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品茶的三篇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0日

  品味茶葉,是一段美妙的旅途。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有關品茶的散文,希望您喜歡!

  有關品茶的散文一:品茶味,品人生

  ***一***茶味,得天地之精華

  幽幽青山,生長茶樹,歷經雨露滋養。一片葉子,落入水中,改變水的味道。茶經歷了水與火、生與死的歷練,與飲者相遇。來自同一棵茶樹的葉子,可以炒製出千變萬化淡雅的香。我們將茶視作一種文化符號,它是中華民族靈魂的一部分。

  中國人飲茶,重在一個“品”字。品茶時,品飲者內心需要平和,放下所有的情緒,如止水般寧靜。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閒暇時便會邀一二好友,在山水園林間品飲香茗。中國園林容納於雲水之間,在園林的一壺天地,亭臺軒榭如在畫中,曲徑通幽之處,水木清華,俯仰生姿,一園一世界。細細欣賞,頓生詩情畫意之感。這份景緻,為古人品茗提供了寧靜的氛圍。

  品評茶水。水與茶葉不可分離。採一壺泉水,清澈,含雜質極少,這是大自然的雨露,靈動,融入自然平和之氣息。泉水之滋潤茶葉,水與茶相互滲透,茶葉因水的存在而重現活力,水因包容茶葉而泛黃褐色,茶之精華也浸到水中,一壺茶沏成。

  文人士大夫會根據自身的修養、學識、感受來品評香茗,這便宛然超越了品茶本身,在這份品鑑中泛著淡淡的文化氣息。品茶亦是品評心境,心無雜念,靜靜回味茶之清香。

  茶與書法繪畫之聯絡,是兩者審美趣味和藝術本質的相統一。中國的書畫藝術追求意境美,在簡單的線條中尋覓極為豐富的思想內涵,正如茶與泉水一樣,在簡明色調中探尋多彩,不求浮華,注重厚重的生命感。

  品味茶葉,是一段美妙的旅途。茶之味道,得天地之精華。而我們,在不曾停歇的腳步中,找尋傳統,找尋希望,在路之盡頭,有安放我們心靈的家園。天地之間,草木之中,找到面對人生的態度。

  ***二***人生,如茶芬芳

  閒暇時喜歡一個人在案旁品茶。

  一隻玻璃杯,一壺熱水,幾粒茶葉,如此而已。

  曾用陶藝茶具品茶,甚是麻煩。心思用在欣賞杯子上,沖淡了對茶香的品味。茶固為好東西,可為華麗之物修飾,掩蓋了清香,迷惑了嗅覺也迷惑了心。

  也曾以為茶只是一種飲品,僅供解渴之需。但隨年齡的增長,發覺茶自有境界。

  一粒粒皺縮的茶葉,在未與熱水相遇前,它只不過是普通的葉子。但在熱浪翻滾中葉片緩緩舒展,露出清晰葉脈,水漸漸泛黃褐色,縷縷清香飄了出來。人生何嘗不是如此?那熱水就像經歷的萬事,有痛苦,有歡快,有成功,也有失敗。礪煉了,人生就像那粒粒茶葉,展開葉片,實現了價值,釋放了能量,給世界一縷芬芳。

  有關品茶的散文二:品茶,品味,品人生

  【一】

  清晨一杯茶,美好的一天就揭開了序幕。

  煮水,泡茶。幾分鐘過後,揭蓋,紫砂壺裡冒出縷縷熱氣,時光便在寧靜的晨光裡氤氳出它的芬芳。開啟房門,走進陽臺,一邊欣賞田野裡的美景,一邊細細品味杯中的芳茗。山光,水色,雞鳴,鳥語,花香,碧綠的菜畦,墨綠的稻田,都在曼妙的晨光裡浮動,與杯中的茶水,胸中的心情,融為一體。壺中乾坤大,杯裡日月長,分不出哪是身外世界,哪是心內乾坤。樹影、房舍、奔跑的小狗、勞作的農人、五月朝陽的柔光,給靜謐的田野帶來生命的力。

  喜歡這種寧靜而悠閒的生活,喜歡這種心中無事的自在感覺,不需要早早起床與時間賽跑,不需要拼命工作掙取糧食。日日都是好日,時時都是好時,說得真好!

