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下冊複習重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在複習七年級地理重點過程中,還要求我們掌握有效識記和複習的方法,科學地進行復習,從而提高我們的學習能力。這是小編整理的,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一***

  澳大利亞

  1.澳大利亞地理位置:

  ***1***地處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南迴歸線橫貫中部。

  大部分處於熱帶,南部小部分處於南溫帶。位於東半球、南半球。

  ***2***領土包括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島和附近的一些島嶼,是世界上唯一獨佔一塊大陸的國家。

  2.面積與人口:地廣人稀的國家。

  是大洋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

  3.地形:東部——山地***大分水嶺***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地勢最低處有艾爾湖。*** 西部——高原

  4.主要的河流:

  ***1***全國最大的河流——墨累河,從大分水嶺西則發源,向西南注入印度洋;***2*** 達令河;***3*** 東北部沿海有世界著名的大堡礁。

  5.氣候:

  ***1***型別:熱帶沙漠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雨林氣候、亞熱帶溼潤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2***分佈特點:呈半環狀分佈。

  6.“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特有動物有袋鼠、考拉、鴨嘴獸、鴯鶓等。***袋鼠、鴯鶓位於國徽上***有很多古老生物的原因:①幾千萬年前就同其他大陸分離,孤立存在,演化緩慢;②無豺狼虎豹等大型天敵;③氣候溫和,生存條件沒有大的改變;④人類開發晚,人口稀疏。

  7.“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1***澳大利亞是世界是綿羊數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因為羊特別多,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2*** 主要出口產品有羊毛、牛肉和小麥

  ***3*** 澳大利亞農牧業帶的分佈 書74頁圖8.37

  ***4*** 地形與農牧業:西部海拔不足1000米的廣闊的低高原,中部是大面積的平原,地下水豐富,牧草優良,沒有大型肉食動物,適合露天圍欄放牧。

  8.“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1***主要礦產:煤、鐵、石油、鋁土、***儲量世界首位***等

  ***2***分佈:煤***東南沿海***鐵***西部、南部***鋁土礦***東北部***

  ***3***澳大利亞是世界是鋁土礦最多的國家。在豐富的礦產資源基礎上,澳大利亞的採礦業、冶金和機械製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迅速發展。由於礦產品出口額在出口總額中佔有很大比重,所以,有人稱澳大利亞是“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4***目前,服務業已經大大超過農牧業和工礦業,成為澳大利亞的經濟支柱

  9.人口與城市:

  ***1***分佈:人口和城市主要分佈在東南沿海地區。

  ***2***原因:A.這裡氣候溫暖溼潤,適宜人類居住;B.交通便利;C.英國移民首先到達這裡,開發早;D.資源豐富,農牧業和工礦業發達。

  ***3***主要城市:首都——堪培拉 悉尼——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墨爾本——全國第二大城市

  ***二***

  巴西

  一、民族大熔爐的縮影

  1.南美洲地理位置:

  南美洲位於西半球南部,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北臨加勒比海,西北角與中美地峽相連,南隔德雷克海峽同南極洲相望

  2.巴西地理位置:

  大部分位於赤道和南迴歸線之間,屬於熱帶;東臨大西洋,是南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擁有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口和麵積均居世界第五位。

  3.巴西鄰國: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祕魯、玻利維亞、巴拉圭、阿根廷、烏拉圭

  4.民族大熔爐:

  ***1***巴西的土著居民人印弟安人,他們創造了燦爛輝煌的古代文明——瑪雅文明。

  ***2***巴西的人種複雜,白種人佔一半以上,混血種人佔40%,黑人佔6%,印第安人不到1%,還有少數華人和日本人,拉丁美洲是一個有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是一個"民族大熔爐"。

  5.巴西通用語言為葡萄牙語,其他的拉美國家通用西班牙語

  6.文化特色:桑巴舞、足球、狂歡節

  7.巴西地形:

  ***1***特點:以平原和高原為主***2***地形區: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

  8.氣候:以熱帶氣候為主

  巴西高原——熱帶草原氣候;亞馬孫平原 —— 熱帶雨林氣候

  9.主要河流:亞馬孫河,世界第二長河,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自西向東注入大西洋。

  10.巴西境內的世界之最:

  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C;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B;

  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亞馬孫河A,有世介面積最大的

  熱帶雨林氣候區;

  D處***巴西與巴拉圭交界處***

  有目前世界已建成的水電站中

  規模居第二的伊泰普水電站。

  11.巴西是南美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

  二、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

  1.經濟特徵:

  ***1***二戰前,受殖民統治,單一生產農礦產品,現代工業不發達

  ***2***二戰後,大量出口弄礦產品,現代工業發展迅速。

  2.主要礦產和工業部門

  ***1***主要礦產:鐵、煤、錳、金、鎢、石油等。其中,巴西鐵礦儲量大、質地優良,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而石油、煤炭能源缺乏。

  ***2***東南部是鐵礦石主要分佈地區,伊塔比拉露天鐵礦石巴西最大的鐵礦山。

  ***3***在現代工業方面,鋼鐵、造船、汽車、飛機制造等已經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家的行列

  ***4***由巴西和巴拉圭合資修建的伊泰普水電站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水電站中規模居第二。

  ***5***主要工業中心:聖保羅、里約熱內盧

  ***6***工業中心分佈:臨近鐵礦區和東南沿海

  原因:因為這裡有優質的鐵礦、豐富的水力資源和便利的交通。

  3.農業:

