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物小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04日

  關於勵志人物故事你看過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劉永好

  創業20多年的磨練對於我來說,擁有多少財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擁有了創造這些財富的能力!假如我的所有財富都消失了,還可以從頭再來。――劉永好

  今天的創業者,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並學會把遠大的目標分解、簡化成具體的一件件事情。因為一個困難、一個困難地去克服,比一下子面對一大堆困難要好得多。――劉永行

  出生於四川新津一個貧苦家庭的劉永好,20歲之前幾乎沒有穿過新鞋,所以其最大目標是擁有一雙新鞋和一輛自行車。在他心中,最好的工作就是進入當地的工廠當一名工人,那樣自己就可以衣食無憂慮了。

  出生於四川新津一個貧苦家庭的劉永好,20歲之前幾乎沒有穿過新鞋,所以其最大目標是擁有一雙新鞋和一輛自行車。在他心中,最好的工作就是進入當地的工廠當一名工人,那樣自己就可以衣食無憂慮了。

  近5年的知青生涯結束後,劉永好又進入學校學習,畢業後留校成為老師。此時,他的大哥劉永言已從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畢業分配到成都906廠計算機所工作;二哥劉永行從成都師範專科學校畢業後到了縣教育局工作;三哥陳育新劉永美,因過繼到陳家而改名從四川農業學院畢業後在縣農業局當農技員。

  在改革開放的大形勢下,四兄弟開始不安分起來。1980年春節,劉永行為了讓哭鬧著要吃肉的四歲兒子能夠在過年時吃上一點肉,從大年初一到初七,在馬路邊擺了一個修理電視和收音機的地攤。短短几天裡他竟然賺了300元,相當於他當時10個月的工資!

  四兄弟一商量,就想辦一家電子工廠,並很快生產出音響樣品。劉永好拿著音響到鄉下想和生產隊合作,他們出技術和管理,生產隊出錢。沒有想到的是,此事上報到公社之後,公社書記一句“集體企業不能跟私人合作,不準走資本主義道路”,此事胎死腹中。

  1982年,四兄弟經過激烈的討論,三天三夜的家庭會議做出決定:辭去公職幹個體。他們就想,搞自己曾經做過的音響投資大,而且還有很多條條框框;而搞養殖業不需要很多投資,技術含量低,自己也熟悉。創業目標定下了,資金還沒著落,四兄弟想到向銀行貸款1,000元,但結果是當頭一盆冷水。

  他們只好典當了手表、自行車等值錢的家當,籌集了1,000塊錢,開始養雞、養鵪鶉。“當時真的是一分一分掙錢,看著鵪鶉下了一個蛋,就意味著賺了一分錢。”劉永好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情是,當時騎車載著鵪鶉蛋被一隻狗追趕,後來摔倒在地,200只鵪鶉蛋全摔碎了,他當時掉下了眼淚,不是因為被狗咬得疼,而是惋惜碎掉的蛋。

  由於意識到鵪鶉的生意不可能再擴大,1986年,四兄弟利用此前積累的近1,000萬元資金轉向豬飼料市場,希望集團誕生了,成為本土飼料企業龍頭。1997年,四兄弟宣佈和平分家,劉永言創立大陸希望集團,劉永行成立東方希望集團,劉永美建立華西希望集團,劉永好成立新希望集團。

  :魯冠球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難戰勝的也是自己,控制人的物質慾望有利於磨練自己的意志。當企業家如果光會享樂,早上圍著車子轉,中午圍著盤子轉,晚上圍著裙子轉,企業家就不成為企業家,是敗家。

  魯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蕭山市寧圍鄉,父親在上海一家醫藥工廠工作,收入微薄,他和母親在貧苦的鄉村,日子過得很艱難。15歲輟學後,經人幫忙,魯冠球被介紹到蕭山縣鐵業社當了個打鐵的小學徒。

  2007年,在接受一家美國媒體的採訪時,萬向集團董事長魯冠球這樣解釋自己當時的創業動機,“如果你出生在教室裡,那麼你以後就可以在那裡讀書,如果你過去是一個農民,那麼就一直會是農民,而我不想一直當農民,我要想一切辦法跳躍龍門。”

  魯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蕭山市寧圍鄉,父親在上海一家醫藥工廠工作,收入微薄,他和母親在貧苦的鄉村,日子過得很艱難。15歲輟學後,經人幫忙,魯冠球被介紹到蕭山縣鐵業社當了個打鐵的小學徒。

  但三年後,由於精簡人員,他被辭退回農村。不服輸的魯冠球決定創業,“沒想過要當企業家,我辦企業是逼上梁山。”當時他看到鄉親們磨米麵不方便,而自己對裝置很感興趣,便籌錢購買裝置,開辦了一個沒敢掛牌子的米麵加工廠。後來因為禁止私人經營,加工廠又被迫關閉,為了償還債務,魯冠球不得不將三間老房子變賣。