  人生是一場修行,且行且珍惜,且行且悟。每日裡參禪論道,清心寡慾,簡樸生活,樂在其中。上午是沒有課的,洗漱之後,出去吃一碗湯粉,或者幾個饅頭一碗稀飯,然後悠閒地在花園和樟樹、桂樹林裡散步一圈,便回家喝茶、寫毛筆字。品一口香茗,臨寫幾字,心是寂靜的,字也是寂靜的,沒有半點菸火的味道。禪味、茶味皆入字中,筆筆皆佛。我喜歡在寫字和走路時念佛,休閒修行兩不誤。每一字都是阿彌陀佛,每一步都是阿彌陀佛,用佛攝住心念,只覺神清氣爽,超然物外,整個身心都充滿了正能量。

  青青翠竹皆是真如,鬱郁黃花莫非般若。山水田園,雜草花叢,亂石沙土,雲飛蝶舞,在我眼裡無不清靜。佛說:萬法唯心造。外面的世界就是心中的世界,這就是宇宙的奇妙之處。沒有參悟的人,是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的。

  人有人道,茶有茶道。茶要泡三道。

  第一道,茶香濃郁,味澀。我常常把茶壺蓋拿下來,留出些許縫隙,茶就不那麼澀了。讓茶葉出來透口氣,芳香加倍。讓心情出來透口氣呢?一樣的道理。一個人不要總是悶著,應該常常把小我的心拿出來,融入無邊的宇宙,就會得到一顆佛心。

  第二道,茶香氤氳,味甘。那甘,是品味苦澀後覺察的甘甜,人生經歷諸多痛苦,後來慢慢發現:活著,就是痛並快樂著;生活,就是苦中有甜。不吃苦,就不會感覺到不苦就是甜。佛說:“這是一個娑婆世界,娑婆即遺憾。”沒有生活的諸多遺憾,就不會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第三道,茶香淡了,茶味也淡了。心淡了,一切都會淡,心淨了,一切都會淨。其實,靜靜地喝白開水,也會品味到水中淡淡的甜味。就是吃白米飯,黑饅頭,並無魚肉下飯,細細咀嚼,也有甜味。只要把攀比的心靜下來,就會感覺平淡的生活才是我們真正要過的日子,粗茶淡飯,輕車簡從,比呼風喚雨,叱吒風雲更能長久。淡淡的情,淡淡的歲月,就是我們要的細水長流。

  喝茶兩個動作,拿起,放下。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味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心境;但拿起放下,是一樣的,禪境是一樣的。

  蘇州寒山寺,有一味佛茶。茶水是淡而無味的,不過比清水多一份竹葉淡淡的清香。一壺碧綠的竹葉,懸而不沉,又浮浮沉沉。既是禪,又是茶。人生無定,時浮時沉。心是壺,也是宇宙,滄海桑田,雲起雲落,花開花謝,也如如不動,堅如磐石;心是瓷杯,也是慈悲,風雨如晦,日升月落,山河變色,亦不改初心,潔白如玉。心無掛礙,一切都無掛礙;心無旁騖,一切都在定中。寒山禪師雲:“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心淨,一切都淨。

  【二】

  茶,貴簡而素。簡樸的草廬,純自然的山水,純天然的心境。一切人為的裝飾,都是多餘。禪境講究虛空,清寂。院子裡的鄰居在屋後的山頂造一草菴式茶室,杉樹皮蓋的四角屋頂,原木結構,一個不鏽鋼葫蘆狀尖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彷彿一座佛剎,亦像一座古亭。室內建竹椅、竹桌,室外是亂石堆積,竹影橫斜,蜿蜒曲折的小橋流水池塘,斜坡上數株丹桂,池塘裡蛙鳴陣陣,泥鰍戲水,散著數片荷葉。每每主人閒來無事,從容不迫的煮水品茶,或黃昏,或清晨,或雨中,或月下,神仙般自在。

  我喜歡原色的茶室,沒有人工雕琢的痕跡,有一種順其自然的隨意和率性。最好是有一臥榻,置於亭下,倦了枕著水聲和蛙鼓入眠,任茶香瀰漫,渲染夢境。古老的青石鋪了一路,長滿青苔,更顯得幽寂。因為地勢高,可以望見全城風景,登高望遠,心曠神怡,連呼痛快!

  佛堂往往是空曠的,世俗的家居往往是裝修得精緻而傢俱塞得滿滿的。這些都如我們的心境,俗人喜歡讓心靈充實,樂在忙碌之中。出家之人,好虛靜,喜歡空之又空,直至心中空無一物,做到“無中萬般有”。

  茶室也亦空曠,置身其間,給人一種平和寧靜的感覺。處於其間,可以玄思,可以冥想,可以澄淨身心,清靜無垢,俗念俱絕。

  率意一點,可以隨性。樹下的石桌石椅,開闊一點的陽臺,乾淨整潔的客廳,都是品飲場所,簡單就好。不需豪華的陳設,不需高檔的茶具,不需名貴的茶葉,也不一定有名泉佳水。品茶,品的是心,入的是境。獨飲有獨飲的妙處,眾飲有眾飲的佳處,生活就在茶中,宇宙就在茶中,日月就在茶中,心情就在茶中。梁實秋先生所說“清茶最為風雅”。如有朋友愛好琴棋書畫詩,彈琴,下棋,揮毫,潑墨,吟詩,說禪,品茶者可以邊欣賞表演,邊聞茶香嘗茶味,就充滿了高雅的文化品味。 閒中品茶、悟道,是一種清福,也是一種境界。

