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從前更誠惶誠恐的董倩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焦點訪談”“新聞調查”“新聞會客廳”“面對面”“新聞1+1”……央視新聞頻道這些響噹噹的名牌欄目,都曾活躍著一個知性樸實的身影——董倩。

  香港迴歸、50年國慶、澳門迴歸、申奧成功、APEC會議、中國入世、載人航天飛行、北京奧運會、汶川大地震……央視這些重大活動報道中,都有一位秀外慧中的女子——董倩。

  這位在央視摸爬滾打14年的資深記者和主持人,對成功的解讀很簡單:努力和機遇是每個人成功的砝碼,只要有機會就儘量抓住。

  適度的自卑讓我前行

  董倩經常被人問及,當初為什麼選擇北京大學歷史專業。而她總是誠懇回答:“十幾歲的小女孩面對歷史的感受,和到了40歲的時候再看歷史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當時學歷史可以說是‘不得已而為之’。” 為什麼“不得已”呢?

  那時霍達的小說《穆斯林的葬禮》風靡校園。小說以美麗的北大為故事背景,描寫了一段唯美的愛情故事。當時,董倩心想,就憑這部小說自己也要去北大讀書!但她報考的是北京大學英語系,英語成績卻一般,只能留在北大讀“冷門”專業。

  選擇了歷史系,可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年度大事表,壓根兒就不想好好學。她特別羨慕英語系的女同學,總覺得自己失去了最心愛的東西,還會躲起來偷偷流淚。

  整個大一,鑽了牛角尖的董倩根本沒有調整過來,沉浸在失落裡,學不進去。

  如今的她已深諳一個道理:“當你經歷了一些事,你會問‘為什麼’;當你問‘為什麼’的時候,你就想知道以前是什麼樣的。這大概就是歷史的魅力所在。”

  董倩最愛北大的未名湖,春夏秋冬每次季節轉換的時候,她都要去湖邊轉一轉。她還喜歡泡圖書館,想讀什麼就讀什麼,讀不懂的,就影印下來帶回宿舍再讀。在北大4年,她沒有找男朋友,不是在湖邊散步就是在圖書館啃書本。

  在北大,像她這樣的學生很多,充滿著求知的、向上的朝氣,那種氛圍讓董倩至今懷念。

  從北大畢業後,董倩為求職的事四處忙碌。

  1995年10月,董倩去參加央視的招聘考試。灰毛衣、格子襯衫,短頭髮、戴眼鏡,董倩素面朝天,帶著一身“學生氣”,夾在精心化妝、打扮入時的對手中間,顯得格外“稚嫩”。但她那種特有的自信和朝氣,打動了在場的考官,最終順利進入新聞評論部“焦點訪談”欄目做編輯。

  那是11月底的一天,天是灰色的,飄著雪花,冷得不得了。她早早趕到央視東門傳達室,等製片人李小萍來接她進去。她緊張興奮地站在雪地裡,一點都不冷,渾身發熱。

  漫天的大雪,熱烈奔放,董倩從此進入央視的大門。這一扇門就此改變了她的一生。

  真正進入央視,董倩覺得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歸零。她根本不懂電視,連什麼是編輯都不懂!也沒有人主動輔導一個新人,不懂的她就要勤問,賠笑臉去迎人家的冷漠。

  她感覺自卑透了。

  北大4年培養的清高,就此轟然破碎。看著辦公室同事出出進進忙這忙那,自己卻像個木頭一樣,傻呆呆坐在辦公桌前不知所措。

  後來,她得到機會去採訪那些“東方之子”,但白巖鬆採訪一個人只需20分鐘,自己卻需要2個小時,心中對臺裡的攝像師感到十分歉意。

  在“東方之子”的一次採訪中,採訪物件告訴董倩,“人和人的資質都差不多,有的人能成功,有的人不能,就在於誰能堅持。”

  這話讓董倩明白:只有改變自己,適應社會,執著努力地堅持,堅持,再堅持。

  如今的董倩平靜地說:“一個人在從學校到社會,從年輕到成熟的過程中,適度的自卑是非常好的,它會推動你向前。當你知道自己這方面不如別人的時候,克服缺陷的過程就是努力向前的過程!”

李靜的傳媒帝國故事
下跪的冠軍王濛的故事
相關知識
比從前更誠惶誠恐的董倩故事
通過誠信成功的勵志故事
關於誠實的故事_誠實守信的寓言故事
以誠信為題的童話故事
誠信經商的真實故事
誠實守信的寓言故事
誠信禮儀的幼兒故事有哪些
誠信童話故事_誠實守信的童話故事
誠信童話故事_誠實守信的童話故事
古今中外從失敗走向成功的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