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版畫插圖題材與內容的研究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01日
  摘要:明代是我國版畫欣欣向榮,大放異彩的鼎盛時期,出現了大量的優秀作品,並呈現了一種“百花齊放”的局面,各種流派的藝術風格和藝術思潮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這時期版畫插圖達到了高峰,其技術水平比起前代來更精細、更高超、內容題材也更加豐富多樣,其中明代末年又以插圖作家陳洪綬的《九哥圖》、《水滸葉子》為代表,《水滸傳》、《金瓶梅》、《三國演義》等長篇小說鉅著的題材,更是多次被藝術家所引用,創造了自己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和藝術言語。這一時期佳作如雪,不勝列舉。
  關鍵詞:明代版畫;插圖;研究

  中國版畫藝術步入到明代,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城市工商業日漸發展繁榮,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帶動了手工業的發展。這些都成了帶動版畫藝術發展的推動器,使得版畫在明代時期得到了空前的繁榮發展,影響之深遠。而在這時期的版畫插圖,不僅對後世產生了空前絕後的影響。而它所產生的藝術價值更是值得我們去研究、去探討、去學習。
   一、版畫插圖在明代的發展期
  版畫插圖在明代得到了高度發展,在繼承宋元版畫傳統的基礎之上,不管是在藝術風格和藝術技巧上都有明顯的飛躍,真所謂是長江後浪推前浪。萬曆年間,隨著以城市手工業為主的商業經濟的繁榮和市民文化的興起,大大刺激著私人的刻書行業和書籍插圖的發展從而大大拓寬了廣闊的市場,數量和質量都居首位。這一時期也可稱之為中國版畫版畫的“文藝復興”時期。
  一明代插圖版畫的繁榮還體現在題材內容的豐富和藝術價值的提高上。其中小說插圖更見繽紛燦爛。
  明代小說多來源於宋元話本和民間傳說,明初時已出現了《水滸傳》、《金瓶梅》、《三國演義》等長篇小說鉅著,題材多以史類所佔比例最大,其中《水滸傳》、《三國演義》的插圖版本最多,質量之高,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三國演義》的插圖版本不少於九種,建陽刻本圖多而樸實古樸為主;而金陵刻本已注意到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內在氣質把人物刻畫得行惟妙惟肖。《水滸傳》的版本更是甚多,而且不同地區表現出來的藝術風格都是截然不同。福建建陽雙峰堂刊本《京本增補校正全像忠義水滸志傳評林》,每頁上欄寫評語,中欄畫插圖,兩旁加簡要說明,下欄為正文。畫面雖不大,場景也有所限制。但情節簡明,人物突出,而且具有很強的連續性,每頁插圖連在一起就是一套連環畫,也為明代插圖中最多的一部。容與堂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評忠義水滸傳》,每日插圖兩幅,每圖一面,由微派刻工黃應光、吳鳳台刻,些套插圖重視人物形象的塑造,善於抓住人物內心感情,如“武松醉打蔣門神”頁,武松揮拳擊倒蔣門神,仰首揚須,的神態,傳達得淋漓盡致。此本捕捉人物動物動態、表情細緻,線條較為粗簡。刀法亦顯粗獷豪放,粗中見細,具有獨特的藝術特色。
  二城市的繁榮和市民階層的壯大直接影響到戲曲版畫插圖在建陽、南京、微州、杭州、蘇州等地的發展。因此,在這些地區的刻書中,戲曲劇本佔有相當的比重,內容包括元代的雜劇和明代的傳奇故事,具有來自民間的傳說,也有文人自己的創作,插圖繪製亦有不少著名畫家和刻工參與,戲曲插圖版畫中得到了相應的發展。
  建陽戲曲插圖刻本,具有古樸剛健的地域風格,所造劇目也多福建聲腔調,如嘉靖四十五年建陽麻沙鎮崇化裡斜新安書坊所刻的《荔鏡記》,既標明“朝泉插科”劇情為陳三與五孃的愛情故事,是閩南一帶久演不衰的劇目,此為現存較古之刻本,插圖只佔上方間一小塊,畫面甚小,情節極簡,線條也粗簡。至到萬曆以後插圖才日漸趨細緻。如萬曆三十八年(1610)葉廷禮刻本《玉谷調簧》及葉志田刻本《青陽時調詞林一枝》等,插圖版畫有所擴大,或上圖下文,或單頁圖版,線條也具粗細的變化,頓挫有力。
  南京的戲曲創作演出和劇本刻印也十分盛行,戲曲插圖主要是以數量見勝,風格也豐富多樣。早期有宣得十年(1435)金陵積德堂刊本《金童玉女紅記》,共有插圖68幅,單面連環畫式,陽刻中參部分陰刻,並帶有一定裝飾性,反映了金陵派早期面貌。萬曆時期以富春堂、世德堂最負盛名。富春堂刻印的劇目達三十多種,如《西廂記》、《白兔記》,《白兔記》等插圖皆為單面,上有通欄標目,畫面以人物為主,背景簡略概括、形象洗練、比例不甚準確,但動態鮮明,陰刻與陽刻結合,風格古樸豪放,強烈的黑白對比使作品極富木刻韻味。微州的戲曲書籍雖在數量上不如南京多,但畫面精麗則過之,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汪光華的玩虎軒《琵琶記》,背景柳絲飄拂,流水迴盪,也有力襯托出離別出依依不捨之心態,衣紋處理得流暢,山石勾泐得粗勁頓挫,柳幹、柳枝通過雕版師點、線、面多咱刻法,都反映了他們刻工的精細獨到之處。 
