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算化會計論文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資料處理技術在會計領域已得到了廣泛應用,電算化的實施對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談會計電算化形勢下的會計審計

  [摘要]本文分析了會計電算化的意義、特點,以及給會計審計行業帶來的影響,提出了會計電算化的形勢下,為提高會計審計的質量而採取的幾項措施,以供共同探討。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審計影響措施

  電子計算機在會計中的應用即會計電算化。會計電算化的實現使會計資訊處理快捷、準確,極大地提高了會計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量。隨著資訊系統和會計電算化的普及,審計工作由手工處理髮展到計算機處理,帶來了審計工作空前的效率化和便捷性,產生了積極的意義,但也顯現出了一些不適應性有待於我們去認真分析和研究,找到途徑加以改善。

  一、會計電算化的實施,帶來了會計行業日新月異的變化,也產生了普遍的、積極的影響和意義,提高了會計核算質量,降低了財務人員勞動量,使會計資訊的傳輸及時有效,大大增強了有用性。我們對會計電算化的實現帶來的實際意義作簡要介紹:

  1.計算機的高精度、準確性和邏輯性強的特點,大大提高了資料準確性。記賬過程由計算機完成,減少了人為因素造成的失誤,提高了會計核算的質量。

  2.計算機處理資料,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使財務人員從繁雜的資料抄寫和計算中解脫出來,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節約了社會資源。

  3.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網路會計資訊系統實現了企業在內部與外部市場之間的資料共享,使資訊快速傳遞,極大提高了會計資訊的時效性,增強了資訊處理的深度,並且為會計資訊使用者準確、及時地獲取資訊提供了可能,這也便增強了會計資訊的有用性。

  二、會計電算化帶領會計核算和審計工作進入了一個新領域,首先我們需要對會計電算化的特點做一些瞭解,比較其與傳統會計方式的不同,對會計電算化的要求進行分析:

  1.在會計電算化系統中,會計資料是無紙化的形式儲存,不再象手工會計階段記錄在帳簿中,而是與其他電子資料一樣,具有儲存方便、修改與刪除不留痕跡的特點。但這也同時給會計資料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帶來了威脅,一旦出現問題難以尋找根源。

  2.傳統的手工會計方式管理人員可以通過職能分割、人員分工形成內部控制體系,與通過憑證、賬簿、報表之間的相互牽制制度結合來確保資訊的正確性。會計電算化由於資料處理的集中和連貫性,必須設立針對性的措施,確保憑證、賬簿、報表等一系列會計資料的真實可靠性。電算化會計對企業內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追求資料處理的集中化和自動化:手工會計崗位分工核算的各個工作,在電算化會計中都由會計資訊系統集中處理。隨著會計電算化的發展,系統的複雜性越高,資料的處理就越集中;人工操作和干預減少,會計系統自動進行控制處理,

  4.對會計人員整體業務素質有更高的要求:僅具備會計單方面知識的會計人員已很難勝任資訊化的會計工作。會計電算化對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

  三、會計電算化的普及和發展,也對會計審計產生了較大影響,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在傳統的會計審計中,會計人員對經濟業務都可通過書面記錄加以審計。審計人員利用這些資料從原始憑證開始,通過記賬憑證、賬簿追蹤到會計報表,通過可見的審計線索檢查證、賬、表所反映的經濟業務的合法性等。但在電算化會計中,計算機的使用改變了會計記錄的儲存與處理,處理過程都在機內檔案間進行,審計人員難以像在手工操作環境下那樣對經濟業務進行追蹤審查。傳統的手工審計方法和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已不相適應。

  2.會計核算軟體系統程式設計是否符合會計法律、規範要求,所以審計的範圍也應擴大到對會計軟體的設計等範圍,但這項工作複雜,且受審計人員綜合能力的限制而難以進行控制。這也對我國相關的約束制度和監督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3.隨著會計資訊化的發展趨勢,審計的手段也要求與電算化相適應,進行計算機審計來進行應對。同時也要求完善新的審計標準和審計準則,來進行科學化、效率化的審計。

  4.電算化會計資訊系統的審計起決定作用的仍然是審計人員,審計計劃和程式的確定,審計技術、方法的採用,都必須由審計人員操作和指揮。審計人員要具有豐富的財務、審計、計算機等專業知識和技能,這對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

  四、為了維護良好的經濟秩序,在會計電算化的發展過程中,我們需要分析形勢,採取新的措施來保證審計質量:

