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禮的讀後感精選兩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的資料很豐富,也很感人,曾感動了一輩人,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穆斯林的葬禮的讀後感精選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穆斯林的葬禮的讀後感

  啊,安拉!寬怒我們這些人:活著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人,男人和女人。

  啊,安拉!在我們當中,你讓誰去生存,就讓他活在伊斯蘭之中;你讓誰死去,就讓她死於信仰之中。

  啊,安拉!不要為他的報償而剝奪我們,並且不要在他之後,把我們來作試驗。——穆斯林葬禮上的禱詞。

  第一次聽說《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是聽至交好友介紹的。說這本書的資料很豐富,也很感人,曾感動了一輩人,當然也感動了我的這位好友。鑑於她的強烈推薦,我不禁有種立刻要看的衝動,但更有幾許懷疑,這書真有他們傳的那麼好麼?說她好,她到底好在哪呢?書拿到了,粗粗一看封面,很平常,簡單的文字和幾筆圖畫,一彎月牙一行迴文,看不出有何奇特,感覺是很普通的一本書,洋洋數十萬字,也沒有感到什麼奇特地方。匆匆粗略看完這本書,才在腦海構成一個大概格局,但我再次欣賞此書時,卻得到了更多的感觸,驚歎於回族女作家霍達的筆觸,能夠讓人陶醉在那樣的意境裡,讓我真實地感覺到和主人公進行一次零距離接觸,為他們歡樂,為他們痛哭,當一個個的送他們離開人間的時候,也為他們生死離別折磨的痛徹心肺。默默地,我流著淚,以特有的方式向已逝去的人表示我最沉痛的哀悼!

  玉,象徵著財富、身份、地位。

  月,象徵著純潔、善良、明淨。

  這本書巧妙地將玉與月作為線索貫穿整部小說,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一樣時代、有著不一樣資料卻又交錯扭結的感情杯具,讀來著實讓人心動!韓子奇是樑君璧、樑冰玉的父親樑亦清收留的孤兒。為了師傅臨終的遺憾,也為了他自我愛玉如命的嗜好,他和樑家的大女兒樑君璧結成了連理,併成了樑家的主人。隨後,他透過自我的努力,選取了和他師傅截然不一樣的發展道路,也成就了他在這一行業的頂尖地位。然而,抗日戰爭爆發了。為了他心愛的玉,他背井離鄉,攜帶了他的全部玉器來到了英國。而戰爭的硝煙同樣瀰漫到了英國。在痛苦與絕望中,韓子奇與相依為命的樑冰玉相愛了,他們在絕望中努力找到了期望。並有了感情的結晶——新月。在國外飄泊了數年後,還是為了玉,韓子奇回到了妻子的身邊,帶著女兒,守住了他的玉,繼續做著玉的奴隸。

  六十年代初,韓新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北大的西語系,也就是她親生母親樑冰玉以前就讀過的燕京大學的前身。在北大,新月和他的年輕英文老師楚雁潮深深地相愛了。一切都是那麼的完美。命運偏偏就是如此的殘酷,新月,一個十七歲的姑娘卻在他風華正茂的歲月被檢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那是一種不治之症。在楚雁潮的支援、鼓勵下,新月勇敢地與病魔作著鬥爭,即使病魔纏身,她還是用心、樂觀地生活著。想著等到病癒那一天重新回到校園。而另一方面,對於新月來說,最渴望得到的就是母愛,從他記事起就似乎沒怎樣受到過母愛,一位母親該擔心的,該操心的事,全是由疼愛自我的姑媽所代替,似乎姑媽更像媽媽。每當新月看到寫字檯上那張六寸大小與母親的合影時,才會感受到隱約的母愛。她不明白,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當新月瞭解到了事實的真相後,她微弱的心臟難以承受如此沉重的打擊,和楚雁潮的真摯感情也最終沒能留住她的生命。新月帶著無盡的遺憾閉上了眼睛……

