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夜泊閱讀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秦淮夜泊》宋代賀鑄所做的五言律詩,詩色調明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秦淮夜泊》的文章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答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秦淮夜泊》原文閱讀

  官柳動春條,秦淮生暮潮。

  樓臺見新月,燈火上雙橋。

  隔岸開朱箔,臨風弄紫簫。

  誰憐遠遊子,心旆正搖搖。

  《秦淮夜泊》閱讀習題

  1.這首詩主要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2.“隔岸開朱箔,臨風弄紫簫”一聯中有兩個字用得極妙,請指出來,並簡要說明理由。***5分***

  3.***1***本詩的頷聯景物描寫十分精妙,請簡要賞析。***4分***

  ***2***尾聯是如何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請簡要分析。***4分***

  《秦淮夜泊》閱讀答案

  1、獨泊孤舟,表現了作者一股淡淡的鄉愁。***答到思鄉,鄉愁、思念故張、思念親人均可得分***

  2、“開”和“弄”。“開”增加了畫面的動感和美感,能使人想象到佳人綽約的身影、優雅和體態。“弄”與出了吹簫女優美的姿勢,讓人感到簫聲在風中的婉轉悠揚。***指出“朱”“紫”並分析合理,減半給分。指出一處1分,說明好在哪裡各2分***

  3.***1***①詩人的視線從河岸樓臺到天空新月,由下到上,由低到高,錯落有致,富有層次感、立體感。***2分***

  ②新月樓臺,雙橋燈火,本是靜景,著以“見”“上”字,則化靜為動,生動形象地表現燈火登上了雙橋的情景,極富動態美。***2分***

  ***2***①尾聯以直接抒情作結。眼前的景物雖美麗動人,但畢竟是在外漂泊的遊子,加上正是暮色時分,人們都在家中,而詩人卻獨泊孤舟,抒發了淡淡的鄉愁。***2分***

  ②同時用典,“心旆正搖搖” 出自《史記·蘇秦列傳》“寡人臥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搖搖然如懸旌而無所終薄。”詩人藉此典故抒發了自己終無所託、沒有著落的悵惘之情。***2分******答“惆悵”“迷惘”“傷感”“茫然”也可得分******每點2分。手法1分,感情1分***

  《秦淮夜泊》閱讀賞析

  六朝以來,金陵***今江蘇南京***的秦淮河管絃畫舫,燈火樓臺,是詩人吟詠的好題材。賀鑄的這首《秦淮夜泊》寫得清麗優美,正是佳作。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全詩八句,就有六句是寫景。開頭兩句,寫詩人在一個春天的夜晚泊舟秦淮,春風拂柳,暮潮生岸,富於詩情畫意,中間四句,正面寫泊舟秦淮的所見所聞,是全詩的重心所在,也是全詩的精彩之處。新月樓臺,雙橋燈火,本為靜景。著以“見”字、“上”即字,則化靜為動。五六兩句,“朱箔”、“紫簫”,備極華麗;“隔岸”、“臨風”,更見飄渺之致;恍若蓬萊仙境。從景物描寫角度看,這幾句詩很有特點。首先,是位置經營之妙。詩人的視線從河岸樓臺轉到天空新月,接著又轉到橫跨秦淮河的小橋,轉到河對岸的朱簾繡戶。有近有遠,錯落有致,富有立體感。其次,造語十分講究。如“隔岸”、“臨風”,“開朱箔”、“弄紫簫”,佳人綽約的身影、優雅的體態歷歷如繪。詩的整個畫面清麗秀俊,鮮明地表現了秦淮河的特點,所以紀曉嵐評此詩說:“自然秀麗,雅稱秦淮。”***《瀛奎律髓刊誤》卷二十九***詩的末二句以抒情作結:眼前的景物美麗動人,但畢竟是外鄉,加上正是暮夜時分,人們都在家中,而詩人卻還獨泊孤舟,於是一股鄉愁油然而生。這裡要注意的是,這不是強烈的鄉愁,而是那麼一種淡淡的悵惘之情。這種情感是十分自然地產生的,同時又是比較微妙的,“搖搖”二字正十分生動貼切地傳達出這種感受。只有這樣理解,結尾兩句才和全詩的情調和諧一致。

  秦淮河是秦樓楚館、歌人舞女集中之處。賀鑄這首詩色調明麗,不像杜牧的“煙籠寒水月籠沙”***《泊秦淮》***那樣迷濛清冷,因為它和杜牧詩感嘆興亡、諷喻現實的著眼點不同。人們從“春條”、‘新月”、“燈火”、“朱箔”等意象中可以感受到一股溫馨的氣息,一種優美的清調。賀鑄以詞著名,但他其實是“詩文俱高,不獨工長短句”***陸游《老學庵筆記》***,他曾經自負地說:“吾筆端驅使李商隱、溫庭筠常奔命不暇。”***《宋史·賀鑄傳》***這首詩當得起“清詞麗句”之評,又比李商隱、溫庭筠詩歌的語言來得疏淡自然。從這裡可翔看到唐、宋詩差別的一個側面。
 

  

秦淮夜泊閱讀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獵閱讀答案
相關知識
秦淮夜泊閱讀答案
秦淮夜泊閱讀答案
楓橋夜泊閱讀答案
霜天曉角儀真江上夜泊閱讀答案
半島小夜曲閱讀答案
途經秦始皇墓閱讀答案
江神子初至休寧冬夜作閱讀答案
誰來拯救我們的湖泊閱讀答案
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閱讀答案
用什麼點亮黑夜的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