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勵志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在我們有所空閒的時候,不妨找一些來看看,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人生的起點可以隨時開始

  文/嶽明友

  可能很多人都認為,歲月的流逝不僅帶走了人的容顏,還帶走了人的智慧,人到老年之後就慢慢失去了創造力。於是,很多人在30歲時感嘆青春已逝,在40歲時感嘆容顏已老,在50歲時開始回味人生……

  生命的起點只有一次,而人生的起點可以隨時開始,成功不分先後,把握現在,每一天都是我們人生的起點。

  人生可以隨時開始,即使只剩下生命中的24小時。

  一個人只要還能思考,還充滿了夢想,就一定可以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可以為什麼,有時我們明明知道自己已經錯了,還是繼續錯下去,或是已深陷痛苦之中,卻仍然不願逃離出來呢?“不敢”或“不捨”將自己陷於困局?如果明知這條路不適合自己,再走下去的結果也只是枉然,何不立即捨棄重新開始呢?

  日本作家中島薰曾說:“認為自己做不到,只是一種錯覺。我們開始做某事前,往往考慮能否做到,接著就開始懷疑自己,這是十分錯誤的想法。”

  人生隨時都可以重新開始,沒有年齡限制,更沒有性別區分,只要我們有決心和信心,夢想,即使到了六七十歲也能實現。

  今天是一個結束,又是一個開始。昨天的成功也好,失敗也好,今天都可以重新開始,重新開拓自己的人生。昨天失敗了,不要緊,今天忘記了它,總結失敗的教訓,繼續新的努力。即便昨天是成功的,今天依舊要重新開始,在成功的基礎上繼續努力,爭取更輝煌的進步。

  人生就是不斷重新開始的過程,隨時都可以有新的開始,新的希望,新的天空。

  人生的意義都不同,你需要的是發現屬於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

  最簡單的,有的人認為人活著就是為了吃飯,有的人是為了吃飯而活著。

  不過你覺得你屬於哪一種?還是兩種都不是?卻又說不出自己活著是為了什麼?

  不知道就需要去尋覓,找到一個你覺得能支撐自己開心的活下去的理由,找到一個能讓自己為之奮鬥的目標。

  不要覺得沒有意義,當你發現這個理由和目標的時候,你才會發現生活原來這麼有趣。

  但是古往今來,無論其強者與弱者,富者與貧者,都擁有生活、事業、愛情、甚至其他更多的權力,可有誰仔細想過,擁有隻是一種形式,只是短暫的收穫,要想獲得更多的喜悅和快樂,我們就必須要學會珍惜!因為懂得珍惜的人,會擁有更多的喜悅和收穫。

  :生活總會苦盡甘來

  貝里·馬卡斯的父母於20世紀20年代從俄羅斯來到美國。他們在紐威克一個窮人聚居區安頓下來。他的父親做木工活維持生計,母親則料理家務。當時,馬卡斯已有了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他的母親在40來歲的時候患上了嚴重的風溼性關節炎,臥床不起。她的手腳關節變得像樹枝似的粗糙和彎曲。為她看病的醫生建議她再生一個孩子。醫生認為懷孕將有助於母親風溼病的康復。於是,馬卡斯便在那年5月母親節那天來到了人世。除醫生外,每個人都對她能重新下地行走驚奇不已。

  馬卡斯家以前都用猶太人使用的國際語——依地語。他的母親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巴謝特”。這句話的含義是:“這是上天的安排,生活總會苦盡甘來。”它是他的母親面對艱難困苦時的一貫態度。她認定,一切苦難都將過去,事情總會有好結果的。馬卡斯的出生對她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那就是“巴謝特”。

  雖然母親的風溼病沒有完全康復,但她從不抱怨。她不時取下手上纏著的石膏繃帶扔在一邊,在冷水管下為我們洗衣服,或在大熱天呆在炎熱的爐灶旁為我們做飯。春去秋來,嚴寒酷暑,儘管生活艱辛,她始終相信苦盡甘來這一道理。在我上學後不久,她便宣佈,在家裡誰也不準再講依地語,必須講英語。她陪著馬卡斯一起一字一句地學起了英語。

  馬卡斯的母親和父親就這樣學習著成為美國公民。雖然離開了故土,放棄了自己的母語,但對她來說,這算不了什麼,成為美國公民,為全家尋求到更好的生活,這便是“巴謝特”。馬卡斯從小的理想是上醫學院,畢業後成為一名大夫。作為一個窮學生,他就近進了路特格大學的紐威克校區,這樣便可以住在家裡而省下住校的費用。馬卡斯開始學習醫學預科課程,並取得了優秀的成績。一天,系主任通知他,已經為他爭取到了上醫學院的獎學金。

  但接下來的訊息令人失望:馬卡斯仍需另外繳納1萬美元的費用。毫無疑問,他拿不出那麼多錢。沒辦法,馬卡斯只好退了學,搭順路車到佛羅里達州去找工作。半路上,馬卡斯和母親通了電話。他告訴她,自己將再也不會成為一名大夫了。

  “彆著急,”她說,“說不定好事還在後頭呢!”