  杭州、蘇州、吳興三地的戲曲插圖也在晚明達到了新水平。杭州風格與徽派一致,如萬曆三十八年起鳳館刻《元本出相西廂記》都顯示出雕技之精微,但也有過於繁瑣之弊。蘇州版畫的創新之處是“月光版”的流行,以圓形板式突破流行的方形畫面,顯得活潑還富有裝飾趣味。吳興地區以凌濛初和閔齊兩家的劇本最為精美,文字都以墨朱兩色分別刻印正文和評語,清晰醒目,而且還附以精美的插圖,這個時期的出版物,幾乎無書不圖,無圖不精,書坊經營者為了牟利,不惜工本,請高手創稿,名工鏤版,花樣翻新,形成中國版話史上的黃金時代。
  明代戲曲版畫中,《西廂記》影響尤為最大,同時也代表了明代戲曲版畫的一個縮影,一再得被藝術改變和轉換,這也是中國文化史上少見的。杭州風格與徽派一致,如萬曆三十八年起鳳館刻《元本出相西廂記》都顯示出雕技之精微,但也有過於繁瑣之弊。有些劇本注重山水背景的描繪,以景物烘托情節,而且張富有詩意,蘇州版畫的創新之處是“月光版”的流行,以圓形板式突破流行的方形畫面,顯得活潑還富有裝飾趣味。吳興地區以凌濛初和閔齊兩家的劇本最為精美,文字都以墨朱兩色分別刻印正文和評語,清晰醒目。
  二、明代版畫插圖之所以有如此輝煌的成果的因為還有就在於當時數名畫家,雕刻家的珠聯璧合
  一明代戲曲版畫中,《西廂劇》影響最大,同時它也代表了明代戲曲版畫的一個縮影,一再得被藝術家改變和轉換,這也是中國文化史上少見的。特別是天啟年閔吳興淩濛初刊本《西廂劇》堪稱精美絕倫,共插圖20幅,單面版式,景色所佔篇幅大,描繪的很細膩,人物很少,但聚中心,神情和動態都刻畫得很生動。崇禎十三年吳興閔遇王刊本《西廂記》在繪稿和調板上均巧妙出新。此本首次採用了套色印刷,極為講究。畫面絢麗多彩,構思也別出心裁,21幅插圖首繪鶯鶯像,時而含蓄,時而隱喻,變化豐富,這些手法都是以前極其少見的。
  二在這時一些文人士大夫也積極參與版畫插圖活動,如人律木刻的陳洪綬曾為適應版畫需要而製作了不少畫稿,特別是他繪製了幾套西廂插圖堪稱是時代版畫中的精品。崇禎年間山陰李告辰本《北西廂》卷首有陳洪綬所繪鶯鶯像,本身,執扇挽簡,低首凝眸,形象清麗含情,40幅月光版插圖,正面故事情節,副頁繪山水、竹石、花鳥、有蘭瑛、蘭孟、關思、陳洪綬等畫家題名,可謂名家薈萃。由陳洪綬單獨完成的插圖本即崇禎十二年(1639)刊本《張深之先生正北西廂祕本》亦有項南州刻板,插圖五福:木成、解圍、窺簡、驚夢、報捷,選擇全劇本關鍵性的情節,而且很注意人物的形象塑造。
  崇禎十三年吳興閔遇王刊本《西廂記》在繪稿和調板上均巧妙出新。此本首次採用了套色印刷,極為講究。畫面絢麗多彩,構思也別出心裁,21幅插圖首繪鶯鶯像,時而含蓄,時而隱喻,變化豐富,這些手法都是以前極其少見的。而且是此套版畫成為中國版畫史上最傑出的代表作。
  中國版畫插圖的繁盛,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還是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促使了它的繁榮發展。它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可以與任何朝代媲美;而它所產生的藝術價值更是影響深遠,這些都應值得我們深入的去研究、學習。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順應時代的發展,用時代的眼光來鑑賞它,而不是盲目的去“追隨”在吸取的過程中要去出糟粕,吸取其精華。讓它的藝術語言和藝術形式更具有民族性和時代性,而不是對它原有的藝術精神的一種迴歸。
 
  參考文獻:
  [1]呂勝中著.中國民間木刻版畫[M].湖南美術出版社,1990.
  [2]鄭振鐸著.中國古代版畫叢刊[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肖翱子著.中國民間美術[M].湖南大學出版社,2002.
  [4]劉帆著.美術大觀[M].遼寧美術出版社,2006.
  [5]李平凡著.版畫世界[M].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 

明代版畫插圖題材與內容的研究
淺析漢代雕塑藝術的寫意特徵
相關知識
明代版畫插圖題材與內容的研究
明代版畫插圖題材與內容的研究
小學作文插圖素材_小學作文彩鉛畫插圖素材
簡單唯美的水彩畫插圖素材賞析
簡單漂亮的插圖題材設計素材圖
教材中簡筆畫插圖素材圖片
木版畫插圖在包裝設計中應用
中學版畫教學可行性及教學研究
法制的黑板報的題材及內容
對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解決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