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成功人士的採訪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採訪成功人士,通過他們的講述體會他們的成功故事和他們對於人生的感悟,對於我們來說是筆寶貴的財富。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

  在今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我在跟隨聊城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走近李崑崙”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採訪全國十傑法官——李崑崙回來之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李崑崙,目前任全國貧困縣冠縣定遠寨人民法院法庭庭長。這個人民法院地處鹽鹼地,工作條件非常艱苦,水資源一直非常緊缺。然而李崑崙絲毫沒有抱怨過,她說:“我在哪都能幹,只要好好幹,在哪都是一樣的。”李崑崙不是沒有調離的機會,但是她從來沒有主動向領導提出過,因為她明白這裡的百姓需要她,這裡的領導信賴她,這裡的同事捨不得她。而且她說:“我發現這裡的條件也越來越好,我沒有感覺不好,甚至是正在一點一點的變好。”在李崑崙到來之後,定遠寨人民法院由原來一個荒草叢生的地方轉變為一個美麗花園。剛來時李崑崙經常與同事們調侃說:“咱們這個地方可是拍攝《新龍門客棧》最佳地點啊!”之後,李崑崙大力整頓了這裡的環境。她說:“法庭是維護法律公正的地方,是一個為當事人支撐起一片司法屏障的地方,我們應該讓它展現出充滿生機活力的健康面貌。”據瞭解,李崑崙和這裡的工作人員在法庭後院種上了蔬菜和瓜果,減少了一筆伙房開支。另外,李崑崙在法院中還專門設立了當事人休息室,為當事人安放“便民桌椅”、飲水機、報夾、墨水、紙筆等,設立宣傳欄和法律文書公開欄,普及法律知識,接受群眾監督。在每間辦公室門口都掛上了“工作牌”,寫上每個工作人員的姓名、職務、動向在崗、出差和聯絡電話。她說:“我們在條件艱苦的基層法庭,盡力做到這些工作,是為了方便群眾、熱心為民,真正實現一個基層法庭的利民效用。”當問及李崑崙今天的成績是否與她工作的環境有關係時 。

  李崑崙說:“對我而言,工作態度和工作方式不同,它不會因環境的改變而改變。不論是在基層法庭還是法院工作,我都是我;獲獎之前和獲獎之後,我也還是我。”

  李崑崙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辦事極其低調,卻又極其認真的人;一個總是不厭其煩、苦口婆心給當事人做調解工作的法官;一個不曾抱怨生活苦難內心卻又充滿柔情的女強人。她從不計較結果,正如她所說:“過程就是結果,我在漫長的工作過程中所吸取的經驗就是我要的結果,而且這個結果比什麼都重要。我永遠都是我自己,我一直堅持著自己的風格,我就是一名基層法官,我力所能及的就一定要幹好。或許我這一輩子都有可能與財富無緣,但我不後悔,因為我選擇的是自己最鍾愛的事業,我熱愛這個事業,我將在這個崗位上奉獻我的一切,我始終無怨無悔。”

  篇2

  時間:1999年8月21 日

  地點:北京大學季羨林家

  季羨林:苗苗,現在你是採訪者,我是被採訪者,你問我答,好嗎?

  苗苗:好。

  季羨林:那你就隨便問吧。

  苗苗:爺爺,您在《我的童年》裡說,您小時候,最感興趣的是看閒書,您喜歡看《三國演義》,還能將《水滸傳》裡的綠林好漢的名字背得滾瓜爛熟。爺爺,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歡看閒書。有一回上數學課,我低頭看《水滸傳》,一邊看,一邊背一百單八將的座次,結果被老師發現了。爸爸知道這件事後,頭一回打了我,雖然一點兒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後,我再也不看《水滸傳》了。

  季羨林:笑我小時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讓看閒書。怎麼辦呢?我放學以後不回家,偷偷藏在一個地方看閒書。我看的閒書可多了,《彭公案》《濟公傳》《施公案》《三俠五義》我都看。我是主張看閒書的,為什麼呢?苗苗你說說,文章怎樣才能寫好呢?

