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心肝脾肺腎保養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心肝脾肺腎是人體內的重要器官,那麼生活中有什麼保養心肝脾肺腎的方法呢?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資料,歡迎閱讀。

  

  君主之官:心

  我們下棋的時候,不管是丟了車,還是丟了馬,只要老帥還在,這棋就沒輸;但老帥被對方吃掉了,你的車馬炮再多,也是輸了。心在人體五臟中的地位就是棋盤中的老帥,因此《黃帝內經》稱心為“君主之官”,掌管一身的氣血執行。

  1:心藏神

  道醫說心藏神,心的氣血充盈,神得以涵養,那麼人就頭腦清楚、神思敏捷、睡眠香甜。反之,如果人記憶力下降,睡眠淺而多夢,那就表明心氣、心血不夠用了,要趕快補充。

  2:大喜傷心

  道醫認為,大喜傷心。這就是說,過度驚喜會使心功能受損,比如范進中舉就是大喜傷心的典型例子。

  3:心開竅於舌

  道醫通過觀察舌的形態與色澤變化,還有語言表達的流利程度來判斷心的功能狀況。比如舍尖經常潰瘍的人,就是心火旺;講話時頻繁出現斷點,就是太疲勞了,心氣虛弱不夠用了;舌根下的靜脈色澤紫黯而曲張,說明心血管多有動脈硬化。

  4:心火旺症狀

  心火系統功能異常,常出現以下症狀:心慌心悸、心前區疼、嘴脣指甲發青、口舌生瘡、失眠多夢、神經衰弱、冠心病等。那麼出現這些症狀,道醫有哪些好的辦法呢?

  5:養心食療

  根據天人合一的五行養生文化,紅棗、紅椒、赤豆、櫻桃、雞鴨血、桂圓等紅色的食品和呵***he***這個發音都與心相關,歸屬於心火系統,故能補心。清心火最佳的食物是蓮子和苦瓜,他們都是苦味的,苦味入心經也歸屬於心火系統,能夠清瀉心火。日常生活中多發“呵***he***”這個音對心功能也有幫助。

  6:經絡調理

  在身體內部我們可以通過敲心包經、摩內關、撞大陵、拍極泉的簡易方法來推動心氣、心血的執行。

  之官:肝

  《黃帝內經》把肝比喻為“之官”,用剛強急噪的性格來形容肝的生理特性。

  1:怒傷肝

  事實上,脾氣急噪的人往往都是肝火旺。因此一個人發脾氣時,你不要和他計較。為什麼呢?因為他的肝氣過旺而化為火氣,他是剋制不住的。易怒的人,常會拍著桌子叫,他一定要把這股氣發出來,心裡才會好受,否則憋在心裡會害病的。等到這個氣散了,自然而然也就心平氣和了。但是如果一個人老是發怒,輕則血壓偏高,重則促使肝纖維化。三國時的周瑜大怒之下劍傷迸裂、倒地而亡,就是“大怒傷肝”的典型案例。用寬容的態度對待別人和自己,生活中保持心態平和對於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2:肝藏血

  肝藏血,我們可以從指甲與眼睛的狀況來判斷肝血的盛衰。人手上的指甲是肝血盛衰的晴雨表,如果指甲比一般人要薄、脆、白,那就是肝血不足。肝開竅於目,如果眼睛經常乾澀,易迎風流淚,就表明肝陰血不夠。

  3:肝病症狀

  肝木系統功能異常,常會出現口苦、頭暈目眩、眼乾澀、目赤腫痛、兩肋脹痛、煩躁易怒、肝病、血壓高、血脂高、指甲乾枯等症狀。

  4:養肝食療

  酸味、青色、噓***xu***這個發音都與肝相關,歸屬肝木系統。因此烏梅、醋、山查等酸味的食品,薄荷、芹菜等青色的食品,都是養肝佳品。此外菊花、洋蔥、荔枝、木瓜、桃、鯉魚等食物也是養肝食物的代表。生活中多發“噓***xu***”這個音對肝功能也有幫助。

  5:經絡調理

  很多人發怒時,會感覺兩肋位置脹痛。這是由於肝經從兩肋經過。在中醫養生文化中,拍打兩肋有助於肝經氣血執行,是養肝簡便易行的好方法。對於肝火旺的人,常拍打兩肋或者膽經,有助於清洩肝火。

