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1日

  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二***:

  同志們:

  春節剛過,市委、市政府決定召開全市農村工作會議。這是在“十三五”發展新起點上,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是全面落實五大發展新理念、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的一次關鍵會議,是深入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開啟現代農業建設新徵程的一次動員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發〔20xx〕1號檔案和市委四屆七次、八次全會精神,總結20xx年及“十二五”農業農村工作,明確“十三五”發展思路和安排今年重點任務。剛才,6個區縣作了交流發言,首次頒發了“重慶市現代農業建設貢獻獎”。稍後,國清副書記還將作重要講話。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抓好落實。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回顧過去,全市農業農村工作成績斐然

  20xx年是全市“三農”工作砥礪前行、再創佳績的一年。面對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供給側改革的新要求、市場風險加劇的新考驗、破解體制機制障礙的新挑戰,市委、市政府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市工作“重中之重”,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大力推進以現代特色效益農業為核心的農業現代化,鞏固和延續了農業農村發展的好形勢。全年實現農業增加值1168.67億元,同比增長4.8%,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突出表現為“六個新”:

  一是產業鏈建設取得新成效。深入發展現代特色效益農業,全面實施7大特色產業鏈建設,圍繞延伸產業鏈、完善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搶抓“一帶一路”發展契機,推動柑橘等優勢產品走出國門,進口澳洲肉牛成功落地,實現了走出去與引進來“雙向互動”;深化三次產業融合,實現農產品加工產值1500億元及休閒農業、鄉村旅遊、森林旅遊收入220億元,形成了加工增值和旅遊增收“雙擎聯動”;三級農產品市場銷售1481億元,網上銷售突破100億元,構築了線下與線上“雙輪驅動”。7大產業鏈綜合產值898億元,同比增長15.1%,成為現代農業發展新動力。提質發展糧食、蔬菜、生豬等基礎產業,實現了糧食穩產、生豬穩定、蔬菜增量,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增強。

  二是農民收入邁上新臺階。大力推進規模經營促增收,培育規模經營主體26.2萬個,家庭經營淨收入增長11%,貢獻率達到38.6%,超過工資性收入貢獻;大力推進就業創業促增收,堅持“外輸”“回引”兩手抓,累計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809萬人,返鄉就業創業30餘萬人;大力推進機制創新促增收,在35個區縣開展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為農戶節支11億元。全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505元、同比增長10.7%,比城鎮居民高2.4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第2,高出全國1.8個百分點。

  三是農村改革實現新突破。重點改革專項紮實推進,全面完成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實施量化確權試點403個;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快構建,共發展家庭農場1.34萬家,農民合作社2.5萬家,農業龍頭企業3362家;創新農村資訊化機制,推進“網際網路+農業”,農村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統籌城鄉改革不斷深化,推動戶改常態化,累計轉戶426.5萬人;拓展“地票”功能,累計交易16.3萬畝;農村產權抵押融資累計800億元。供銷社綜合改革全面啟動。集體林權、國有林場改革紮實推進,農業水價、水利建設管理、投融資體制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農業綜合開發機制不斷完善,探索形成了多功能、集約化、迴圈型、複合型四大開發模式。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穩步實施,永川、梁平代表重慶在全國作了農業財政投入股權化、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經驗交流。市農擔公司探索的農業信貸擔保機制得到農業部肯定並在全國推行。

  四是脫貧攻堅開啟新局面。出臺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實施意見,形成了“1+1+13”的政策體系,組織領導、政策扶持、責任落實、幫扶措施、督促考核力度空前,全年投入市級以上財政專項扶貧資金40.1億元,減貧95.3萬人。產業扶貧到村到戶,明確了20條扶持政策,在貧困區縣全面開展財政補助資金股權化改革試點。整村脫貧富有成效,完成整村脫貧808個,在177個貧困村發展鄉村旅遊,帶動1.3萬貧困戶戶均增收3萬元。社會扶貧全面發力,498個市級扶貧集團成員單位定點幫扶,中央國家機關、山東省對口援建專案累計投入28億多元。募集社會扶貧資金近26億元。

