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期末考試試卷和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期末考試是對學習情況的反饋,所以同學們高三生物的期末考試都準備好了嗎?可別忘了校對生物試卷的答案哦。下面由小編整理的關於,希望能幫助到您!

  高三生物期末考試:選擇題

  1、假如你發現了一種新的單細胞生物並決定對其分類,以下哪種特性與你的決定無關

  A.核膜的有無 B.核糖體的有無

  C.細胞壁的有無 D.光合色素的有無

  2、真核細胞中,下列代謝過程在生物膜上進行的是  

  A.有氧呼吸中[H]和氧的結合 B.轉錄時mRNA的合成

  C.翻譯時氨基酸的脫水縮合 D.光合作用中ATP的水解

  3、如圖為某植物幼苗受單側光照射一段時間後切片示意圖,其中圓點表示生長素,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此部位的生長素來自幼苗尖端

  B.b側生長素濃度高,故單側光來自b側

  C.a側細胞的伸長速度小於b側

  D.a側的生長素效應相當於莖橫放的遠地側

  4、下列關於蛋白質和核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A.高溫會破壞蛋白質的肽鍵而使其變性

  B.生物體中的酶都是由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的多聚體

  C.基因中鹼基的排列順序決定蛋白質中氨基酸的排列順序

  D.真核細胞的遺傳資訊均儲存於細胞核中的染色體上

  5、當前,有少數學生沉迷於用手機玩遊戲、聊天等,使學習成績下降,研究表明過度使用手機,其輻射會對人的腦部神經造成一定傷害,從而使理解力、記憶力下降,在下列腦的結構中,與學習和記憶有關的主要是  

  A.小腦 B.大腦皮層 C.下丘腦 D.腦幹

  6、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用蘇丹Ⅳ染液可檢測生物組織中維生素D的存在

  B.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分佈時,應選擇染色均勻,細胞質色澤較深的區域

  C.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時,不同色素隨無水乙醇在濾紙上的擴散速度不同

  D.健那綠可以使活細胞中的線粒體染成藍綠色,利於在高倍鏡下觀察生活狀態的線粒體的分佈及形態

  7、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獎授予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以鼓勵他在“細胞自噬機制方面的發現”。細胞自噬,即細胞可以通過相關的細胞器以清除自身內部的某些變性的大分子,或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和細胞。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細胞內用於細胞自噬的細胞器是溶酶體。

  B.用於“細胞自噬”的細胞器內含有多種水解酶,這些酶的合成與高爾基體有關。

  C.自噬過程消耗來自線粒體的能量。

  D.細胞自噬過程對多細胞生物體維持內環境的穩態具有重要意義。

  8、有關育種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多倍體育種過程都要使用秋水仙素 B.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可定向培育優良品種

  C.用於大田生產的優良品種都是純合子 D.雜交育種與單倍體育種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組

  9、以下關於動物內環境和穩態的敘述,錯誤的是  

  A.葡萄糖、生長激素、抗體屬於人體內環境的成分

  B.若內環境穩態不能維持,機體的正常生命活動就會受到威脅

  C.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取決於血漿中無機鹽和蛋白質的含量

  D.人體劇烈運動時產生的乳酸會導致血漿pH顯著下降

  10、在如圖所示結構中,興奮傳導傳遞的方向不能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① D.④→③

  11、東北東部山地的闊葉紅松林受破壞之後,形成一片空地,叫做“林窗”,這時候往往最先進入的是楊樹、白樺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圍的紅松林會慢慢在這片區域生長繁殖並逐漸替代了楊樹和白樺重新成為林地中的優勢種。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楊樹、白樺在受破壞的空地上生長繁殖引起的群落演替屬於初生演替

  B.紅松林重新取代楊樹和白樺說明紅松林在競爭中處於優勢

  C.在群落演替的初期,不存在種群間的競爭關係

  D.在群落演替的過程中,群落的物種組成不會發生變化

  12、下列有關免疫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體的前兩道防線不具有特異性

  B.抗體主要分佈在血清中,所以人體被病菌侵染後只要注射血清就可以治療疾病

  C.艾滋病病毒侵入人體後主要破壞B淋巴細胞,從而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

  D.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沒有特異性,因此只在非特異性免疫過程中起作用

  13、下圖表示種群特徵之間的關係,據圖分析不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依次為年齡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種群數量、性別比例