  後天之本:脾胃

  道醫所講的脾,並不是西醫解剖學中的脾臟,而是概括了胃、小腸、大腸等器官的綜合功能***其餘的心、肝、肺、腎四髒,也都不是西醫解剖學所說的心臟、肝臟、肺臟、腎臟,而是指中醫學中的心火系統、肝木系統、肺金系統、腎水系統***。

  1:脾“主運化”

  脾在五行中屬脾土系統,是人體氣血的“生產工廠”,生理功能為“主運化”,就是將食物消化成為營養物質***也就是氣血***,並將其運送到全身各處。

  2:過思傷脾

  歷代醫家均非常重視脾胃的養生作用。《黃帝內經》指出:“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生氣血。”這就是說脾胃是人體健康的“後天之本”,是五臟氣血生化的源頭。脾胃功能好壞與人的情志也有密切關係,過思則傷脾。比如,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之所以只活54歲就死了,就是因為他過於操勞、思慮過度造成不思飲食、脾胃衰弱,最終導致氣血生成不足,撒手人寰。

  3:脾開竅於口

  道醫有一個瞭解人體氣血盛衰狀況的小竅門,就是觀察口脣的色澤。因為脾開竅於口,口脣的色澤代表了氣血的盛衰。如果口脣色澤蒼白或者暗淡無色,就表明脾氣不足,製造出的氣血不足,這個人多半是氣血虧虛。

  4:脾胃病症狀

  脾胃系統的異常,常表現為消化不良、食慾不振、食後腹脹、噁心、嘔吐、打嗝、燒心、腹瀉便祕、胃炎、胃腸潰瘍等症狀。我們可以通過這些症狀的有無,來判斷脾胃功能是否良好。如果出現了這些症狀,說明脾胃系統出了問題,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5:養脾食療

  根據天人合一的五行養生文化,道醫認為黃顏色、甘甜味、呼***hu***這個發音都與脾胃相關,歸屬於脾土系統,能夠調養、補益脾胃之氣。所以脾胃不好的人,適宜穿黃顏色的衣服,居室的顏色可多用黃色。

  飲食上應多吃黃色和有甘甜味的食品,如小米、番薯、玉米、南瓜、黃豆等都是滋養脾胃的佳品。日常生活中多發“呼***hu***”這個音對脾胃功能也有幫助。聲音能治病,是不是太玄了呢?其實一點都不玄,道醫的音韻養生與西醫的音樂療法有相似之處。《史記·樂書》中說:“音樂者,動盪血脈、流通精神。”可見聲音的確能反映一個人的身體狀況,也能夠促進疾病康復。

  6:經絡調理

  在我們身體裡面也蘊藏著調養脾胃的力量。如民間就有“每天按摩足三裡,等於吃只老母雞”的說法,也就是說常拍足三裡穴可以增強脾胃運化功能。除此之外,也可做腹式呼吸、摩腹部或者靜蹲來強健脾胃系。

  人體的宰相:肺

  《黃帝內經》說:“肺系一身之氣,司呼吸、主皮毛,開竅於鼻。”因此,肺被稱為人體的宰相,掌管生命的氣機執行。

  1:過悲則傷肺

  悲傷會阻滯人體氣機的執行,故過悲則傷肺。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整日鬱鬱寡歡、悲悲切切,最終因肺病而死,是大悲傷肺的典型例子。因此,我們應該保持樂觀的心態,避免不必要的悲傷情緒,否則有害於肺。

  2:肺病症狀

  如果病邪犯肺,導致肺氣宣降出入失調而不得解,常見以下症狀出現:咳嗽、氣短、咳血、易感冒、慢支、哮喘、鼻炎、慢性咽炎等。時間長了,氣鬱化火就會造成面板粗糙、痤瘡等。

  3:養肺食療

  按五行學說,白色、辛味、呬***xi 聲同“細”***這個發音都一與肺相關,歸屬於肺金系統。因此白色的銀耳、百合、梨均是養肺陰之佳品;辛味的薑汁、洋蔥、香菜等可開肺氣,風寒感冒時服用最佳。生活中多發“呬***xi 聲同“細”***”這個音對肺功能也有幫助。

