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名人勵志奮鬥的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0日

  相信有很多小夥伴都會經常找一些來看看,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吳冠中的“瘋”

  上世紀的80年代初期,吳冠中的畫作以百萬港元被人購藏。恰恰在他的畫作走紅之際,他變成了“瘋子”。那麼,到底什麼原因使他變“瘋”了呢?

  有位記者聽聞一代大師變成了“瘋子”,非常吃驚,為了探明真相,特趕到大師的住處。

  只見簡陋的房屋內,吳冠中坐在椅子上,氣定神閒地擺弄各種畫作,左瞧右看後,臉上綻放坦然微笑,然後毫不留情地把畫作撕成碎屑,丟到身邊的垃圾桶裡。

  記者進門看到這一幕,愣怔在那裡,嘴被驚訝擴張成“!”。

  “大師真瘋了,這位蜚聲海內外的藝術大師,一幅畫價值連城,他卻悍然不顧,撕得津津有味。這哪是撕畫作,這是撕掉得鈔票啊!”記者暗自焦急思忖。

  “百聞不如一見,別人說您瘋了,我還半信半疑,今天,果真見您真瘋了!這些畫作,在怎能隨便被您糟蹋掉呢?這些畫作可都是您心血畫筆凝結而成啊!”記者再也按捺不住了,對吳冠中提出了“抗議”。

  吳冠中正聚精會神地沉浸在撕畫中,沒有覺察到記者到來。他抬起頭,望著記者,說:“亂吾心者,名也,亂吾性者,利也。我是瘋了,但我在瘋狂中還是清醒的,那就是,在我還在世的時候,將自己感覺不滿意的作品統統撕掉,以免貽害無窮……”

  記者聽後,再次驚呆了。

  吳冠中的“瘋”是對藝術追求清醒地行動,金錢、名氣等都是身外之物,他的瘋狂舉動是對藝術的敬畏與崇敬;是對藝術的虔誠與憧憬。他的撕畫行動,是對後人的鞭撻與啟迪,更是對真正藝術行為補充與詮釋。

  :傅斯年趣聞軼事

  民國時期“名滿天下,謗亦隨之”的傅斯年被人稱為“學霸”,其實他嫉惡如仇,不畏權貴,留下無數趣聞軼事。

  作為民國時期學術界最活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傅斯年“名滿天下,謗亦隨之”,一生留下了數不清的趣聞軼事。

  傅斯年出身名門望族,1913年入北大預科部,師從黃侃、劉師培等,打下堅實的國學底子。1920年,傅斯年入倫敦大學跟隨史培曼教授研究實驗心理學,同時兼及哲學、歷史、政治、文學、物理學、化學等。1923年9月,赴德國柏林大學研究院,研習相對論、比較語言學等。傅斯年留學海外7年,但卻不拿一個學位,是真正的“讀書種子”。

  傅斯年被稱為“學霸”,實際上他很看重有學問的人。傅斯年十分欽佩陳寅恪的學問,曾對人說:“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抗戰時,傅斯年與陳寅恪在昆明同住一棟樓。傅斯年住一樓,陳寅恪住三樓。每次“跑警報”的時候,別人爭先恐後地往樓下的防空洞跑,傅斯年卻搖晃著肥胖的身軀往樓上跑。他是怕陳寅恪睡覺聽不見警報,加之陳寅恪視力不好、行動不便,怕他遇到危險,所以急忙上樓攙扶陳寅恪下樓。20世紀40年代,中研院籌備成立民族學研究所,擬聘史語所李方桂出任所長,李方桂堅辭不就。中研院代院長朱家驊委託傅斯年前去說服。傅斯年不厭其煩地勸說,結果李方桂說:“我認為,第一流的人應當做學問,第二流做教師,第三流才去做官。”傅斯年聽後不但不惱怒,反而立即躬身作了一個長揖,邊退邊說:“謝謝先生,我是三等人才。”

  傅斯年身高體胖,人稱“傅胖子”。有一個段子,說是抗戰期間傅斯年、李濟、裘善元去重慶赴宴。宴畢,主人替他們僱了三乘滑竿。裘善元第一個出來,抬夫們一看是個胖子,不願抬,互相推讓。接著李濟出來,比第一個還胖,於是四個抬夫又推讓一番。最後,等到傅斯年出來,剩下的兩個抬夫一看,傻了眼,丟下滑竿,掉頭就跑。好友羅家倫曾跟傅斯年開玩笑:“你這大胖子怎樣和人打架呢?”傅斯年回答:“我的體積乘以速度,產生一種偉大的動量。這種動量可以壓倒一切。”或許正是因為有此資本,傅斯年好鬥。有一次,在國民參政會上,孔子的後裔孔庚就中醫問題提了一個議案,傅斯年表示堅決反對。二人展開激烈爭辯,孔庚爭辯不過,就在座位上辱罵傅斯年。傅斯年十分生氣:“你侮辱我,散會後我要和你決鬥。”等到散會後,傅斯年果真在會場門口攔住孔庚要決鬥。孔庚這時已年逾古稀,身單力薄,根本經不起廝打。傅斯年見狀,只好將雙手垂下來說:“你這樣老,這樣瘦,不和你決鬥了,讓你罵了吧。”

  傅斯年疾惡如仇,人稱“老虎”、“大炮”,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他不畏權貴,撰文彈劾孔祥熙、宋子文兩位權貴。羅家倫曾說,傅斯年是唯一敢在蔣介石面前蹺起二郎腿的人。事實上,傅斯年是個很講原則的人。抗戰勝利後,他代胡適接管北大。對於那些在北大淪陷時曾出任偽職的職員,不論多麼有名,傅斯年一概開除,並稱“漢賊不兩立”。晚年執掌臺灣大學,為剎住招生說情之風,傅斯年多次在報紙上發表宣告,稱假如自己以任何理由答應一個考試不及格或未經考試的學生進來,那就是對校長一職的失職。他奉勸至親好友不要向他談錄取學生的事。不僅如此,他還在校長室門前樹一告示牌:“為子女說情者,請免開尊口!”