  茶乃大自然的精靈,質樸無華,自然天成。每一種茶,每一片茶葉都有自己不同的味道。猶如我們每一個人,作為單獨的個體存在,都有自己的苦樂人生。花茶豔麗,磚茶濃郁,綠茶清新,各不相同。每一種茶都有自己的泡法,各有情趣,各得天然。從茶葉的品種和出處,可品嚐出山川風情與大自然的精神。從一片片茶葉裡看世界,從一遍遍茶水裡悟人生。放下,拿起,就是整個人生。沏茶,喝茶,參禪,悟道,淨化。一片冰心在玉壺,讓純淨的心靈與乾淨的山水融為一體,找回最自然的真我。喝茶,參禪,在明月清風中,在青山流水間,在白雲藍天下......

  茶,佛一味。佛說空即是色。一杯茶,用什麼茶葉、水、套杯,都極有講究。紫砂、陶瓷、青竹都是極好的佳品。紫砂,是最為推崇的一種,茶味,也更為濃郁。陶瓷,也是瓷杯,佛教中常用的一種,取諧音“慈悲”,其實品的是茶,體的是境。青竹,多了一點點木拙的意味,泡出的茶水,也多出一點點竹葉清香,憑添一分素淨,淡雅。禪茶,首要是境。講究外境,心境、人境。最好的是三境合一,在世外仙境遇上竹林、方外之人,恰恰又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心境,自然有“青青翠竹皆是真如,鬱郁黃花莫非般若”的大境界。一壺茶,一個宇宙;一杯茶,一個人生;心境,是一個人的境界,他心中是什麼境界,他品出來的就是什麼境界。心境明徹,禪與意通。

  在青燈古剎品空寂,在琴臺書房品優雅,在花間月下品風流。禪,千人千悟,萬人萬禪。人不同,悟禪亦不同,是“千江有水千江月”。同一杯茶,可出不同的味道,每個人經歷不同,閱歷或深或淺,性格或外向或內向,不同的人境,不同的外境,不同的心境,各有各的緣法,各有各的人生,口中的茶,也是各有各的味道。但所有的味道都是空的,一無所得。品茶的最高境界,悟的不是道,參的也不是禪,心無所住,一無所得。

  禪一念,茶一味。觀茶而明心,萬事萬物,皆是一物,心無掛礙,而任雲捲雲舒。

  【三】

  昨晚應老同學之邀,到河東家家福大酒店赴宴,席間有兩年未曾謀面的美女同學H和她的一中同事語文權威P及妙齡美眉三四位。本市農業局T局長做東,鋼琴家D,舜德花園總經理P與我一塊作陪。酒肉穿腸而過,佛祖心中自留,儒道釋三學在此融合。宴罷,老同學請茶,那是一家專售大紅袍的茶樓,進屋,上樓。只見吧檯旁,兩條長凳,一塊門板,板上鋪一白色床單,儼然擺著一具屍體。眾人不覺心中一驚,恍然大悟:此乃當頭棒喝!看情正濃,花正好,也許無常就要來到!人生苦短,應該及早醒悟:“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二百三十元,點一包大紅袍,四人賓主坐定,主人泡茶。一邊說禪,一邊閱讀佛門典籍,頗多妙語,大快人心。記憶最深刻的是同學所言陽明山主持高僧經典名句:“泡茶如泡尼姑!”我想尼姑是最難泡的,非方丈住持所不能為。至於泡尼姑此等高深之語,非凡人可以領悟的,佛門妙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茶几上分外乾淨,茶壺瓷杯閃著樸素而呈亮的光。几旁一榻,上有竹枕,可躺可眠,牆上很多禪語,楷隸行草,各體皆備,還有幾幅寫意畫,只是略顯擁擠。此刻,寧靜安然,遠離塵囂。靜心沉思,回首半生,各有領悟。大紅袍,溫而含蓄。老同學亦是謙和溫雅,淡泊明性。無喧囂之形,無激揚之態,一盞淺注,清氣馥郁。

  此刻,人和茶一樣不分貴賤。茶道亦是人道,喝的是生活的苦與甜,品的是生命的平等和感悟。好茶多是久經考驗而成,人生境界亦是久經磨練的彌高。

  無事的我神怡心閒,悠然自得,無牽無掛,無憂無慮,無慾無求。“心無紅塵,神離三界”,功名利祿聲色犬馬於我如浮雲。老同學說定要找那佛學院研究生畢業住持禪師與我切磋。並善意相勸,只可淺嘗,不可陷得太深。想來也是,誰又塵緣已盡,跳出三界,不在五行?從茶裡品出白開水的味道,經歷一半人生還能初心不變,誰能呢?

