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我的母親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9日

  母親是一座高山,蘊藏著萬物,哺育我們成長,強壯我們的身心。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回憶我的母親

  得到母親去世的訊息,我很悲痛。我愛我母親,特別是她勤勞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遠回憶的。

  我家是佃農。祖籍廣東韶關,客籍人,在“湖廣填四川”時遷移四川儀隴縣馬鞍場。世代為地主耕種,家境是貧苦的,和我們來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實實的貧苦農民。

  母親一共生了十三個兒女。因為家境貧窮,無法全部養活,只留下了八個,以後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這在母親心裡是多麼慘痛悲哀和無可奈何的事情啊!母親把八個孩子一手養大成人。可是她的時間大半被家務和耕種佔去了,沒法多照顧孩子,只好讓孩子們在地裡爬著。

  母親是個好勞動。從我能記憶時起,總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婦女們輪班煮飯,輪到就煮一年。母親把飯煮了,還要種田,種菜,餵豬,養蠶,紡棉花。因為她身體高大結實,還能挑水挑糞。

  母親這樣地整日勞碌著。我到四五歲時就很自然地在旁邊幫她的忙,到八九歲時就不但能挑能背,還會種地了。記得那時我從私塾回家,常見母親在灶上汗流滿面地燒飯,我就悄悄把書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節裡,我上午讀書,下午種地;一到農忙,便整日在地裡跟著母親勞動。這個時期母親教給我許多生產知識。

  佃戶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艱苦的,可是由於母親的聰明能幹,也勉強過得下去。我們用桐子榨油來點燈,吃的是豌豆飯、菜飯、紅薯飯、雜糧飯,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飯裡做調料。這類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飯食,母親卻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來有滋味。趕上豐年,才能縫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產出來的。母親親手紡出線,請人織成布,染了顏色,我們叫它“家織布”,有銅錢那樣厚。一套衣服老大穿過了,老二老三接著穿還穿不爛。

  勤勞的家庭是有規律有組織的。我的祖父是一箇中國標本式的農民,到八九十歲還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會害病,直到臨死前不久還在地裡勞動。祖母是家庭的組織者,一切生產事務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還沒亮,母親就第一個起身,接著聽見祖父起來的聲音,接著大家都離開床鋪,餵豬的餵豬,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親在家庭裡極能任勞任怨。她性格和藹,沒有打罵過我們,也沒有同任何人吵過架。因此,雖然在這樣的大家庭裡,長幼、伯叔、妯娌相處都很和睦。母親同情貧苦的人——這是樸素的階級意識,雖然自己不富裕,還賙濟和照顧比自己更窮的親戚。她自己是很節省的。父親有時吸點旱菸,喝點酒;母親管束著我們,不允許我們染上一點。母親那種勤勞儉樸的習慣,母親那種寬厚仁慈的態度,至今還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但是災難不因為中國農民的和平就不降臨到他們身上。庚子年***一九○○***前後,四川連年旱災,很多的農民飢餓、破產,不得不成群結隊地去“吃大戶”。我親眼見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爛爛的農民和他們的妻子兒女被所謂官兵一陣凶殺毒打,血濺四五十里,哭聲動天。在這樣的年月裡,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難,僅僅吃些小菜葉、高粱,通年沒吃過白米。特別是乙未***一八九五***那一年,地主欺壓佃戶,要在租種的地上加租子,因為辦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脅著我家要退佃,逼著我們搬家。在悲慘的情況下,我們一家人哭泣著連夜分散。從此我家被迫分兩處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災,莊稼沒收成,這是我家最悲慘的一次遭遇。母親沒有灰心,她對窮苦農民的同情和對為富不仁者的反感卻更強烈了。母親沉痛的三言兩語的訴說以及我親眼見到的許多不平事實,啟發了我幼年時期反抗壓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決心尋找新的生活。

  我不久就離開母親,因為我讀書了。我是一個佃農家庭的子弟,本來是沒有錢讀書的。那時鄉間豪紳地主的欺壓,衙門差役的橫蠻,逼得母親和父親決心節衣縮食培養出一個讀書人來“支撐門戶”。我念過私塾,光緒三十一年***一九○五***考了科舉,以後又到更遠的順慶和成都去讀書。這個時候的學費都是東挪西借來的,總共用了二百多塊錢,直到我後來當護國軍旅長時才還清。