  4:經絡調理

  在人體經絡穴位中,迎香穴是治療鼻炎的,常按摩這個位置,有效防止鼻炎;膻中穴是調理肺之氣機的要穴,常敲打此處,對於多種肺部疾病均有良效。

  先天之本:腎

  1:腎藏精主髓

  《黃帝內經》認為腎為“藏精之所,主骨生髓”,意即為生命的發動機,故古代醫家又稱腎為“先天之本”。

  腎藏精主生殖系統,如果生殖系統出現問題,比如說出現前列腺肥大,就說明腎的精氣不足了,要趕快補充精氣。

  2:腎開竅於耳

  老百姓常說“耳大有福”,背後的原理就是腎開竅於耳,腎氣充足則耳大飽滿、精力充沛,做事業自然拼勁十足、無往不利。曾國潘說“功名看氣宇,事業看精神”即是此意。經常耳鳴或者聽力下降的人,就是表明是腎氣不夠用了。

  3:腎主骨

  什麼是腎主骨呢?中醫認為,人的骨骼強健與否,由腎精氣盈虧所決定。骨質疏鬆的人要補養腎的精氣,腎的精氣足了,骨骼就強健有力了。

  4:唾屬腎水

  人散步的時候會有很多生理反應,其中一個反應就是滿口生津。這代表你的腎氣、腎精得到補充了,因為在五行學說裡面唾液歸屬於腎水。所以腎陰虛的人口裡會經常幹,缺少唾液,這就是腎精不足了。

  5:腎病症狀

  那麼腎精氣不足會出現哪些症狀呢?常見的有腰膝痠軟、手腳冷、體虛乏力、耳鳴、脫髮、牙齒鬆動、骨質疏鬆、夜尿多、前列腺肥大、性功能減退、不孕不育、腎虧、更年期綜合症。

  6:養腎食療

  按照五行養生學說,黑色、鹹味、吹***chui***這個發音均與腎相關,歸屬於腎水系統。鹹味的海產品多補腎,以海蔘、海蝦為代表;黑色的黑芝麻、黑小豆、烏雞都是補腎佳品;另外豬腰子、核桃、韭菜也是補腎佳品。日常生活中多發“吹***chui***”這個音對腎功能也有幫助。

  7:經絡調理

  腰為腎之府。道醫認為腰膝痠軟就是腎虛。經常轉動腰,對腎就有好處,傳統養生裡面叫“晃龍”。太極拳或者氣功站樁,都有一個要點叫鬆腰,就是通過鬆腰來調養腎氣。在腰上有個要穴叫腎俞穴,經常拍打腎俞穴,對腎的精氣有很好的調養作用。

  心肝脾肺腎保健方法

  中醫學問:

  心火,肝木,脾土,腎水,肺金,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相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在中醫裡,心、肝、脾、肺、腎這五臟不僅僅是身體器官,更是人體養生的最終落腳點。在繁忙的社會環境中,五臟承受了許多本不應該承受的負擔,一些不良的習慣往往在潛移默化中傷害著五臟以及我們的身體健康。

  一、“肝”怕堵

  “肝木生髮,猶如樹木。”中醫理論講,肝臟為之官,其特性就是主疏洩,喜條達,惡抑鬱。只有當肝不受約束時,身體才能達到一種輕鬆、疏洩的狀態,猶如一棵枝葉舒展的樹。但以下幾個壞習慣往往會給肝“添堵”。

  過量喝酒。少量飲酒能夠活血,但如果過度,很容易亂肝性。

  心情鬱悶。壓抑、生氣、小心眼等情況都會令肝臟不能舒展。肝氣鬱結會引出一系列的疾病,比如胃疼、頭疼、高血壓等。

  用眼過度。肝臟貯藏著豐富的血液,其主要作用是保持眼睛的明亮。長期看電視、對著電腦,很容易用眼過度,從而導致肝血不足。

  專家支招:春季陽氣升發有助於肝的疏洩,可以吃點酸味的食物,有健脾開胃之效,能增強肝臟功能。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情的愉悅,千萬不能做情緒的奴隸;生氣不要超過3分鐘,氣頭上不盲目做決定。