  :“貨霸”只因愛讀書

  作者:段奇清

  “你們的宋總呢?”每天上午會有人這樣問宋睿的助理。問得多了,一些客戶就不再這樣問了,因為他們清楚宋睿每天上午是不工作的,當然不用說接待客人了,每天上午是他的讀書時間。

  按說宋睿曾是“學霸”,已是CEO的他沒必要再刻苦讀書了,更不用說每天用半天時間專門攻讀。宋睿的父母都是老師,16歲那年,在北大附中唸完初三的他,隨教學交流的父母前往加拿大讀了高中。從小學到中學,宋睿的成績一直是學校年級的前三名。高三時,他攬獲加拿大全國數學比賽冠軍。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宋睿同時修讀機械工程和數學兩個專業。此後,他前往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攻讀研究生學位。

  宋睿似乎讀書已上了癮,研究生畢業後,他成為紐交所上市公司蘭亭集勢總裁的特別助理,做跨境電商物流工作。收入非常可觀,也是他心儀的職業。可做著做著,他覺得缺少點什麼。最後發現,原來可用來讀書的時間太少。要想有大把的時間讀書,就得自己有時間的支配權,而能夠這樣,只有創業自己做老闆。

  是的,讀書讓宋睿找到了創業的方向。一天,他讀著一本雜誌,上面說已有人開發出了讓乘客與出租汽車司機之間相匹配的“打車軟體”。這讓宋睿眼前一亮,因為在做特別助理時,在每天的必讀書中,他得知我國貨運物流的效率非常低,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整合空間。全國有3300多萬貨車司機,承載著中國物流75%的運輸任務,空載率卻高達40%。全國的物流企業也是小、散、亂,40%的物流公司只有1臺貨車。同時,貨運司機通過物流園區中介來獲得運輸資訊,為此要付出每筆業務100到300元的中介費。而且,有時為接一車貨,司機到物流園區資訊部排隊甚至要等候三五天。於是,宋睿決定借鑑打車軟體,開發出一款貨運物流軟體。

  2014年,宋睿辭去美國蘭亭集勢的總裁特別助理職務,成立了羅計物流公司。因為他博覽群書,談吐既深邃又風雅,且總能一言中的,也就有著極大的感召力,很快就招聘到去哪兒網的技術總監、阿里巴巴的“地推”精英、百度和德邦物流等行業的優秀人才。不多久,羅計面向貨主和車主推出了“羅計找車”和“羅計找貨”兩款軟體。

  這兩款軟體宛然為貨車司機和貨主開闢出了兩條快車道,一經推出,客戶紛至沓來。一位叫程偉的貨車司機喜滋滋地說:“我只要看一看手機,通過APP就能得到有關貨物的資訊,同時定好返程運輸的貨物,基本不再有回程空駛的情況。而且,羅計不收費,免除了中介費,我的收入也就增加了三分之一以上。”

  是的,羅計不收客戶的費用,盈利模式是利用平臺形成的大資料獲取可觀的收入,如大資料衍生的保險服務、加油服務、汽車修理服務等,增值空間巨大。

  創業之初,徐小平就為宋睿提供了非常關鍵的500萬元人民幣的天使投資。同時他還得到了IDG的300萬美元天使投資。2015年3月,羅計物流又收穫了來自多家國際投資機構的1.26億美元B輪融資。

  如今,宋睿除了每天上午孜孜不倦地讀書外,注重人才的他一半以上的精力都用在招聘上。週末,以人為本的宋睿請有孩子的員工到自己家裡開“親子party”,妻子親自下廚為員工做菜。

  “讀書眾壑歸滄海,下筆微雲起泰山。”讀書讓宋睿具有親和力,這種親和力又轉化成事業發展的巨大能量。如今,羅計物流已從創始之初的20人發展為300多人。擁有100多萬用戶,覆蓋30多個城市。

  讀書讓宋睿從“學霸”成為“貨霸”,且繼續做“學霸”。“書中自有黃金屋”,他的經歷是對這一箴言做出的最具有時代氣息的詮釋。


短的哲理小故事精選
傳遞正能量的故事精選
相關知識
短篇名人勵志奮鬥的故事
名人勵志奮鬥小故事
名人的青春勵志故事_名人青春奮鬥的故事
名人勵志成功的故事十篇
名人理想奮鬥的故事6篇
名人勵志成才的故事精選
名人勵志成長的故事
名人青春奮鬥的故事
名人艱苦奮鬥的故事_關於名人奮鬥的故事
名人青春奮鬥的故事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