  光緒三十四年***一九○八***我從成都回來,在儀隴縣辦高等小學,一年回家兩三次去看母親。那時新舊思想衝突得很厲害。我們抱了科學民主的思想,想在家鄉做點事情,守舊的豪紳們便出來反對我們。我決心瞞著母親離開家鄉,遠走雲南,參加新軍和同盟會。我到雲南後,從家信中知道,我母親對我這一舉動不但不反對,還給我許多慰勉。

  從宣統元年***一九○九***到現在,我再沒有回過一次家,只在民國八年***一九一九***我曾經把父親和母親接出來。但是他倆勞動慣了,離開土地就不舒服,所以還是回了家。父親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親回家繼續勞動,一直到最後。

  中國革命繼續向前發展,我的思想也繼續向前發展。當我發現了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時,我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絕了。母親就靠那三十畝地獨立支援一家人的生活。抗戰以後,我才能和家裡通訊。母親知道我所做的事業,她期望著中國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們黨的困難,依然在家裡過著勤苦的農婦生活。七年中間,我曾寄回幾百元錢和幾張自己的照片給母親。母親年老了,但她永遠想念著我,如同我永遠想念著她一樣。去年收到侄兒的來信說:“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歲,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飲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見你一面,聊敘別後情景。”但我獻身於民族抗戰事業,竟未能報答母親的希望。

  母親最大的特點是一生不曾脫離過勞動。母親生我前一分鐘還在灶上煮飯。雖到老年,仍然熱愛生產。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說:“外祖母大人因年老關係,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輟勞作,尤喜紡棉。”

  :回憶我的母親

  每個人都愛自己的母親。

  我母親是鋼琴家,她會彈奏一首首生活協奏曲。沒有工作的母親很會持家。很長一段時間裡,家裡的主要收入就靠父親每月38元的工資,一家六七口人吃飯、穿衣及讀書費用等等都靠它。於是母親就學會了理髮、縫紉等,我們小時候的頭髮都是她用剪刀剪的,只有年底的一次才會讓我們去理髮店。

  我們穿的衣服很少有新買的,一般是母親自己做的,有時也靠親戚的濟送,就這樣新阿大、舊阿二、縫縫補補穿下去,但我們兄弟幾人穿得都比較整潔,因為就算打了補丁也是整整齊齊的,洗得清清爽爽的。母親燒的菜很可口,經常燒的有油丁芋艿、燴芋艿、炒蕃薯、東坡肉,這樣做十分節儉,因為這些菜既能下飯又能飽肚,一舉兩得。她在飲食方面還精打細算,經常是每個菜一次燒二碗,以節約油、柴和時間,有時甚至考慮到了第二天的早餐。

  母親是勞動能手,砍柴、割稻、炒茶葉樣樣都會,最佩服的是摘楊梅。記得當時姐姐和小哥上山下鄉插隊到剡嶴村,分到了好幾株大楊梅樹。摘楊梅是一項既有技巧又很危險的事,成熟早、果型大的往往在向陽的最上面,但上面的樹枝小、脆,加上梅雨季節樹上很滑。由於家裡的其他人從來沒有采摘過楊梅,只會在樹下低處四周摘幾顆吃而已,對上面又紫又大的楊梅只能望而興嘆。這時只見已經五十多歲的母親在腰上繫了一隻刀籠,手上拿了一根鉤子,敏捷地爬上樹去,時而用鉤子把稍遠的樹枝拉到身前,時而左手扶住樹枝,右手用拇指和食指嫻熟地採摘楊梅,隨時輕輕放入刀籠裡,這樣採摘的楊梅是不會被捏出水份的,外形好,儲存時間也長,就能賣個好價錢,母親不大一會兒功夫就能採到一大籃。

  母親有一顆溫暖、慈祥的心。還在企業工作的一年冬天,有一次下班騎車回家,寒冷的西北風刺在臉上讓人張不開眼,雙手凍得握不住把手,本來十來分鐘的路程彷彿走了整整一個冬天,回到家,眼神中掩飾不住痛苦,母親看在眼裡疼在心頭,端出一盆熱水讓我把雙手浸在當中,我的眼淚再也沒有忍住,因為此時不僅溫暖在手上,更有一股暖流在心間迴盪。

