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概論心得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0日

  管理學是一門比較年輕並且永遠年輕的跨學科邊緣科學和應用科學。你知道是怎樣的嗎?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

  自從TCL李老闆《鷹的重生》出名以來,我對TCL鷹文化的感受也越來越多,雛鷹,飛鷹,精鷹,雄鷹,老鷹,禿鷹等等

  ,現在感受深刻的是覺得TCL的培訓做的很好,也很自豪參加了精鷹工程的培訓,且能幸運的能繼續參加。

  對學習《管理學概論》的收穫主要有4點:

  1. 管理的淵源和不同角度的定義的啟發。

  2. 根據以往工作經驗,對行為科學管理的理解。

  3. 根據以往工作經驗,對自我管理的重要性的理解

  4. 發揮個體的優勢,才能和諧高效的讓組織達到目標

  首先,課程資料非常詳實和系統,把管理作為一門系統的學科來介紹它的起源和發展。對於管理不同的定義已讓我思路大開了:管理是設定目標和滿足需求,是一種活動,決策,也是過程。在管理學發展史上,管理不同發展階段都有里程碑式的人物對管理從不同角度來理解,主要有:

  1。泰勒的科學管理:“確切地知道你要別人去幹什麼,並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幹。”把工作分解到極致,然後培訓員工,高效完成每一小部分工作。這對工廠型別的企業生產效率提高有高度的指導作用

  2。法約爾的一般行政管理:管理就是實行計劃、組織、協調,指揮和控制。

  以上2個古典管理理論對管理的是基於“經濟人”的假設從不同角度來解析

  當時代更進一步:以梅奧為代表的行為學派指出了人人性的複雜:管理就是以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和社會環境的相互影響為中心,激勵員工的動機,調動其積極性。

  在不同角度的管理學定義中,我覺得對於中層管理者而言,我最認同的一種解釋是:通過優化組織內的資源配置,使其效率最高達到既定目標的活動過程,這一過程包含計劃,組織,人員配備,指導和控制等。因為中層很少涉及決策方面的管理,也很少關係工廠工人日常管理,我們承擔著如何高效的執行和實現高層管理者既定的目標,合理分解目標,按效率最高的方式分配任務給不同的小團隊,並能跟蹤進展直到目標實現。基於這樣的想法,行為科學的管理理論對於我們實際工作很有價值,比如X,Y理論和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等都會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管理實踐,霍桑實驗的“非正式團體”自我保護行為而導致組織效率的降低,這個和Chris Argyris《克服組織防衛》一書結合起來對打破團隊內部和團隊之間的隔閡有指導實踐的功能,只有這樣的組織才會做到無邊界:縱向,橫向,內外,地理均不會成為效率的障礙。

  王康平老師也著重講了自我管理,我也非常認同管理者先要從自我管理做起,當管理好自身後,才能以身作則的帶領團隊,管理自己也和管理組織一樣的定義:管理自身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於知,而在於行;其驗證不在於邏輯,而在於成果;其唯一的衡量就是成長或成就。在我初期管理團隊的時候,簡單的認為我作為一個管理者的職責就是管好別人,幫助團隊解決問題;現在才慢慢的意識到管理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實現目標,管理好別人前先要管理好自己,自身的效率往往就決定了團隊的效率,而且效率的高低都會被整個團隊成比例的放大。在職能部門業務溝通中,自己處理跨部門間的管理方式也會會引導團隊處理跨部門間的方式,作為一個部門的榜樣,示範作用非常明顯。所以在如何形成真正的無邊界組織前,管理者自身必須先做到具有無邊界的管理風格,回到自己動手的思維方式和習慣中去,起到積極示範作用。

