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疾病的症狀與防治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8日

  腸道對人體的健康和壽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患有腸道疾病,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供大家參考。

  

  1、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對糞便、垃圾和汙水的衛生管理,發動群眾開展除四害運動。

  2、講究個人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常剪指甲、勤換衣服。

  3、食堂和家庭採購食品要嚴格把好質量關,切不可為貪便宜而購買變質的禽、蛋、肉和水產品。

  4、不喝生水,菜要燒熟煮透,吃剩的菜放在冰箱裡過夜,食用時應重新回鍋加熱。

  5、購買易生蟲的蔬菜應注意鮮嫩無蟲眼,留意是否使用了農藥,摘去黃葉後應用水浸泡半小時以上,中間換水2~3次,然後再烹調。

  6、貯存食品或加工食品時,都應該生熟分開。

  7、最好不要去大排擋就餐和購買無證經營的盒飯,不要自辦大型聚餐活動。

  8、發現食物有異樣或異味不可食用,也不可煮沸燒透後再食用。

  9、對碗筷等餐具應經常煮沸消毒。

 

  10、一旦發生腸道傳染病症狀應及時就醫;家庭成員同時出現食物中毒現象,應在去醫院的同時及時向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

  腸道疾病的警示症狀

  1. 食慾缺乏。可能是腸道的消化吸收或運動異常發生障礙所致。不過引起食慾減退的原因很多,除了胃腸道疾病外,也可因精神因素、藥物反應或其他臟器疾病引起。

  2. 噁心、嘔吐。高位腸梗阻或腸運動功能異常時,常有此症狀。

  3. 腹痛。腸道炎症、腸梗阻、腸穿孔、腸袢缺血等均可出現急性腹痛。腸道腫瘤或慢性炎症病變則常有持續性腹痛。

  4. 腹瀉。急性腹瀉多與腸道細菌感染、細菌毒素或其他有害物質損失腸道粘膜有關。慢性腹瀉多與各種原因引起的吸收功能障礙、腸道運動過速等疾病有關。小腸疾病所致的慢性腹瀉常伴有吸收不良,結腸疾病引起的腹瀉多見於慢性炎症或結腸運動過速。

  5. 便祕。腸道運動減弱,腸壁肌層張力降低,結腸、直腸因炎症或腫瘤致腸腔狹窄,可引起大便祕結。便祕也可由藥物、生活規律的改變、飲食過少過精、食物中的纖維含量過少所引起。所以便祕不一定都是腸道有器質性疾病。

  6. 消化道出血。按照出血的部位可分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表現為嘔血或柏油樣黑便。如果嘔出的血色暗紅或發黑,是因為血紅蛋白所含的鐵經過腸道細菌作用變成硫化鐵所致。

  7.排便惡臭。正常大便應呈偏酸氣味,而並非刺鼻惡臭。

  8.放屁很臭。腸道內有害菌產生了大量的硫化氣體,導致經常放臭屁;

  9.口臭。口腔撥出氣體發出難聞的氣味;

  10.膚色粗糙、晦暗。體內毒素不能及時排除,被人體吸收,則導致面板粗糙、黯沉、長痘等情況的出現。
 

腸道疾病的具體症狀
腸道疾病的檢查方法
相關知識
腸道疾病的症狀與防治
腸道疾病的症狀
腸道疾病的症狀表現
蝴蝶蘭灰黴病的症狀與防治方法介紹
糖尿病疾病的症狀與治療
雞鏈球菌病的症狀和防治方法
雞鏈球菌病的症狀和防治方法
雞鏈球菌病的症狀和防治介紹
腸道疾病的具體症狀
腸道疾病的早期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