  雖然受到打擊,魯冠球並未放棄。由於“停產鬧革命”,當時人們連鐵鍬、鐮刀都買不到,自行車也沒有地方修。在經過15次申請之後,魯冠球開辦了一個鐵匠鋪,很快生意紅火起來。到了1969年,由於政府要求每個城鎮都要有農機修理廠,富有經驗且有些名氣的魯冠球被公社邀請去接管已經破敗的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其間除了管理農機修配廠,只要能賺錢、做得了的營生,魯冠球都做了嘗試。

  之後10年間,靠作坊式生產出的犁刀、鐵耙、萬向節、失蠟鑄鋼等五花八門的產品,魯冠球艱難地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積累。1978年春,魯冠球的工廠門口已掛上了寧圍農機廠、寧圍軸承廠、寧圍鏈條廠等多塊牌子,員工也達到了300多人。由於看到中國汽車市場開始起步,魯冠球調整公司戰略,集中力量生產專業化汽車萬向節。當年秋天,他將工廠改名為蕭山萬向節廠即今天萬向集團的前身。

  在1980年的全國汽車零部件訂貨會上,雖被拒絕入場,但魯冠球並不放棄,在會場外擺起了地攤。在聞聽會場內正陷入價格拉鋸,他便張貼廣告,以低於場內20%的價格,銷售自己的高質量產品,很快廠家便湧出場外交易。萬向此役獲得了210萬元的定單,魯冠球成為最默默無聞的大贏家,打出了名氣。

  :馮侖

  我們在創業的過程中會不斷失去很多常人看到的幸福,但同時也獲得了常人所沒有的幸福。人一生最多的知識、智慧和追求都與幸福有關,但最多的痛苦、失落和損失也都與幸福有關。

  馮侖20歲就入了黨,上世紀80年代先後在中央黨校、中宣部、國家體改委任職,也曾是一位熱血青年。當“萬元戶”、“下海”、“倒爺”等新名詞出現時,馮侖終於按捺不住創業激情,放棄仕途毅然下海。

  1991年,此前已在牟其中屬下的南德集團經過2年曆練的馮侖又踏上了海南那片熱土,與王功權、王啟富、劉軍、易小迪、潘石屹等六人成立了海南萬通。手裡只有3萬元的馮侖找到一家信託投資公司的老總,大談海南房地產的機會以及自己的為人和出身。馮侖後來曾表示:“做生意的人都特別能‘說’,而且你會發現,尤其是創業者,他們會就一件事情不停地說,說過之後,當著你的面還可以重新講給別人聽,一點心理障礙都沒有。要沒有心理障礙地對某一件事情反覆地講,講到最後連你自己都相信了,然後你才能讓別人相信。”

  初步取得對方認可後,馮侖又開始講自己也剛剛鬧明白的新名詞“按揭”,他告訴對方這是一種全新的做房地產的形式,用很少的錢就可以做很大的專案,對方聽得似懂非懂。談話的目的當然是從對方那裡拿到錢,馮侖的本事在於他的“懂人”和“會說”,他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找到打動對方的那一句話。“就那麼一句,不會說,說一輩子也說不出來;會說,三分鐘就能將這句說出來。”談完馬上就能賺到的錢,馮侖盯著對方的眼睛說,“這一單,我出1,300萬,你出500萬。我們一起做你幹不幹?”

  對方點頭同意,馮侖立即騎著自行車跑回去寫檔案。在最短時間內將手續做完後,馮侖讓王功權負責將錢在最短的時間內拿回來。王功權是談判高手,他在最短的時間拿到了500萬元。馮侖他們拿著這500萬元,又立即從銀行貸了1,300萬元,接著又用這1,800萬元購買了8棟別墅,重新包裝之後賣了出去,賺到300萬元。這就是萬通的發家史。

  多年後,馮侖如此總結:“做大生意必須先有錢,第一次做大生意又誰都沒有錢。在這個時候,自己可以知道自己沒錢,但不能讓別人知道。當大家都以為你有錢的時候,都願意和你合作做生意,到最後你就真的有錢了。”

勵志人心的小故事
勵志人物故事楊六斤
相關知識
勵志人物小故事
關於勵志人生小故事大道理
經典故事勵志人生小故事
勵志動物小故事大道理簡短
勵志的有關著名人物小故事
現代勵志創業人物小故事
名人勵志奮鬥小故事
名人的勵志口才小故事
名人勵志英文小故事_關於名人的英文版勵志故事
名人成長勵志簡短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