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減輕過度輸液的危害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輸液通常包裝在玻璃或塑料的輸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劑或抑菌劑。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減輕輸液的危害吧。

  減輕輸液的危害

  輸液打吊瓶,因其見效快、療程短而深受青睞,但是現在,很多人無論什麼病,也不管病情如何,紛紛要求輸液。特別是換季之時,感冒發燒的患者大幅增加,各大醫院輸液室人滿為患,而實際上,大部分患者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發燒,其實根本用不著輸液,吃些藥,多休息休息就會好。

  輸液本是為了治病,但是不根據病情就頻繁地掛上吊瓶,不但可能對病情不利,反而可能對身體造成更多損害。與口服藥物相比,輸液的過敏反應機率更高,更易產生耐藥性。無論小感冒還是其他什麼病,人們總以為輸液打吊瓶最保險又省事,但卻有可能成為一種“輸液病”。

  據北大第一醫院血液內科的許醫生介紹,“輸液病”就是有些人得了一些感冒等小的疾病時,喜歡採用輸液的方式治療,導致以後再得同樣的病如果不輸液就不太容易治癒。因為輸液的相對藥量更大一些,而且不經過胃腸道吸收直接進入血液,效果可能更明顯。

  但是一般人得了感冒等病去醫院輸液,一天一般只輸一次,這樣就會造成本來應一天分三次或四次輸入的藥量一次性輸入了體內,輸完後血藥濃度要達到一個高峰,但過一段時間濃度就會降低,這樣就造成血藥濃度不穩定,以後就可能誘發細菌產生耐藥性。還有就是過敏反應。

  相對而言,口服藥要經過腸道吸收,將身體不需要的或對身體有害的物質過濾掉,之後才進入肝臟代謝,經過這樣一個過程之後就會降低血藥濃度,進而降低過敏反應發生的機率。而輸液時藥物直接進入血液,發生過敏反應的機率相對就大,而且快,甚至有些過敏反應是致命的。輸液藥品微粒過大,長期積累,易造成肺部堵塞,影響肺臟功能。相對於口服藥而言,頻繁地輸液可能還會對身體的一些器官造成影響。

  輸液的過敏反應

  相對而言,口服藥要經過腸道吸收,將身體不需要的或對身體有害的物質過濾掉,之後才進入肝臟代謝,經過這樣一個過程之後就會降低血藥濃度,進而降低過敏反應發生的機率。而輸液時藥物直接進入血液,發生過敏反應的機率相對就大,而且快,甚至有些過敏反應是致命的。輸液藥品微粒過大,長期積累,易造成肺部堵塞,影響肺臟功能。相對於口服藥而言,頻繁地輸液可能還會對身體的一些器官造成影響。

  任何液體藥品在生產過程中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不溶性微粒,國家在這方面也有相應的標準。國家《藥典》中規定的液體藥品中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徑不能超過10毫微米。但是有調查卻發現,市場上銷售的很多輸液藥品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徑都超過了這一規定,有的甚至達到50毫微米以上。人體最窄處的毛細血管是不超過10毫微米的,因此一旦輸液藥品微粒過大,就會在血管內造成堵塞。

  藥品進入血液後,全身所有的靜脈血都要回流到一個屏障器官,即肺臟,它能起到過濾器的作用,所以只要是直徑大於毛細血管最窄處的顆粒都會被肺過濾出來,只能停留在肺裡。這些顆粒無法通過代謝排出體外,這樣就會造成肺部堵塞,肺部血管本來都是通暢的,這些顆粒積聚在肺部就使得氧氣交換不夠,人體呼吸困難。顆粒堵在血管裡無法被清除出去,這時身體自動地採取第二個處理辦法,就是將這些顆粒包起來,形成一個更大的團塊。輸液時如果經常輸不合格的藥品,肺裡就會積聚很多這樣的團塊。

  輸液的專家建議

  近兩年,我國過度輸液的現象有所好轉,但與發達國家相比,輸液濫用的問題依然存在。2016年2月,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中國藥師協會等七家機構專家建議,對於一些不需要輸液治療的常見多發病,可通過醫保拒付手段進行控制;同時,鼓勵醫務人員和患者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輸液。

  總之,輸液安全專家共識出臺後,藥學等學科的專家也將為臨床醫生進行培訓,讓他們瞭解濫用輸液的弊端;同時還將為患者進行科普,讓更多的患者“能吃藥就不打針、能打針就不輸液。”

  輸液的危害

  危害一:導致輸液不良反應,發燒最常見

  靜脈滴注的輸液反應包括髮熱、肺水腫、靜脈炎、空氣栓塞等。其中發熱是最常見的一種反應,常因輸入致熱物質***如致熱源、死菌等***而引起,多由於輸液瓶清潔滅菌不完善或被汙染、輸入的溶液或藥物製品不純,消毒儲存不良等所致。輕者發熱常在38℃左右,停止輸液數小時內可恢復正常;嚴重者初起寒戰,繼之高燒達40℃~41℃,並有噁心、嘔吐、頭痛、脈搏加快等症狀。

  如果輸液速度過快,短時間內輸入過多液體,使迴圈血容量快速增加,心臟負擔過重,還會因迴圈負荷過重導致肺水腫,突然出現呼吸困難、氣促、咳嗽、咯泡沫痰或血性泡沫痰。

  靜脈炎是由於長期輸注濃度過高、剌激性較強的藥液,或靜脈內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時間太長,而引起區域性靜脈壁的化學炎性反應;輸液過程中若無菌操作不嚴,也會引起區域性靜脈感染。空氣栓塞是輸液時空氣未排盡,橡膠管連線不緊有漏縫或加壓輸液輸血無人在旁看守時,可能發生的危險併發症。進入靜脈的空氣,首先被帶到右心房,再進入右心室,病人會感到胸部異常不適,隨即發生呼吸困難和嚴重紫紺。如空氣氣量少,則被右心室壓入肺動脈,並分散到肺小動脈內;空氣氣量多可引起嚴重缺氧,導致立即死亡。

  危害二:過敏反應危及生命

  輸液可引起過敏性休克,危及生命。過敏反應主要是過敏原刺激人體肥大細胞產生抗體***IgE***,這種抗體如果長時間沒有過敏原的再次刺激會被人體免疫細胞清除,當致敏的IgE再次結合過敏原,抗原與抗體結合啟用肥大細胞,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緩激肽等慢反應物質,導致面板瘙癢、組織液滲出等血管病變。此時機體需要清除這些有害物質,釋放嗜酸性粒細胞來吞噬清除異物,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如何減輕過度輸液的危害
如何抵消輸液的危害
相關知識
如何減輕過度輸液的危害
如何減輕過度輸液的危害
減輕兒童輸液的危害
過度輸液的危害在哪裡
如何減輕工作熬夜的危害
如何減輕工作熬夜的危害
過度輸液的危害大嗎
過度輸液的危害
兒童過度輸液的危害
如何減輕輸液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