  苗苗:我覺得,應該寫真事。

  季羨林:是這樣。文學家魯迅曾經講過,要把文章寫好,最可靠的還是要多看書。我小時候,跟我一個妹妹一塊兒看,家裡的桌子底下有個盛白麵的大缸,叔父一來,我舞一趕緊把閒書藏到缸裡頭,桌上擺的,都是正課。笑

  苗苗:爺爺,我喜歡語文,數學不行,偏科。

  季羨林:喜歡語文當然好,但語文要好,數學也要好。21世紀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歡,一定要學好數學。最近清華大學辦了一個班,選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養中西貫通,古今貫通的人才。我看,有這兩個貫通還不行,還應該加一個文理貫通。三貫通,這才是21世紀的青年。

  苗苗: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我記住了。爺爺,有人讓我媽媽趕快給我找一個好外語老師,說過了12歲再學外語就永遠也說不冷了。爺爺,您會那麼多種外語,您說,他們說得對嗎?

  季羨林:倒不一定是12歲,當然早學比晚學好。學外語的發音跟母語有很大的關係,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學起來就困難。古文也很重要。我覺得,一個小孩起馬要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這是最起碼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書,鼓勵小孩背詩。我提個建議,應該再出一本散文集,從《古文觀止》裡選,加點兒注。小時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呀!

  季羨林:笑可不是讓你一天背下來喲。

  篇3

  不能否認我們這個地方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遠的不說了,單就我以前住的老街上就隨著時代的發展湧現出了若干潮流人物,他們涉及運輸、房地產、餐飲等等行業。他們無一不是腰纏萬貫,出入有香車美女作伴,頭頂還有各種耀眼的光環。以當今通行的成功標準來衡量,他們都是成功人士。一樣都是人,一樣在街上混,他們怎麼就成功了?他們的成功祕訣是什麼?帶著這樣的疑問,我走訪了其中最成功的一位——康樂房地產公司老總鄭國慶同志。

  鄭國慶的父母現仍然住在老街上,我們算是老鄰居了。記得小時候鄭國慶的外號叫“扁頭”,他上大學走之前還對“扁頭哥”的叫法有迴應,現在估計他自己都把它忘了。

  電話打通之後,鄭哥很爽快地答應見面談談,他讓我第二天上午10點到他公司去找他。我如約而至。鄭哥的公司果然氣派非凡。在濱河的黃金地段,一座刷得純白的有著羅馬風格的小樓十分耀眼,門邊的牆上鑲著一塊銅牌:康樂房產。走進星級賓館似的大廳,立刻有一位漂亮的小姐過來搭話:“請問先生想買房嗎?想要什麼戶型,幾層?按揭還是現款……”“我和你們鄭總約好的……”“噢!作家是吧,二樓左拐第二間,鄭總正等著呢,您請!”

  見了面,十足老闆派頭的鄭哥很熱情地拍拍我的肩膀:“行啊!兄弟!幾年沒見,都成作家了!”“哪兒的話,也就閒了碼碼字兒,跟你比差遠了!”“還客氣上了!坐!”鄭哥拉我在長沙發上一起坐下,又親自泡了兩杯茶:“想了解點兒啥,儘管提,咱自己人,有一說一。”以下的對話就在我倆之間進行,為了敘述的方便和使讀者一目瞭然,我把它改為問答的形式。

  問:“鄭哥!你現在是大老闆了,在很多人眼裡是標準的成功人士。總的來說,走到這一步,有啥感想?”

  鄭面帶微笑嘆了口氣:“不容易啊!你看看這些獎牌老闆椅後面牆上掛著‘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優質工程’‘樣板工程’‘優秀民營企業家’等多塊獎牌,哪一塊不是拼來的?商場如戰場,有時候真的很累人。”

  問:“你當初從機關下海時是怎麼想的?”