  1.根據新形勢下出現的新問題完善法律法規,從制度上對電算化會計進行立法和規範,進行強制化要求和約束,使有法可依,並加大行政部門執法力度。如採取對電算化軟體的開發及二次修改實行備案審查等,建立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等。

  2.要求企業做好內部電算化會計行為的管理和控制

  ***1***完善企業的組織機構,尤其會計部門的組織結構。經營負責人、主管人員、財會人員和有關監督人員職責分工明確,責任追究到位,制定合理的 會計監督制度並執行到位。

  ***2***要保護資產安全性。資產安全性會計控制包括資產控制和業務執行控制。資產控制:實物、現金、票據、債權等,包括實物控制和會計記錄的控制,可參考手工會計對各會計崗位行為的規定執行安全保護;企業 經濟業務的執行都要有一套審批制度來進行控制。

  ***3***保護會計資料和資料。嚴格保管會計檔案;資料修改應設立許可權,敏感資料的修改權應集中在會計主管或企業決策者 手中;呼叫會計資料或調讀有關程式及說明,應該有一定限制措施;系統維護與資料錄入人員相分離,核對與錄入人員相分離等。

  ***4***企業內部建立獨立的監督體系,設立內部會計 審計部門,定期進行會計審計,經常檢查電算化會計系統的 工作情況,審計人員應參與和了解會計 軟體的開發工作。

  3.外部審計機構在採用傳統審計技術的同時,可將 計算機輔助審計的手段與其他審計方法綜合使用,明確審計目標,確定好審計事項,並考慮如何採用調查、盤點、觀察、手工檢查等方法配合計算機輔助審計,落實審查問題。進行細緻的比較、核對和分析,判斷被審計單位的電算化會計核算是否真實、合法、有效,認真進行會計審計。

  會計電算化大大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準確性和效率,也逐步向全面資訊化的趨勢 發展,我們需要積極探索,完善會計資訊化趨勢下的會計審計工作,提高審計質量,為 社會經濟的順利發展奠定基礎。

  篇2

  淺談會計電算化對會計檔案工作的影響

  摘要:隨著我國會計電算化工作的不斷髮展,產生了大量的電子會計檔案,這便為檔案管理工作增加了新的內容。因此必須加強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檔案建設,以適應新時期會計電算化提出的新要求,更好的為經濟建設服務。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會計檔案

  一、電算化會計檔案的特點:

  電算化會計檔案,是指儲存在計算機中的會計資料和計算機打印出來的書面等形式的會計資料。與傳統會計檔案相比,電算化會計檔案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內涵廣泛。其內容不僅包括傳統概念上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等會計檔案,還包括會計電算化過程中形成的紙質檔案、電子檔案和系統軟體。電子檔案和紙質檔案並存,增加了管理的難度。

  ***二***、儲存時間較短,對儲存環境要求較高。電子檔案的載體是磁性物質和光碟,與紙質檔案載體相比,電子檔案載體材料的壽命較短,一般為5-10年,而紙質的則能達到上百年甚至千年。其影響條件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溫溼度的影響。

  實驗證明:儲存紙質檔案的標準溫度為14℃-24℃,相對溼度為45%-60%。而儲存電子檔案的理想溫度為16℃-20℃,相對溼度為40%±5%。可見電子檔案對其溫溼度要求更為嚴格。

  2、光和空氣的影響。

  光向外輻射時會產生熱量,紫外線長期照射可使磁性消退,造成資訊難以讀取,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硫、硫化氫、二氧化氮、氯氣***在一定環境下會產生臭氧等,導致電子檔案儲存載體耐久性削弱。而這兩點對紙質的載體影響相對要小的多。

  3、灰塵的影響。

  灰塵會給電子檔案和紙質檔案儲存載體帶來機械損傷,灰塵帶來的黴菌等有害生物會損傷和破壞這兩種載體。只是對紙張而言,即使灰塵已經對其產生實質性的損害,如磨損紙張、形成“檔案磚”、產生色斑和黴斑,也可以通過修復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恢復其所記錄的資訊,而灰塵一旦對電子載體造成危害,載體所記錄的資訊可能會區域性丟失,電子檔案失去儲存價值。

