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歡度中秋節日黑板報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中秋是中國人團圓的日子,無論多忙,我們都會在中秋那天聚在一起吃團圓飯,那麼你知道關於歡度中秋的黑板報怎麼做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欣賞

  1

  2

  3

  4

  5

  內容

  表示中秋的名人名言

  1.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月下獨酌》

  2.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3.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李白《關山月》

  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5.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

  6.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7.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8.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9.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10.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圓月被視為團圓的象徵,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繫。下面是從歷代詩詞中節選出的與明月、中秋有關的名句。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月下獨酌》

  11.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2.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13.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14.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螿鳴露草。捲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15.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16.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17.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辛棄疾《滿江紅》

  18. 待月舉杯,呼芳樽於綠淨。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關於中秋節的童話故事1: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這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為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也被視為撮合姻緣的大好日子。

  說起中秋的來源,坊間一直流傳著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餅起義、唐明皇遊月宮等故事。

  最為人熟悉當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飛奔到月宮的故事也有多個版本。在較早的記載中,嫦娥偷吃了仙藥,變成了癩蛤蟆,被叫著月精。

  奔月後,嫦娥住的月宮其實是一個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樹和一隻兔子,就別無他物。可是又有另一個說法是,在月宮裡還有一個叫吳剛的人。

  唐明皇遊月宮,話說貴為天子的唐明皇對嫦娥非常的迷戀。一天他上了月宮,在月宮裡看到了一隻玉兔和一群能歌善舞的仙女 。

  朱元璋成功推翻蒙古人,建立明朝,在民間的傳說中是賴月餅作為通訊工具。朱元璋帶頭取義,把字條塞在每個月餅餡裡,呼喚眾人依時起義。

  中秋節的起源,其中的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中秋夜,除了拜祭、還有就是應節的月餅和燈籠。祭拜的當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稱她為月娘。老人家說,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會被割耳朵

  時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對於新的一代來說,中秋節最令人記取的是月餅和燈籠。當然,月圓當空的節日,是人們團圓的大好日子。

初中有關中秋佳節的節日黑板報
八一建軍節手抄報內容
相關知識
小學歡度中秋節日黑板報
初中國慶中秋節日黑板報
歡度國慶節日黑板報
十五的月亮中秋節日黑板報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日黑板報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日黑板報
有關小學生中秋節的黑板報
有關小學生中秋節的黑板報
小學關於聖誕節的黑板報
最新中秋節的黑板報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