  鄭:“那是10多年前的事了。公司是90年成立的,在此之前規規矩矩上了2年的班。機關裡的人最沒勁,整天閒著沒事就搞內耗,爭來鬥去也沒見多發一文錢。年齡大的好說,混兩年就退休回家了,可我還通年輕著呢,怎麼辦?混吃等死嗎?那也太對不起那張大學文憑了!後來,心一橫,就下海單幹了,幹也就幹出來了。”

  問:“剛創業那陣兒挺不容易的吧?”

  鄭:“是啊,‘創業艱難百戰多’。尤其是房地產行業,在虎狼成群的地方殺出一片天地來,沒一股拼勁是不行的。你也知道,17世紀英國的圈地運動成就了英國的資產階級,而20世紀末期中國的圈地運動則造就了一批地產英雄。現在全國各地做房地產賺得多的,大多是那個時候起步,圈得大量土地而一夜暴富。‘一畝地放三年,價格早就翻兩翻’。這還是90年代翻兩翻,如今21世紀了,1年內翻兩翻也不希罕。”

  問:“圈地不好圈吧,聽說審批很複雜?”

  鄭:“是不好圈,也很複雜,但‘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想圈還是能圈來。這就需要眼光、膽量和智慧了。”

  問:“這就該是你的成功祕訣了,能說來聽聽嗎?”

  鄭一臉的得意:“別人我還真不給他說!你是自家兄弟,權當聽個新鮮吧!鄭哥喝了一杯茶,開始娓娓道來

  當今的社會患了浮躁病,各行各業犄角旮旯甚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病相。在老實被稱作無能,投機被譽為精明的時代背景下還按規矩出牌,那將永無贏日!現在成功需要的是什麼?需要思想再解放一點,膽子再大一點,步子邁得再開一點;需要超常規跳躍式發展;需要搶抓機遇借力生輝。幹房地產這一行,沒地皮怎麼行?畫餅充飢也得有個地方畫不是?而政府部門掌握資源,又有審批權,所以得跟政府部門建立密切的聯絡。說白了就是抓住地方領導幹部的心理,掌握第一手資訊。每一個領導幹部都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內做出點兒成績,‘政績突出’才好提拔重用嘛!領導的任期就三五年,一些‘短平快’專案自然成了領導的首選。你也看到了,每年總會有‘招商引資’、‘舊城改造’、‘開發區建設’等專案動工。只要這些專案的相關政策一出臺,土地裡就有機可乘。因為地方政府搞開發,一個重要手段就是賣地生財,有些地方賣地都賣濫了,像什麼‘縣縣都有開發區,鄉里還帶高科技’,還有什麼‘經營城市’的說法,其實就是一回事:賣地、賣地、賣地。

  掌握了資訊以後,就應以適當的靈活的手段把專案簽下來。這就需要派出得力‘攻官’人員,證明我們是一個‘有實力’又‘有魅力’,‘有背景’又‘有前途’的企業。往往‘攻官’過後,就能用很少的錢甚至不花錢得到協議用地。要麼換個方式,包下一條舊街道改造或者一個‘亮化工程’,投資不大,但可以換得一塊或可開發,或可融資,或可出讓的土地,甚至還有一批商鋪。這樣,政府也為老百姓辦了實事,開發商也拿到了應得的利益,一舉兩得,合作共贏。例如本市老城區1號路擴建工程和飛虹橋亮化工程,就是本公司早年的得意之作。至於拆遷過程中‘釘子戶’和‘拆遷辦’鬧糾紛打官司,那就不是我們的事了。