  B.種群密度完全能反映③的變化趨勢

  C.研究城市人口的變遷,遷入率和遷出率是不可忽視的

  D.種群數量還受自然氣候等因素的影響

  14、若一個35S標記的大腸桿菌被一個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裂解後釋放的所有噬菌體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只有35S

  C.一定有32P ,可能有35S D.只有32P

  15、為了保護環境,到南極考察的科學工作者,除了將塑料以及金屬類廢棄物帶離南極外,還必須把人體尿液、糞便等廢物帶離,這是因為南極   

  A.缺少生產者 B.分解者很少

  C.沒有消費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設施

  16、右圖為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部分圖解,①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迴圈進行的

  B.次級消費者屬於第二營養級

  C.能量在沿食物鏈流動時逐級遞減

  D.圖中①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

  17、下列有關生態學原理或規律的敘述,正確的是   

  A.蜜蜂找到蜜源後,通過跳圓圈舞向同伴傳遞資訊,這屬於物理資訊

  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於維持生物圈中碳迴圈的平衡

  C.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和資訊傳遞都是單向的

  D.森林生態系統具有調節氣候的能力,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使用價值

  18、關於生命科學發展過程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①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動鑲嵌模型”,強調膜的流動性和膜蛋白分佈的不對稱性

  ②1880年恩格爾曼利用好氧細菌和水綿進行實驗,證明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③1909年孟德爾給“遺傳因子”重新起名為“基因”,並提出了表現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④1928年溫特的實驗進一步證明造成胚芽鞘彎曲的影響確實是一種化學物質,並命名為生長素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右圖為某遺傳病的家系圖,據圖可以做出的判斷是  

  A.該遺傳病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

  B.該遺傳病不可以是X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

  C.子女中的致病基因不可能來自父親

  D.母親肯定是純合子,子女是雜合子

  20、內分泌疾病是指由於內分泌腺或內分泌組織本身的分泌功能或結構異常時發生的疾病,下列最可能屬於內分泌疾病的是  

  A.尿毒症 B.紅綠色盲 C.大脖子病 D.組織水腫

  21、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積累的豐富農業生產經驗,至今許多仍在實踐中應用。據《農桑輯要》記載:適時打頂去心,可促植株開花結實。調節上述現象的植物激素主要是  

  A.生長素 B.細胞分裂素 C.2,4—D D.乙烯

  22、內環境是人體細胞賴以生存的直接環境。下列物質全部屬於內環境成分的一組是  

  A.CO2、血紅蛋白、H+、尿素 B.Na+、O2、葡萄糖、血漿蛋白

  C.呼吸氧化酶、抗體、激素、H2O D.Ca2+、載體、氨基酸

  23、以下有關生命活動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激素既不組成細胞結構,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B.淋巴細胞包括B細胞、T細胞和吞噬細胞等多種型別

  C.相對密閉的環境會誘導果蔬產生大量乙烯,有利於果蔬的長期貯藏

  D.激素調節在植物生長髮育和對環境的適應過程中發揮著根本性的作用

  24、某島嶼引入外來物種野兔,研究人員調查了30年間野兔種群數量的變化,並據此繪製了λ值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以下敘述中正確的是  

  A.第1年至第5年間野兔種群增長速率不變

  B.從第5年起野兔種群數量開始下降

  C.第20年至第30年間野兔種群數量增長速率為不變

  D.第15年至第20年間野兔種群出生率大於死亡率

  25、世界衛生組織在2016年2月1日稱,南美洲新生兒小頭症患者數量猛增在很大程度上與寨卡病毒有關,已經構成了國際衛生緊急事件,寨卡病毒是單鏈RNA病毒,是一種通過蚊蟲進行傳播的蟲媒病毒。下列關於該病毒的敘述,正確的是

  A.寨卡病毒的RNA位於其擬核中

  B.寨卡病毒可以通過母嬰傳播

  C.寨卡病毒的核酸徹底水解的產物包括脫氧核糖、磷酸和含氮鹼基

  D.為了研究寨卡病毒的致病機理,可用含有各種營養物質的普通培養基大量培養該病毒

  26、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um的顆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易通過肺部進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為空氣汙染指數的重要指標。下列關於PM2.5的推測不合理的是

