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主出嫁之前準備有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婚姻是人一身中的頭等大事,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父母嫁女可是操碎了心啊。不僅是平民百姓,就連金枝玉葉的皇室公主也“愁嫁”。下面由小編給大家介紹古代公主出嫁之前準備吧,僅供大家參考。

  古代公主出嫁之前準備

  在清朝,在公主大婚之前都會先指派一個宮女前往駙馬府中,前往試驗駙馬是否值得公主下嫁,如府裡情況,駙馬身體狀況等等,宮女試驗成功回宮稟告過太后皇后之後才會正式籌辦公主的婚禮。

  而被卻認為儲君的皇子,婚事更是尤其慎重,皇帝在大婚之前,必須先挑選八名年齡較大的宮女,給皇帝侍寢。目的是為了教會皇帝怎麼大婚。

  當然除了這八名侍寢宮女外,還有十六名侍女從旁協助侍候皇帝。因為皇帝婚前的這個儀式非常重要,所以這十六名侍候的侍女的言行舉止也不能出絲毫紕漏,不能打噴嚏、咳嗽、唾吐和發出任何聲響。

  在婚前對小皇帝或者小太子做這種試婚教育,其出發點原本是為了及早給他們啟蒙,好讓他們在大婚時能夠從容不迫。

  古代公主出嫁的禮儀

  公主是皇帝的女兒。公主出嫁又稱“出降”、“下嫁”或“釐降”;額 駙娶公主則稱“尚”某公主。因為公主是“金枝玉葉”,地位比其夫***額駙*** 要高。 公主婚禮主要由指婚、納彩、出降、合巹、歸寧等禮儀組成。

  指婚之日,宗人府管理大臣將所選額駙帶至乾清門東階下,宣旨:“今 以某公主擇配某人。”額駙跪拜接旨。指婚後,額駙家擇吉日向皇家行納采 禮***又稱“一九禮”***。屆時額駙送彩禮至午門外恭進。據《大清會典事例》 載,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以前,彩禮為“馱一、馬八”;後改為“羊九 只”。納采次日,皇帝於中和殿、保和殿懸彩設宴,款待額駙及其男性族人。 額駙等先至慈寧宮外向太后行禮,再至保和殿向皇帝行禮,然後入宴。席間 演奏吉祥樂曲。宴畢,額駙等還要到皇后宮外向皇后行禮。同日,太后在慈 寧宮宴請額駙族中女眷,皇后率皇貴妃、妃嬪等與宴。

  出降前一日,內務府官員率鑾儀校抬送公主嫁妝至額駙家,額駙要率族 人於乾清門外行三跪九叩禮迎接。嫁妝送到後,由內務府管領命婦負責陳 設。隨同嫁妝送至額駙家的還有一名“試婚格格”***格格,滿語小姐之意***。 試婚格格由皇太后或皇后於宮女中選擇精明貌美者充當,任務是在公主出降 前先行與額駙同床試婚,以查驗額駙有無隱疾和性生活情況等;試婚後即遣 人將查驗結果回報宮中。如無異常,公主出降便按期舉行;反之,則另議。 試婚格格在公主出降後一般留作額駙的側室,少數也有做公主女侍的。試婚 之儀是清宮特有的習俗。此舉僅限於皇家公主下嫁,其他王公貴族禁行。 公主出降這天,額駙家將準備好的“九九禮”抬至午門恭納。禮品為鞍 馬18匹、甲冑18副、馬21匹、馱6匹、宴桌90席、羊81只、乳酒和黃 酒45瓶。受禮後,皇帝、皇太后分別於太和殿和慈寧宮宴請額駙家男女族 人。

  但從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起,出降日的九九禮及筵宴均被廢止。 準備出降的公主身穿吉服;吉時到,先至皇太后、皇帝、皇后前依次行 告別禮;如系妃嬪所出,再向生身妃嬪行禮。然後,公主在命婦引導下升輿 出宮,赴額駙府邸。公主乘輿由內務府校尉抬行。其前有儀仗開道;其後, 送親福晉、夫人、命婦等乘輿隨行;最後是護送的騎馬軍校。送親隊伍浩浩 蕩蕩。至額駙府邸後,額駙父禮男賓於外廳,額駙母禮女賓於中堂,公主與 額駙於洞房行合巹禮。禮畢眾退。 歸寧是婚禮的最後一項儀式。婚後第9日,公主偕額駙入宮拜見太后、 皇帝、皇后等,依次行謝恩禮。其日宮中少不得還要大張筵宴,熱鬧一番。

  古代公主出嫁的嫁妝

  財禮本為“採禮”,即古代男女結婚程式之一、納采環節要準備的一份大禮。因為是一筆不小的財富,民間乾脆俗稱之為“財禮”。據《晉書·禮志下》記載,西漢初年的劉姓皇家有這麼一個規矩:“聘後黃金二百金斤,馬十二匹;夫人金五十斤,馬四匹。”漢代200斤黃金***有學者認為是銅***,相當於現代49600克,以目前每克330元的國際交易價格來算,這筆聘禮近16368000元人民幣。


中華文明的起源
中國古代貴族大門
相關知識
古代公主出嫁之前準備有什麼
古代公主出嫁的貴稱
古代公主出嫁婚禮流程
古代公主出嫁的嫁妝
古代公主出嫁場景描寫
古代公主出嫁頭飾的素材圖片
古代公主出嫁頭飾圖片
古代公主出嫁衣服樣式圖片
古代公主出嫁禮儀
古代公主出嫁後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