  鄭哥又喝了一杯茶,繼續侃侃而談

  當然了,這其中關鍵的關鍵就是‘攻官’的成敗了。整個‘攻官’活動是一場集智慧、膽量、勇氣於一體的驚心動魄的搏鬥,戰術要點是投其所好:要錢給錢,要房給房,要車給車,要人給人。本公司全體公關人員早就樹立了必勝的信念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男的不怕身體殘廢,女的敢當人體炸彈。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我公司歷年的勞模名單中,王××同志的胃切除了三分之二,方××同志的肝功能嚴重衰竭,李××同志不到三十歲就患有器質性陽痿。這是些多麼好的同志啊!還有,為什麼我公司招聘公關經理時優先考慮20-30歲左右的離異女性?因為這類女人對男人苦大仇深恨之入骨,關鍵時刻就是一把鋒利的匕首,狠狠插入敵人的胸膛將其死死搞定!現任趙××女士就是這樣的一個巾國英雄,沒有她罩不住的男人!要不要把她叫來,讓她給你整點兒素材?”

  “噢,謝謝!有你就行了,材料多了怕亂!”我忙喝了一杯茶,繼續提問:“拿到地以後該蓋房子了吧?”

  鄭:“是的!拿到了地,你就成了投資商,就可以利用優惠政策開始融資、合作、賣樓花。儘管房地產法規對土地使用權的取得和房地產預售有嚴格的制度規定,但是,制度是人制定出來的,只要在關鍵的地方肯下力氣,就能順利打通各種關節。因為人無完人,制度總有漏洞。這是一個在當今中國很普遍的社會現象。我真心希望公開公平公正的法制社會早日實現,那樣幹任何事都會簡單、方便、快捷的多,也用不著走旁門左道。可報紙上說了,法制社會的建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漫長的過程中我們該怎麼辦?隨波逐流,隨行就市,隨遇而安!

  你不用擔心我沒錢開工!有建築商,有銀行搶著幫忙。時下股市低迷,其它行業利潤不佳,不動產投資就成了熱門,何況國家又有鼓勵按揭購房的政策。大量的資金湧入房地產行業,於是地價不斷上揚,房價飆升。搶房就是搶錢啊!誰見了不動心?別看房地產企業多,建築企業更多,他們巴不得接下一單穩賺的買賣。由建築商墊資開發是業內不成文的規矩。他們不但要先幫著把樓蓋到封頂,還要交給開發商保證金——保證一切按合同辦。至於建築商欠不欠民工工資,同樣不是我們的事情。

  銀行就更好辦了。先找一家手段高明的土地評估所,開出令各方滿意的評估證明。眼下房市景氣,投資回收很快,各商業銀行爭著搶這碗飯,評估所的評估證明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例行手續。從銀行得到的專案開發貸款總是大大超出買地的錢,這筆錢可以用來應付一部分債務、發工資、做設計、搞宣傳等等,算是‘拆東牆補西牆’吧。只要開始合作,大家就是一條船上的人,唯齊心協力,多贏共榮是瞻。”

  “幹事創業就是轟轟烈烈!我聽著就很激動,生活真是太精彩了!”我由衷地感嘆。

  鄭:“精彩的在後面呢!蓋房需要設計不是?現在設計單位競爭也很激烈,只用付少量的費用,你就可以拿到想要的‘歐式’、‘美式’、‘港式’的設計方案。按規定拿到預售許可證後才能賣樓,但是在氣派的開工儀式後,將富麗堂皇的效果圖和模型擺好,就可以避實就虛地開展‘內部認購’‘內部認訂’工作。實事上,這時候要拿到預售許可證並不困難。最後,該輪到寫手、廣告精英、地產經紀粉墨登場了。這些人臉皮的厚度須以地球為單位,選詞用語則以銀河系以外語言為佳。只要炒作得力,引起‘轟動’,製造‘緊缺’,帶動人氣,錢就會像水一樣嘩嘩地流進我們的腰包。在飯店消費是先吃飯再買單,咱這賣樓花則是先收錢,再慢慢給他上菜!”

  “經典!”我感嘆,接著又問:“哪類人群是你們的經濟增長點?或者說是主要客戶群?”

