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身邊正能量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06日

  在我們身邊一直都存在很多的正能量故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聾啞老伯迷路民警幫找家人

  4月4日,正在獅山華僑永久墓園執勤的民警周江峰遇到一名老人求助,老人只會比劃,不會說話,周江峰盡力與她溝通,最終幫老人找回了家人。

  “老人只會用手比劃,不會說話。”民警周江峰迴憶道。4日早上9時,獅山華僑永久墓園已經迎來多地民眾,他們進進出出搬抬著各式祭品,把墓園的通道圍得水洩不通,肩負安保任務的周江峰與其他同事一道指揮疏導交通,檢查進園者所攜帶的物品,防止違禁品進入墓園影響群眾安全。大約9時30分,一位老伯匆匆忙忙走近周江峰的執勤地方,用雙手向他比劃。見老伯的諮詢方式有點奇怪,問話只會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稍顯焦急,周江峰意識到,對方可能是聾啞老人,與家人失散迷路而前來諮詢。

  為幫助老伯,周江峰第一時間把老伯的年齡和衣著特徵用對講機在墓園作了通報,並把老人帶到路邊的樹下,遞上礦泉水緩解老伯焦急的心情。通報沒有得到迴應;老伯回過神以後,周江峰想到把自己的手機給老伯,讓他打電話通知家人,可老伯一直搖頭表示不知道家人的電話號碼。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周江峰腦中靈光一閃,他拿出自己的身份證,遞到老伯面前,並向老伯比劃,問他有沒有帶身份證?老人看到民警的舉動馬上明白過來,並且迅速掏出自己的身份證給民警。

  有了身份證,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得多,周江峰馬上用手機登入公安資訊網,查詢到老伯親屬的電話號碼。隨後,他撥通老伯兒子的電話並新增其為微信好友,通過微信把老伯的照片和所處的位置傳送給他,不一會兒,老伯的兒子就趕到了現場。原來老伯一家早上到墓園拜祭先人,人多路窄,加上老人行動緩慢,結果走散了。在感謝過民警的熱心幫助後,迷途的老伯跟著家人回家了。周江峰這才釋懷,繼續開展墓園的安保工作,維護墓園治安。

  :被省委書記點讚的外教託比

  只要你用心留意,你總能在週末的塘河上,發現託比的身影。他經常帶著一副墨鏡,穿著休閒的T恤衫,帶著幾名學生和一些透明的取水桶,坐著快艇,在河中進行取樣。

  2016年12月,託比帶領溫州肯恩大學的4名學生和3名工作人員,開啟了一項溫瑞塘河生態修復專案,專案計劃持續一年。這個全方位的專案,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能更好地瞭解河流和河流中的生物,通過取樣,瞭解整個塘河的生態系統,並且建立塘河的資料模型,進而去分析汙染對河流的影響,對如何最好地保護河流作出更好的決策。

  提起最近所做的工作,託比直言:“我們目前正在對一段18公里的塘河流域進行研究,這段流域經過溫州的核心地區,以及城市周邊許多農業地區。對我來說,河上的每一天都是令人興奮的。每次出行,我都會觀察這條河流,對這條河、河周邊的環境以及人們如何依賴它,有更多的瞭解。對我來說,最大的快樂的就是在河上,看著這條河現在的狀況,知道我們正在幫助它,讓它變得乾淨,受到保護。”

  不僅如此,因為擔任溫肯的生物講師,在塘河上取樣時,託比·米切萊納還常會帶領學生做不同的生物實驗,前幾天他就招募學生做了一個“金魚在不同溫度下呼吸次數差別”的實驗。

  剛來溫州就先看水質

  拿到了市財政15萬元研究經費

  談到來溫州的原因,還得追溯到託比上大學的時候,大學歷史課介紹的東亞和中國文化,讓他對東亞和中國很感興趣,一直想找機會來這邊工作。溫州肯恩大學成立之後,當時在美國肯恩大學任教的他便第一時間提出了申請,至今提起第一次到溫州的時間,託比·米切萊納都能清晰地回答:“2015年8月27日。”