  馬卡斯在餐館當了一年服務生,然後到新澤西州進了那裡的藥學院。畢業後,他開始營銷藥品,這讓他接觸到了商品零售業,並開始喜歡上了它。

  後來,馬卡斯跳槽到西部一個名為“便民”的公司,這是家小型家裝物品公司。在這裡,他常看到不少自己動手裝飾和修補住房的人來買各種家裝必需品,但他們不可能在一處一次就買齊。一天,他突然有了一個主意:如果能有一家大商場,把所有的家裝材料店,如廚衛裝置店、塗料店、木材店全都包括進來,顧客豈不更方便?要是所有經銷商都懂得怎樣修馬桶或怎樣安裝吊扇,豈不更好?這便是馬卡斯的夢想的起源。

  如果不是馬卡斯與老闆的那次會面,他的夢想也許將無法實現。1978年的一天,老闆召見他,馬卡斯便向老闆談了自己的建議。雖然他們過去在一些問題上有過分歧,這次,馬卡斯還是希望老闆能採納自己的建議,把企業做大做強,將“便民公司”變成一家可能贏利的大型連鎖超市。但,老闆認為馬卡斯在他面前過分炫耀,自以為了不起,無視他的權威,便將馬卡斯解僱了。

  這無疑如千記悶棍,打得馬卡斯暈頭轉向。“我該怎麼辦?我如何才能重新找到工作?誰需要已進入中年的我?我怎麼才能付清家庭開支的賬單?”馬卡斯當時有兩個孩子正在上大學,另一個在讀高中。他向銀行借的大筆抵押貸款必須按期歸還。他根本承受不起解僱。“我在‘便民公司’埋頭苦幹多年,為什麼這種事偏偏發生在我身上?”這時,馬卡斯想起了母親的那句口頭禪。面對這種局面,他知道她的態度。雖然母親已經過世,但此時,他彷彿聽見她在說:“巴謝特。”對,總會有苦盡甘來的那一天,甚至到了這一步也不會例外。

  於是,馬卡斯抓住這個被解僱的機會,從頭開始,決心自己當老闆,著手實現建立一個大型家裝材料總彙超市的構想。他的這個超市將面向人口眾多的工薪階層,他們是自己動手搞家裝的主力,他這樣做,正好為他們提供了及時的、恰到好處的幫助。

  馬卡斯找到幾個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合夥人。於是,一個名為“家庭”的大型家裝材料公司應運而生。他們的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後來業務遍及全美,甚至開始擴充套件至全球。現在,馬卡斯已年滿72歲,最近剛退休。他一直忙忙碌碌地在零售業營銷市場上工作了50餘年。那時,馬卡斯還不知道將來會怎麼樣;實際上現在他也不清楚將來會怎樣。但有一件事他是清楚的——那就是母親的口頭禪,充滿哲理的人生經驗“巴謝特”——苦盡甘來。

  耐心與時間甚至比力量和激情更為重要。年復一年的挫折終將迎來收穫的季節。所有已經完成的,或者將要進行的,都少不了那孜孜不倦、鍥而不捨、堅忍不拔的拼搏過程。但是,生活總會苦盡甘來。

  :你一定要堅強

  作者 小李無刀

  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面對挫折,我們的選擇將決定自己的命運。

  在菲律濱西部海岸,每年秋天都能看到這樣一個壯觀的場面:海面上黑壓壓地飛來一片雲,飛近了才知是南遷的燕子。它們歡快地鳴叫著,慢慢靠近海岸,但是人們驚奇地看到,一旦到了海岸和沙灘,許多燕子都飛不起來了,永遠地閉上了眼睛。遙遠的路途飛完了,沒有死於皚皚雪峰,沒有死於茫茫大海,沒有死於暴風驟雨,卻死於目的地那細軟的沙灘上。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悲劇?如果沙灘再遠兩三千米,許多燕子難道就飛不到嗎?如果雅典再遠三五十米,難道斐迪闢就堅持不住嗎?他們一定能堅持下去,一定會到達目的地。悲劇發生的原因恰恰是因為目的地到達了,支援他們的信念突然消失了,意志瞬間鬆懈,身體也隨之極度衰弱,於是生命之燈熄滅了。

