規則操作,避免醫療糾紛發生。

  四加強業務技術培訓,提高搶救能力。

  急診科是診治和搶救病人的場所,所以,僅有良好的服務態度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有熟練的搶救技術和應急能力,對急診病人要迅速、準確作出診斷和處理,儘快減輕病人的痛苦,這就需要每個醫務人員認真鑽研業務,熟練掌握各種搶救儀器和搶救技術,因此科內組織定期的業務學習和加強各種急救技術的培訓,例如:本人到昆明參加《XX年第三屆中國急診急救醫師年會》回來後,及時給科室醫護人員講課,同時還在大會議室給全院職工介紹的《非麻醉人員的緊急氣道處理》、《急危重症病人的轉運》、《微創氣管切開術錄影》,以及急診科護士長楊蓉到省人民醫院學習後回來介紹的《現代護理管理》,在科室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相互交流,能及時瞭解先進的急救技術,以便提高急救能力。

  五加強管理,協助環保科做好傳染病及突發事件的防控工作。

  近年來,新的傳染病時有發生,舊的傳染病又有死灰復燃之勢,加強傳染病的防治工作,是每位醫務工作者都應該重視的,急診科首當其中。所以加強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培訓,認真細緻診治每個病人,尤其是發熱病人,才能確實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及時隔離、及時治療,並詳細做好記錄。所以科室多次學習傳染病防治法。

  此外,根據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和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置和要求,針對問題奶粉致嬰幼兒泌尿繫結石患兒的情況,迅速按照院部的安排,開展對我縣問題奶粉致嬰幼兒泌尿繫結石患兒的篩查診斷和救治工作,並做好詳細登記。

  六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提升社會效益:

  我科醫護人員樹立 “以病人為中心”的思想,把病人是否滿意作為醫療服務的準則,切實做好“服務”這篇大文章。始終把病人的願望作為第一訊號,把病人的滿意作為第一追求,把病人的利益作為第一目標,時時處處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不斷強化服務意識,充分尊重病人對服務便捷性,人性化溝通等方面的要求,開展“ 親情化”、“人性化”服務,做到“六心、七聲”的微笑服務。護士給病人打輸液前,先給病人和家屬作健康宣教、介紹醫院的環境如廁所、安全通道、飲水機的位置等、在輸液過程中如果有事請按鈴、熱天開空調製冷、冬天開空調和開電熱毯取暖。經環境改善和服務理念的轉變後,病人對急診科的服務比較滿意,現我們科每天來輸液的病人不斷增多,說明我們的服務得到全縣人民的認可,才使急診科的社會效益不斷提高。

  七規範醫療檔案書寫,杜絕醫療事故的發生:

  自5月份急診科醫生、護士負責出診過後,我們規範了轉診知情同意書和急診科病歷,做到轉病人前要有家屬籤轉診同意書,移交病人時,要有接病人的病房醫師簽字,病歷和轉診書都歸案儲存。10月份開展了掛號看病,首診醫師要在門診病歷本上寫主要的症狀、體徵、主要輔查結果、考慮的診斷及處理意見,規範就診程式,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及法制觀念,以免發生醫患糾紛,減少不必要的爭議。

  三、存在的不足和整改措施:

  1、留觀室的環境衛生不夠乾淨整潔,特別是在病人輸液完拔針後,床上用品及地面垃圾不及時收拾整理,顯得房間很亂,與我們到周邊考察的醫院相比,我們醫院的環境衛生還是很差,所以要加強清潔工的管理,督促清潔工每天致少3~4次巡視病房,保證病房時時處於乾淨整潔狀態;

  2、“120”車的管理不到位,主班司機時有喝酒現象,車內衛生不夠理想,“120”車有事無事開上街影響不好。加強對司機的管理,實行懲罰制度;

  3、醫師對門診疾病治療用藥不規範,時有個別醫師對病人試驗性用藥,今後必須加強對常見病的規範治療,確保醫療安全;

  4、時有醫師的處方書寫不規範和門診目志漏登;

  5、搶救室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6、急診室醫師經後要輪轉到病房上班,特別是年青醫師,因為急診科面對的疾病面廣而雜,需要有一定的急救技術;

  7、急診室護士太年輕化,應急急救經驗不足,難以完成緊急救護任務,經後一定分批分次去學習培訓,加強隊伍的業務訓練,提高整體搶救水平。

  四、XX年的工作計劃:

  1、加強業務學習,特別是常見病的複習,對常見病的治療要統一規範用藥,要按原則用藥,不能大包圍用藥或實驗性用藥。同時對一些疑難病例,要組織全科人員進行大討論,以提高科室診治水平。