  茶室環境清幽雅靜,內心清靜。心為“天地之鑑,萬物之鏡”,明察秋毫。此刻卻心有俗念,顯然是少了“佳客”。那知己高士又在何方?“會心”一笑,不用言語,卻是無緣得見。分別心湮滅,才能見佛,可明明心底如此分別,自是六根不淨。世界是自己的一面鏡子,我眼中的紅塵,就是我心中的紅塵啊!罷了,罷了。

  相傳佛祖在靈鷲山為眾弟子說法,有大梵天王獻金色波羅花表示敬意。佛祖拈花示眾,眾弟子不知何意,只有迦葉尊者當下破顏微笑。於是佛祖高興地宣佈: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於摩訶迦葉。摩訶迦葉輕輕一笑,即是悟心,心領神會,而不可說,不可說破。非不能說,而是隻有心境、人境通透,才能貫通。拈花一笑者,至淨至純,至真至美。花是心花,禪是無禪。心無邪,花無影。

  品茶,品味人生,亦是無茶可品,無人生可禪。一念不生,一念不滅,一無所悟,一無所得。

  有關品茶的散文三:琵琶聲中品茶賞景

  昨日我與姐妹在石湖午飯後鑽進一家咖啡館裡,點了個果茶和鐵觀音,找了個靠窗的座位,並排坐著聊聊天。

  這時有一位女子,上身大紅外衣,下身一襲長裙,腳蹬高跟鞋,從我們身邊走過,登上了臺。我向她點了點頭,她禮貌客氣地對我笑了笑。因捱得很近,容貌看得很仔細,一張秀美的江南女子的臉,細細的眉毛,小巧的嘴脣,五觀十分精緻,略施薄粉,而歲月終究會無情地留下一絲絲痕跡,微微下垂的臉頰,暴露了她五十出頭的祕密。只見她懷抱一張琵琶,操著普通話開了腔,給我們普及了評彈知識,不時地與我們大家互動。我雖近在咫尺,搶著回答,卻不能一一答對。我便不再言語,靜靜地聽著她彈奏一曲張繼的“楓橋夜泊”,吳語唱來,娓娓動聽,圓潤的歌喉,甜美的聲音,柔糯的方言,那一雙細嫩的手,撥動那二十四品的琴絃,簡直就是天籟之音。接下來,她彈了一曲,我已經聽出,這是我最愛的琵琶曲“春江花月夜”。開頭用了幾個“噹噹噹”小重複,一聲比一聲緊湊,似乎江面上,小舟由遠而近,破水而歸,那心情也一陣比一陣緊張,好像看到親人的小舟已經歸航,隨後又慢慢地進入了很平和,很溫柔的曲調,讓人心曠神怡,臉帶微笑。結尾處曲調又平穩舒展,在悠揚的“當,當”聲中結束。曲終,我拍手笑著說了曲名,她點頭示意我答對了,我仍沉浸在這首曲中,在中段我似乎聽到她有一音沒彈正確,但又不敢言,是我的感覺錯了,還是她的不小心,但這琵琶曲是我一直以來最愛聽的。

  端起杯子,那紅紅的果茶,上面飄浮著花朵和水果的小粒狀,輕輕地抿了一口,花兒的香,夾雜著果兒的甜,立即填滿了我的舌尖,徐徐嚥下,閉上眼,似乎感覺一條線地直通心肺,輕輕地我笑了。

  抬著看著窗外,清澈的湖面,一座石拱橋優美的弧線。橋頭有盛開的梅花,雖然有早先開的花瓣落了一地,“零落成泥碾作塵”,依然“香如故”。梅花的美,在於她在初春時悄悄地開放,梅花的色,素樸不嬌豔;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梅花的姿,蕊薄如蟬翼。那輕巧的紗衣在春風裡舞動,似降臨凡塵的仙子,不曾沾染人間一絲絲的煙火。梅花是超凡脫俗之物,哪有不愛之理。

  琵琶聲又一次地響起,一曲“瀏陽河”將我的視線從窗外拖了進來,能在這靜雅的咖啡館裡,邊喝著果茶,邊欣賞著窗外的美景,邊與姐妹說著話,還能享受到高雅的評彈曲調,心裡真是美滋滋的。

  人生,可以難得享受小資,享受生活。石湖,我心中美麗的景區,下次還會來聽評彈喝果茶看美景的。

關於描寫孩子的散文
經典理性散文三篇
相關知識
有關品茶的三篇散文
有關優雅的三篇散文
有關選擇的三篇散文
有關遺憾的三篇散文
有關朋友的三篇散文
有關心態的三篇散文
關於茶的三篇散文
有關回憶的三篇散文
有關星空的三篇散文
有關六月的三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