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的弊端主要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9日

  孔子是一代聖人,但對於孔子的思想存在一定的弊端和侷限性。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希望對你有幫助!

  孔子思想的弊端

  一、違背了生命平等和個體差異性及自然屬性的本質特徵。從自然科學的角度來說,每一個生命在本質上是平等的,但同時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而儒家思想卻捨本逐末,以權力的大小高低建立起一套極不平等的森嚴的等級制度並扼殺人的個體差異性,竭力要求各項行為準則的同一。這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矛盾之處:當建立等級制度時,孔老似乎注意到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此差異不屬於本質特徵***;而在各項言行***包括個人的興趣愛好***等要求上,又忽視了人的個體差異性,一棒子揮下君子當如何如何,如何如何是小人,對於手工技藝、發明創造類,硬是斥為奇技淫巧。

  二、儒家只強調人的社會屬性,卻忽略了人的自然屬性。前面已經提到過,自然屬性是生命的本質特徵。首先,人是自然人;其次,才是社會人。儒家不在人的自然屬性的基礎上確定相應的社會屬性,卻只片面強灌社會屬性***且僅是為封建統治階層服務的社會屬性***,猶如空中樓閣,勢必塌下來壓垮扭曲人的天性個性人性理性。比如:所謂的“齊家治國平天下”,說得如此偉大,卻盡是社會任務,而且是較為單一的社會任務,即:家庭和社會管理,說白點,就是赤裸裸的政治;全然不管不問首先個人的本能慾望、先天興趣是什麼,一個人適不適合從政,今天吃得飽嗎?明天有地方住嗎?後天怎麼生存下去?……一代一代的儒生們只管捧著《四書五經》搖頭晃腦,滿口之乎者也,為將來進京趕考、為官從政作充足的準備。至於生活的其它樂趣,探究大自然的種種奧祕,從事其它的社會勞動等等等等,與他們何干?!又比如:“婦從夫,夫亡從子。”此婦在這裡還有自然屬性嗎?我們知道,她首先是她!是一個人!一個女人!其次才是丈夫的妻子,兒子的母親。作為個人,她有她選擇的權利,可以從,也可以不從;為何卻只有從的份?

  孔子的主要思想

  政治思想

  其核心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 孔子全身畫像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經濟思想

  孔子的經濟思想最主要的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這也是儒家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孔子所謂"義",是一種社會道德規範,"利"指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謀求。在"義"、"利"兩者的關係上,孔子把"義"擺在首要地位。他說:"見利思義"。①要求人們在物質利益的面前,首先應該考慮怎樣符合"義"。他認為"義然後取",即只有符合"義",然後才能獲取。孔子甚至在《論語·子罕》中主張"罕言利",即要少說"利",但並非不要"利"。《左傳·成公二年》記載,幹不符合道義的事而獲得富貴,就如同浮雲一樣,②不屑於用不義的手段取得富貴。孔子還認為,對待"義"與"利"的態度,可以區別"君子"與"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義"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養的"小人",則只知道" 影視作品中的孔子利"而不知道"義"。這就是孔子在《論語·里仁》中說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有人認為孔子既然重"義",則勢必輕視體力勞動。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論語》中記載他對想學農的弟子樊遲十分不滿,罵他是"小人"。這是因為孔子認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擔的是更大的責任。他要讓他的學生成為價值的承擔者而不是一個農民。   由於孔子保守的政治態度,因此對待經濟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實行"初稅畝",從法律上承認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時代的重大經濟改革;但是據《左傳》說,孔子修《春秋》時記載"初稅畝",目的是批評其"非禮也"。而民眾不富足,國君沒有富足的。在《論語·堯曰》中還記載,孔子主張"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對民眾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張賦稅要輕一些,徭役的攤派不要耽誤農時。《論語·述而》記載,孔子還對當時的為政者進行說教,要求為政者不要過於奢侈,要注意節儉。他說:"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同時,還主張"節用而愛人"。這裡麵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運用於經濟領域。

  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個性差異主要是因為後天教育與社會環境影響***“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應該受教育。他提倡“有教無類”,創辦私學,廣招學生,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範圍擴大到平民,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他主張“學而優則仕”,學習了還有餘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養從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須具有較高的道德品質修養,所以孔子強調學校教育必須將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其中“禮”為道德規範,“仁”為最高道德準則。“禮”是“仁”的形式,“仁”是“禮”的內容,有了“仁”的精神,“禮”才真正充實。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樹立志向、克己、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在主張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同時,他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同時還必須“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他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謂教師應該在學生認真思考,並已達到一定程度時恰到好處地進行啟發和開導,他又是在教學實踐中最早採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過談話和個別觀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學生的個性特徵,在此基礎上,根據各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養出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熱愛教育事業,畢生從事教育活動。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範行為感化學生。他愛護學生,學生也很尊敬他,師生關係非常融洽。他是中國古代教師的光輝典型。孔子的教育活動不但培養了眾多學生,而且他在實踐基礎上提出的教育學說,為中國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

  美學思想

  孔子的美學思想核心為“美”和“善”的統一,也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孔子提倡“詩教”,即把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結合起來,把文學藝術當作改變社會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並且孔子認為,一個完人,應該在詩、禮、樂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學思想對後世的文藝理論影響巨大。

猜你喜歡:

孔子的思想與企業管理_孔子思想對企業管理的指導方法
蒙臺梭利是誰
相關知識
孔子思想的弊端主要有哪些
練瑜伽瘦肚子的技巧主要有哪些
秋季預防上火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網咖路由器裝置受攻擊的來源主要有哪些
溝通的技巧主要有哪些方面
計算機網路應用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導致蕁麻疹的病因主要有哪些
風熱感冒的症狀主要有哪些
醫患關係緊張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洋蔥的品種主要有哪些_洋蔥的種植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