  幾年後,當新月的親生母親樑冰玉到女兒墳前看望女兒時,發現了一位中年男子,矗立在親人墳前,用小提琴深情地拉著《梁祝》……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看到穆斯林我們想到最多的還是伊斯蘭教、清真寺;關於回族,我明白的也很少,只明白回族人都很愛乾淨,不吃豬肉,男人們頭上都戴一頂小白帽,而女人則是頭戴黑紗,僅此而已。《穆斯林的葬禮》的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在這部長達五十餘萬字的長篇小說裡,作者以自我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獨特的心理結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樑亦清,韓子奇,樑君璧,樑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展示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及充滿矛盾的現實生活。作品清新流暢,質樸無華;以細膩的筆觸探測人的心靈,讀後蕩氣迴腸,留下深沉的思索,讓我們看到了更多有關穆斯林的精神生活。

  和新月的坎坷命運相比較,想想其實我們還是就應感到十分幸運和滿足的。生活在此刻這個和平社會,有父母的疼愛,更有追求幸福的權力。當看到當新月在病榻上還念念不忘學習她所鍾愛的英文時,這種精神不正是我們現代人所要學習的地方嗎?人啊,是就應學會滿足,正所謂知足長常樂,當經歷了生離死別,當看透了悲歡離合,我們最就應學會的是放下看似重要東西。因為放下更是一種美,而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進取、知足常樂的過程。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

  我並不是一個愛讀書的人,總覺得看書的時間還不如去看電視和看電影。強迫自己看過以後才知道,故事裡的主人公們都是回回,都是穆斯林。{韓子奇除外}而每次提到葬禮時都是當主人公們死去時。尤其是韓子奇的師傅樑亦清死時,那葬禮描繪的是如此詳細和悲壯啊。每個穆斯林的葬禮都很莊嚴簡單的,葬禮不鋪張隆重但是很主義細節。 真正的穆斯林走時是乾乾淨淨的, 這體現了穆斯林的聖潔。也讓我們不得不被這個宗教感到驚歎。

  可憐的新月,死時,霍達也是濃墨描寫的。是啊,一朵聖潔的花朵就這麼凋零了。說真的,樑亦清的葬禮讓我感到很悲傷,內心很壓抑,涼嗖嗖的,一個老實本分的玉器匠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奇珍齋。 這位老齋主把玉器看的比自己的生命都重要,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還在趕著那件讓他傾盡全部精力的鄭和航海圖。我打心底裡敬重他,雖然雕刻這件玉器的價錢並不多,但是他說為了讓外國人能歎服中國雕玉的傳統手藝,為了鄭和也是個回回,即使付出一切也值得。所以樑亦清的葬禮是悲壯的,埋葬她的同時也是對奇珍齋的打擊。 每當讀到霍達關於樑亦清和韓新月的葬禮的描述時,我就覺得心寒,心痛得不得了,真是個悲劇。

  我覺得自己就是主人公之一,我的感情完全和他們聯絡在一起了。他們笑,我則笑;他們哭,我則哭;他們處於兩難抉擇時, 我則比他們更為難;他們遇到困難與挫折時,我則想竭盡全力幫助他們。 直到現在,他們每一個人的形象,音容笑貌都在我的腦海裡佔據著位置。如 美麗,純潔,善良的新月;糾結複雜的韓子奇;城府極深,能與王熙鳳一拼的君 璧;滿腹學識,溫文爾雅,風度翩翩的楚雁潮;苦命的小蓉子;任人擺佈,有些 麻木的天星;嘔心瀝血,兢兢業業的樑亦清;敢愛敢恨的冰玉…… 小說裡每個人物都被霍達刻畫的有血有肉有情。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同一個人物的評價和看法都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每個人的觀點都 有個人的獨到之處,沒有好壞優劣之分。在我眼中新月是個善良,純潔,有素養的好孩子。在某種程度上我很羨慕她,她的家境不錯,為人好,又有機會再中國的最高學府北大讀書,尤其是這一點令 我羨慕不已。

有關意外的日記作文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精選兩篇
相關知識
穆斯林的葬禮的讀後感精選兩篇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精選兩篇
百年孤獨讀後感精選兩篇優秀讀後感
狼圖騰讀後感精選兩篇
弟子規讀後感精選兩篇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精選範文
四年級上冊課文那篇綠綠的爬山虎讀後感精選
六年級課文這片土地是神聖的讀後感精選5篇
五年級上冊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精選5篇
五年級上冊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精選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