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所生成的成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寓言”的概念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指“寓言故事”,這種意義上的“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關於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篇,希望你們喜愛!

  篇1:同甘共苦

  戰國時,燕國太子姬平繼承了王位,史稱燕昭王。怎麼治理,才能富民強國,燕昭王真感到束手無策。一天,他聽說郭隗善出點子,很有計謀。於是趕緊派人去把郭魄請來,對他說:“你能否替我找到一個有本領的人,幫我強國復仇?”郭魄說:“只要你廣泛選拔有本領的人,並且要親自去訪問他,那麼,天下有本領的人就都會投奔到燕國來。”“那麼我去訪問哪一個才好呢?”郭隗回答說:“先重用我這個本領平平的人吧!天下本領高強的人看到我這樣的人都被您重用,那麼,他們肯定會不顧路途遙遠,前來投奔您的。”燕昭王立刻尊郭隗為老師,並替他造了一幢華麗住宅。訊息一傳開,樂毅、鄒衍、劇辛等有才能的人,紛紛從魏、齊、趙等國來到燕國,為燕昭王效力。燕昭王很高興,都委以重任,開關備至;無論誰家有婚喪娶等事,他都親自過問。就這樣,他與百姓同事安樂,共度苦難二十八年,終於把燕國治理得國富民強,受到舉國上下的一致擁戴。

  篇2:先憂後樂

  岳陽樓在今湖南省岳陽城西閃樓上,下臨洞庭湖。它始建於唐朝,到了宋朝,范仲淹的朋友膝子京因遭到誣陷,被貶謫到嶽州當知州,重新修復了岳陽樓。范仲淹受他的囑託,寫了這篇《岳陽樓記》。《岳陽樓記》先寫了岳陽樓的始末和規模,接著寫被貶放逐的官吏和失意的文人的覽物之情,最後一段是作者的議論。范仲淹寫道:“哎!我曾經研究過古代仁人志士的思想。他們的表現與被貶官的人和失意的文人的態度不同,這是什麼原因呢?古代的仁人志士不因為美景而高興,也不因為自己的處境不好而哀傷。他們處在宰相那樣的高位,就為自己的百姓憂慮;身處偏僻的江湖之上,就替自己的國君憂慮。這就是說;入朝當官憂慮,退居為民也憂慮。既然這樣,那麼他們什麼時候才有歡樂呢?如果有人間他們,他們一定會說:憂慮在天下百姓之先,歡樂在天下百姓之後。啊!除了這種人,我還能和誰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呢?

  篇3:小心翼翼

  宋朝時有個很有學問的人,名叫賈黃中,他五歲起跟父親讀書。

  由於父親的嚴格要求,賈黃中十五歲就考中進士,當了校書郎。賈黃中為官清廉正直。他在任宣州大守時,有一年鬧災荒,百姓餓死不少。賈黃中就用自家的米做飯,救活了幾千人。他在金陵任職的時候,發現府庫內藏有幾十匣金銀寶貝,價值連城,馬上清理上報朝廷。

  宋大宗十分高興,誇獎他說,若不是他廉潔奉公,這些前朝的寶貝一定會丟失;此外還特地召見了賈黃中的母親,讚揚她教子有功,可以比作孟子的母親。

  但是,賈黃中辦事過分認真、慎重,遇到大事往往不能當機立斷。後來他被派往外地任職,在向太宗辭行時,太宗告誡他說:“做事恭謙,小心謹慎,不論是做君的還是做臣的都應該這樣,但是如果做得太過分了,就失去了大臣的身份。”賈黃中死時,家中很窮,皇帝特地賜錢三十萬,又給他老母親白銀三百兩,以表彰他為官廉潔無私,他母親教子有方。

  篇4:心有靈犀一點通

  李商隱字義山,是唐朝晚期詩壇的一顆明星,也是對後代有影響的一位詩人。李商隱17歲開始當幕僚,25歲中進士,但一生仕途坎坷蹇滯,大部分時間過著寄人籬下的幕僚生活,一直沒有擔任過重要官職。他年輕時在政治上是有抱負的。但由於“運與願違”,因此他寫了許多詩來曲折地表達內心的苦悶。

  李商隱所寫的一組《無題》詩流傳較廣,在我國文學史上產生過不小的影響。公元842年***唐武宗會昌二年***,李商隱在祕書省當正字***官職名***時寫的一首《無題》詩中有這樣兩句:“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從字面上講,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我們沒有鳳凰的翅膀,不能一同飛向遙遠的地方;我們只有犀牛角似的心,通過那條極細的白紋,彼此心心相印。

  舊說犀牛是一種靈異的獸,它的角上有條白紋從角端通向頭腦,感應靈敏,故稱靈犀。後來,人們引用“心有靈犀一點通”這個成語,來比喻彼此的心意相通。

  篇5:行將就木

  春秋初,晉國吞併了鄰近一些小的諸侯國,成為一個大國。當時,年老的國君晉獻公寵愛妃子硼姬,打算將來讓她生的兒子繼位。他聽了驪姬的壞話,將太子申生逼死。驪姬還要陷害申生的兩個異母兄長公子重耳和夷吾。他倆只得逃走。重耳先逃到他的封地蒲城,晉兵聞訊而來。蒲城人要抵抗,重耳說服他們別這樣做,並且逃往狄國。跟他一起去的有他的舅舅狐偃,還有趙衰等人。狄國出兵攻打一個部落,俘獲了叔隗和季隗姐妹倆,隨即把她倆都送給了重耳。重耳自己娶了季隗,生下伯條、叔劉兩個孩子;把叔隗嫁給趙衰,生下個孩子叫趙盾。後來,從晉國祕密傳來一個壞訊息:晉國的主公要派人謀刺重耳。

  原來,與重耳一起出逃的公子夷吾在獻公去世後,藉助秦國的力量回到晉國繼位,史稱晉惠公。他怕兄長重耳回國爭位,派出刺客謀害重耳。重耳得知這個訊息後,決定逃到齊國去。臨走前的晚上,他對妻子季隗說:夷吾派人來謀害我,我打算再逃到齊國去。你留在這裡撫養孩子,等我二十五年不回來,你再嫁人吧。季隗傷心地回答說:我已經二十五歲了,再過二十五年,就要進棺材了,還嫁什麼人!我一直在這裡等待你就是了。重耳到了齊國,齊桓公把一位姓姜的姑娘嫁給他,還贈給他二十輛用四匹馬駕的大車。重耳對這樣的生活感到滿足,但跟隨他的人都認為不該老呆在這裡,姜氏也認為重耳應該離開。她和狐偃商議後、把重耳灌醉,載上車送出齊國。一行人到曹國、宋國、鄭國和楚國,都沒有被接納下來。後來到秦國,秦穆公熱情接持了他們,並把五個女兒嫁給了重耳。恰好這一年夷吾生病死去,秦穆公派軍隊護送重耳回晉國即位,史稱晉文公。

  
猜你喜歡:

1.由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語

2.源於寓言故事的經典成語有哪些

3.由寓言故事演變的成語

4.由寓言故事演變而來的成語

5.寓言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關於同病相憐成語接龍
成語朽木不可雕的故事
相關知識
寓言故事所生成的成語
英語寓言故事短一點的欣賞
寓言故事閱讀中的故事
寓言故事培訓講的故事
寓言故事書籍裡的故事
正能量的寓言故事有配圖的
伊索寓言故事大全貓的故事
寓言故事短一點的
二年級寓言故事練習用的故事
寓言故事題目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