  母親更是無私的,瘦弱的胸膛裡是寬闊的胸懷。對死後火化母親是很不情願的,但想到家中有幾個是黨員和公務員,應該響應政府的號召。母親說過,如果因為她的不火化而影響了我們,她是不能瞑目的。是的,母親情願感受火化的陰影,也不願影響我們,這不是每個人所能做到的,在她的心中蘊藏了偉大的母愛。

  子欲養而親不在。母親離開已經十五年了,冬至將到,母親你冷嗎?每次走進我的夢中,總是看出你雙鬢又添白髮,是不是還在為我們操心?手上用的錢夠嗎?不要再象以前這樣捨不得了。

  母親,只要你在,我們每年的正月初一、清明、冬至都會來看你。只要你會來,過年、七月半、你的生日我們在家等你,直到自己老去……。

  :回憶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2011年11月25日去世,享年70歲。母親的離開,象在夢中。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總使我想起母親的善良、寬容和慈祥。。。拙於言辭,只好轉載本文,撫慰母親的在天之靈。清明時節那含苞欲放的迎春花早已盛開了吧。。。

  母親去逝已整整十四年了。十四年來,我常常在愧疚中想寫一點東西,以紀念貧寒一生、辛勞一生的母親,但總是拿不起筆來。我知道母親是極其平凡、極其善良的一名農村婦女,她一生經歷了很多艱難困苦,沒有享過一天福,全身心地為這個家操勞。“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就是對母親這樣一個人畢生的寫照。為讓子女們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母親被累到了,被病魔奪去了生命,過早的離開了這個家。一想起母親,我的心中就湧起一種巨大的悲痛,不知道用什麼辦法能撫慰她的在天之靈。

  母親是農曆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去世的,享年69歲。

  母親在這短暫的生命歷程中,她用真情、愛心和堅強抒寫了一曲催人淚下的人生之歌。她將一生獻給了這個家、獻給了這個社會。由於母親所處的新舊社會的特殊環境,她的經歷與許許多多舊中國的婦女一樣,飽嘗了人間辛酸,現在的年輕人很難想像生活在那個年代和環境裡的人是怎樣的艱難呀。因為我在家排行最小,對母親的過去知之甚少。母親在世時我曾零零星星地聽到她嘮叨故鄉的人和事,敘說那裡的人好、地方好。母親祖籍甘肅平涼,是平涼市郊區的,家裡經濟情況很一般,小時候沒上幾天學,只認識一些簡單的漢字。那時,父親的家裡還很貧困,父親兄弟三個均在平涼一帶拜師學藝,經別人介紹認識了母親,後來和母親成家了,母親從此也就義不容辭的擔起了家庭的重擔。母親是很善良的,從我懂事的時候起,從未看到母親因為什麼事惱火責罰我們,我們有時闖禍了,母親僅是嚴厲的訓斥而已。我在給母親的碑文中寫道:“心底純淨、為人和善”,母親一生做事憑著一個“善”字贏得了村裡村外人的好評。

  母親不甘貧困,但卻無法以個人的意志來改變這個現狀。母親在世時總說自己命苦,實際上也就是這樣。那個時候農村的很多家庭都在貧困中度過,缺吃少穿,生產資料極度匱乏,我們一家人的穿衣全靠母親操勞,母親在家裡紡線織布,再給大人小孩做成衣服穿。凡是母親自己做成的衣服,一般要穿三個人,給父親做的衣服父親穿過後,留給兄長們長大後再穿,兄長穿過後再留給兄弟穿,衣服上總是補滿很多補丁,堪比和尚的百納衣。家裡沒錢買布料,只要能穿上粗布衣服就很滿足了。我記得,七十年代前後,生產隊裡種棉花主要是解決本隊農民的穿衣問題。農村人白天拾棉花,很多婦女晚上紡線織布。我那時很小,常常蹲在母親跟前看紡線,有時乘母親不在也學著她的姿勢轉紡車抽線線,只是抽的線粗細很不均勻,母親知道了會嗔怪我。母親雖沒有多少文化,但在紡線織布的時候,嘴裡總是哼著一首歌謠“紡線線,紡線線,紡好線線織布布,布布牢,布布暖,兒女穿上不受寒……”。也許這種既孤獨又艱辛的勞作讓母親無時無刻不在期盼一種美好的生活。

