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學習的特點_學生學習特點分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9日

  學習是人類學習的特殊形式,身為學生,學習就是一份責任,那麼關於學生學習的特點是怎麼樣的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推薦學生學習的特點分析,希望你喜歡。

  學生學習的特點

  人類學習與學生學習之間是一般與特殊的關係,學生的學習既與人類的學習有共同之處,但又有其特殊的特點。

  ***一***學生的學習過程是掌握間接經驗的過程,因此,它與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有所不同。人類的認識是從實踐開始,而學生的學習則未必如此,他們可以從學習現有的經驗、理論、結論開始,同時補充以感性經驗。雖然學生的學習也要求個人有一定的經驗基礎,但學生的實踐活動也與成人有所不同,主要表現在他們的目的性上,而且從總體上來說,間接經驗的學習形式是主要的,學生的學習不可能事事從直接經驗開始。在教學組織和教學方法上,特別要求教師能把學校學習與實際生活和學生的原有經驗相聯絡。

  ***二***學生的學習是在有計劃、有目的和有組織的情況下進行的。學生的學習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並達到社會的要求,因此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實現。由於教師既掌握所教知識的內在聯絡,又瞭解學生學習過程的特點,因此,能夠保證在較短時間內,採用特殊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完成掌握前人經驗和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的學習過程。

  ***三***學生的學習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動性。學生的學習與人類學習一樣,應該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但他們的學習又不是為了適應當前的環境,而是為了適應將來的環境,當學生意識不到他當前的學習與將來的生活實踐的關係時,就不願為學習付出努力。因此教師要注意用各種方法來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總之,學生的學習既有人類認識過程的一般特點,又有其特殊性。如果不瞭解學生學習的特點,就可能使學生的學習成人化,事事要求直接經驗,或是放棄指導,強調生活即教育;或是隻注意灌輸,把學生看作是一個接受知識的容器,被動的學習者。這些做法部有礙於學生的學習。

  學生學習的特點分析

  學生的學習通常指學生在學校裡進行的學習,是學習的一種特殊形式,是狹義的學習。它既不同人類歷史經驗的積累過程,也不同於人們在日常生活環境中所進行的學習。學生學習的主要特點是:

  1.學生的學習是以掌握間接知識經驗為主的。

  學生主要是學習和掌握前人所積祟起來的各門科學知識,即間接的知識經驗,是在較短的時間內接受人類的認識成果。學生的學習不需要也不可能事事從頭實踐。當然,學生為了更好地理解、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有時也會通過實踐去獲取一定的直接經驗,但學生的實踐是服從於一定的學習目的的.與科學家探索尚未發現的客觀真理的實踐活動是不同的。

  2.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指導下進行的。

  教師在學生的學習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通過有系統地指導和傳授,使學生的學習避免了許多彎路,而能夠在較短的時問內取得更有效的學習成果。

  3.學生學習的主要任務是掌握系統的科學知識、技能,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良好的道德品質。

  學生科學的世界觀和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形成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是在掌握系統的科學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各種教育活動實現的。

  4.學生的學習是在學校班集體中進行的。班集體這一特殊團體中的人際交往、人際關係等對學生的學習有浪要影響。

  人類學習與學生學習之間是一般與特殊的關係,學生的學習既與人類的學習有共同之處,但又有其特殊的特點。

  學生學習的特點解讀

  廣義的學習指人和動物在生活過程中,憑藉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變化。狹義的學習指人類的學習。人類的學習是指個體在社會生活實踐中,以語言為中介,自覺地、積極主動地掌握社會的和個體的經驗的過程。

  學生學習的特點:①學生的學習以間接經驗的掌握為主線。②學生的學習具有較強的計劃性、目的性和組織性。③學生是學習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動性。

  ⒉加涅按照學習結果的不同把學習分成了哪些型別?