  五是社會事業取得新進展。農村教育持續加強,中小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深入實施,基本實現農村寄宿制學校達標建設,高山中小學暖冬工程全面完成。社會保障不斷完善,實現低保與扶貧標準“兩線合一”,農村社群養老服務覆蓋50%。農村文化日益豐富,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達98.5%、99%,開展文化服務進農村13萬多場次,建立市級以上文明村鎮775個。醫療衛生加快改善,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全部達標,行政村衛生室標準化率達88%。農村資訊化快速發展,資訊化綜合服務平臺及體系基本形成,行政村光纖通達率75.9%。

  六是美麗鄉村展現新風貌。全力辦好農村民生實事,圓滿完成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山坪塘整治、危舊房改造、“撤併村”衛生室標準化及鄉村公路建設等三年目標任務,廣大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農業綜合開發加快實施,新建高標準農田120多萬畝。加快農機化發展,耕種收機械化水平達到42%。加強面源汙染監測防治,加快規模養殖場***區***大中型沼氣建設,建設農村清潔工程示範村570個,生態迴圈農業加快發展。

  20xx年農村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為“十二五”劃上了圓滿的句號。過去五年,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開拓進取,農村工作系統攻堅克難,廣大農民群眾創新創業,農民收入提前兩年實現翻番,城鄉收入比由3.32:1縮小到2.59:1;現代特色效益農業深入發展,總產值增長70%;農村條件日益改善,農村改革穩步推進,統籌城鄉區域發展邁出堅實步伐。這五年,農民得到實惠多、特色產業發展快、農村面貌變化大。

  過去五年實踐,得到了許多有益啟示,歸集起來,主要是“六個牢牢堅持”。一是牢牢堅持在統籌“四化”中加強“三農”工作。緊扣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加大城鄉統籌力度,著力夯實農村水利、林業、公路等基礎設施,深化產業鏈建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在“四化”協調發展中謀劃和做好“三農”工作。二是牢牢堅持“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根本是利益問題,利益問題的關鍵是收入問題這條主線。圍繞農民增收謀思路、出政策、抓改革、促發展,廣闢渠道,多措並舉,努力縮小城鄉差距。三是牢牢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三農”工作頭等大事。全面落實“十個精準”,把精力和資源聚向貧困地區、聚焦每個貧困人口,猛攻薄弱環節,精準到戶到人,絕不讓貧困戶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隊。四是牢牢堅持以現代特色效益農業為核心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積極轉變方式,優化產業佈局,深化結構調整,促進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努力走出一條適合丘陵山區的農業現代化路子。五是牢牢堅持以改革創新促發展、求突破。著力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完善城鄉資源要素流通融通機制,加快構建城鄉互動、平等發展的有效機制,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六是牢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農民為本的發展理念。圍繞民心所向,尋良策、辦實事、解難題,努力改善農村條件、增進農民福祉,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尊重農民創新創造,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確保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這些經驗,是在長期實踐中探索總結出來的,今後還要進一步堅持和完善。

  過去一年及“十二五”農業農村發展成績的取得,靠的是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靠的是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靠的是各區縣、各部門的紮實工作,靠的是廣大幹部特別是農民群眾的辛勤耕耘。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農村工作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和農民群眾,向所有關心支援“三農”工作的各界人士,致以親切的慰問,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展望未來,農村改革發展任重道遠

  今年初,視察重慶,充分肯定了黨的以來重慶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站在全域性和戰略的高度為重慶把脈定向,為我們進一步做好各項工作指明瞭方向。站在新起點,面對新機遇,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市委四屆七次、八次全會精神,按照 “十三五”農村改革發展藍圖,奮力開啟農村改革發展新徵程。

  第一,深刻認識“十三五”責任擔當。“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的決勝期、農業發展方式的轉型期、深化農村改革的攻堅期、五大功能區域協調發展的深化期。“四期疊加”,要求我們必須切實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齊心協力、勇挑重擔、克難攻堅、決戰決勝。具體來講,我們肩負“四大重任”。

  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的重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農業,成敗繫於“老鄉”。要用城鄉一體化的標準強化“三農”,努力拉長農業“短腿”、補齊農村“短板”,特別是限時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廣大農民群眾與全市人民一道邁入小康。

