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杜康的傳說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杜康,有人說他原是黃帝手下的一位大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

  黃帝建立部落聯盟後,經過神農氏嘗百草,辨五穀,開始耕地種糧食。黃帝命杜康管理生產糧食,杜康很負責任。由於土地肥沃,風調雨順,連年豐收,糧食越打越多,那時候由於沒有倉庫,更沒有科學保管方法,杜康把豐收的糧食堆在山洞裡,時間一長,因山洞裡潮溼,糧食全黴壞了。黃帝知道這件事,非常生氣,下令把杜康撤職,只讓他當糧食保管,並且說,以後如果糧食還有黴壞,就要處死杜康。

  杜康由一個負責管糧食生產的大臣,一下子降為糧食保管,心裡十分難過。但他又想到嫘祖、風后、倉頡等臣,都有所發明創造,立下大功,唯獨自己沒有什麼功勞,還犯了罪。想到這裡,他的怒氣全消了,並且暗自下決心:非把糧食保管這件事做好不可。有一天,杜康在森林裡發現了一片開闊地,周圍有幾棵大樹枯死了,只剩下粗大樹幹。樹幹裡邊已空了。杜康靈機一動,他想,如果把糧食裝在樹洞時,也許就不會黴壞了。於是,他把樹林裡凡是枯死的大樹,都一一進行了掏空處理。不幾天,就把打下的糧食全部裝進樹洞裡了。

  誰知,兩年以後,裝在樹洞裡的糧食,經過風吹、日晒、雨淋,慢慢地發酵了。一天,杜康上山檢視糧食時,突然發現一棵裝有糧食的枯樹周圍躺著幾隻山羊、野豬和兔子。開始他以為這些野獸都是死的,走近一看,發現它們還活著,似乎都是睡大覺。杜康一時弄不清是啥原因,還在納悶,一頭野豬醒了過來。它一見來人,馬上竄進樹林去了。緊接著,山羊、兔子也一隻醒來逃走了。杜康上山時沒帶弓箭,所以也沒有追趕。他正準備往回走,又發現兩隻山羊在裝著糧食的樹洞跟前低頭用舌頭***什麼。杜康連忙躲到一棵大樹背後觀察,只見兩隻山羊舔了一會兒,就搖搖晃晃起來,走不遠都躺倒在地上了。杜康飛快地跑過去把兩隻山羊捆起來,然後才詳細察看山羊剛才用舌頭在樹洞上舔什麼。不看則罷,一看可把杜康嚇了一跳。原來裝糧食的樹洞,已裂開一條縫子,裡面的水不斷往外滲出,山羊、野豬和兔子就是舔了這種水才倒在地上的。杜康用鼻子聞了一下,滲出來的水特別清香,自己不由得也嚐了一口。味道雖然有些辛辣,但卻特別醇美。他越嘗越想嘗,最後一連喝了幾口。這一喝不要緊,霎時,只覺得天旋地轉,剛向前走了兩步,便身不由主地倒在地上昏昏沉沉地睡著了。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當他醒來時,只見原來捆綁的兩隻山羊已有一隻跑掉了,另一隻正在掙扎。他翻起身來,只覺得精神飽滿,渾身是勁,一不小心,就把正在掙扎的那隻山羊踩死了。他順手摘下腰間的尖底罐,將樹洞裡滲出來的這種味道濃香的水盛了半罐。

  回來後,杜康把看到的情況,向其他保管糧食的人講了一遍,又把帶回來的味道濃香的水讓大家品嚐,大家都覺得很奇怪。有人建議把此事趕快向黃帝報告,有的人卻不同意,理由是杜康過去把糧食黴壞了,被降了職,現在又把糧食裝進樹洞裡,變成了水。黃帝如果知道了,不殺他的頭,也會把杜康打個半死。杜康聽後卻不慌不忙地對大夥說:“事到如今,不論是好是壞,都不能瞞著黃帝。”說著,他提起尖底罐便去找黃帝了。

  黃帝聽完杜康的報告,又仔細品嚐了他帶來的味道濃香的水,立刻與大臣們商議此事。大臣們一致認為這是糧食中的的一種元氣,並非毒水。黃帝沒有責備杜康,命他繼續觀察,仔細琢磨其中的道理。又命倉頡給這種香味很濃的水取個名字。倉頡隨口道:“此水味香而醇,飲而得神。”說完便造了一個“酒”字。黃帝和大臣們都認為這個名子取得好。