  A.PM2.5進入人體的肺泡中時還沒有進入人體的內環境

  B. PM2.5可能成為過敏原,其誘發的過敏反應屬於免疫異常

  C. 顆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質進入人體血液會導致血漿呈酸性

  D.顆粒物進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屬於非條件反射,其中樞不在大腦皮層

  27、有關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染色體複製後使染色體加倍 B.分化的細胞遺傳物質發生改變

  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變是細胞癌變的內在因素實際 D.細胞凋亡過程中沒有基因表達

  28、生物體的生命活動離不開水。下列關於水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統中,H2O有自由水和結合水兩種存在形式

  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時,生成物H2O中的氫來自氨基和羧基

  C.有氧呼吸時,生成物中H2O中的氫來自線粒體中丙酮酸的分解

  D.H2O在光下分解,產生的[H]將固定的CO2還原成CH2O

  29、下列有關促胰液素和胰液的敘述,錯誤的是  

  A.鹽酸進入胰腺可促進促胰液素的產生 B.胰腺分泌的胰液進入小腸能消化食物

  C.促胰液素可經血液到胰腺 D.鹽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過程包含體液調節

  30、果蠅的紅眼基因R對白眼基因r為顯性,位於X染色體上;長翅基因B對殘翅基因b為顯性,位於常染色體上。現有一隻紅眼長翅果蠅與一隻白眼長翅果蠅交配,F1代的雄果蠅中約有1/8為白眼殘翅。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親本雌果蠅的基因型為BbXRXr

  B.親本產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佔1/2

  C.F1代出現長翅雄果蠅的概率為3/16

  D.白眼殘翅雌果蠅能形成bbXrXr型別的次級卵母細胞

  31、當一個人突然遇見很危險的情況時,血液中腎上腺素的含量會立即上升,產生多種生理反應,這一生理調節過程屬於  

  A.神經調節 B.體液調節 C.激素調節 D.神經-體液調節

  32、下列關於人體神經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神經纖維上興奮的傳導方向與膜外區域性電流的方向一致

  B.正常機體的神經衝動在反射弧中可雙向傳導

  C.神經遞質的釋放與生物膜的流動性關係密切

  D.大腦皮層H區受損則無法形成聽覺

  33、下列關於線粒體和葉綠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葡葡糖的氧化分解全部發生線上粒體中 B.自養生物的光合作用都發生在葉綠體中

  C.線粒體和葉綠體中都進行ATP的合成 D.葉綠體基質和線粒體基質都能利用[H]

  34、關於下圖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圖示①②③過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統的參與才能完成

  B.④⑤可分別表示細胞所需要的氧氣、養料和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

  C.⑥表示體內細胞通過內環境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D.圖示的內環境通常是由血液、組織液與淋巴組成

  35、如圖表示將綿羊引入某個島嶼後的數量變化情況,對此敘述正確的是  

  A.綿羊種群的數量增長到一定程度,就保持恆定不變

  B.綿羊數量達到K2時,綿羊的出生率最大,增長速率最快

  C.種群數量不可能無限增長,這是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的體現

  D.綿羊數量達到K時,種群的年齡結構為衰退型

  36、2016年5月,美國發現了一個只在胡蘿蔔根部表達的基因,該基因可以讓胡蘿蔔積累更多的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屬四萜類化合物脂質,在動物體內可轉化成維生素A,治療夜盲症、乾眼病等。下列說法的錯誤的是  

  A.該基因表達的產物是β—蘿蔔素

  B.該基因只在胡蘿蔔的根部表達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C.胡蘿蔔根細胞在分化過程中可能發生細胞器種類、數目的改變

  D.胡蘿蔔根細胞與葉肉細胞不同的原因是細胞形態、結構和功能發生了定向改變

  37、下列關於人體造血幹細胞在分裂過程中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分裂間期結束時,DNA數目和中心體數目加倍

  B.在分裂前期,細胞內無同源染色體

  C.在分裂後期,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

  D.在分裂末期,細胞核逐漸消失產生成熟紅細胞

  38、下列有關生命活動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漿細胞的細胞膜表面含有能與抗原特異性結合的糖蛋白