  說到發揮個體的優勢,先覺條件是一定要識別出個體的優勢,並在任務安排上能發揮各自的優勢,才能真正提高團隊的效率。團隊建設也是一個複雜的話題,在營造共同文化的同時,又需要甄別個體的優勢,調整任務分配來達到高效的管理和執行,所以我會非常敬佩一些能帶好隊伍的領導者,他們不僅需要在專業領域要有遠見,還需要在領導和管理團隊方面有思路。這個話題結合Fredmund Malik《如何做一個有效的管理者》一書,比較好的闡述了發揮優勢,我摘選一些原文的段落:

  1. 人們必須發展現有的優點,包括那些已經得到承認的優點和那些已經顯露徵兆和跡象的優點。發展必須以發揚優點為出發點。。。。。。

  2. 一個缺乏球感的人,人們不僅不能勸他繼續選擇球類運動,而且要積極的勸他放棄,應該引導他選擇另一個不需要球感的運動專案。

  3. 一個人絕對不會再他又弱點的領域取得成功,一般情況下,在他排除了弱點的領域也不可能--無論是什麼意義的成功,絕大多數情況下,他只能在這些領域達到一般水平,一個人只能在他擅長的領域,在他有優勢的領域,才會獲得成功,在這些領域,成功要來的快的多,容易的多而且明顯的多-- 這就是效率。

  4. 從何得知一個人的優點呢?要做出可靠的判斷就是當前的任務,已經取得的效率和成果。只需要觀察一個人完成3-5個任務,就可以對他做出評價,一定要是創造性的任務非模仿性的任務。

  王老師課堂上豐富的心理,性格,風格測試題目能幫助我們很好的識別團隊成員優勢或性格取向,齊全的團隊角色才能組成一個互補高效的團隊,組織將變的和諧和高效。

  結論: 從實踐的感受到理論的提升是一件非常愉快事情。從反思中提升自我,再重新到工作中去實踐,去實現組織的高效。

  篇二

  自從人們開始組成群體來實現個人無法完成的目標以來,管理工作就成為協調個體努力必不可少的因素了。由於人類社會越來越依賴集體的努力以及越來越多的、有組織的群體規模的擴大,管理人員的任務也就愈發重要了。作為當代大學生,我認為管理學同樣與我們息息相關,管理是一切組織的根本,管理工作適用於各種大小規模的組織,盈利與非盈利的企事業單位、製造業以及服務性行業,因此,學好管理學對於我們現在的一些學生會工作乃至今後步入紛繁的社會,適應不同的工作崗位都有其非常重要的意義。 管理學分為計劃、組織、人員、領導、控制六篇,每一篇都有特定的目標主旨。而計劃作為管理學理論的基礎,讓我有了許多很深的體…… 我的管理學學習心得

  進入大學後,自己真正開始涉足的第一門學科應該就是管理學吧,以前一直沒有過對這門學科的瞭解,經過半年的學習下來,我有了不少收穫,雖然對這麼學科的學習和了解還是非常的少,但我仍對這麼學科有了很好的認識,並且有興趣和想法在將來繼續在這門學科上學習下去。

  管理學這門學科的歷史不算悠久,並且其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是比較緩慢的。如同很多其他的社會人文科學學科一樣,中國人在管理學這門學科裡的研究和發現相對於西方來說是少之又少。當西方18世紀工業革命以後,人們逐漸需要科學的管理方式,此時的中國卻因封閉錯過了生產力飛躍的機會,當然也不會有管理學的發展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人們終於將對管理的傳統感性認識,上升為了理性認識,有了科學理性的管理理論。這些對於日益陷入深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來說,是無法吸收和利用的。因此,管理學在中國的發展還是非常不完全的,即使是到了21世紀。當代中國企業家對管理學越來越重視,並且也越來越多地運用在企業管理之中,但畢竟這些才剛剛起步,面對的困難和挑戰非常之多,因此我們有必要更深刻地學習和實踐研究這門學科。