  二是“收入趕上全國”的重任。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力爭“十三五”期末農民收入趕上全國平均水平。要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三農”工作的主線,進一步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挖掘農村內部潛力,拓展非農增收空間,積極為農民創造經營性、工資性、財產性、轉移性增收機會,努力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增收的強大合力。

  三是“農業轉型升級”的重任。在資源環境“緊箍咒”越繃越緊、供給側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的背景下,要把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根本途徑,以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為核心,著力轉變農業經營、生產、資源利用和管理方式,構建現代農業經營、生產和產業體系,走投入少、見效快、產出高、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路子。

  四是“縮小城鄉差距”的重任。用足用活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金字招牌”,發揮直轄市體制優勢,加大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力度,創新和拓展城市資本、工商資本、社會資本下鄉途徑,持續改善農村基礎設施,不斷提高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水平,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探索直轄體制構架下的城鄉統籌之路。

  第二,認真謀劃“十三五”發展思路。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全市“三農”工作要認真貫徹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按照“十三五”規劃,深入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著力調結構、轉方式,抓改革、建機制,夯基礎、強支撐,促增收、惠民生,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走一條“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繁榮”的發展路子,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具體講,就是“一個統攬”“兩個目標”“三個重點”。

  “一個統攬”,就是以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統攬“三農”工作,用新理念引領新發展,促進統籌發展、協調發展、差異發展、共同發展,實現全市一體化、區域發展差異化、資源利用最優化和整體功能最大化。

  “兩個目標”,一是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二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 2017 年底,實現 18 個貧困區縣全部“摘帽”、1919個貧困村整村脫貧、165.9萬農村貧困人口越過扶貧標準線,基本完成扶貧攻堅任務;2018 年打掃“戰場”、鞏固成果。到2020年,工農、城鄉、地區差距明顯縮小,城鄉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農業現代化處於西部領先水平,力爭農業總產值、七大特色產業鏈綜合產值分別達到2200億元、1500億元,年均增長4.8%、10.8%。

  “三個重點”,就是大力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繁榮。堅持以農民增收為主線,調結構、挖潛力、拓空間、強扶持,構建全面持續增收長效機制;以農業增效為核心,夯實基礎、擴大規模、延伸鏈條、提升質量、做大品牌,加快農業轉型升級,實現由數量增長為主向數量質量效益並重轉變;以農村繁榮為根本,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要求,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加快改善農村生態,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打造青山綠水、生態田園、幸福家園,促進農村協調、持續、和諧、穩定發展。

  第三,切實把握“十三五”主要任務。歸納起來,主要是“五個全面推進”:

  一是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樹立大農業、大食物觀念,圍繞人的有效需求進行生產,著力調結構、降成本、補短板。優化區域佈局和種養結構,減少高耗低效滯銷農產品生產,減少化肥農藥不合理使用,發展高效生態產業。推進農村綜合性改革,夯實農業供給側薄弱環節。

  二是全面推進適度規模經營發展,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引入工業化理念、現代化要素、市場化機制,大力培育適度規模經營主體,規範發展農民合作社,擴大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提高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水平。

  三是全面推進新型農民培育,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從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入手,分類開展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社會服務型等實用人才培訓,加快培養一批有知識、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

  四是全面推進農業基礎建設,不斷提高綜合保障能力。統籌推進基礎配套,加快建成一批產品能進能出、水利能排能灌、農機能耕能收的標準化產業基地。

  五是全面推進農村生態建設,構建可持續發展機制。完善林業發展和保護機制,推進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加強石漠化治理。努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實施農業面源汙染防治攻堅戰。大力發展生態迴圈農業,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加快形成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三、精心組織,統籌推進2016年重點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農業農村工作既要謀長遠,又要抓當前;既要系統推進,又要點上突破。著力抓好六個方面工作。