  軟弱是人與生俱來的特質,人類在大自然面前太渺小,渺小得微不足道。但從最初的矇昧無知到逐漸成熟,我們一步步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建立了自己的家園。這得益於我們後天學會的堅強。

  成功之路上總是佈滿荊棘,但正因其險惡,才有別處看不到的風光。

  在《時間簡史》——書的開頭,霍金指出:“有人告訴我,我在書中每寫一個方程式,都將使銷量減半。於是我決定不寫什麼方程。不過在書的末尾,我還是寫進了一個方程——愛因斯坦的著名方程E=mc2。我希望此舉不至於嚇跑一半我的潛在讀者。”

  霍金多慮了。

  他的名字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雖然他研究的學科只有極少數人能理解。

  他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

  而他卻被禁錮在輪椅上達20年之久,他不能寫,甚至口齒不清。雖然他那麼無助地坐在輪椅上,但他的思想卻神奇地邀遊了廣袤的時空。

  他是一個坐著輪椅的殘疾人,他也是挑戰命運的勇士。

  陳丹燕在《上海的金枝玉葉》裡寫到一位富家小姐——上海永安公司老闆的千金。她從小錦衣玉食,後來卻淪落到下鄉挎魚塘清糞桶。多年過去,物是人非,什麼都改變了,但是,她竟然還要喝下午茶。家裡一貧如洗,烘焙蛋糕的電烤爐早已不見了蹤影。怎麼辦?她自己動手,用僅有的一隻鋁鍋,在煤爐上烘烤,在沒有溫度控制的條件下,巧手烘烤出西式蛋糕。就這樣,悠悠幾十年,她雷打不動地喝著下午茶,吃著自制蛋糕,怡然自得,渾然忘記身處逆境,悄悄地享受著殘餘的幸福。

  這是一種生活態度,淡定而從容。生活就是這個樣子,悲也好,喜也好,你都要面對,等有一天你回首,會發現那正是你的人生。陪伴你走過來的不是金錢與容貌,而是你那顆堅強的心。

  再看這樣一個小故事:

  年輕人將小狗抱起採,解釋說:“這是您的,夫人。它已經有6個星期大了,而且已經完全習慣了室內生活。”被從黑暗的盒子裡放出來的小狗快活地搖著尾巴。

  “我們本應該在聖誕節前夜將它送來,但是狗舍的工人明天就要放假了,希望您不要介意早一點收到禮物。”驚異已經讓她無法冷靜地思考什麼了,她已經無法說出完整的句子,只是結結巴巴地問:“可是……我不知道……我的意思是,誰,誰送的?”年輕人把狗放在地板上,手指在她舉著的信封上點了點。信裡寫得很詳細:這條狗7月份就被預訂了,它還在娘肚子裡時,就被指定為聖誕禮物了。

  所有的解釋都在信中。斯特拉看到那熟悉的筆跡時,完全忘了小狗,她強忍住已經滿溢的眼淚去讀丈夫的信。他是在去世前3個星期寫下這封信的。他說,他已經和狗的主人約定將這隻小狗作為他最後一次送給她的聖誕禮物,由他們負責送給她。她明白了,丈夫送她這隻小狗是讓它接替他作為她的夥伴。這是丈夫對她的愛意的表達,他希望她堅強地活下去。

  我想斯特拉會堅強地活下去的,因為有愛。

  苦痛算什麼,我們要學會面對、學會忍受。只要不失去自強不息的勇氣,我們就可以戰勝一切。

  我一直很喜歡這樣的歌詞:

  “當靈魂迷失在蒼涼的天和地/還有最後的堅強在支撐我身體/當靈魂赤裸在蒼涼的天和地/我只有選擇堅強來拯救我自己。”


勵志文章及點評
簡短的勵志小文章
相關知識
激勵自己的勵志文章
激勵成長的勵志文章
激勵團隊的勵志文章
激勵勵志文章
激勵個人的勵志文章
激勵自我的勵志文章
激勵自己勵志文章
激勵的勵志文章精選
激勵中考勵志文章
高三勵志文章激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