  4、磁場和機械振動的影響。

  此項對紙質檔案無任何影響,而對電子檔案載體會造成磁粉脫落、磁性消退或消失,是記錄訊號丟失,記錄資訊破壞,縮短電子檔案載體壽命。

  ***三***、電算化會計檔案便於管理、分析,迅速的獲得所需結果。

  如通過計算機操作和網路交流,不僅滿足日常條件查詢、統計分析、製作會計報表、開展資料交換的需要,達到檔案資訊資源共享,無紙化查閱和方便快捷的目的,節約了辦公成本,避免了紙質檔案由於頻繁翻閱帶來的磨損,還有利於專業管理,便於檔案資源的統一整合,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四***、電算化會計檔案較傳統會計檔案易於修改,且不留痕跡,其原始性、真實性易於破壞。

  電子檔案檔案在計算機系統中一經被改動,如未作備份,原來檔案就被覆蓋,內容很難被識別,;另外病毒、黑客等日益猖獗的網路環境,也使電子檔案資訊檔案的安全受到嚴重危害。而紙質檔案的原始性、真實性可以通過字型、字跡、影象、印章、紙張等內容來確認。

  ***五***、對軟、硬體要求較高。

  傳統的會計檔案具有直觀可視性,而存貯在磁性介質上的會計檔案必須在特定的計算機軟硬體環境中才可以使用。會計檔案與財務軟體的版本越來越高,需要不斷的更新,更需要與之相配的硬體來相容。

  二、目前電算化會計檔案存在的問題:

  結合電算化下檔案管理的新特點,電算化會計檔案管理存在著一些問題:

  ***1***電算化會計實施時間不長,缺乏管理會計檔案的經驗

  很多單位只是將打印出的紙質檔案存檔,而沒有將儲存在計算機中的會計資訊備份在磁性介質上歸檔儲存,從而影響會計檔案的完整性。

  ***2***會計電算化所需要的軟硬體裝置不能完全到位,使得會計檔案的載體質量難以達到相關規定的要求。

  目前許多單位因為沒有將會計軟體的版式及軟體系統很好地儲存,導致在電算化軟體升級後,不同版本下的會計資料不能被呼叫。

  ***3***會計檔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於沒有完善的、針對電子檔案的制度規範,電算化會計檔案的歸檔工作處於無序狀態。歸檔時仍舊沿襲手工管理時的老做法,只歸檔紙質檔案,將原來用手工記錄的賬簿、報表,改成了用計算機打印出來的賬簿、報表。

  ***4***缺乏必要的計算機維護、網路安全人才:

  電算化下的檔案管理涉及到軟體、系統安全、維護等一系列專業的問題,但目前一般單位都僅僅對以前的會計人員進行一定的培訓,然後就去作業系統,所以會計人員僅學會了操作,而管理與維護對他們而言就非常陌生,由此導致的結果與損失也非同小可。

  三、如何做好電算化會計工作

  對於日益嚴峻的電算化會計檔案管理的形式,我們要建立健全各種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同時,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1、加大軟硬體裝置設施的投入。

  選擇功能符合本單位實際業務需要的電算化會計軟體,強化系統的安全防護功能,定期維護,避免因安全問題導致會計檔案洩密或被人惡意 修改。完善硬體設施建設,提供環境清潔與溫溼度穩定適宜的專用會計檔案存放倉庫。

  2、提高電算化會計檔案保管人員素質。

  由於會計檔案資料內容廣泛具有專業性、廣泛性和嚴密性的特點,所以要求檔案管理人員不僅要有會計檔案管理專業知識外,還必須具備電算化、網路工程和資訊系統知識,具備較高的計算機操作技能。

  3、完善電算化會計檔案管理的各項制度。

  要按照《電子檔案歸檔和管理規範》和《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建立健全電算化會計檔案的保管制度、操作制度、保密制度和檔案人員崗位責任制,並依據各單位具體的會計電算化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檔案管理制度。

  4、提高重視程度。

  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有關領導應高度認識電算化會計檔案資料進行科學管理的重要性,並督促有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同時要加大會計法規實施力度,強化負責人法制觀念,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從而使會計違法違規行為無立足之地。

電算化會計方面論文例文
本科會計專業電算化方面論文
相關知識
電算化會計論文範文
電算化會計論文提綱範文
電算化會計論文
電子商務發展電算化會計論文
有關電算化會計論文
電算化會計關於核算軟體論文範文
電算化會計專科論文範文
電算化會計畢業論文範文
電算化會計畢業論文範文
會計電算化實習總結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