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怎麼養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立春時節萬物萌發,毛孔初開,此時風邪夾著寒氣最容易趁虛而入導致感冒、傷風。那麼,你知道嗎?今天小編蒐集了一些立春養生的方法,歡迎大家閱讀。

  立春養生的方法

  調節情志:順應節氣,戒怒忌憂

  中醫學認為,肝主生主動,喜條達而惡抑鬱,故稱之為“剛髒”,在五行中屬木,為陰中之陽,與自然界春氣相通應。春季始臨,人的肝氣亦開始旺盛,排濁氣、暢氣血,正是調養肝臟的大好時機。古語有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臨證指南醫案·肝風》則有肝“體陰而用陽”之說。故人體應與自然規律相契合:春季養生,重在養肝護肝。

  中醫理論認為“肝主情志”、“怒傷肝”。因此養肝的關鍵就是要保持心情舒暢,力戒暴怒或心情憂鬱。春季人們容易傾向兩種消極的情緒,一是春季陽氣升發,容易造成肝火上亢,情緒激動,動輒大發脾氣;另一種是春季容易導致情緒低落,悲觀失望,甚至自暴自棄。

  預防這些不良情緒可以多與親朋好友溝通,自己不要鑽“牛角尖”;其次要在適合的天氣時,走到大自然中,享受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美好的春天。還有適量的運動也有助提升好心情,因為運動時體內激素會增加,在活動筋骨的同時,也能加強內臟系統的迴圈功能,還可以有效地分散注意力,平時就適量運動,養成堅持鍛鍊的好習慣,這對及時疏導情緒非常有用。

  健康起居:晚睡早起,與日俱興

  民諺雲:“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黃帝內經》也記載:“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成傑輝介紹,立春以後日照漸長,在起居方面也應順應日照變化,相對冬天來說晚一點睡、早一點起,以利於陽氣的生髮。人體氣血亦如自然界一樣,需舒展暢達,這就要求我們克服倦怠懶睡的習慣,適當夜臥早起,增加室外活動,舒展形體,暢通血脈,以助生髮之氣。

  另外,睡眠雖然對肝臟有益,但並不是睡眠越多越好,如果肝功能指標尚可,應該進行適量的運動,各人應根據自身體質狀況,選擇適宜的鍛鍊專案,例如健走、慢跑等。

  注意保暖:春捂護陽,下厚上薄

  諺語云:“春不減衣,秋不戴帽”,成傑輝解釋說,這是指早春季節不要急忙把棉衣脫掉。立春時節陽氣漸生,而陰寒未盡,正處於陰退陽長、寒去熱來的轉折期。此時人體的毛孔也正處於從閉合到逐步開放的過程,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減弱,如果穿得少了,一旦遭遇寒涼的侵襲,毛孔就自動閉合,體內的陽氣得不到宣發,以致產生“陽氣鬱”的現象。所以,防寒保暖仍是立春養生的重點。此時衣著主張“下厚上薄”,以助春陽升發之勢,正如《老老恆言》所云:“春凍未泮,下體寧過於暖,上體無妨略減,所以養陽之生氣。”

  飲食調養:少酸加辛,助陽養肝

  中醫理論認為,酸性收斂,入肝經,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洩,因此成傑輝建議,立春飲食應少吃酸性食物,多吃辛甘發散之品,如香菜、韭菜、洋蔥等。值得一提的是,中醫認為,蘿蔔生食辛甘而性涼,熟食味甘性平,立春時節食用蘿蔔不但可解春困,而且有理氣、祛痰、止咳等功效。韭菜,又名起陽草,辛溫發散,具有補腎益肝作用,有助於人體陽氣生髮、暢達。

  在飲食藥膳方面,針對立春的時節特點,可食用一些養肝柔肝、疏肝理氣的藥材和食品,藥材如何首烏、枸杞、香附等,食品如花生、姜、蔥等均是不錯的選擇。此外,護肝養脾同樣重要,可選擇大棗、山藥等味甘養脾之品做成大棗粥、山藥粥食用。