  從這以後,我國遠古時候的釀酒事業開始出現了。後世人為了紀念杜康,便將他尊為釀酒始祖。

  酒的傳說

  民間有如下傳說:杜康某夜夢見一白鬍老者,告訴杜康將賜其一眼泉水,杜康需在九日內到對面山中找到三滴不同的人血,滴入其中,即可得到世間最美的飲料。杜康次日起床,發現門前果然有一泉眼,泉水清澈透明。遂出門入山尋找三滴血。第三日,杜康遇見一文人,吟詩作對拉近關係後,請其隔指滴下一滴血。第六日,遇到一武士,杜康說明來以後,武士二話不說,果斷出刀慷慨割指滴下一滴血。第九日,杜康見樹下睡一呆傻之人,滿嘴嘔吐,髒不可耐,無奈期限已到,杜康遂花一兩銀子,買下其一滴血。迴轉後,杜康將三滴血滴入泉中,泉水立刻翻滾,熱氣增騰,香氣撲鼻,品之如仙如痴。因為用了九天時間又用了三滴血,杜康就將這種飲料命名為“酒”。

  因為有了秀才、武士、傻子的三滴血在起作用,所以人們在喝酒時一般也按這三個程式進行:第一階段,舉杯互道賀詞,互相規勸,好似秀才吟詩作對般文氣十足;第二階段,酒過三巡,情到勝處,話不多說,一飲而盡,好似武士般慷慨豪爽;第三階段,酒醉人瘋,或伏地而吐,或抱盆狂嘔,或隨處而臥,似呆傻之人不省人事、不知羞恥。

  酒醉劉伶

  古書云:“天下好酒數杜康,酒量最大的數劉伶。飲了杜康酒三盅,醉了劉伶三年整。”說的就是“杜康造酒醉劉伶”的故事。

  劉伶是晉代“竹林七賢”之一,出名的好喝酒,能喝酒。酒量之大,舉世無雙。他對當朝統治不滿,到處遊歷,走到哪兒喝到哪兒。一次,劉伶來到洛陽龍門南府店鎮杜康酒坊門前,抬頭看到門上有一副對聯,寫的是:

  “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龍三盞海底眠”

  橫批是:

  “不醉三年不要錢”。

  劉伶一看這副對子就生氣了,心裡說:你未曾開酒館先訪訪,誰不知劉伶酒量大,從南喝到北,從東喝到西,東南西北都喝遍,也沒把我醉半天。你竟敢誇下這麼大口氣,不醉三年不要錢。劉伶帶著氣進了酒館,杜康拿出酒來讓他喝。喝了一杯還要喝,杜康就拿來第二杯,劉伶喝了之後還要喝。杜康說,別喝了,再喝就醉了,他不聽,又要了第三杯。三杯酒下肚,劉伶說:“頭杯酒甜如蜜,二杯酒比蜜甜,三杯酒喝下去,只覺得天也轉、地也轉、頭暈目眩。”他喝醉了。這時杜康過來對劉伶說:“怎麼樣?先生喝夠了嗎?”劉伶醉醺醺地說:“夠了,夠了,真是瓊漿玉液。”說著便向兜裡掏酒錢,一摸,錢袋是空的,便支支吾吾地說:“掌櫃的,我忘記帶錢了,先記個賬吧,改天送還你。”

  劉伶說罷,出了酒坊往回走。一路上東搖西晃,趔趔趄趄走到家,一進門就跌倒在地上,他媳婦趕忙把他扶到床上。劉伶自覺不行了,趕快給媳婦交代說:“我要死了,把我埋到酒池內,上邊蓋上酒糟,把酒盅酒壺給我放在棺材裡。”說完;劉伶真的死了。他一輩子愛喝酒,媳婦就照他的囑咐把他埋了。

  不知不覺,過了三年。這一天,杜康來到村上找劉伶討酒錢,劉伶媳婦一聽是這事兒,心中好惱,說:“他三年前不知喝了誰家的酒,回來就死了。原來是喝了你家的酒呀!你還來要酒錢哩,我還得找你要人哩!’杜康說:“他不是死啦,是醉啦!快領我到埋他的地方看看去。”就這樣,他們來到埋葬劉伶的地方,開啟棺材一看,劉伶穿戴整齊,面色紅潤,跟生前一個模樣。杜康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叫道:“劉伶醒來!劉伶醒來!”只見劉伶果然打了個哈欠,伸伸胳膊,睜開眼來,嘴裡連聲說道:“杜康好酒!杜康好酒!”從那以後,“杜康美酒,一醉三年”的話就傳開了。

關於杜康的傳說
初一下冊歷史知識點
相關知識
關於杜康的傳說
關於杜康的傳說
關於嵇康的傳說
關於長城的傳說故事
關於地心的傳說故事
關於立夏的傳說
關於民間的傳說故事合集
關於冬至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關於芒種的傳說故事
十二生肖關於兔子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