  母親是勤儉持家的典範。如果沒有母親的精打細算,沒有母親合理安排我們的衣食,也許最困難的日子我們難以挺過去。六七十年代,我們的國家正處於艱難的時期,對很多農村人來說,解決飢餓是很急迫的問題。生產隊裡每年生產的糧食除了交公糧,留給農民吃的糧食難以維持一年,很多人餓著肚子幹活。我們家每年的糧食一般吃上十個月左右就沒有了,面對這種境況,母親只能想辦法了。麥子磨面時要多磨兩三遍,這樣磨出的麵粉攪合在一起吃就能多撐一些日子,實際上把很多麩皮磨細當做麵粉了。母親沒事的時候就和村裡的婦女在田野裡挖野菜,只要能吃的野菜就挖回來,下在飯裡吃。那時農村是大鍋飯,隊裡只有一個菜園種蔬菜,蔬菜種類也少,而且農村人沒有錢經常買菜,正好母親在家裡養了兩三隻母雞,用賣雞蛋的錢在生產隊裡的菜園子買些南瓜,這些南瓜體型大又能當飯吃,母親隔三岔二地把南瓜炒饃做成一頓很美的佳餚給我們吃,經常吃就不覺得味道怎麼好了。我們農村人吃飯很簡單,平時很少炒菜,即使炒菜很多時侯也用水煮一下,沒有足夠的菜籽油供我們經常炒菜吃;菜籽油對很多家庭來說也算奢侈食用品了。我們家七八口人一年只能吃十來斤油,平時炒菜幾乎不用菜籽油,就是潑辣子、來親戚客人或逢年過節才用油炒菜。母親就是靠著這些辦法讓我們度過了艱苦的歲月。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對這句話有著深刻的體會。我知道母親用自己一生的實際行動闡述了這一真諦的含義。母親的性格較內向,有什麼委屈、憂愁就藏在心裡,輕易不會向別人傾吐。家裡糾結的事情很多,經常壓得母親喘不過氣來。吃飯穿衣問題、孩子成家立業問題都是不能輕慢和迴避的大事。那時很多家庭的經濟狀況很差,一般家庭都有四五個孩子。到了孩子婚嫁的時候,父母的憂愁就來了。結婚娶媳婦可是農村家庭最大的開銷,一個孩子接著一個孩子結婚娶媳婦,很多家庭經濟上承受不了;如果孩子年齡大了,一下子找不到物件,那是父母最頭疼的事情。我們村裡的一些父母親因為給孩子找不下物件,愁白了頭髮,也愁壞了身體。母親的病也是由此而生。母親是個很有感情,也很脆弱的家庭婦女,即使生活再苦,經濟再艱難,都能熬過去,就是想著給兄長們找媳婦成家的事情不能有個閃失。在她看來,那是孩子一輩子的事情,也是父母應盡的責任。尤其是二哥的婚姻,因為人很憨厚,不苟言談、不善交際,在婚姻上遲遲不能有所進展,尤其年齡一大,成了父母的思想負擔。這讓母親很揪心,常常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漸漸地神經受到了刺激,患上了間歇性低血糖疾病,可恨的病魔將母親折磨了整整八年時間!我學校畢業後參加了工作,自己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給母親治病,最初動員母親看病,她堅決拒絕,她知道自己的病誰也看不好,信神沒起作用,信佛也沒效果,她徹底灰心了。她覺得自己得了一種怪病,只能等著那一天惡魔要她的命 。其實,母親心裡很清楚,給孩子們積攢娶媳婦的錢不能花呀。我理解母親的心事,看著母親被病痛折磨,於心不忍,心想再也不能耽過了。在夏季的一個早晨,硬拖著母親乘上了去西安的汽車,最後到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給母親做了手術,終於讓母親恢復了健康。我覺得這是我一生中對母親的最大的回報。

