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作品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林清玄的散文獨樹一幟,自成風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大家閱讀。

  :電磁爐

  泡茶用的電磁爐壞了,我拿去原來購買的小店修理。

  “有沒有保證書?”小店的老闆問我。

  “沒有,遺失了。”

  “那怎麼能證明是在我的店裡買的呢?”他又問。

  這突如其來的問話,使我怔住了,我說:“如果不是在這裡買的,我又怎麼會拿回來修理呢?”

  “不行,一定要有保證書才行,否則我們不修的,你可以拿到別家店去修呀!”

  “就算我不是在你們這裡買的,你幫我修理,我付修理費可以嗎?”

  “還是不行,我們沒有保證書是不修理的,我看,你再買一臺新的吧!”

  我怎麼可能向這種不服務顧客的店再買任何東西呢?即使一個十塊錢的燈泡,我也不會買的。

  果然不出所料,過不到一年,那一家小電器行關門倒閉了,每次我路過的時候都想到,這世間有許多隻求近利的人,他們很難知道為別人服務就是最大的利潤。

  我也想到,像“保證書”這種東西愈是必要,其實是顯示了人與人的互信愈來愈稀薄了。

  像“電磁爐”這種東西只能適用於鐵器,才能產生溫熱,可悲的是世上沒有感情的磁性的人、不能因感應而生起溫暖的人,實在太多了。

  :海濱椰子

  屏東的朋友開車帶我到海濱,因為椰子正在盛產,而我們都是愛喝椰子水的人,朋友說:“如果不到海濱吃椰於,臺灣的椰子就太昂貴了。”

  我們找到一家海濱的農戶,他有幾甲地的椰子,他一邊幫我們開椰子,一邊說:“好險呀!今年經過幾回臺風,以為椰子會被吹落,沒想到長得更結實。”然後,老農夫若有所思地說:“椰子樹努力地生長椰子,是對風雨最好的抗議了。”

  我們大吃一頓椰子,又載走一車椰子,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回味椰子那清涼的滋味,也回味著老人說的話。

  對於文學的沒落,一個作家努力的寫作就是最好的抗議。

  對於惡意的攻汗、詆譭,一個作家的作品就是最好的抗議。

  對於那些貪婪,卑鄙的人,提升自己作品的境界就是最好的抗議。

  椰子樹的天職是把椰子長好,作家的責任是寫出好的作品,不論風雨或陰晴。

  其實,也沒有什麼好抗議,椰子樹長那麼高,一般人只能在樹下比手畫腳!

  對於無畏的椰子樹,所有的風雨都是掌聲和讚美的變調!

  :平常的水果

  朋友從美國回來,我問他:“這次最想做的是什麼?”

  “如果能吃到楊桃、蓮霧、釋迦、甘蔗、柿子、批把就心滿意足了。”

  我說:“這簡單,但現在是秋天,恐怕吃不到蓮霧和枇杷了。”

  接下來的許多天,我們開著車在臺北尋找水果,當我們買到楊桃的時候,朋友迫不及待就在街邊吃了起來,他的臉皺成一團,顯然楊桃是很酸的,可是他臉上的喜悅滿足卻令人感動。

  朋友說:“我在國外時,做夢都幾次夢見自己是在吃楊桃,醒來時才知道那就是鄉愁呀!”

  後來,我們一起吃了釋迦和甘蔗,又在夜市買到許久未見的紅蓮霧,每次看朋友陶醉的樣子,我就想到這些只是平常的水果,但卻象徵了故鄉最可貴的部分,彷彿飽含了叫作“故鄉”的汁液,可以治思鄉的疾病。

  朋友出國以後,我時常去市場買這些平常的水果,吃著吃著,就會思想起朋友那喜悅滿足的表情,那些平常的水果也就有了非常深刻美好的滋味。

  :凋零之美

  坐在仁愛路一家樓上咖啡屋,看著路上的菩提樹葉子,一片一片地辭別枝極,飄落下來,有時一陣風來,菩提葉竟是滿天翻飛旋舞,在凋零中,有一種自在之美。

  有幾株落得早的菩提樹已經增生新葉,菩提樹的嫩葉介於鵝黃與粉紅之間,在陽光下,美麗如水月,透明似琉璃。在晶明的落地窗前,看見菩提樹的調零與新葉,使我想起憨山大師的一首詩:

  世界光如水月,

  身心皎若琉璃。

  但見冰消澗底,

  不知春上花枝。

  這凋零與新生,原是同一個世界,澗底的冰雪融化了,與春景裡枝頭的花開,原是同樣的美。或者,溪澗中的雪是滋潤過花的雨水與露珠;也或者,那燦爛的花顏是吸了冰雪的乳汁而輝煌的吧!

  一切因緣的雪融冰消或抽芽開花都是自然的,我們盡一切的努力也無法阻止一朵花的凋謝,因此,開花時看花開,凋謝時就欣賞花的飄零吧!我們盡一切努力,也不能使落下來的任何一片葉子回到枝頭,因此要存著敬重與深情的心,對待大地這種無言的呈現呀!

  :在同一家銀行老去的人

  路過十幾年前居住的舊家,順路到銀行去看看從前認識的行員,心裡有一些感慨,一點欣喜,一點悲傷。

  欣喜的是,有好幾位是十幾年前就在銀行裡工作的人,可見銀行的工作是多麼穩定。

  悲傷的是,有幾位老得特別快,與十幾年前幾乎判若兩人了。而他們的工作仍然一樣,人賬、轉賬、數鈔票,在三點半的時候下班。難道說,他們十幾年來就是

  這樣的過了,接下來他們會走向什麼樣的人生之路呢?

  我和他們一一打招呼,互相從外貌觀察著歲月的訊息,我突然一驚:說不定在他們的眼中,我也是一樣的老呢!

  走出銀行的時候我想:穩定的生活是值得感恩的,使我們緩慢地改變,不知老之將至。

  波動的生命也是值得感恩的,讓我們廣增歷練,張開慧眼,在老去的時候沒有遺憾。

林清玄作品
林清玄散文集
相關知識
林清玄作品
林清玄作品
林清玄作家的哲理散文作品
林清玄短篇隨感散文作品
林清玄敘事隨感散文作品
林清玄關於愛的散文_林清玄的散文作品
林清玄散文作品
林清玄的作品
林清玄的作品
林清玄的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