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如何預防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隨著我們的生活水平日漸提高,人們對蛋白質的追求也越來越陷入“怪圈”,這導致直腸癌漸漸成為肺癌之後,又一個危害國人健康的癌症。如何預防直腸癌呢?

  一、

  1、合理的飲食結構是健康的關鍵

  我們都知道,要想保持腸道健康,就必須保持腸道的暢通。而腸道暢通則建立在合理飲食的基礎上的。我們應該多吃含纖維素高的食物,即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適當攝入脂肪和蛋白質,即肉蛋類;少吃或不吃醃製品。可適當喝些酸奶,攝入腸道有益菌,調節菌群失調,從而減少或避免腸道炎症的發生,進而降低炎症相關性直腸癌的發生率。如能配合適當的運動,效果更佳。

  2、腸道不適需儘快就醫

  很多人容易忽視腸道的不適,比如便祕和腹瀉等問題,其實這是非常不對的。中帶血或黏液,腹脹、腹痛、下腹墜脹或不適感,原因不明的貧血或體重下降等不適症狀時,應及時求醫,切不可亂用藥。因為這些是直腸癌早期可尋的蛛絲馬跡,應給予足夠重視,摒除得過且過的僥倖心理。

  3、定期的檢查是健康的保證

  大量資料表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可以大大降低直腸癌的危害,提高遠期生存率。這就告訴我們,要有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的意識。我們要轉變觀念,定期體檢,通過體檢可以行之有效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直腸癌。體檢的花銷相較患病後的治療費用顯得微乎其微,但其收效卻十分巨大。不僅可以免去根治性手術的巨大創傷,而且可以大大提高生存時間和生存質量,甚至可疑無異於正常人。

  二、直腸癌的病因有哪些

  1. 家族遺傳。

  遺傳性結直腸癌在結直腸癌體系中佔有重要比例,臨床上依據有無多發性息肉病,可將遺傳性結直腸癌分為家族遺傳性息肉病和家族遺傳性非息肉病兩大類。遺傳性息肉病又可細分為遺傳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遺傳性錯構瘤性息肉病,前者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Turcot 綜合徵***膠質瘤息肉病綜合徵***等,後者包括 Peutz-Jeghers 綜合徵***黑色素斑-胃腸多發息肉綜合徵***、家族性幼年性息肉病、Cowden 綜合徵***多發性錯構瘤綜合徵***、Bannayan-Ruvalcaba-Riley 綜合徵等。兩類遺傳性結直腸癌的遺傳方式皆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研究發現,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分別約佔結直腸癌的 5%~15% 和 5%。

  家族遺傳性非息肉病結直腸癌診斷標準為:***1***家族中至少 3 人經病理確診為結腸癌,且其中 1 人為其他 2 人的直系親屬;***2***必須累及連續 2 代人;***3***至少有 1 人結直腸癌發病早於 50 歲;***4***排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家族遺傳性息肉病,是一種雜合性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結腸疾病,可有 100 個或更多的腺瘤樣息肉佈滿結腸和直腸,5 號常染色體長臂上的一個突變的顯性基因***FAP***是致病因素。研究發現此類患者往往 10~15 歲開始即出現腺瘤樣息肉,如果不治療, 幾乎所有的患者在 45 歲以前均會發生惡變。

  2. 飲食因素。

  研究發現,高脂肪、少纖維飲食者,罹患結直腸癌的機率較高。劍橋大學曾經公佈一項有關飲食與癌症的大型研究,接受調查者達 40 萬人之多,結果顯示,高纖維飲食能有效減低患上致命癌症的危險機率達 40%,特別是結直腸癌。而膳食纖維則能刺激腸的蠕動,同時也可縮短食物通過腸道的時間,減少糞便中致癌物質與腸黏膜接觸的機會,將大便、毒素儘快排出體外。

  更有研究證實,中國和日本人的結直腸癌發病率明顯低於美國,但移民到美國的第一代即見結直腸癌發病率明顯上升,第二代已接近美國人的發病率。此移民流行病學特點提示結直腸癌的發病與環境因素,特別是與飲食因素密切相關,眾所周知,與中國和日本人不同,美國人喜吃高脂肪食物,而纖維素往往攝入不足。