  ***一***以七大特色產業鏈建設為抓手,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切實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有機結合起來。一是在優化結構中完善供應鏈。紮實推進1000萬畝高標準農田和1000萬畝標準化產業基地建設,集中連片打造優勢產業帶,在穩定糧食、生豬、蔬菜等基礎產業的同時,市級層面重點打造柑橘、榨菜、生態漁業、草食牲畜、中藥材、茶葉、調味品等7大特色產業鏈,力爭綜合產值增長15%以上,支援各區縣發展1-3個區域性特色產業。鼓勵廣大農民和各類經營主體因地制宜、自主選擇符合市場需求的優勢特色產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和品種結構,促進以糧、豬、菜為主導的傳統供給結構向特色多元供給結構轉變。二是在培育品牌中延伸產業鏈。大力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按照品牌效應不同,分類推進品牌建設,重點培育公共品牌、壯大特色品牌、復興傳統品牌,特別是要深度挖掘巴渝傳統農特產品、加工技藝、農業非物質文化遺產內涵,對山城砣茶、永川豆豉、黃花園醬油、合川桃片、白市驛板鴨等曾獲國際或國家級權威機構評選認定的傳統“老字號”品牌,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打造一批市級名牌農產品和國家級品牌。要堅持科學規劃、統籌推進,按照生產標準化、基地園區化、全程機械化、產品品牌化的要求,加快推動特色效益農業加快向中高階水平邁進,實現以質量贏得市場、以規模滿足市場、以品牌佔領市場的目標。三是在融合發展中提升價值鏈。深化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一方面,要加快拓展農業多種功能、大力發展農業新型業態。重點發展休閒體驗農業、鄉村旅遊及森林康養,集中打造100條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引導農民開展“第三次創業”,新培育鄉村旅遊經營主體2000家,建設1000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另一方面,要強化農業科技支撐、提高科技貢獻率。加快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激勵機制,切實調動農業科研院***所***校、農業龍頭企業及廣大科技人員的科研積極性,加快生物育種、農機裝備、精深加工、冷鏈物流、智慧農業、生態環保等領域關鍵技術創新,充分發揮農業科技創新對提升價值鏈的重大作用。

  ***二***以“十個精準”為遵循,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圍繞7個貧困區縣“摘帽”、885個貧困村整村“銷號”和59.3萬人越線脫貧目標,重點落實“四個一批”:採取強有力措施,精準落實產業專案,幫助有勞動能力的貧困農戶增收脫貧一批;精準實施教育扶貧,促進貧困勞動力及其子女就業創業一批;精準實施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帶動山區貧困農戶易地搬遷一批;精準落實低保救助,實現無勞動能力的貧困農戶政策“兜底”一批。要層層落實“一把手”責任制,市級部門要整合資源向貧困區縣、貧困村、貧困戶傾斜,做到精準對接、精準落地、精準增收。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堅持脫貧一批、驗收一批,堅決防止弄虛作假。完善對口幫扶和結對幫扶工作機制,做到不脫貧、不脫鉤。要完善精準扶貧政策,推進農業專案財政補助資金股權化改革試點,每個貧困區縣按投入比例,將股份量化到戶,增加農戶股金收入。創新用地政策,在貧困區縣開展住房建設及農業附屬設施用地創新試點,支援貧困戶因脫貧需要的建房用地、農業產業化基地、休閒農業用地及設施用地。

  ***三***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大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大涉農基礎設施建設整合配套力度,各區縣、市級涉農部門要緊扣兩個“1000萬畝基地”,紮實推進“五大工程”。一是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全面完成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大力開展農業綜合開發,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全年新建高標準基本農田120萬畝。準確把握和認真落實中發〔2016〕1號檔案明確的“允許新型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將集中連片整治後新增加的部分耕地,按規定用於完善農田配套設施”的精神,加快制定完善農業設施用地規劃,借鑑工業園區發展理念,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破解設施用地難的問題。二是農村水利配套工程。推進40座重點水源和14個大中型農業灌區建設,完善水利渠系配套,新增有效灌面30萬畝,開展水土保持先建後補試點。啟動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優先推進貧困村飲水工程建設。三是農村公路暢通工程。新改建農村公路9000公里、村社便道4000公里,進一步完善和暢通交通網路,實現行政村100%通暢,提高農村客運物流運輸及農機到田到地作業水平,促進城鄉交通互聯互通一體化發展。四是質量安全保障工程。按照“四個最嚴”的要求,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加快構建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體系。完善農村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加強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及氣象、地震、地質災害防禦能力建設,抓好農村生產生活安全。五是農機裝備提升工程。積極扶持和培育壯大農業機械研發加工企業,結合丘陵山區農業生產實際,加強新型適用農機具研發推廣,開展農業生產、加工、貯運全程機械化示範應用,提升農業全程機械化水平。加快發展設施農業,推進農業物聯網示範建設,打造一批農業物聯網產業化研究、中試和生產基地,引領全市現代農業發展。

