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生態哲學的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本文在解析馬克思主義哲學相關原理的基礎上,對生態文明進行了解讀,提出了生態文明的建設路徑,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篇一

  【摘要】本文在解析馬克思主義哲學相關原理的基礎上,對生態文明進行了解讀,提出了生態文明的建設路徑:要提升主體生態文明意識,廣泛應用科學技術,建立有效、合規的制度保障,大力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持續發展。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哲學;生態文明;解讀;構建

  中共18大將生態文明建設寫進黨章,這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又一重大理論創新。對於生態文明而言,這本身就包含著極為豐富的內涵和外延。但就本文所關注的“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來說,則貫穿於生態文明始終。

  不可否認,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這項工程的長期性不僅從自然屬性上得到體現,也從社會屬性上得到呈現。那麼如何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視角下來理解這兩類屬性的互動效應,則成為本文感興趣的問題。基於歷史唯物主義傳統,自然物客觀存在於人類社會誕生之前,人在實踐中將自然物逐漸由自在性轉換為打上人類印記的資源。這種資源範圍的擴大,卻決定於人類生產力水平的高低。且在商業社會資本逐利性的推動下,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獲取已與其本身的存在規律相背離。從而,生態文明問題必然產生。有鑑於此,本文對生態文明的解讀就具有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相關原理的解析

  對於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是否包含生態文明思想,這在國際學術界存在爭議。我們認為,從勞動主體、勞動要素、勞動物件的三者關係中,實則包含著生態文明的元理論。

  1、勞動主體

  勞動主體作為健康人的存在形式而呈現出來,他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成為了人的類本質屬性的評價標準。他在參與生產勞動實踐中,不斷對現實世界進行能動的主觀反映,並在自身觀念體系下進行著加工。加工後的主觀意識藉助以往的經驗習得,逐漸累積起人類改造自然界的一整套方法論體系。隨著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封建社會走向資本主義社會,也導致人類因資本的逐利性使然而出現了勞動異化問題。勞動異化的直接後果,不僅使得工人的勞動與自身存在的對立,也使得自然資源納入到了資本追逐利潤的範疇之下。

  2、勞動要素

  勞動要素多為主體與勞動物件接觸的中介,客觀成為了不同時代生產力發展水平的物質體現。以機器大工業為代表的現代社會大生產,從一開始就未能充分重視人的需要和自然界的承載能力。在辯證唯物主義原理下,這一現狀實則忽視了事物發展的規律性與曲折性。規律性直接表現在自然物自身的再生要求上,而曲折性則體現在機器大工業與現實需求之間的匹配上。

  3、勞動物件

  勞動物件的理化變形便成為人類生產和生活所需的使用價值。然而,這種使用價值在其使用週期結束後又必然需要回歸到自然界。此時,這就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下的辯證唯物主義相契合了。勞動物件在走完了否定之否定的邏輯路徑後,能否與自然世界融為一體則值得思考。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視角下的生態文明解讀

  由於我們主要討論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問題。其中,生產實踐活動的共處則成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由此,基於人類活動的整體視角,以下將先後從生產、消費兩個方面進行解讀。

  1、生產活動中的生態文明解讀

  伴隨著我國現代化大生產形態的出現與定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也必然面臨著諸多生態問題。該生態問題的產生包括對資源的過度消耗,對生態環境的持續破壞,以及生產環節中垃圾的嚴重侵蝕。對此,生態文明中關於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要求,就須建立在環境友好型的生產模式下。

  ***1***資源使用方面。依託現代科學技術水平,應從資源替代方面下工夫。對於關係到國計民生的戰略資源,應採用以新興資源給予替代或補充。這樣一來,便能在與生產力水平同步下,完成資源的可持續使用。

  ***2***環境保護方面。環境保護已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與難點,主要在於它極易產生負的外部性,而客觀破壞卻難以通過處罰來規避。因此,應建立在事前控制上下工夫。

  ***3***垃圾處理方面。垃圾的有效處理依賴於工程技術的應用,而似乎與本文主題無關。實則不然,建立在迴圈經濟體系下的生態文明,仍是解決垃圾處理問題的指導路徑。

  2、消費活動中的生態文明解讀

  這裡的消費活動主要指向民眾的最終生活消費,那麼它又可以從哪些方面來解讀呢?本文主要關注於消費者的合理消費需求方面,即剛性需求。而對於炫耀式和投機性消費,則將成為影響生態文明建設的障礙。

  三、對生態文明建設路徑的思考

  通過對生產和消費兩大方面的生態文明解讀後,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視角下建設生態文明需要開闢三個路徑。

  1、提升主體生態文明意識

  馬克思主義哲學下的社會生產實踐模式,首先就涉及到勞動主體。因此,對於主體的生態文明意識的提升十分重要。從操作層面來看,應在學校教育中對未來的勞動主體加強生態文明體系的教育,使之能在世界觀、價值觀方面形成固有的生態文明理念。諸如,對職業學院的工科學生通過課程體系的優化,來增強他們的生態文明觀。對於現實勞動主體,則需要在頂層行為規範上下工夫,通過增強管理層的生態文明觀念來引導基層員工的生態文明意識。

  2、廣泛應用科學技術

  生態文明建設決不是一種政治宣言,而是需要依賴現有生產力水平切實實現的一種圖景。由此,還應在勞動資料的使用中充分引入科學技術。從我國現有產業鏈的結構來看,首先就應在第一部類中引入科學技術,通過機器本身材料選擇和使用功能的提升來實現生態文明的要求。另外,對於第二部類的消費品生產而言,則需要根據市場的客觀需要決定產能,並在綠色包裝的使用和推廣上下工夫。

  3、建立有效、合規的制度保障

  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全社會、全體中國人蔘與,這就需要建立有效、合規的制度保障。從制度的構成來看,其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對於正式制度的建立則需要通過立法程式來實現,這應該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時,應重視非正式制度的應用。即花大工夫建立全社會範圍內的生態保護輿論環境,藉助這種環境來形成全員參與的監督機制。

  綜上所述,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這項工程的長期性不僅從自然屬性上得到體現,也從社會屬性上得到呈現。在對生態文明解讀的基礎上,應從對主體生態文明意識的提升;廣泛應用科學技術;建立有效、合規的制度保障等三個方面來大力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顯鋒.生態文明新探\[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4***.

  [2]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J\].甘肅林業,2012***5***.

  [3]王純潔.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實踐觀及其當代實踐視野\[J\].思茅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4***.

下一頁分享更優秀的<<<

馬克思主義哲學講的靜止論文
馬克思主義生態哲學的論文
相關知識
馬克思主義生態哲學的論文
馬克思主義生態哲學的論文
馬克思主義生態哲學論文
人生與哲學的論文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相關論文
馬克思主義哲學選題論文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畢業論文
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心得體會6篇_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體會與收穫
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有關的故事有哪些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