  託比出生在美國一個教師家庭,父母和姐姐都是教師。而在成為教師之前,託比·米切萊納曾在美國華盛頓州工作多年,主要從事環境保護領域,主攻石油、水等能源清潔處理方向。因為一直對水,特別是湖泊、河流和海洋環境中的水汙染治理非常感興趣,所以當託比·米切萊納抵達溫州後,他就開始留意溫州的水質。他常常騎著自行車從茶山到南塘街喝咖啡,對溫瑞塘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託比·米切萊納說:“在慢慢了解後我發現,溫瑞塘河在溫州歷史文化上佔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這是溫州人的母親河,既然是母親河,就應該尤為珍視,更加呵護。”

  正是憑藉這個職業經歷和生物學博士的教育背景,託比還受我市溫瑞塘河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的邀請,多次參與塘河水質的討論。目前託比主持的專案還拿到了市裡財政資助的15萬元研究經費,被列為市水體治理科技創新專案。託比本人更榮獲了我市2016年度“雁蕩友誼獎”。

  省委書記點贊

  希望研究能讓溫州市民受益

  今年2月,省委書記、省人大會主任夏寶龍到訪溫州肯恩大學。在參觀學校生物實驗室時,夏寶龍得知託比正在研究溫瑞塘河治汙,建立了資料模型,利用微生物提高河水自淨能力,他非常高興,他還對託比說:“這個很適用於浙江省的五水共治。你要加快研究進度,如果能取得成效,我要好好獎勵你。”

  託比說,身為老師,與學生分享知識讓他非常滿足;而作為溫州新的一份子,通過自己的熱情和知識,找出塘河被汙染的原因,確定治理方式,提出治理目標,讓溫州人民受益,讓溫州變得更美,他很自豪能參與其中。

  託比直言:“有時候簡單的方式就可以取得很大的改善,例如告訴人們生活用水對水質的影響,例如妥善管理我們的家庭生活汙水、修理店裡排出的油汙,確保它們不進入河流。另外,對於塘河整治,更需確保對岸上垃圾的妥善處理,不能丟在河裡或地面上,政府有關部門也應該加強管理,確保不會有額外的汙染物進入河流。還有許多其他複雜的問題,如化肥,農藥和可能影響河流的汙染源。所有這些都需要進行評估和理解,以便真正地修復河流。”

  :一飯之恩 他苦尋26年找到恩人

  達州渠縣男子歐高雲上圖20多年前到深圳打工,潦倒窘迫之下找到了老鄉唐正秀。同樣窘迫的唐正秀每天中午從廠裡打一碗飯出來,分半碗給歐高雲吃。這一吃就是半年,直到歐高雲找到工作離開。

  因為工作變動,歐高雲尋唐正秀卻無果,但這一飯之恩,他始終沒有忘記。26年裡,他無數次找尋唐正秀,本月3日兩人終於見面。

  半年,半碗飯

  1990年底,17歲的達州市渠縣男子歐高雲,帶著借來的幾十元錢到深圳打工。誰知到深圳後,與歐高雲同行的兩人投奔親戚去了。歐高雲沒找到工作,只能在深圳的街頭流浪。因生活窘迫,他和在當地認識的兩個年輕人,一起在城區附近的山上搭棚居住。“早晨不吃飯,到處找工作,晚上回來到山上的墳前找貢果,”歐高雲回憶到,那時的日子非常悽苦。

  有一天偶然的機會,歐高雲得到訊息,自己有個叫唐正秀的老鄉在附近一家電子廠上班。他就憑著唐正秀的名字到廠裡尋找,正好碰見她在吃午飯,飢餓的歐高雲看著唐正秀碗裡的飯,眼睛直髮愣。唐正秀見此情形,趕緊招呼歐高雲一起吃飯。她把自己僅有的一碗飯分了一半給歐高雲。

  唐正秀說,當時,她也是到廠裡上班不到一週,也沒有錢,沒法接濟歐高雲。她唯一能夠幫歐高雲的,就是每天中午到廠裡打一碗飯,然後偷偷分給歐高雲半碗。“廠裡管得嚴,不能拿兩個碗打飯,打飯分給別人吃還不能讓廠裡管事的看到,否則會被開除,”唐正秀回憶起當時的情形。

  歐高雲還記得,那時的飯菜說不上很好,全是菜藤,一週難得見一次肉。但對當時潦倒的歐高雲而言,有口飯吃已經太幸運。歐高雲說,差不多半年的時間,他每天中午都到唐正秀的廠裡吃半碗飯。

  直到1991年6月,歐高雲找到工作,離開了唐正秀。

  苦尋,26年

  歐高雲回憶,大約是1991年8月,也就是離開唐正秀兩個月後,他到惠州一家毛織廠上班。歐高雲隨即寫了封信給唐正秀,“我想告訴她,我已經找到工作了,讓她不要擔心,”歐高雲說。