  初入管理學,我便發現這門學科涉及面非常之廣泛。我認為對於有效的管理,沒有一種固定的模式,首先擺在第一位的必須是實際,對於不同的情況,不同的目的,都會有很多個管理的選擇,我們要從中間選擇一種最有效,最節約,又或是最易實現的辦法,都不是容易達到的事情。於是,我們必須要首先明確一個最核心最本質的目標,對於企業管理,那就是使最少的投入換回最多的回報。投入包含很多方面,金錢、時間、人力、物力、資源、土地等等,一切的客觀消耗和產生的主觀影響都應該計算在內。對於回報,主要便是企業的利潤,當然也有企業的知名度、信譽度、名望等無形資產以及社會價值,這些在一定程度上比經濟利潤更為重要,或者是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利潤。明確了這個中心目標,我把自己所學到的管理學概論中原理理論大概分了兩類,來概括成企業管理中要做到的兩方面,我認為這兩方面是管理的重要部分,同時也是人們需要想盡辦法來完成的管理難題。

  第一部分是對於工作。所有的企業都是由無數人來擔任無數職位然後形成的,因此所有的企業都有一定的組織結構和工作方式。同時每一個職位的人,不論是管理者、技術人員、工人,他們需要完成的工作也是一定的計劃內的,這些都是需要在企業運作前設計規劃好的內容。因此管理的第一項也是最重要的任務便是把這些工作的結構和內容計劃安排好。這無疑是非常艱鉅和複雜的工作,尤其是要使安排的結果趨向與最合理,工作效率達到最高。拋開其他因素不論,單從工作的角度看,如果一個企業的組織結構達到了最合理最科學,而企業中每個人的工作也是最恰當最精準,那麼這個企業就能做到已最少的投入換回最多的回報。現實中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永遠找不到一個最完美的工作方式,同時實際情況也是變化萬千,現實的要求在不斷改變,如果要“最完美”,那就必須不停的改變,這對於管理者來說也是極不現實的。因此管理學家只是致力於更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而非求一個“最完美”。在這方面,20世紀初出現的科學管理思想有著很大的成就。泰勒提出的科學管理思想,包括確定合理的工作標準、工作方法標準化、合理配備工人、實行有差別的計件工資制、實行職能工長制。這些理論本身對有效管理起了很大作用,同時也使人們更加重視對工作的科學設計和改造,從而提高效率。每一個管理者都應該從科學管理思想中收穫更本質的內容,那便是通過科學有效的管理,使人們的工作效率不斷提高。泰勒在這一方面只是為人們開了個頭,後來的管理者需要發揮創造力,面對各種情況,科學理性地設計組織結構、工作方式等,從而使效率達到最大。這便是對於工作的一部分,當然不只是科學管理思想對其有積極作用,但最終目標還是通過調整工作,來使效率達到最大。

  第一部分無疑是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然而如果沒有第二部分的話,第一部分無疑會大打折扣。這第二部分是對於人。如果說對於工作的設計和調整是屬於比較固定和硬性的話,那麼對於人的工作是充滿彈性和不固定因素的。因為人和工作工具是不同的,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種因素會影響人工作的效率。如果想提高工作效率,對人的關注是絕對不能忽視的。如果不這樣,光靠改善第一方面內容會使其效果大大降低。如果長久忽視對人的關注,則會產生更消極的影響。對於人,管理者要做到的是,使人的工作效率達到最大,這需要人對工作有很大的積極性,並且一切工作因素都是利於人發揮出他們的最大工作效率。工作環境、人際關係、人文氣氛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在這一方面,梅奧的人際關係學說開創了這一領域。他通過著名的霍桑實驗,提出了與科學管理不同的新概念,包括社會人的假設、士氣的概念、非正式組織。梅奧的理論使人們開始關注工作中的“人”。一個和諧愉快的工作環境、一群和睦競爭的工人、一股積極向上的工作風氣,能產生的工作效率將會很大地超過一般情況下的工作環境。這一方面顯然不同與工作方面,充滿著很大的彈性和變化,也對管理者有更高的要求。不同型別的管理者或許會營造截然不同的工作環境,即使是優秀的管理者也是一樣。好的工作環境沒有特定的標準,只要能更好地促進人們工作就算是。管理者需要有很強的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才能把對人的工作做好,這一點也是相當的不容易。總的來說,對於人這一方面,雖然不及對於工作那一方面重要,但是它產生的效果可能更顯著,同時也會給一個企業帶來一些不能靠改善工作帶來的內容。

