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養生注意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每年的雨水節氣都是在2月18日左右,今年的雨水則是在2月19日。雨水節氣怎麼養生好呢?要注意什麼嗎?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簡單瞭解一下吧。

  雨水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每年2月1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30度,為雨水節氣。此時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

  雨水,表示兩層意思,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少了,雨漸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雨水節氣養生有3點

  1、早睡早起

  雨水過後,在起居方面也要做到順應自然,早睡早起。隨著氣溫回升,人們應逐漸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以加快血液迴圈,促進氣血執行。春季健身以不出汗或微出汗為佳,這時比較適合進行節奏和緩的運動,不宜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否則會消耗津液、損傷陽氣、易受風寒。同時由於氣候仍然乾燥,運動時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2、陽氣養肝

  萬木吐翠的春天,也是是採納自然陽氣養肝的好時機,各人應根據自身體質狀況,選擇適宜的鍛鍊專案。清晨、傍晚及節假日,可漫步於芳草小徑,舞拳弄劍於河畔林間,或去郊外踏青問柳,遊山戲水,賞花行歌,登高望遠,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人天合一,無形之中增強了心身健康。

  3、老年人春練注意

  老年人春練不要太早,防止因早晨氣溫低、霧氣重而罹患感冒或哮喘、支氣管炎,應在太陽升起後外出鍛鍊。另外,春練不能空腹,鍛鍊前應喝些熱湯飲。同時運動要舒緩,鍛鍊前應先輕柔地活動軀體關節,防止因驟然鍛鍊而誘發意外。

  雨水之後空氣中水分增加,導致氣溫不僅低,而且寒中有溼。這種溼寒的氣候對人體內臟和關節有一定的影響。

  雨水節氣養生應注意下列事宜

  1、勿過早減外衣

  “燥寒凍肉,溼寒入骨。”由於春氣湧動,身體偏熱的人從感覺上欲減外衣。體熱外洩,溼寒交換於內入骨,易傷骨關節致病。

  2、年老體弱者勿用冷水

  按中國五行學說,水對應腎,腎主骨。雨水時節年老體弱者用冷水洗臉、洗手,溼寒易侵入關節,又無充足的陽氣驅寒於外,溼寒滯留於手,指易痠痛,重則變形;溼寒滯留於頭,頭易疼痛。

  3、洗頭及時吹乾

  洗頭淋浴後要及時吹乾頭髮和擦乾身體,不然一則容易感冒,二則容易溼氣進入體內。

雨水節氣氣候特點是什麼
描寫節氣雨水的經典諺語
相關知識
雨水節氣養生注意點
雨水節氣如何注意保健養生
雨水節氣養生要注意什麼
雨水節氣如何注意養生
雨水節氣如何注意養生保健
穀雨節氣養生注意事項有哪些
雨水節氣養生要知道的要點
雨水節氣養生吃什麼東西最好
雨水節氣農事注意哪些事情
雨水節氣養生有什麼食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