  不過,信寄出去之後一直沒有收到迴音。歐高雲很疑惑,唐正秀為什麼不回信。當年的10月份,歐高雲又專門坐車,到唐正秀廠裡尋找她。廠裡的工人告知他,唐正秀換了工作,不在廠裡了。

  從那時開始,歐高雲一邊工作,一邊打聽唐正秀的下落。1992年,歐高雲回到渠縣老家結婚,婚後和妻子一起前往同村的唐正秀老家。鄰居告知他們,唐正秀和哥哥在外打工,唐正秀的父親在渠縣城裡居住,鄰居也不清楚唐正秀父親的地址。當時通訊不發達,歐高雲想了很多辦法都聯絡不上唐正秀。

  後來的10多年中,一直在外打工的歐高雲不僅讓自己老家的家人幫忙在家鄉尋找唐正秀,自己有返鄉的機會,也多次跑到唐正秀老家尋找。有一次,他得到訊息,有人說唐正秀已經和渠縣一男子結婚,但仍聯絡不上本人。

  2016年,歐高雲再次前往唐正秀老家。唐家多年無人居住,房屋倒塌。鄰居介紹說,唐正秀全家在外打工,情況並不清楚,只知道唐正秀的哥哥已經在深圳安家。

  今年正月,不死心的歐高雲再次前往唐正秀老家。他心想唐正秀有可能要回老家過年,但還是和往年一樣,歐高雲又撲了空。

  歐高雲說:“我們的年齡不大,一個大男人突然去尋找一個人,鄉里人說不定是怕我找麻煩,不肯說。”想到這一點,正月初十後,歐高雲再次來到唐正秀老家,這次他還帶上自己82歲的老父親。他希望鄰居能夠告知有關唐正秀的資訊。不過,因唐正秀多年不回家,鄰居也和她失去了聯絡,是真心不知道她在哪裡。“找了26年都沒有找到,自己都想要放棄了。”歐高雲說。

  轉機在今年2月25日,在西安打工的歐高雲在妻子和女兒的鼓勵下,上網發帖。沒想到當晚就有人打來電話,表示自己認識唐正秀。這次很幸運,26日一大早,歐高雲就拿到了唐正秀的電話。

  發帖,終見面

  因為一飯之恩,歐高雲26年到廠裡、家裡苦苦尋找恩人唐正秀,卻無果。

  因為一條網帖,歐高雲24小時內,就拿到了唐正秀的電話號碼,他甚至有些不敢相信。

  電話號碼到手,歐高雲等了10多分鐘。10多分鐘後,在一旁的妻子徐德瓊和女兒歐鳳嬌的幾番催促下,他才撥通電話。“當時太高興了,根本還不知從何說起。”歐高雲說。

  然而,電話的另一端,唐正秀表示,自己已經完全記不起歐高雲。歐高雲慢慢地講述了自己在深圳打工時遇到困難,他告訴唐正秀,是她的一飯之恩,讓他渡過難關。這一飯之恩,歐高雲在漫長的26年裡,一刻都沒有忘掉。

  唐正秀有些感觸,“其實這是一件小事,沒有想到他記了這麼多年,並還找了我26年,真是沒有想到。”那一天,兩人通話40分鐘,都是拉家常。

  一個多月後的4月3日,歐高雲從打工地西安回到達州,他和唐正秀在渠縣老家相見。闊別26年,兩人都已結婚生子。歐高雲感慨,26年前的一飯之恩,26年後再看見自己的恩人,心裡太高興了。

  當天,兩人認了親,決定以後“以姐弟相稱”,過年過節一定要互相走動。

  歐高雲說,自己有困難的時候,得到了唐正秀的幫助。或許半碗飯算不了什麼,但是對自己來說是很大的恩惠。“雖然她不要我們報恩,但是對於我來說,至少不能忘恩!”歐高雲說。

 

有大智慧的勵志小故事全集精選
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大智慧
相關知識
最新身邊正能量故事
身邊正能量故事作文
最經典的正能量故事大全集
我們身邊的正能量故事作文
最新早會正能量小故事
身邊感人的正能量故事
最新關於正能量心態的故事
身邊正能量的故事精選
身邊正能量的故事
身邊正能量的故事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