  二、“心君主”怕累

  心主血脈,是一個陽氣非常旺盛的臟器,相當於一國之君。心氣旺盛,則面色血潤。反之則會出現心胸面痛、心氣衰弱等症狀。所以,一些“傷心”的壞習慣需要特別重視。

  接收海量資訊。現代人每天要接收到許多資訊,這很容易使人亂了心神。如果“心君主”變得心浮氣躁,就會影響其他“部門”的協調。

  情緒壓抑、勞累。人最大的勞累莫過於心累。看不開,放不下,都會導致體內器官調節作用失衡。 專家支招:養心,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中午靜臥或靜坐30分鐘,但切忌午飯後馬上睡覺。苦入心,夏天吃苦味的食物,不僅清心火,還可以養心。做一些有氧運動,多接觸陽光,也對心有好處。

  三、脾胃忌生冷

  “脾胃是健康的根。”中醫上講的脾,實際包括脾臟和胰臟兩個臟器,並經常將脾胃當作一個整體。食物要靠脾的運化才能化為精微,從而化生為精、氣等滋養五臟六腑。傷脾的壞習慣主要和飲食有關。 吃得太生、太冷、太撐。生冷的食物會帶著寒氣進入身體,容易傷及脾胃。而飢一頓,飽一頓也對它傷害很大。

  思慮過多。中醫認為“思傷脾”,如果思慮過多,就會損傷脾氣,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有些藥最傷脾胃。很多西藥都會刺激腸胃,比如硫酸亞鐵、胍乙啶、阿司匹林等。一些苦寒類的中藥,如板藍根等,虛寒體質、經常拉肚子的人也不宜久服。

  專家支招:中醫認為甘入脾,吃甘甜食物可補養氣血、調和脾胃,應適當吃點甘味的食物,比如山藥、紅薯等。早上7—9時,喝點小米粥,對於脾胃虛弱的人也有好處。

  四、肺怕環境差

  肺像一把大傘,罩在五臟六腑上面,肺氣調和則氣機通暢,五臟才能正常活動。肺氣的衰旺,還事關壽命的長短。

  長期吸菸。菸草有強烈的刺激作用,中醫和西醫都認為吸菸對肺的傷害極大。

  在空氣不好的地方停留太久。肺對環境的要求很高,清新的空氣是它的最愛。在尾氣密集、煙味瀰漫的環境內待太久,肺就會提出抗議。

  過度悲傷。早在《內經》中就有“悲傷肺”的記載,是指人過分的憂傷、悲哀就會嚴重損傷人體肺臟的功能。

  專家支招:早上起床後可以找一處空氣清新的地方做做深呼吸。飲食上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在秋天,可以多吃一些滋陰的銀耳和清熱的秋梨。中醫更有“常笑宣肺”一說,笑讓人心氣平和,對肺好處多多。

  五、腎不能缺水

  腎主水、藏精,是生命活動的調節中心,腎精決定著機體的生長髮育和生殖。所以,護腎一定要摒棄以下壞習慣。

  吃得鹹。中醫講鹹味入腎,元氣虛的時候,口味就會變重。

  不喝水。很多人不愛喝水,這其實對腎的傷害很大。

  夜生活過於豐富。熬夜、通宵唱歌等活動實際上很傷腎。引起腎陰被傷,導致虛火上炎。長時間處於興奮狀態,事後會出現精神不振等現象。

  專家支招:先咬緊牙齒再放鬆,每天反覆做百次,可以防止腎氣外洩。用熱水泡腳,按摩腳心,有強腎滋陰之功效。飲食上,多吃些堅果;泡茶時放一些枸杞,都有助於補腎。

中醫心肝脾肺腎保養方法
肚臍周圍疼是怎麼回事是間斷性的_肚臍周圍疼的病因
相關知識
中醫心肝脾肺腎保養方法
中醫心肝脾肺腎保養方法
心肝脾肺腎如何養生
中醫治療男性腎虛的方法
中醫治療療肺火旺的方法
中醫上四種健腎運動方法
中醫上四種健腎運動方法
中醫美容護膚保養方法
卵巢早衰的原因及中醫保養方法
腸胃中醫保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