  鄭:“當然是手裡有倆閒錢的人。歐美滿街跑的汽車有幾輛是公車?中國滿街跑的汽車有幾輛是私車?這就是我們的國情。當前房地產界的國情是‘買房的人在不斷買房,買不起房的人怎麼也買不起房。’所以我們瞄準那些買房投資的人,儘量多地把他們的錢變成我們的錢。”

  問:“這裡頭也有戲嗎?”

  鄭:“有!賣樓當然也不容易。首先要製造熱度。針對消費者‘買漲不買跌’的心理,變著法兒造勢,製造樓市火爆的景象。沒有人買,可以僱人來買。為防‘穿邦’,僱的人也要常換常新。當然少不了新聞媒體的有償報道:專案一‘開盤’,就會演繹成‘某某花園開盤狂銷數百套’或者‘某某廣場售樓風暴,前期一百個單位當天被搶購一空。’這些城市童話往往配以感人的圖片和影象證明。買房的人動心以後就成了我們鉤上的魚。到菜市場買菜的人,誰能分辨出蔬菜上農藥是否超標,肉裡是否注射了乾淨的水?買房子的人當然不懂如何精確計算和測量,更不會去詳細核查看不懂的工程圖紙。建房成本是多少,是否用了高檔原裝進口材料只有天知道。我們的售樓人員是按業績提成的,為什麼有的售樓高手能日進萬金?玩的就是買主的心理。例如一個均價每平方米3000元的樓盤,可能‘起價’只有2000元,成交價2800元左右房主就樂得揀了大便宜似的,他還不知道,有各種各樣的附加費用在後面等著呢。

  其次,還要顯示出房屋銷售背後的‘堅實保障’。全球經濟已進入品牌時代,房地產業也不例外。要把各類獎盃、證書擺放在顯眼位置,讓買主買的放心。獎項的名頭要一個比一個響,什麼質量獎、生態獎、環境獎、設計獎等等。這些優質工程背後都有一大批‘國際力量’在‘支撐’,什麼法國設計方案、地中海風情、美國貝爾格林環境設計理念,什麼ISO國際認證、歐洲湯森管理模式、超五星級服務,什麼VIP高階名流會所、國際連鎖機構……。總之,要讓買主眼花繚亂不知所云,要讓他感覺到自己的無知和落伍,要讓他從心底認為買這樣的房子時砍價將是一種萬分羞恥的行為!

  最後,要把概念炒到極致。誰叫炒作是當今流行的時尚呢?誰叫現在的人好這一口呢?水景花園、香樟別墅、智慧數碼、生態人居、綠色環保、人性化設計等等,要什麼有什麼。不怕衛星放上天,不怕吹破地球的臉,只要能打動買主的心。品牌時代的消費者都是跟著廣告走,我們充滿誘惑力的炒作必定能勾起人們的購買慾望,正確引導消費!等樓盤賣的差不多了,原有的‘湖景’、‘園林’、‘綠地’很快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我們最初規劃版本上的商品房。可能地方太擠了一點兒,誰叫中國人口多呢?沒辦法!”

  “絕了!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沒想到幹成一件事業的過程是如此的曲折!‘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句老話用在這裡再合適不過了。”我傾佩,我折服,我知道了怎樣才能走上成功的道路。至少,今天我進行了一次成功的採訪。

  成功人士鄭國慶同志微笑著喝完一杯茶,說道:“怎麼樣,作家同志?幫我寫個經驗總結,當做本公司內部的培訓教材。我要打造學習型的團隊,讓本公司的全體員工通過學習煥發出新的活力,在新世紀裡大展巨集圖再創輝煌——發展致富奔小康!”

對馬雲成功的感悟該怎麼寫
獨自創業成功的名人
相關知識
對成功人士的採訪
採訪成功人士的文章
採訪成功人士的作文範文
成功人士的行為規範中英文對照
成功人士的訪談報告
成功人士的訪談錄
成功人士的訪談
成功人士的祕密雙語
成功人士的與眾不同的習慣
成功人士的要擁有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