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月羞花的成語典故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閉月"指貂蟬的美貌把月亮比下,"羞花"指楊貴妃的顏容使得花兒害羞地低下頭,原與沉魚落雁相連,你們對閉月羞花的典故瞭解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東漢末年,朝廷內部宦官專權,就是所謂的太監說了算。太監說話管用,那大臣們肯定不開心啊。情急之下,就有大臣想出了一個不算辦法的辦法,私詔涼州軍閥董卓進京來平定內亂。

  說起這個董卓,此人性格粗暴卻有謀斷,還算是個粗中有細的猛將。年輕的時候,他駐守邊塞,黃巾軍起義,曾率軍到中原,結果被打得大敗。後來,他賄賂十常侍,擁兵自重,乾脆自己在涼州當上了一方霸主,過得好不逍遙快活,也不聽皇帝的話了。但其實,董卓這個人很有心計,他一直按兵不動,說白了就是在等待一個好時機。如今,宦官專權,逼急了朝廷裡的那些大臣,這就給了董卓一個名正言順迴歸朝廷的機會。董卓當然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他先讓手下的大將率兵殺入皇宮,將那幫太監們殺了個乾乾淨淨,之後,再大搖大擺地率領部隊進入洛陽。自此,董卓勢力大盛,他更加無法無天了。

  得了勢的董卓先是廢黜漢少帝,立漢獻帝,再封自己當相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說的話可比皇帝管用多了。前面說過,董卓是個粗暴之人,他得勢之後就濫用刑罰,荒淫無度,看誰不順眼就殺誰,看誰順眼就隨便提拔升官。

  漢朝的大臣們這才明白詔董卓入京勤王這事真的是太失算了,本想著讓董卓這頭惡狼來驅趕宦官那些陰險狡詐的狐狸們,沒想到,狐狸們被趕走了,董卓這頭惡狼卻賴著不走。可眼下,能有什麼辦法再把這惡狼趕走呢?

  大臣們中間有個叫王允的,為人正直忠義,他很想除掉董卓這個奸臣。可先不說董卓位高權重,就說他的義子呂布,武功高超,且時時刻刻在董卓身邊侍奉左右,旁人根本近不了董卓的身,更別說殺他了!為此,王允是絞盡腦汁,可就是想不出來一個萬全之策。

  這天晚上,王允愁得睡不著覺,就起身走出屋子,來到院子裡,對著當空的皓月嘆氣。說來也巧,這天晚上的月亮是又大又亮,掛在半空中,院子裡靜悄悄的。突然,王允聽到院子的假山後面有人在低聲說話,他心下好奇,就悄悄走過去,想看看是什麼人。

  等他來到假山旁邊,放眼一瞧,原來是府中的一個歌女在焚香禱告。只見她嫋嫋下拜,跪在地上,面前是一個小桌,上面放著香爐,香爐裡插著三炷香。大半夜的,一個歌女不睡覺,跑這裡禱告什麼呢?王允乾脆藏在假山後頭,想看個究竟。

  只見歌女雙手合十,嘴裡說道:“月亮啊月亮,我是歌女貂蟬,今晚我焚香拜月,不為別的,只為大人王允。他為天下國家憂心忡忡,夜不能寐,食不甘味。今我貂蟬立下誓言,只要大人能順心順意,我願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

  假山後的王允一聽,心裡十分感動,挪了幾步,正要走出來。這時,貂蟬正仰頭望月,可不知從哪裡突然飄過來一片烏雲,頓時遮住了半邊月亮。藉著微弱的月光,王允心下立刻生出一個除掉董卓的好辦法來,他趕緊走過去扶起貂蟬說:“你真願意幫我麼?”

  貂蟬先是一驚,然後肯定地點點頭。王允再抬頭看月亮,月亮好像害羞似的,以烏雲遮面。低頭再看貂蟬,王允說:“你有這閉月之貌,不愁惡人不除!”就這樣,王允定下連環計,以一個貂蟬來離間董卓和呂布的父子關係,再趁機除掉惡人董卓,成就了一段歷史佳話。

  “閉月”,閉的是天上的月亮;而“羞花”,羞的是百花之王——牡丹,這其中有一個有趣的傳說。

  牡丹花是在大唐盛行起來的。傳說武則天曾下詔讓牡丹花在冬天盛開,後來,牡丹漸漸成了唐朝的國花,盛行一時,是那時候尊貴身份的象徵。唐朝在經歷了太祖、太宗、高宗和武則天的統治之後,達到了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這時候的皇帝是唐明皇,他年輕的時候也是一位明君,治理國家很有一套。後來上了年紀,他就開始追求安逸的生活了。唐明皇有個很寵愛的妃子武惠妃。唐明皇很喜歡她,甚至為了她廢了皇后。雖然她只是個妃子,但是待遇和皇后沒什麼兩樣。可以說,唐明皇對武惠妃很專情,他不是沒想過要立武惠妃為皇后。可是,武惠妃出身不好,是武家的孩子,她的先祖們不是改朝換代,就是跟皇族李氏有仇,所以,朝中大臣很反對武惠妃當皇后,唐明皇也不好意思,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可惜,武惠妃很短命,四十歲不到就死了,這可要了唐明皇的老命。沒有了武惠妃,唐明皇就像丟了魂一樣,看什麼都不順眼,宮中那些貌美的女子根本無法吸引他的眼球。在他眼裡,沒有一個女子能夠跟武惠妃相提並論,更別說能替代武惠妃在他心中的地位了。