  ***四***以增強內生動力為目標,全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堅持問題導向,樹立系統思維,加強銜接配套,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綜合效應。著力推進六個方面的改革任務。一是切實抓好資訊化改革。加快農業大資料建設,實施農村光纖村村通,推進資訊科技與現代農業深度融合,全面實施“電商進鄉村”行動,開展“移動網際網路村”試點,提速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力爭網上銷售達到150億元。二是切實抓好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鞏固深化確權頒證成果,對符合條件的村全面推進量化確權改革,促進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由農民向股東轉變。三是切實抓好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大力培育適度規模經營主體,扶持發展規模經營農戶,新培育主體1.8萬個,累計達到28萬個。深入實施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進一步促進降本節支。四是切實抓好農村金融創新。加快發展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鼓勵創新信貸產品,完善信貸擔保和產權抵押融資機制,積極防控和化解融資風險,加快構建商業金融、政策金融、合作金融、擔保融資等共同發力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五是切實抓好統籌城鄉改革。統籌深化戶籍、“地票”和社會保障等綜合性改革,構建常態化推進機制。全面啟動國有林場改革,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開展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點示範,加快探索林業碳匯交易,建立生態效益補償增長機制。穩妥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深化水利管理體制和投融資模式創新。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在農業社會化服務和農村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將供銷合作系統打造成為與農民利益聯結更緊密、為農服務功能更完備、市場化執行更高效的合作經濟組織體系。推進農產品市場和商貿流通網路建設,加快完善縣鄉村物流體系。深入開展大足區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進一步深化農墾改革發展。六是切實抓好各類試點示範。穩步推進永川、梁平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堅持邊推進、邊完善、邊總結、邊推廣,爭當全國農村綜合改革的探路者、“排頭兵”。縱深推進全市農村綜合改革試點,逐步擴大範圍,儘快形成可複製、能推廣的經驗。

  ***五***以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為導向,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按照提升地力、生態安全、環境美好的要求,紮實推進農村生態環境治理。一是深入推進森林綠化。按照國務院關於“將25度以上的坡耕地調整為非基本農田”的部署,開展25度以上坡耕地資源普查,逐步有序調整為非基本農田並實施退耕還林。在退耕還林過程中,要注重與脫貧攻堅結合,原則上發展經果林、木本油料等特色經濟林木,做大林產經濟,力爭到2020年林業綜合產值達到1000億元。推進長江流域生態屏障建設,積極開展國家森林公園、農業公園建立。紮實開展增殖放流,持續改善三峽庫區生態環境。二是加快發展生態農業。鼓勵新型主體發展生態迴圈農業,大力推廣種養結合的迴圈模式、“稻魚同作”的生態模式、“魚菜共生”的增殖模式、套種輪作的複合模式,推進傳統產業與特色產業、種植業與養殖業等融合配套。三是重拳治理面源汙染。加強面源汙染監測,完善汙染治理措施,實施化肥、農藥施用“零增長”行動,嚴格農業投入品生產使用和監管,遏制亂用濫用的勢頭。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加強河流、湖泊生態治理,開展生活汙水治理、垃圾集中處置、資源回收利用,構建良性迴圈的農業生態系統。四是著力改善人居環境。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加強鄉村規劃,彰顯農耕文化,突出民族特色,體現各美其美,避免千村一面。實施“美麗鄉村”示範建立,建設一批農民新村,打造一批農耕體驗園。