  ***1***是巴西重要的國民經濟基礎部門。

  ***2***巴西是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出口國,咖啡、甘蔗、柑橘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出口創匯產品。

  ***3***巴西農業帶分佈:東南沿海地區

  原因:這裡氣候溫暖溼潤、交通便利、人口集中、開發早,經濟發達。

  4.熱帶雨林危機

  ***1***亞馬孫熱帶雨林的作用:為全球提供新鮮空氣,涵養水源、保護淡水資源,保護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供良好的生境、維護生物多樣性,提供木材、調節全球氣候。***2***受破壞的原因:修路、砍伐優良木材、發展採礦業、開闢大型農牧場、墾荒。***3***帶來的後果:亞馬孫地區的開發,引起了深刻的環境問題。森林遭受破壞,水土流失嚴重,珍貴的野生動物遭劫,全球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威脅。 ***4***措施:巴西政府在1990年向聯合國環境發展大會提交了《巴西環境報告》,表明了改變以往以環境為代價的開發方式,轉向可持續發展的新開發方式的決心。***5***1992年6月,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召開,會議通過了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21世紀議程》

  5.城市化問題

  ***1***人口分佈特點:不均勻

  ***2***人口稠密地區:東部沿海;人口稀少地區:中、西、北部地區

  ***3***人口集中分佈在東部沿海地區原因:氣候溼潤,交通便利,資源豐富,開發早,經濟發達。

  ***4***在城市化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如"資源緊缺、交通擁擠、住房困難、汙染嚴重等。

  解決辦法:A.遷都;B. 控制城市規模,合理規劃,加強管理。

  ***5***主要城市:聖保羅——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業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首都——巴西利亞;里約熱內盧——最大的港口城市

  ***6***聖保羅城市發展“三部曲”

  建市階段——咖啡繁榮階段——工業化階段

  ***三***

  極地地區

  1.地理位置:

  北極地區:北緯66.5o***北極圈***以北的廣大地區,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亞、歐、北美三洲的陸地和島嶼,北冰洋是世界是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的大洋。

  南極地區:南緯66.5o***南極圈***以南的廣大區域,包括南極大陸,以及周圍的海洋。南極洲位於地球的最南端,跨經度360o,是緯度最高的大洲和跨經度最廣的大洲。南極洲被三大洋環繞,按順時針方向,即由西向東南的方向是: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南極洲與南美洲、非洲、大洋洲三大洲隔海相望,其中,南極大陸距南美洲最近。

  2.氣候:

  ①南極地區氣候特徵:酷寒、乾燥、烈風。原因:南極地區處在高緯度地區,太陽高度很小,陽光微弱,一年之內地面接受的太陽光最少;海拔高,地表被立雪覆蓋,反射了部分太陽輻射;低溫使南極大陸形成了強大的高壓中心,降水稀少而風力很大。南極地區素有“冰雪高原”之稱,儲存著世界上最豐富的固體淡水資源。南極地區還被稱為“白色沙漠”和“風庫”,是世界上降水最少的地區和風速最大的地區。

  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極洲的暖季,是到南極考察的最佳時間,我國的兩處科考站***中山站和長城站***的建站時間均為2月。

  ②北極地區氣候特徵:北極地區絕大部分為大洋,因此氣溫不像南極尋麼寒冷,降水量比南極地區多,風速比南極地區小。

  3.方向:在北極點,每一個方向都指向南方;在南極點,每一個方向都指向北方。

  4.代表動物:南極地區的代表性動物是企鵝,北極地區的代表性動物是北極熊

  二、科學考察的寶地

  1.1985年2月,我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長城站在南極洲喬治王島建成。***2月,建立中山站。崑崙站——2009在南極最高點建立了我國首

  2.南極資源

  ***1*** 礦產資源:煤、鐵、錳、石油、銅等

  ***2*** 淡水資源:“固體淡水庫”

  3.18個國家在南極建立140多個科考站。

  三、極地的保護和利用

  1.南極洲無定居居民,僅有一些來自其它大陸的科學考察人員和捕鯨隊。

  2.1959年12月,澳大利亞、阿根廷等12個國家簽訂了《南極條約》。其重要內容是:南極洲僅用於和平目的,保證在南極進行科學考察自由,促進科學考察中國際合作。禁止進行一切軍事活動和任何核爆炸或處理放射性廢物,凍結隊南極領土要求等。

  3.我國於1983年正式加入《南極條約》

初二下冊地理世界的語言和宗教練習試卷
八年級地理簡單分析
相關知識
七年級地理下冊複習重點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複習提綱全套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複習提綱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複習資料
七年級地理下冊複習題帶答案
七年級地理下冊複習題帶答案
中圖版七年級地理下冊複習資料
七年級地理下冊複習資料湘教版
七年級地理下冊複習資料湘教版
七年級地理下冊複習提綱湘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