  B.血糖平衡的調節方式為神經-體液調節,其神經調節的中樞在下丘腦

  C.口腔的感覺神經末梢中存在對辣椒素敏感的受體,該受體位於突觸後膜上

  D.單側光引起生長素的極性運輸,從而產生向光性彎曲生長

  39、下列有關種群的敘述錯誤的是

  A.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徵

  B.對家鼠等有害動物的控制,要儘量降低其K值

  C.在理想條件下,影響種群數量增長的因素主要是環境容納量

  D.在沒有自然選擇的情況下,種群的基因型頻率仍有可能發生改變

  40、下列有關植物激素及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乙烯廣泛存在於植物的多種組織中,主要作用是促進果實的發育

  ②在植物組織培養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會影響組織分化

  ③使同種植物的扦插枝條產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濃度相同

  ④在形成無子番茄過程中生長素沒有改變細胞的染色體數目

  ⑤生長素對根、莖、芽等不同器官的作用都表現出兩重性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41、如圖表示神經細胞動作電位和靜息電位相互轉變過程中的離子運輸途徑。該細胞受到刺激時,通過④途徑運輸離子,形成動作電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④途徑的發生只能由電訊號引起

  B.由圖可知,②③途徑屬於主動運輸

  C.正常情況下,▲離子的細胞外濃度高於細胞內

  D.靜息時,由於①途徑的作用,膜電位分佈為內正外負

  42、下列有關生物學知識的歸納,錯誤的是  

  43、有關“探索IBA生長素類似物促進葡萄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預實驗實施過程中需要設定用蒸餾水處理的空白對照組

  B.正式實驗實施過程中不同濃度IBA溶液的處理組可相互對照

  C.不同濃度IBA溶液的處理組之間處理的時間應該相同

  D.用於扦插的葡萄枝條需要剪除幼芽以利於更好地生根

  44、下列相關生物知識的敘述,正確的是  

  A.所有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細胞呼吸過程都能產生CO2

  B.所有單細胞生物和多細胞生物,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都是一致的

  C.所有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的體細胞,有絲分裂末期都能形成細胞板

  D.所有生物,都能產生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45、下列有關孟德爾的兩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中敘述錯誤的是

  A.雜種F1雌雄個體產生的配子種類、測交子代的基因型及表現型比例均為1:1:1:1

  B.基因自由組合定律是指F1產生的精子和卵細胞可以隨機結合

  C.若F2的性狀分離比分別為9:7或9:6:1或15:1,那麼當F1與隱性個體測交時,與此對應的性狀分離比分別1∶3、1∶2∶1和3∶1

  D.若父本的基因型為AABb,F1有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則母本的基因型有6種可能

  46、甲、乙兩圖為真核細胞中發生的代謝過程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所示的過程叫做翻譯,多個核糖體共同完成一條多肽鏈的合成

  B.甲圖所示翻譯過程的方向是從右到左

  C.乙圖所示過程叫做轉錄,轉錄產物的作用一定是作為甲圖中的模板

  D.甲圖和乙圖中都發生了鹼基互補配對且鹼基互補配對方式相同

  47、下列有關調查實驗的描述,錯誤的一組是   

  調查內容 調查方法或物件 實驗要點

  A 某雙子葉植物的

  種群密度調查 樣方法 隨機選取大小相同的樣方,統計種群密度,計算平均值

  B 某種遺傳病的發病率 患者家系 選擇發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

  C 探究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 抽樣檢測法 取樣之前試管要輕輕振盪

  D 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 取樣器取樣法 採集的小動物可以放在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中

  48、下圖表示人體通過體液免疫消滅破傷風桿菌外毒素的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2、細胞3均起源於造血幹細胞 B.僅細胞4中含有合成物質a的基因

  C.②、③過程與細胞膜上蛋白質有關 D.細胞5屬於保留分裂能力的細胞

  49、下圖為人體內體溫與水平衡調節的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①當受到寒冷刺激時,a、b、c、d激素的分泌均會增加

