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秀有什麼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向秀是魏晉時期的名士,是“竹林七賢”之一。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向秀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向秀的故事

  向秀出生於227年,卒於272年,與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同為“七賢”。因他們常常在竹林下喝酒,所以後來就被稱為“竹林七賢”。

  向秀少年時便因才華橫溢而遠近聞名,後來在偶然中與山濤一見如故,成為了知己好友。通過山濤,向秀又得以與嵇康等人相識,同遊於竹林之中。向秀、嵇康和呂安關係最為要好,平時往來也頗多。

  後來,向秀目睹了嵇康被害的整個過程。當初鍾會被嵇康奚落,之後鍾會一直對此懷恨在心。而嵇康也因此而惹來了殺身之禍。向秀看到了好友遇難,這件事對他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在嵇康和呂安先後被害後,向秀痛徹心扉,並在這個痛苦的過程中苦苦掙扎,終於悟出了新的道理,使他更加地寧靜淡泊。

  向秀晚年的時候,因時局動盪,為了避免殺身之禍,而接任官職。他唯獨喜好莊子之學,所以開始注《莊子》。可惜的是這部注還沒有完成,向秀就去世了。後來郭象繼承了他的書,成書《莊子注》。因此後世對《莊子注》的作者是誰,一直對存有爭議,但大部分情況下還是認為是郭象所著。

  向秀聞笛的故事

  向秀是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之一,然而他們理想中的自由,在現實面前是那麼的脆弱。終於有一天竹林七賢分崩離析,向秀自己也被迫入仕。向秀聞笛就是在懷念自己的老朋友。

  向秀聞笛的典故就是出自他的一篇賦中,他聽到了來自鄰居的笛聲,回憶了往昔友人相聚的美好時光,從而抒發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向秀、嵇康和呂安是好朋友,他們配合默契、志趣相投。然而,嵇康和呂安卻先後被殺,往日的美好皆不復存在了。嵇康才華橫溢,精通音律。他臨死之前,曾取琴彈奏。那個時候,向秀即將要遠行,路過往日嵇康的故居,目之所至,無一不是寂寥、空曠的悲涼模樣。恰逢鄰居在屋中吹笛,吹出的笛聲悲涼和悽苦,正是當時向秀心中的真切感受。鄰居的笛聲吹入向秀的耳中,深深地震動了向秀的心。向秀不禁開始回憶,在往昔的歲月中,與嵇康、呂安一起遊玩、飲酒,肆意放縱,縱情于山水之間的美好時光。可惜的是,如今這些美好將再不可得。想到此處,向秀不禁發出了深深地嘆息。

  所以,向秀聞笛是向秀在呂安和嵇康被殺後,路過嵇康的舊居,目之所觸,一片淒涼。在聽到了鄰居的笛聲後,被笛聲所觸動,回憶舊日的遊宴時光,感嘆而作下了一篇《思舊賦》。如今大多通過向秀聞迪來表達對友人的懷念。

  向秀和郭象有什麼關係

  說起向秀和郭象,人們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莊子注》了。向秀唯獨喜好老莊之學,晚年的時候著書成冊,可惜的是在即將完成的時候就去世了。後來郭象繼承了向秀的作品,形成了如今的《莊子注》。

  但是關於《莊子注》的作者是誰,有兩種不同的說法:其一是向秀比郭象先創作了此書,而郭象則是在其的創作基礎之上加以拓展。郭象只是借鑑了向秀的一些優秀的見解,但是其中大部分的創作還是由郭象完成的。所以,郭象是此書的作者。

  其二是向秀已經大致完成了此書,只剩下一個小部分沒有完成就去世了。郭象在此書中加了一小部分,然後就將其據為己有了。所以,這部書的作者應該是向秀。

  在《世說新語》中有這樣的記載:向秀喜好莊子之學,發倔了莊子當中的深意,撰寫了《莊子注》。向秀死後,他的兒子還年幼,無力保護向秀的著作。郭象見向秀所著的《莊子注》不為世人所知,就私下將其據為己有,成為了他自己的作品。後來,經過郭象加工的《莊子注》被世人所知,而向秀的的作品卻被淹沒了。

  關於《莊子注》的作者到底是誰,世人已經無從知曉了。但是如今,大部分情況下,人們還是會將《莊子注》視為是郭象的作品。

 

向秀有什麼故事
關於嵇康的一生
相關知識
向秀有什麼故事
向秀有什麼故事
豬叫石是什麼東西有什麼故事
伊索寓言還有什麼故事
恩格斯有什麼故事
胡塞爾有什麼故事
阿奎那有什麼故事
趙飛燕有什麼故事
冉閔有什麼故事
周敦頤有什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