  ①言語資訊的學習②智慧技能的學習③認知策略的學習④態度的學習⑤運動技能的學習

  ⒊簡述桑代克學習理論的主要內容極其對教育的指導意義。

  桑代克提出學習不是建立觀念之間的聯結,而是建立刺激—反應聯結,即在一定的刺激情境與某種正確反應之間形成聯結,其中不需要觀念或思維的參與。這種刺激—反應聯結主要是通過嘗試錯誤、不斷修正行為而形成的,是隨著錯誤反應的逐漸減少和正確反應的逐漸增加而形成的。學習就是通過漸進的嘗試錯誤形成刺激—反應聯結的過程,因此,桑代克的聯結說又稱為試誤說。桑代克根據其經驗提出了三條主要的學習定律:準備律、練習律和效果律。

  桑代克的學習聯結說以實驗研究為基礎,提出了西方最早、最系統的學習理論。他用刺激—反應之間的聯結取代了傳統聯想主義的觀念之間的聯結,提出學習無須意識參與的觀點,受到後來的行為主義者的關注。但他又強調先天本性以及滿意、煩惱、定勢等因素的影響,這與後來的華生等的行為主義又是不相容的,在這種意義上桑代克又不完全是行為主義者。

  ⒋什麼是操作性條件反射?它與經典性條件反射有什麼不同?操作性條件反射是如何建立起來的?

  斯金納認為,人和動物的行為有兩類: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應答性行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隨意的反射性反應。而操作性行為則不與任何特地刺激相聯絡,是有機體自發作出的隨意反應。在日常生活中,人的大部分行為都是操作性行為。經典條件作用論可以解釋應答行為的產生,而操作性條件作用論可以解釋操作行為的產生。

  在斯金納看來,經典條件作用僅能解釋小部分行為,大部分行為的形成都是通過操作性條件作用建立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的基本規律是強化。

  斯金納發現,有機體作出的反應與其隨後出現的刺激條件之間的關係對行為起著控制作用,它能影響以後反應發生的概率。他認為,學習實質上是一種反應概率上的變化,而強化是增強反應概率的手段。如果一個操作出現以後,有強化刺激尾隨,則該操作的概率就減弱,甚至消失。這就是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基本過程。

  ⒌假設某學生經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請根據所學理論說明應該如何培養他按時完成作業的行為。

  ⒍簡述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的主要內容極其對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啟示。

  布魯納主張學習的目的在於以發現學習的方式,使學科的基本結構轉變為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因此,他的理論常被稱為“認知—結構論”或“認知發現說”。其要點如下:

  ⑴學習觀①學習的實質是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②學習包括知識的獲得、轉化和評價三個過程。⑵教學觀①教學的目的在於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②掌握學科基本結構的教學原則。Ⅰ動機原則。Ⅱ結構原則。Ⅲ程式原則。Ⅳ強化原則。

  對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啟示:①教師首先應明確所要建構的學生的認知結構包含哪些組成要素,並最好畫出各組成要素的關係圖解。在此基礎上,教師應採取有效措施來幫助學生獲得、轉化和評價知識,使學科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使書本的死知識變為學生自己的活的知識。②教師必須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明確學科本身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引導學生加深對教材結構的理解。③應根據中小學生的經驗水平、年齡特徵和材料性質,選取靈活的教學程式和結構方式來組織實際的教學活動過程。④要注意提供有助於學生矯正和提高的反饋資訊,並教育學生進行自我反饋,以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能動性。

  ⒎簡述奧蘇貝爾的認知同化論的主要觀點極其對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啟示。

  奧蘇貝爾強調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強調對學校情境中的學生學習進行研究。他的認知同化論的主要觀點如下:⑴有意義學習①含義:有意義學習的實質是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實質性的、非人為的聯絡,這既是有意義學習的定義,也是劃分機械學習與有意義學習的標準。②有意義學習的條件:①學習材料的邏輯意義。②有意義學習的心向。③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必須具有適當的知識,以便與新知識進行聯絡。

  ⑵意義的同化。奧蘇貝爾認為,學生能否習得新知識,主要取決於他們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有關觀念,有意義學習是通過新資訊與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有關觀念相互作用才得以發生的,這種相互作用的結果導致了新舊知識的意義的同化。他提出了三種同化模式:①下位學習②上位學習③組合學習