  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進骨骼肌與內臟代謝活動增強,產熱量增加

  ③下丘腦是感覺體溫變化的主要中樞,是形成冷覺、熱覺的部位

  ④寒冷刺激使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通過促進甲狀腺的活動來調節體溫

  ⑤圖中的e激素是由下丘腦神經內分泌細胞產生的

  ⑥由圖可知人體對體溫與水平衡的調節主要是體液調節的結果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50、在人體中存在兩種型別的突觸,下圖表示興奮傳來後這兩類突觸的突觸後膜電位變化情況乙醯膽鹼和Gly為神經遞質,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  

  A.乙醯膽鹼和Gly都儲存在突觸小泡內,受到刺激後以胞吐的方式釋放

  B.突觸1、2的突觸後膜可能是一個神經元的樹突或細胞體的一部分.

  C.a→b段電位變化的原因主要是Na內流

  D.Gly作用於突觸2的突觸後膜時,膜外由正電位變為負電位、再變為正電位

  高三生物期末考試:非選擇題

  二、簡答題:共50分

  51.10分下圖甲為葉綠體結構與功能示意圖,圖乙曲線表示某植物在恆溫30°C時光合速率與光照強度的關係。丙中的 X、Y、Z 曲線分別表示一天24小時的溫度、光照強度單位:千勒克斯klx、淨光合速率CO2mg/h的變化。請據圖分析回答:

  1圖甲中A為膜性結構,此處發生的反應稱 。若用14C標記C02,則可在圖甲的B _____ 填結構名稱處檢測到放射性。C02進人葉綠體後經過 過程形成物質D有機物。

  2春季天氣晴朗光照充足時,為使作物增產,在溫室大棚內可採取的措施是 。當陰雨連綿光照不足時,則大棚內應 。

  3圖乙曲線中,當光照強度為X點時,葉肉細胞中產生ATP的場所除了葉綠體外還有 。

  4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溫度調節到25℃,圖乙曲線中a點將向 填“上”或“下”移動,b點將向 填“左”或“右”移動。

  5若比較圖丙中Z曲線的k、a兩點,______________更有利於蔬菜的儲存。圖丙中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的點是________。

  52、10分人類對遺傳的認知逐步深入:

  1在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中,純合的黃色圓粒YYRR與綠色皺粒yyrr的豌豆雜交,若將F2中黃色皺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現型為仍為黃色皺粒的個體佔 。進一步研究發現r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無酶活性比R基因編碼的澱粉支酶少了末端61個氨基酸,推測r基因轉錄的mRNA提前出現 。

  2摩爾根用灰身長翅BBVV與黑身殘翅bbvv的果蠅雜交,將F1中雌果蠅與黑身殘翅雄果蠅進行測交,子代出現四種表現型,比例為1:1:1:1,說明F1中雌果蠅產生了 種配子。如果實驗結果不符合自由組合定律,原因可能是這兩對等位基因不滿足該定律“ _____________ ”這一基本條件。

  3格里菲思用於轉化實驗的肺炎雙球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種型別,R型菌是由SⅡ型突變產生。利用加熱殺死的SⅢ與R型菌混合培養,出現了S型菌。有人認為S型菌出現是由於R型型菌突變產生,但該實驗中出現的S型菌全為 ,否定了這種說法。

  4沃森和克里克構建了___________________模型,該模型用鹼基排列順序的多樣性解釋了DNA分子的多樣性,此外,DNA複製時 原則的高度精確性保證了DNA遺傳資訊穩定傳遞。

  53、10分下圖表示神經、免疫、內分泌三大系統相互調節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中神經細胞的A給予適宜的刺激,細胞膜對 的通透性增加,從而產生動作電位,引起突觸前膜釋放 ,刺激下丘腦神經分泌細胞分泌相關激素調節組織細胞的活動。

  2生命活動的調節離不開細胞間的資訊傳遞。重症肌無力患者的免疫系統把神經遞質受體當做抗原,使 被啟用而增殖、分化,產生相應抗體,造成神經遞質不能與圖中特異性受體正常結合,導致化學訊號向電訊號轉換過程受阻,使人神經肌肉傳遞障礙。臨床上治療重症肌無力,有時採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 細胞的形成,以控制相應的免疫應答。上述病因導致的重症肌無力屬於 病。