  就在唐明皇惆悵的時候,一直服侍他的宦官高力士暗中在民間尋找美貌的女子,希望能夠討唐明皇的歡心。可是,天下的女子雖然多,想要挑幾個出類拔萃的也不是很容易,更何況,高力士平日裡還得伺候皇上,也沒那麼多精神頭來認真篩選。後來,有一個傳言傳到了他耳朵裡,吸引他到壽王府裡去探個究竟。壽王是武惠妃生的兒子,自然很受唐明皇的喜愛。他的府裡有很多奇花異草,包括各個種類的牡丹花。這一天,高力士身著便裝來到壽王府。府中的下人們都認識他,所以他可以隨意走動。於是他走到那花園的牡丹花叢後,靜靜等著。果然,日頭偏西之時,只聽得一陣銀鈴般的笑聲傳來,兩個女子嫋嫋走進花園。前頭那個女子衣著華麗,頭上插著一朵牡丹花,後面跟著那個看衣著打扮像是個丫鬟。高力士躲在花叢之後看得清楚,那個頭戴牡丹花的女子身段豐腴,膚如白玉,走起路來有一種懨懨之態,別有一番味道。只見她走到牡丹花叢前停下腳步,用手撫摸著盛開的牡丹花,也不和丫鬟說笑了,反而有點悲傷地說:“花兒啊,你有如此姿麗之色,並且年年都能盛開。可我呢,縱使有傾國傾城的容顏,也終會有老的那一天啊!”話音剛落,只見她手撫過的那些牡丹花的花瓣竟然紛紛合攏,不再盛開了!躲在花叢後的高力士吃了一驚,心說:果然如傳說的那樣,壽王妃楊玉環的美貌容顏可以讓牡丹花都自愧不如,如此這般的絕色女子肯定會讓皇上心花怒放!

  就這樣,高力士趕緊回到皇宮,找機會跟唐明皇說楊玉環是如何美貌。唐明皇心裡還在懷念武惠妃,一開始興趣不大,再說,楊玉環是壽王妃,也就是他的兒媳婦,他怎麼可能把自己的兒媳婦召進宮裡來呢?高力士見唐明皇不為所動,只好將所見奇事搬出來,繪聲繪色地演說一番,並說楊玉環有如此“羞花”之貌,如皇上不能親眼所見也是一大憾事。唐明皇一聽這個來了精神,心說:人世間若有這樣的美女,那我是無論如何也要見一見。

  後來,唐明皇賜浴華清池,親眼見到了楊玉環,立馬被楊玉環的美貌所打動,想了很多辦法後終於讓楊玉環進了宮,成了他的妃子。雖然最後楊玉環吊死在馬嵬坡,兩個人的結局也並不是很好,但是,楊玉環的美貌無可挑剔,她和西施、王昭君、貂蟬一起,成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她們的美貌也被世人所傳誦。

  閉月羞花的成語解析

  閉月羞花bì yuè xiū huā

  [釋義] 閉:躲避;羞:害臊。使月亮見了也躲避起來;花兒見了也自覺羞愧。形容女子容貌極美。

  [語出]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則為你閉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正音] 羞;不能讀作“xiù”。

  [辨形] 羞;不能寫作“差”。

  [近義] 沉魚落雁 花容月貌

  [用法] 常用來形容女子的容貌美。一般作謂語。

  [結構] 聯合式。

  閉月羞花的成語造句

  1、我們都知道,有些擁有閉月羞花之貌的麗人嫁給了極不尋常卻相貌平平的壁花先生。

  2、以杏姑的父親為例,在家裡成天面對三個閉月羞花的青春少女,只因一時把持不住,便沉淪苦海。

  3、畫家努力使這幅仕女畫具有一種閉月羞花的意境。

  4、她二人長得一個是沉魚落雁之容,一個是閉月羞花之貌。

  5、她閉月羞花的美貌頓時迷倒了他。

  6、此時魯小姐卸了濃裝,換了幾件雅淡衣服,張公子舉眼細看,真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7、畫裡的仕女真有閉月羞花之美。

  8、小美是公認的班花,有著閉月羞花的美貌。

  9、李小姐不但容貌閉月羞花,而且秀外慧中。

  10、這些參加選美的佳麗,都有閉月羞花的容貌

  11、王小姐有閉月羞花之貌,朝演藝事業發展一定成功。

  12、雖然人人都誇她閉月羞花,她卻沒有因此而驕傲。

  13、一位真正的美女除了容貌閉月羞花,心地更要善良誠實。

  14、雖然她說不上閉月羞花,怎麼也算是沉魚落雁吧!

  15、你如此閉月羞花的長相還真的是很少見的。

  16、我喜歡你不是因為你閉月羞花的相貌,而是你的性格!

  17、她有閉月羞花之貌,不過,用他的話來說,她是一個冷若冰霜的人。

  18、部份是因為你閉月羞花的美貌,部份是因為我愚蠢的傲慢。

  19、讓一個天才去發現你的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貌不費出灰之力,但如果是的話,我一定是才智過人了。
 

髀肉復生的歷史典故
碧螺春的典故
相關知識
閉月羞花的成語典故
閉月羞花的歷史典故介紹
閉月羞花的歷史典故
關於走馬觀花的成語典故
閉月羞花的典故
閉月羞花的典故是怎樣的
閉月羞花的典故是怎樣的
月下老人的成語典故介紹
月下老人的成語典故
閉月羞花的解釋和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