  ***六***以增進農民福祉為根本,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統籌推進農村教育、醫療、文化、社保等各項社會事業,紮實開展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加強農村中小學校標準化和師資隊伍建設,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優化基層衛生資源配置,完善“一鎮一衛生院、一村一室”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深入開展農村法制教育宣傳普及,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豐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內涵。推進農村社會救助、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切實保障農村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完善醫療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大病醫療保障水平。推進鄉鎮***街道***、村服務中心建設,提升農村社群公共服務水平。創新和完善鄉村治理機制,擴大農村社群建設試點,建立重大事項村級協商機制,促進基層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著力構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四、奮發有為,不斷提升“三農”工作水平

  做好今年工作,確保“十三五”開好頭、起好步,對於如期實現脫貧攻堅和小康目標至關重要。全市“三農”工作系統要圍繞中心、緊扣大局、紮實工作,努力開創農村改革發展新局面。

  第一,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進入“十三五”發展的新階段,農業農村工作面臨的形勢更復雜、任務更艱鉅,既要順應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又要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要求,還要應對市場千變萬化的新趨勢。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增強創新意識,要勇於創新、敢於創新、善於創新,把創新貫穿到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以新的思路、新的機制、新的舉措、新的政策,開創農業現代化發展新的局面;必須增強改革意識,要抓住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關鍵和要害,用改革的辦法突破體制機制障礙,理順農業農村生產關係,釋放改革紅利,激發農村活力;必須增強開放意識,要把現代特色效益農業發展積極融入到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戰略中來,大力實施產品、資本走出去,人才、科技引進來,促進城鄉資源雙向互進、國內國際資源優勢互補,加快農業農村開發開放程序;必須增強責任意識,農口各級各部門要以“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繁榮”為己任,加強調查研究,傾聽農民心聲,尊重農民意願,維護農民權益,切實把各方面資源聚合到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的大局上來。

  第二,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要統籌安排和有效啟用財政投入、金融投入、社會投入三個方面的資金。一是發揮財政投入的撬動作用。要持續增加財政對“三農”的投入,確保“力度不減弱、總量有增加”。要創新財政投入機制,在向現代特色效益農業傾斜、向脫貧攻堅重點區域傾斜、向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傾斜的同時,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資農村。二是發揮金融投入的支撐作用。著力破解金融資本進入農業農村不暢不順的問題,發揮農發行、國開行、農行、郵儲銀行、重慶銀行、重慶農商行、三峽銀行等主要涉農銀行支農作用,加快創新貼近農村需求的金融產品,大力發展農村合作金融,完善產權抵押、信貸擔保、風險防控機制,加快構建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三是發揮社會投入的引領作用。要完善政策引導和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工商企業、各類農業主體的投資積極性,將城市工商資本、外來資本等“活水”引入農業農村,投資新興產業、發展新型業態,帶動更多農戶就業創業。

  第三,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加強“三農”隊伍建設,以提升素質、改進服務為重點,在關鍵領域、關鍵崗位配齊配強懂農知農的幹部,培養和引進一批農業專家型人才,強化基層農技服務體系建設,加強村幹部培養,打造一支能幹務實的農村幹部隊伍。切實改進農業農村工作方式,善於利用市場促進農業增效,善於運用法制保障農民權益,善於採取群眾易於接受的辦法解決農村問題。進一步發揚真抓實幹的作風,對現代特色效益農業發展、農村資訊化建設等,不能運動式推進,防止壘大戶、造盆景。農村工作系統要深入踐行“三嚴三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健全涉農資金規範化制度體系,實施農業專案規範化、制度化管理。加大涉農資金監管力度,嚴厲查處涉農資金腐敗案件,提高資金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搞好村***居***委班子換屆審計,努力保持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同志們,“十三五”藍圖已繪就,今年的目標已定、任務已明。我們要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發揚“能打硬仗、打贏勝仗”的精神,齊心協力、攻堅突破、決戰決勝,為實現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而不懈努力。

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會上的講話***2***
豬年春節聯歡晚會的優秀作文
相關知識
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
縣長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在縣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在全市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在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書記在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材料
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現代農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