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朝歡和蘇堅伯固閱讀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歸朝歡·和蘇堅伯固》是北宋文學家蘇軾的詞作,這首詞以雄健的筆調,抒寫了作者的浩逸襟懷。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歸朝歡和蘇堅伯固》閱讀材料

  歸朝歡·和蘇堅伯固

  蘇軾

  我夢扁舟浮震澤,雪浪搖空千頃白。覺來滿眼是廬山,倚天無數開青壁。此生長接淅①,與君同是江南客。夢中游、覺來清賞,同作飛梭擲。

  明日西風還掛席②,唱我新詞淚沾臆。靈均去後楚山空,澧陽蘭芷無顏色。君才如夢得,武陵更在西南極。《竹枝詞》、莫徭③新唱,誰謂古今隔。

  【注】 ①接淅:行色匆忙。②掛席:掛起帆席,準備啟程。③莫徭:楚地瑤族地區,蘇堅***字伯固,蘇軾老友***即將任職地。

  《歸朝歡和蘇堅伯固》閱讀題目

  21.下闋“靈均去後楚山空”中的“靈均”是指偉大詩人 ;“君才如夢得,武陵更在西南極”中的“夢得”是指唐代詩人、在貶謫地武陵寫出《竹枝詞》的劉禹錫,詩人為什麼要向好友蘇堅提到劉禹錫?***2分***

  22.請欣賞“與君同是江南客。夢中游、覺來清賞,同作飛梭擲”之句。***5分***

  《歸朝歡和蘇堅伯固》閱讀答案

  21.答案: 屈原 提及屈原是因為屈原曾在澧陽行吟漂泊,提及劉禹錫是因為劉曾被貶在武陵,希望友人蘇堅能夠接續劉禹錫的餘風,創作出可以和《竹枝詞》媲美的“莫徭新唱”來。這是對友人的勉勵

  22.“與君同是江南客”,上承“此生長接淅”說明彼此都只是江南的過客,下啟“飛梭”,言清歡之短暫,迷離幻象、湖山清景,俱如飛梭過眼,轉瞬即逝了。***1分***虛實結合,“夢中游’上承“我夢扁舟浮震澤,雪浪搖空千頃白”,是夢中所見,“覺來清賞”上承“覺來滿眼是廬山,倚天無數開青壁”是實寫***1分***。以“飛梭擲”比喻夢中迷離幻象、眼前廬山清景,隨著短暫相聚的友人即將離去而轉瞬即逝。***1分***坎坷現實使詩人頓生悲涼之感,而友人的行將遠逝,前往楚地,使詩人產生了牽掛和不捨之情。***2分***

  《歸朝歡和蘇堅伯固》賞析

  這首詞中以雄健的筆調,營造出純真爽朗、境界闊大、氣度昂揚的詞境,抒寫了作者的浩逸襟懷。全詞氣象巨集闊,情致高健,堪稱蘇詞中寫離別的代表之作。

  詞的上片寫作者與伯固同遊廬山的所見所感。起首二句遠遠宕開一筆,從夢遊震澤著筆。“我夢”二字想落天外,神氣極旺。千頃白浪翻空搖舞,作者卻棹一葉之扁舟,倘徉於這雲水之間,顯得那麼從容自若。動與靜、大與小對強烈而又鮮明,真可謂神來之筆,接下去,筆勢一頓,借“覺來”二字轉到眼前廬山勝景,只見青山蔚然深秀,千峰峭峙,拔地參天。震澤夢遊與廬山清賞,虛實交映,相反相成,給人一種瑰麗多變、目不暇給的感覺。“雪浪搖空”,“青壁倚天”,如此奇麗之景,更是令人神往。

  然而正當作者陶醉於這種似夢非夢的自然樂趣之中時,一縷悲涼之感卻襲上心頭,使他又回到了坎坷的現實中來。“此生長接淅”一句是他宦海浮沉的生動概括。“接淅”,本於《孟子·萬章下》,此處用典,寫東坡一生屢遭貶黜,充滿了艱難挫折,這暫時的遊賞,難以癒合他心靈之傷。“與君同是江南客”,上應“接淅”,寫彼此之飄蓬,下啟“飛梭”,言清歡之短暫。“夢中”三句收束前片,說迷離幻象、湖山清景,俱如飛梭過眼,轉瞬即逝了。

  過片另起一意,寫對伯固的勉勵。東坡與伯固交誼篤厚,曾敘宗盟,每遇離別,必有所作。只是此詞作於衰暮,前程艱險,後會難期,故語氣較前沉痛。

  蘇伯固赴任澧陽,大概也不是愉快的差使,所以東坡要用遷客騷人的典實來慰勉伯固。“明日”兩句,點出送別。“掛席”即“掛帆”。揚帆西去,指蘇堅的去處。隨著西去的征帆,作者心隨帆駛,由地及人,聯想到那裡行吟漂泊過的屈原。“靈均即屈原的別名。

  “澧陽蘭芷”,這些散發著屈原人格光輝的香草,也因為偉人的逝去而憔悴無華了。“靈均”從反面落筆,映襯與屈原並光輝的品格,二句同時又隱約地流露出希望蘇堅追踵前賢,能寫出使山川增色的作品來。“君才”以下各句,援引劉禹錫的故實,從正面著筆,寫出了對蘇堅的期望。寫劉禹錫被貶之事,作者即以此鼓勵老友,期望他在逆境中奮起,像屈原、劉禹錫那樣寫出光耀古今的作品來。“君才”二句,充滿了期望:你的才華不減夢得,他謫居武陵這樣的西南遠方,又和你所要去的澧陽同是莫徭聚居之地,到了那邊便可接續劉夢得的餘風,創作出可與劉禹錫的《竹枝詞》媲美的“莫徭新唱”來,讓這個寂寞已久的澧浦夷山,能重新鳴奏出詩的合唱,與千古名賢后先輝映。“誰謂古今隔”,語出謝靈運《七裡瀨》詩:“誰謂古今殊,異代可同調。”東坡略加剪裁,用以煞尾,便有精彩倍增之妙。這首詞橫放而不失空靈,直抒胸臆而又不流於平直,是一篇獨具匠心的佳作。


  

歸朝歡和蘇堅伯固閱讀答案
春日登樓懷歸閱讀答案
相關知識
歸朝歡和蘇堅伯固閱讀答案
歸朝歡和蘇堅伯固閱讀答案
彩色的西海固閱讀答案
滿江紅江行和楊濟翁韻閱讀答案
史記蘇秦列傳閱讀答案
又論富門寒教和寒門富教閱讀答案
真實和美議論文閱讀答案
地震學研究和地震預測閱讀答案
真實和美現代文閱讀答案
人類和技術環境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