  2、加強政治學習,特別對與醫療安全有關的法律法規的學習,強化醫護人員的醫療安全意識;加強醫患溝通,促進和諧醫患關係。

  3、抓好門、急診病人的就診服務,在“以病人為中心”指導思想的精神下,全科室醫護人員持續改進“微笑服務”、“深化”人性化服務,才能打造好醫院一流服務視窗。

  4、在條件充許的情況下,安排一名醫生和一名護士到上級醫院學習急診急救,回來給科室上課,以便帶動科室整體急救水平。

  5、鼓勵科室人員學習電腦,應用電腦資訊促進業務發展。

  6、繼續對“120”急救隊的管理,加強對急救技術的培訓,到上級醫院借人體模型來組織科室人員進行實體訓練,提高急救水平。

  7、對“120”急救車內急救物質藥品、儀器的管理,保證急救物質處於完好備用狀態。

  8、加強對急診科環境衛生的管理,做到環境周圍時時處於乾淨無垃圾狀態。

  9、加強急診科與各臨床科室和各輔助科室的協調配合,保證搶救急危重症病人時綠色通道暢通。

  10、明年爭取科室業務收入比今年提高25%以上。

  篇3

  一、培訓物件:護理專業院校院校後從事臨床護理工作1年、3年、5年工作的護士。

  二、培訓目標:經過規範化培訓達到衛生部《衛生技術人員職務考試條件》規定護師水平,按照醫院管理年及《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機構護理管理規範》要求需達到以下指標:

  1護士三基理論考試合格率100%合格標準80分

  2護士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100%合格標準90分

  3全員掌握徒手心肺復甦術合格率100%合格標準90分

  三、培訓小組

  負責人:

  組 員:

  四、培訓方法

  依據不同歷層次務階段培訓

  1、大學專科畢業生分二個階段

  第一階段畢業後1年

  1專業知識:鞏固學校期間學習的理論知識,學習大學本科護理專業教材。

  2抓好三基理論知識培訓,每月科室理論考試1次。

  3每月隨機抽考相關制度、崗位職責、護理常規、操作規程、護理應急預案。

  2專業技能

  在急診科掌握基本的急診技能。並通過考核:如徒手心肺復甦心電監護、電除顫、呼吸囊使用,吸痰、電動洗胃機洗胃,快速建立靜脈穿刺,創傷急救四大技術固定、包紮、止血、轉運患者身份的識別,完成常見的病人護理常規,每月完成讀書筆記或讀書心得1-2篇。

  3通過全國職業資格考試及註冊,經培訓考核合格後方可進入第二階段培訓

  第二階段畢業後二年

  1專業知識:深入學習有關專業理論知識,學習相關法律、法規等知識,科室每月進行理論考試一次,隨機抽考相關制度,崗位職責,護理應急預案一次。

  2專業技能:

  崗位工作職責,掌握各項操作技能,掌握危重病人的搶救及監護,獨立運用護理程式為病實施整體護理,正確書寫護理病歷,完成臨床護理工作。

  2、中專畢業生:培訓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畢業1年

  1專業知識:①鞏固學校期間學習的理論知識,複習衛生部國家考試中心規定的執業考試內容,掌握護理程式護理理論知識。②做好“三基”訓練,科室每月進行“三基”理論考試1次,每月隨機抽考相關制度、崗位職責、護理常規、操作規程、護理應急預案各1次。

  2專業技能:初步掌握本專科常見護理操作常見病人的護理培訓合格後方可進行第二階段培訓。

  第二階段畢業後2—3年

  ①專業知識:深入學習有關專業的理論知識,學習護理心理學,護理論心理學,人際溝通技巧,相關法律、法規等知識,運用於臨床護理實踐。

  ②每月科月考理論考試1次,隨時抽考相關制度,崗位職責,護理常規、操作規程、護理應急預案一次。

  ③專業技能:熟練掌握各項基礎護理技術操作,掌握專科護理技術操作及各項護理常規,危重病人的搶救配合及病情觀察。

  第三階段畢業4—5年

  1專業知識:側重專科疾病知識和技能,參加科室小講課,鼓勵參加護理業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獲大專本科學歷,科室每月進行三基理論考試,及隨機抽查相關制度,崗位職責、護理常規、操作規程、護理應急預案等1次。

  2專業技能:掌握本專科各項護理操作,用藥注意事項常見不良反應,掌握重症監護常用儀器使用和保養,能運用正確護理程式為病人實施整體護理,正確書寫護理病歷。

  五、護士規範培訓考核計劃參照“三基”培訓計劃附表。

客房部工作計劃
法制教育教學計劃
相關知識
急診科工作計劃
初中語文學科工作計劃
內科工作計劃
藥劑科工作計劃
急診科工作心得體會_急診科工作總結與反思
政府祕書科工作計劃
總務科工作計劃醫院模板
醫院總務科工作計劃精選
內科工作計劃醫院模板
政府辦祕書科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