  立春養生牢記六大原則

  1、早起早睡以養肝

  《黃帝內經》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意思是說立春開始後自然界生機勃勃,萬物欣欣向榮,這時人們應當順應自然界生機勃發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鬆形體,使情志隨著春天生髮之氣而不可違背它,這就是適應春天的養生方法。違背了這種方法,就會損傷肝,這是因為春天生養的基礎。因此,春季以舒暢身體,調達情志為養生方法。

  2、防止舊病復發

  古諺語:“百草回芽,舊病萌發。”可見立春後是疾病多發的季節。春天的多發病有肺炎、肝炎、流腦、麻疹、腮腺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對於有肝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調養預防。

  3、不要過早減衣

  “春不減衣,秋不戴帽”。立春氣溫還未轉暖,不要過早減掉冬衣。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過早減掉冬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襲擊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4、每天梳頭百下

  《養生論》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頭是很好的養生保健方法。因為春天是自然陽氣萌生升發的季節,這時人體的陽氣也順應自然,有向上向外升發的特點,表現為毛孔逐漸舒展,代謝旺盛,生長迅速。故春天梳頭,正符合這一春季養生的要求,有宣行鬱滯,疏利氣血,通達陽氣的重要作用。

  5、少吃補品和鹽

  很多人崇尚冬季進補,但是立春後進補要適度。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特點。人生於自然,應順應自然規律。冬季根據個人體質適量進補,符合冬藏的養生原則。但立春之後的這段時間裡,不論是食補還是藥補,進補量都要逐漸減少,以便逐漸適應即將到來的春季舒暢、升發、條達的季節特點。與此同時,減少食鹽攝入量也很關鍵,因為鹹味入腎,吃鹽過量易傷腎氣,不利於保養陽氣。

  6、多吃韭菜香菜

  春季陽氣初生,飲食的調養除了注意升發陽氣,還要投臟腑所好,應適當吃些辛甘發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為酸味入肝,具有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洩。食物可選擇辛溫發散的蔥、香菜、花生、韭菜、蝦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立春養生必備兩款膳食方

  一、蝦仁韭菜:

  材料:韭菜250克,蝦仁30克,雞蛋1個,食鹽、醬油、澱粉、植物油、麻油各適量。

  做法:

  1、將蝦仁洗淨水發漲,約20分鐘後撈出淋幹水分待用;韭菜摘洗乾淨,切3釐米長段備用;

  2、雞蛋打破盛入碗內,攪拌均勻加入澱粉、麻油調成蛋糊,把蝦仁倒入拌勻待用。

  3、炒鍋燒熱倒入植物油,待油熱後下蝦仁翻炒,蛋糊凝住蝦仁後放入韭菜同炒,待韭菜炒熟,放食鹽、淋麻油,攪拌均勻起鍋即可。

  功效:固腎氣、補腎陽、通乳汁。***韭菜含用大量粗纖維,能刺激腸壁,增強蠕動,故這道菜益可作習慣性便祕患者之膳食。***

  二、珍珠三鮮湯:

  材料:豌豆50克,雞肉脯50克,西紅柿1個,雞蛋清1個,牛奶25克,澱粉25克,料酒、味精、食鹽、高湯、麻油適量。

  做法:

  1、將雞肉剔筋洗淨剁成細泥;5克澱粉用牛奶攪拌;雞蛋開啟去黃留清;把這三樣放在一個碗內,攪成雞泥待用。

  2、西紅柿洗淨開水滾燙去皮,切成小丁;豌豆洗淨備用。

  3、炒鍋放在大火上倒入高湯,放鹽、料酒燒開後,下豌豆、西紅柿丁,等再次燒開後改小火,把雞肉泥用筷子或小勺撥成珍珠大圓形小丸子,下入鍋內,再把火開大待湯煮沸,入水澱粉,燒開後將味精、麻油入鍋即成。

  功效:補精填髓,溫中益氣,清熱除煩。


立秋養生小常識有哪些
立春怎麼養生
相關知識
中醫立春怎麼養生
立春怎麼養生立春養生的食物
立春怎麼養生
立春怎麼養生
立秋怎麼養生
老人在立夏怎麼養生的方法
立冬怎麼養生立冬養生的食物
早春如何養生早春怎麼養生
立夏怎麼養生最好
立夏怎麼養生的原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