  母親是個很溫存的人,她有一顆寬容的心,做什麼事情總是先想到別人。她希望用自己的寬容能夠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儘管這樣,但在家庭這些很瑣碎事情上,還是少不了磕磕絆絆。母親常常被這些事情搞得無所適存。一個家庭最難處的關係就是婆媳關係,我們家,母親和三個嫂子之間的關係很多侯不和諧,總是為一些小事爭吵、拌嘴,讓母親不開心。尤其是吃穿方面,做什麼事情都得體現公平,如果做得不公平,就會演變成一場小戰爭。嫂子們經常因為給自己吃的或者穿的東西比別人少了就相互之間爭吵,也和母親爭執,這讓母親很為難。母親也因此常常一個人在屋子裡哭泣、傷心。母親覺得公平也要看具體情況。那時我在中學讀書,因為我念書在村子裡還可以,母親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我的身上,母親有時會給我多留點吃的,或者白一點的饅頭,但母親怕被嫂子們看見,給她尋事,就偷偷地放在別人不知道的地方。母親不善於用語言表達她的想法,心裡想什麼就去做。母親所做的一切都有自己的道理,她在默默的鼓勵我好好唸書,將來一定要有點出息。

  在母親的一生中,很少看到她開懷的笑容。母親快樂的時候,一定是好事降臨了,她會淚水盈眶,那是舒心的笑顏,也是一種積久的期待呀。我們家大,兄弟多,讓母親認為高興的事就是嫂子們生孩子的事情,其他的很多事情都不能讓母親開心。當一個個小孫子降臨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她臉上的愁雲一下子消失了,內心的喜悅難以表述。每到這個時候,她總會燒香叩首,祈禱上天保佑孫子一生平安。她將所有的愛和希望賦予他們,對她來說,那既是一種寄託,也是一種出自肺腑的關愛。母親還有一個很大的期待,就是希望兄長們能夠自己找份工作,多掙些錢,小家庭生活過得幸福點,可這些希望都讓母親覺得很渺茫。看到母親的苦惱,作為兒子心裡的確很難受,但那時的我也無能為力,只有用努力學習來實現母親的願望。經過很多年的努力,我終於考上了大學,幾年後也參加了工作,從此母親的心情也漸漸的好轉了,她知道自己終於有了盼頭。在我工作的那段時間裡,每次回家總是要給父母親買點吃的東西,因為他們勞累了一輩子,很少吃過外面美味的食品。我一回到家裡,母親總是說幹國家的事要認認真真的幹,不能亂花錢。一聽到村子裡人說我在縣審計局工作,母親總是高興的合不攏嘴。母親雖然不懂審計工作的性質,但想著一定是很好的工作。每次看到母親的笑顏,我也十分快樂。我想母親一生受過那麼多挫折,兒子應該盡最大的努力讓她老人家生活得好一些。無論颳風細雨、無論嚴寒酷暑,我都會經常看望父母親,給他們買點吃的穿的,好讓他們晚年生活得好一點。還有一件事情讓我抱憾一生,未能讓母親回到故鄉看一看。母親三四十年沒能回去過一次!

  多少年來,母親的身影常常縈繞在我的夢裡,讓我淚流滿面。我知道,母親活著的時候,我沒能盡到兒子的孝道,沒能讓母親安度晚年、享受餘生,委實太愧對母親了。母親一生儘管極其平凡,可她以平凡的作為、樸實的思想薰陶了下一代,她以高尚的人格和無私的奉獻精神讓我們懂得了實實在在做人的道理。回想母親走過的路,讓我對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一個人的偉大,也許是轟轟烈烈的,也許是默默無聞的,但對很多平凡的人來說,只要你踏踏實實地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為社會不遺餘力地去奉獻,那你也應該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母親就是這樣的人。

  就讓我的這篇文章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吧。
 

描寫父親的優秀散文
草原散文詩3篇
相關知識
回憶我的母親散文
我的母親散文隨筆
祖國我的母親作文演講稿
高中回憶錄的唯美散文
我的母親作文
我的母親短文
我的母親作文精品範文
初中關於我的母親作文
感恩我的母親作文
感恩我的母親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