  我認為企業中的管理,大致可分為這兩個方面的內容,對於工作和對於人。而管理所包括的計劃、組織、控制、激勵、領導五方面工作,都可以包含在這兩方面的具體任務之中。對於管理學,這些是我目前有的一些巨集觀認識,而要論到細處,現在自己知道的還非常之少。管理是一種藝術,它需要管理者有各方面的能力,同時其具體操作方法又不侷限和拘束,需要有很好的創造力。學習管理學,我想不光是要學習管理學本身的學科內容,也要從其他方面全面的提高自己,更要在實踐中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同時我也發現,如果要學好管理學,還需要學習很多其他學科,才能在管理學上有更好更深的認識。比如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我想都是會對管理學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的。管理學也是一門很需要自己思考和研究、發現問題的學科,並且所有的知識都必須要經得住真正實踐的考驗。而對於在大學階段很難經歷管理實踐的我來說,廣泛的涉獵管理學以及與管理有關方面重要書籍,無疑是學習的最佳辦法。

  以上是我管理學學習半年來的一些認識,短時間內也很難思考得很全面,因此先寫下這篇心得,算是自己學習的一個階段性總結吧,雖然現在自己已經沒有管理學的課要修了,但進入了這個領域才發現這是片無比廣闊的天空,需要我抓緊時間進一步的深入學習

  篇三

  最近,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王慶海先生所著《管理學概論》一書。作者在書中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觀點,對21世紀管理學學科面臨的挑戰和發展趨勢進行了有益的探討。

  該書特色突出:首先是系統性。該書共分七篇,序論、戰略計劃、組織管理、領導藝術、控制、績效、創新,綜合了古今中外的管理理論,完整地介紹

 
了管理學的基本內容,覆蓋了管理的全過程,不失為管理學理論的集大成。其次是通俗性。該書不像一些專業的管理學書籍那樣高深,有關理論都經過了作者的消化吸收,轉換成了自己的語言,通俗易懂,樸實無華,耐人尋味。第三是實用性。該書不是純理論的學術研究,也不是單純的管理案例分析,而是一部綜合各種理論之後形成的適合中國管理實際的實踐方案。它不僅告訴讀者做什麼,為什麼要做,更重要的是告訴你怎樣做,包括方法、流程、操作細則、計劃要領、行動要求、評價指標等內容都非常具體詳細。第四是前瞻性。該書參閱了大量的最新管理學研究成果,研究了古今中外管理髮展的科學軌跡,分析了21世紀管理面臨的新挑戰,展望了21世紀管理髮展的新趨勢,介紹了適應這些變化的管理新模式,為管理的理論研究者和管理的實際工作者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導和最前沿的研究資訊。第五是創新性。該書形成了一個全新的管理學研究體系,採用了大量最新的研究成果,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提出了不少自己的新見解。正如厲以寧先生所言:王慶海根據多年來學習、研究管理學的心得體會,並結合實際管理工作中豐富的經驗,寫成這本管理學專著。

  總之,這本書內容豐富,通俗易懂,覆蓋面寬,實踐性強。掩卷思考,頗覺欣慰:對管理學感興趣的讀者、大學非管理學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企事業單位和政府機關的管理工作者,有了一本適合自己閱讀、隨時使用的管理學書籍。

夜場服務員工作心得
壓力與情緒管理的心得體會範文
相關知識
管理學概論心得
管理學概論心得體會
管理學概論學習心得體會
羅賓斯管理學讀書心得
管理學基礎心得體會3篇
關於管理學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經濟管理學大專論文_經濟管理學概論論文
學習管理學基礎心得體會與感想
現代管理學課程心得體會
管理學培訓心得體會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