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考試的常見誤區及技巧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國考備考需要三心,即“耐心、恆心、平常心”。正是由於題目有一定難度,側重綜合能力的考察,考生須認真研讀,耐心尋找解題方法。正是由於成績提非一時之功,足夠的積累和努力才會看到收穫,考生備考需要持之以恆。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行測考試的常見三個誤區以及應對技巧,歡迎閱讀:
 

  關於行測考試的三大誤區及應對技巧:

  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簡稱行測,是國考的重頭戲,是筆試必考的科目之一。試卷結構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五部分,時間為120分鐘。題目全部為選擇題,滿分100分。但在備考中,很多考生存在誤區,現就常見誤區談談自己的看法。

  誤區一:可以不備考

  每年,總有幾個幸運兒能夠裸考過關,也總有些屢敗屢戰的人,行測分值維穩在50份左右。於是,很多人認為行測準備和不準備差別不大,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行測考察的是能力和素質,既然是能力,那就是可以培養的,但不是瞬間速成的。因此,備考的考生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決心。很多人反感題海戰術,但備考行測,不做題不演練是不行的,不思考只一味地做題也不行。只有通過做題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只有思考並找到正確的方法,才能突破瓶頸。

  近幾年的國考和聯考真題應成為考生練習的首選。真題的權威性和導向性可以讓考生從命題人的角度出發去揣摩考試,找到應試方法。有的考生行測成績從50分突破到76分,正是採用了認真研讀真題,反覆做套題的方法。因此,行測備考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可以突破瓶頸的。

  誤區二:應試靠技巧

  很多考生認為行測考試全靠技巧,市場上的很多參考書也大肆宣傳做題技巧,很多培訓班的老師更是傳授“秒殺祕笈”。但當看完書或上完輔導班後,自己做題卻有不知技巧在何處,依然無從下手。

  事實上,考試必然有一定的技巧性,但不是每個題目都可以通過技巧秒殺,況且技巧的使用非一日之功,需要在具備大量真題演練的基礎上不斷總結。因此,備考的考生要端正心態,掌握通用的方法,在此基礎上,通過多查閱資料或請教專業老師,找到更快解題的方法並不斷總結。這樣才可以明確技巧的使用法則及常見題型的常用解題方法。這就要求考生首先找到適合自己的參考資料,反覆品讀,做到“書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不斷總結。

  誤區三:顧此失彼

  大多數考生認為數學運算難度大,資料分析運算量大,有的考生甚至有放棄的想法。事實上,這兩部分的分值在總分中的比例較大,如若放棄,必然無緣面試的。不能顧此部分而失另一部分。

  有的考生習慣按順序做題,這也是不可取的。如果把資料分析放在最後,若考試時間把握不好,相當於放棄資料分析,註定會以失敗而終!

  有的考生將時間進行平均分配,這也不科學。常識和言語部分主要靠平時的積累,一定要快速解決。資料分析難度小,分值高,可適當佔用其他部分的的時間。這就要求考生在套題演練時,把握好各模組的時間,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做題方法。

  行測考察的是全域性戰略思維,不能顧此失彼,要權衡好各部分的做題順序和做題時間,難度較大的題目可果斷放棄,切忌顧此失彼。

搞定數量關係的招數有哪些
行測考試的常見誤區及技巧
相關知識
行測考試的常見誤區及技巧
行測考試的常見誤區及技巧
公務員行測考試類比推理解題技巧
行測考試的答題技巧
高考化學複習知識點的常見誤區
家庭教育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健身運動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英語寫作中的常見誤區與克服方法
跑步減肥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導致健身沒效果的常見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