  ⑶組織學習的原則與策略①逐漸分化原則②整合協調原則③先行組織者策略

  ⑷接受學習。所謂接受學習,就是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以定型的形式呈現給學習者,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不需要任何發現,只需將語言文字所表述的知識內化到自己的認知結構中,以便將來適時再現或應用。

  ⒏試析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內容極其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啟示。

  ⑴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知識觀和學生觀①知識觀:建構主義者一般強調,知識並不是對現實的準確表徵,它只是一種解釋、一種假設,它並不是問題的最終答案,相反,它會隨著人類的進步而不斷被“革命”掉,並隨之出現新的假設,而且,知識並不能精確的概括世界的法則,在具體問題中,我們並不是拿來就用,一用就靈,而是需要針對具體情境進行在創造。②學生觀:首先,建構主義強調學生經驗世界的豐富性,強調兒童的巨大潛能。其次,建構主義者強調學生經驗世界的差異性。因此,教學要把兒童現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兒童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⑵建構主義的學習觀: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知識由教師向學生的傳遞,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的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的資訊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動地建構資訊的意義,這種建構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⑶學習中的社會性相互作用:學習者可以通過相互溝通和交流,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務,共同解決問題,從而形成更豐富、更靈活的理解。這種社會性相互作用可以為知識建構創設一個廣泛的學習社群,從而為知識建構提供豐富的資源和積極的支援。⑷情境性學習:建構主義者強調把所學的知識與一定的真實性任務情境掛起鉤來,提倡在教學中使用真實性任務,讓形式通過一定的合作來解決情境性問題,以此建構起能靈活遷移應用的知識經驗。

  這些觀點對改革傳統教學具有重大意義。基於這些觀點,建構主義者提出了一系列教學改革的設想。建構性學習和教學旨在是學習者形成真正的、深刻的、靈活的理解,為此,教師需要就學習內容設計出有思考價值的、有意義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持續的概括、分析、推論、假設檢驗等思維活動,來建構起與此相關的知識。

  ⒐舉例說明奧蘇貝爾提出的同化的三種模式。

  奧蘇貝爾提出了三種同化模式:①下位學習,是指將概括程度或包容範圍較低的新概念或命題,歸屬到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範圍較高的適當概念或命題之下,從而獲得新概念或新命題的意義。例如,知道了“長方形的四個頂角都是直角”,而正方形是長方形的一種特例,那就很容易理解“正方形的四個頂角都是直角”。②上位學習,是指新概念、新命題具有較廣的包容面或較高的概括水平,這時,新知識通過把一系列已有觀念包含於其下而獲得意義,新學習的內容便與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觀念產生了一種上位關係。例如,兒童在熟悉了“胡蘿蔔”、“豌豆”和“菠菜”這類下位概念之後,在學習“蔬菜”這一上位概念。③組合學習,當學生的新概念或新命題與認知結構中已有的觀念既不產生下位關係、又不產生上位關係時,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組合關係,這種只能憑藉組合關係來理解意義的學習就是組合學習。比如質量與能量、需求與價格,再比如憑藉關於水流的知識來了解電流等。

  ⒑什麼是先行組織者?舉例說明什麼時間需要提供先行組織者以及如何提供?

  先行組織者,是指先於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一種引導性材料,它要比學習任務本身有較高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平,並且能清晰地與認知結構中原有的觀念和新的學習任務關聯起來。

  “組織者”一般呈現在要學習的材料之前,也可以在學習材料之後呈現。它即可以是在抽象、概括性上高於學習材料的材料,也可以是具體概念,在抽象、概括水平上低於學習材料。


學生學習的特點_學生學習特點分析
資訊科技學生評價標準
相關知識
關於學習的另類人生格言
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的名言_寫給學生的勵志名言
高一語文上學期今生今世的證據同步練習題
學生學習的經驗總結_學生學習的經驗計劃
小學生高效的期末考試複習方法
初中學習的誤區以及學習方法
適合我們學習的英語口語學習方法
生活中的馬克思哲學論文
鼓勵學生奮進的名言_激勵學生上進的勵志名言
表示學習的格言關於學習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