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駱賓王是誰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駱賓王號稱“神童”,相傳《詠鵝》就是他這個時候作的,是“唐初四傑”之一,是四傑中詩作最多的。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歷史上駱賓王的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歷史上駱賓王的簡介

  駱賓王***約619—約687年***,而《唐詩三百首新注》記載,其是公元640年出生,逝世日期不祥。駱賓王字觀光,婺州義烏人***今中國浙江義烏***人,唐朝初期的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又與富嘉謨並稱“富駱”。駱賓王七歲能屬文,尤妙於五言詩,嘗作《帝京篇》,當時以為絕唱。初為道王府屬,歷武功主簿,又調長安主簿。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時,駱賓王代他寫《討武檄》。檄文羅列了武后的罪狀,寫得極感人。當武后讀到“一抔土之未乾,六尺之孤安在”兩句時,極為震動,責問宰相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業兵敗後,駱賓王下落不明,或說是被亂軍所殺,或說是遁入了空門。有《駱賓王文集》遺世。

  駱賓王在獄詠蟬的故事

  公元前678年,駱賓王剛榮升侍御史不久,因為性情耿直,在上書議事時觸犯了武則天,隨後又遭到了小人汙衊,以貪汙和忤逆罪被判入獄,《在獄詠蟬》便是這次牢獄之中創作的。《在獄詠蟬》有兩部分組成,簡短精美的駢文作的序和五律詩。序文是一段抒情故事,講述了駱賓王作這首詩的起因,綜合的敘述了蟬,借之表達了自己身陷囹圄的哀怨及希望朝廷能夠明察秋毫為自己平冤的期望,為下面的主體詩文做好了鋪墊。

  序文中,駱賓王用典故來表達自己當時的心境與期望。在聽到蟬鳴心中產生了悲傷之感,用反問的語氣將蟬與他自己緊緊的結合在了一起。隨後便開始綜合性的敘述了蟬,包括蟬的形態,蟬的習性以及蟬有哪些美德,雖實在介紹蟬,但駱賓王將蟬影射到自己身上,用蟬寓己,達到了一種人蟬合一的境界。

  做好了鋪墊,在五律詩中,便將蟬與自我融合的更加徹底,使得駱賓王想要表達的感情與期望表現的更加淋漓盡致。從開始用蟬鳴來勾起了思鄉之情,一個人在異鄉,在獄中,對於家鄉的思念比以往更深。接著一蟬一人的並排描述,讓人與蟬結合在了一起,用比興的手法來表達自己身陷囹圄、一事無成的悽慘感情。然後不提蟬,不提人,將自己與蟬真正的融合在了一起。

  這首詩情感細膩深邃,字裡行間處處體現著駱賓王深厚的功力。對於蟬的妙處不僅僅只是在於結構上的符合,更是在於蟬的意向上所包含的文化內涵,使其成為了後世膾炙人口的佳作。

  駱賓王做詠鵝詩的故事

  人們對於駱賓王這位偉大的詩人耳熟能詳,大多都是因為他那首家喻戶曉的“詠鵝”,很多人正是因為他的這首詩,而稱他“神童”。其實並不足為奇,因為這首詩的創作時在駱賓王7歲的時候。

  據說,駱賓王家附近有一個池塘,每到春天柳條拂面,柳樹的倒影在水面上熠熠生輝,鵝群在睡眠上格外愜意,景色引發人無限的遐想。這首詩的創作正是因為有一天駱賓王家中有客人來訪,客人聽聞駱賓王的才能想故意設一道難題給他,借用這個池塘給他出了一題,結果年少的他並沒有怯場,思索了一會兒便作出了這首《詠鵝》。

  這首詩無非是一首佳作,詩中動靜結合,顏色的對比和線條的勾勒,引發人無限的遐想,鵝的形象浮現在人們的眼前,讓人心生嚮往。第一句的三個“鵝”,迴圈往復突出了對鵝的喜愛,而第二句式寫鵝的聲音,句中的“曲”字把鵝仰天嘎嘎的叫聲十分深動的描繪出來。特別是最後的“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兩句對偶句,“浮”字寫出了鵝在水面上悠然自得靜止的狀態,而“撥”字則寫出了鵝腳掌波動水面嬉戲游泳的狀態,這兩句對仗工整,並且動靜結合,彷彿身臨其境。

  《詠鵝》無非是駱賓王最著名的詩之一,詩中動與靜的結合,以及色彩與聲音的巧妙結合給詩增添了許多色彩,完美呈現出了鵝的美妙身姿和形態。

 

蘇軾生平簡介_蘇軾作品介紹
蘇軾與韓愈並稱為什麼_蘇軾對韓愈評價
相關知識
歷史上駱賓王是誰
歷史上駱賓王是誰
歷史上的駱賓王是誰
歷史上的駱賓王是誰
歷史上霍成君是誰
歷史上的劉伶是誰
歷史上肯尼迪是誰
歷史上哥倫布是誰
歷史上的嵇康是誰
歷史上許平君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