  另外,水果和蔬菜中除了纖維素能夠有效預防結腸癌之外,所含維生素***A、C、D、E、葉酸***和微量元素可能有助於保護腸粘膜,部分研究表明它們可以使腺瘤患者的結腸上皮過度增生轉化為正常。但具體機制是什麼,目前仍不清楚。

  3. 不良生活習慣。

  研究發現,罹患結直腸癌的患者往往存在不良生活習慣。常見的不良習慣有:***1***缺少運動;***2***吸菸及酗酒;***3***生活過度緊張。

  肥胖患者除了飲食控制欠佳之外,往往缺少運動,很多人認為運動會使人更容易疲勞,其實不然。幾乎所有進行定期科學運動的人都能夠感到自己精力充沛,很少具有疲勞感,堅持定量科學的運動可以有效的提高人體多項重要生理機能,還能較好地控制體重,促進腸蠕動,有助大便排出,所以堅持運動對預防結直腸癌有益。

  吸菸是大腸腺瘤的危險因素已經得到證實,而大腸腺瘤則是結直腸癌的高危癌前病變。

  Am J Clin Nutr 雜誌曾刊登過一項針對 87000 多名女性和 47000 多名男性的研究成果,該研究旨在找到結直腸癌與酒精之間的聯絡。在這項研究過程中,自 1980 年來,共有 1801 例結直腸癌患者通過隨訪被確診。研究結果表明:有飲酒家族史的人每日攝入酒精量多於 30 克將大大增加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而沒有飲酒家族史的受試者則未顯示出酒精攝入和罹患結直腸癌之間的相關性。

  生活過度緊張,可能導致嚴重的焦慮症,抑鬱症,這些會造成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引起腸道蠕動減慢,造成食物殘渣在腸腔停留時間延長,使得更多的致癌物被吸收,從而導致結直腸癌。另外,精神焦慮抑鬱可能導致機體免疫功能失調,使其對某些突變的上皮細胞監視清除能力減弱。

  4. 癌前病變。

  ***1***大腸息肉***腺瘤性息肉***。一般認為大部分結直腸癌均起源於腺瘤,故將腺瘤性息肉看做是癌前病變。一般腺瘤越大,形態越不規則,絨毛含量越高,上皮異型增生越重,癌變機會越大。研究證實,結直腸癌的發生步驟為正常腸上皮→早期增生改變→微小腺瘤→早期腺瘤→中期腺瘤→後期腺瘤→結直腸癌→癌轉移。在這一過程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因突變被看做是結直腸癌發生的分子學基礎。那麼,腺瘤性息肉大概多久會轉變為結直腸癌?研究發現,腺瘤 5 年,10 年,20 年發展為癌的機率分別為 3%,8%,24%。***2***炎症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可發生癌變,癌變率與病程有關,病程越長,癌變率越高;還與年齡有關,發病年齡越小,癌變率越高。

  5. 其他因素

  膽囊切除。有研究發現,膽囊切除術後結直腸癌發病率升高,可能機制為膽囊切除後大便中初級膽汁酸含量降低和次級膽汁酸含量升高,初級膽汁酸在肝臟合成,包括膽酸***CA***和鵝脫氧膽酸***CDCA***。初級膽汁酸一部分在細菌作用下脫氧形成次級膽汁酸,包括脫氧膽酸***DCA***、石膽酸***LCA***及微量熊脫氧膽酸***UDCA***。次級膽汁酸的 LCA 可以升高結直腸癌發病機率,而 DCA 可轉換為甲基膽蒽,這是一種強致癌物質。

青少年長期熬夜的危害
吃什麼可以預防食道癌
相關知識
直腸癌如何預防
肺癌如何預防
乳腺癌如何預防復發
乳腺癌如何預防
膀胱癌如何預防
面板癌如何預防
如何預防直腸癌
結腸癌是怎麼引起的如何預防
結腸癌是怎麼引起的如何預防
如何預防結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