  3從圖中分析可知,細胞間的資訊交流和資訊分子含量的穩定是維持機體功能必需的。常見的資訊分子有 、________________等填兩種。資訊分子要發揮作用需通過_______運輸並作用於靶細胞來實現。

  4甲狀腺激素分泌調節的過程具有________調節機制,從而維持機體的穩態。甲狀腺等腺體需不斷產生相應激素的原因是 。

  54、10分回答下列有關生長素的問題:

  1當植物表現出頂端優勢時,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運到相鄰側芽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

  2 下圖是某學校高二學生根據西瓜受粉後,子房發育成果實的過程繪出的變化曲線注:A曲線表示正常受粉B曲線表示阻止受粉。請分析回答下列有關問題:請分析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①受粉後與子房能發育成果實有關的主要激素是___________。

  ②對比曲線A和曲線B說明果實發育所需激素來源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研究根的向地生長與生長素和乙烯的關係,該興趣小組又做了這樣的實驗:將該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濃度的生長素的培養液中,並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發現在這些培養液中出現了乙烯,且生長素濃度越高,乙烯的濃度也越高,根尖生長所受的抑制也越強。

  ①該實驗的因變數是_____________和根的生長情況。

  ②為使實驗嚴謹,還需要另設對照組,對照組的處理是將等量根尖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培養液中,並加入等量量蔗糖做能源。

  55、 10 分

  資料1:圖1中的a曲線表示40年間人類燃燒化石能源所產生的的二氧化碳量,b曲線為環境中實際增加量。

  資料2 :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態系統中, 高原雪兔是一種常見動物,常棲息在低矮草地中,天敵有香鼬、艾虎、赤狐、狼等,特別是冬季高原雪兔幾乎成為唯一的食物來源,為了觀察預警,高原雪兔會把巢穴周圍較高的草從基部咬斷;另外高原雪兔廢棄的洞穴還能為褐背擬地鴉和多種雪雀提供繁殖場所。圖2為冬季雪兔能量流動的圖解單位:J/hm2•a。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二氧化碳除了資料1中化石能源燃燒返回大氣,還有的途徑是 、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出兩條,圖1中a、b兩條曲線出現差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試根據資料2寫出一條食物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2中第二到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_____,用於高原雪兔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為________________J/hm2•a。

  3高寒草甸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原中有一種植物的根分泌一種稱為萘醒的物質,其能抑制其他植物種子的萌發,這屬於__________資訊,說明生物體的________________與生態系統的資訊傳遞有關。

  高三生物期末考試:答案

  1-10 BABCB DBBDD

  11-20 BABAB CBDBC

  21-30 ABACB CCCAC

  31-40 DCCDC AABCD

  41-50 BBDCB BBBCD

  51、共10分,每空1分1光反應 葉綠體基質 固定和還原

  2增施農家肥或使用C02發生器提高C02濃度 適當降低溫度

  3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

  4上 左

  5a c、g

  52.10分除標註外都1分

  15/6 2分 終止密碼2分

  24 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2分

  3S111。

  4DNA雙螺旋結構 鹼基互補配對。

  53、共10分,每空1分

  1Na+ 神經遞質 2B細胞

  T淋巴細胞 自身免疫病 3激素、淋巴因子或其他合適的答案也可2分 體液或血液 4負反饋 激素一經靶細胞接受並起作用後失活

  54共10分,每空2分

  1需要2 ①生長素②發育著的種子 3 ①乙烯濃度 ②不含生長素

  55.10 分,除標註外,每空1分

  1呼吸作用生產者、消費者的呼吸作用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生產者的光合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

  2草→高原雪兔→狼香鼬、艾虎、赤狐 14% 2.35×108

  3該生態系統的生物種類少,營養結構食物網簡單,自我調節能力弱2分

  4化學 生命活動

高三生物上學期期末考試試卷答案
高三生物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
相關知識
高三生物期末考試試卷和答案
高三生物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
溫州高三生物期末複習試題答案
溫州高三生物期末複習試題答案
高中生物期末考試反思
2016高三生物期末試題
高三理科生物期末考試題
高二下冊文科生物期末複習試卷及參考答案2
高三生物期中聯考試卷答案
第一學期高三化學期末考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