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清明節日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詩人杜所說寫的《清明》裡面的其中一句。下面小編為你帶來內容,希望同學們喜歡。

  篇一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夜裡雨聲,閒讀宋詞,聽北宋詞人晏殊淺吟:“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

  翻過幾頁,又聽見晏殊第七子晏幾道嘆息:“舞煙眠雨過清明”。心裡驀地一驚,春社已過,清明又至了。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時也叫三月節,有2000多年曆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後雨水增多,萬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在現代人眼裡,“清明”與掃墓祭奠的聯絡則更緊密。這是因為,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後來,唐玄宗被這個故事感動,於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為當時“五禮”之一。寒食與清明僅隔一天,為圖方面,人們乾脆決定在清明掃墓,到明清時,清明掃墓更為盛行。新中國成立後,人們也選擇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歷來有掃墓的習慣,每到“清明”,家家戶戶的後代子孫就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鞭炮等到祖墳墓地,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鳴炮祈禱,為墳墓培上新土,栽幾株鮮花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還必須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飛舞的淚花!也習慣了在清明節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個大睛天,心,總覺得這個節不圓滿,有些殘缺。

  也許,也只有這樣的情與景,才能給逝去的靈魂一絲慰藉吧!逝者已去不可追,請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無限的感傷將被抒發,祭祀者的淚珠將串成一段段溼漉的回憶,暖春的微風抹不淨傷感人的眼睛。

  人生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歇,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老人的白髮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孝順與贍養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是炎黃子孫對清明的最佳詮釋。讓孝敬之心日日在,堅持善待自己的父母與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個清明,立於拂起萬千愁緒的細風中,才不至於面對死氣沉沉的墓碑,空餘幽幽的哀嘆和無邊的自責,揹負一團心冷在風裡哀號盤旋。

  篇二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又是一個放假的星期六,也正好是一個清明節的前幾天,為了讓我們也能祭拜祖先,所以全家便提前了幾天來掃墓。但這次掃墓並不像以前那麼單純,這次掃墓也許會帶給我們許多快樂的事情。

  一路上,我們再次聞到了農村獨有的風味——“空氣清新”。在繁華的城市裡什麼都好,唯獨空氣受著工業的影響而變得到處是一層煙霧,讓這天空慢慢地變成了灰色,那清新的味道從此在城市裡消失了。回到了這裡,感到在我們頭上的天空是那麼的藍,白雲是那麼的白,我真想永遠的生活在這片天空下,享受在城市聞不到的味道。看完天空,再看看在我身旁的山,真是不能聯想。山上,一棵棵野鬆挺拔的生在懸崖陡壁的土裡;一簌簌映山紅向我們吐出它的新枝,在春天的陪同下,花蕾漸漸的長出來,彷彿在向我們報到春的來臨;梨樹的枝頭上長滿了白梨花,在春風的呼喚下把它小小的花瓣灑入人間,在路上鋪上了一條白色大道,好像正歡迎著我們在它這裡通行。春天的氣息注入到我的腦海間,讓我心曠神怡。

  觀賞完美好春光後,我們開始自己的安排——做竹筒飯。心靈手巧的姑父早就把應該帶的工具給帶來了。“噠噠噠”傳來了姑父砍竹子的聲音,隨後又開始鋸,經過了一番周折後,終於可以把竹筒飯放在火上烤了,我們耐心的等待了好一會兒,竹筒飯終於烤好了,肚子已經哇哇叫的我們,迫不及待地吃了,因為大家都沒有經驗,所以,有的竹筒飯還是半生半熟的。這可害死我了,不能過癮的嚐到竹筒飯的香味,但這總給我們吸取了一點教訓,讓我們下一次做竹筒飯更好了。

  吃完飯,我們上山了,我們帶著沉重的心情,爬上很高的山,來到墳墓前,向老祖宗祭拜,求著老祖宗的保佑,讓世界太平,讓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讓公平來結果這場無必要的戰爭。也讓我們這些小荷才入尖尖角的孩子能取得好成績,不辜負你們這些長輩對我們的期望;也讓全家健健康康,開開心心……按著次序辦完後,我們向著太公太婆說著再見,便又下山了。

  一天的路程在這裡結束了,我們也又得回去吃晚飯了。“哎!”時間過得真快呀!一眨眼,一天又這麼結束了。

  篇三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日子一天天疊加,日曆一張張揭下,清明的腳步已朝我走來!“清明”,一個讓人見了就能愉悅的字眼!清新明淨,純潔如水。大自然的魅力,在於無論何時何地,她都是我們洗滌心情的聖地!更何況是在這“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朦朧煙雨中。

  突然發現,自己好久沒有抬頭看天了,天高雲淡,風清月明,柔和的讓人禁不住內心的狂喜。一天的課結束之後,便又重複踏上回家的公車,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已經習慣把自已關在那個四方牆內。我忙!學生忙,家長忙,大家都忙!想想現在的孩子,在學校結束了一個星期的課程,本應該好好放鬆兩天。然而堆積如山的作業,多如牛毛的課外培訓,累得他們喘不過氣來。回首當年的自己,哪有這份福氣。做完了一天的功課,就可以和夥伴們到處跑,稻田裡,草地上,山坡頭,小河邊,到處都是我們的身影。小橋流水聆聽著我們幸福時光,歡聲笑語見證著我們最快樂的童年!可是眼前的孩子,現在的形勢,他們需要培訓,需要補課,需要比拼,我們能做什麼呢?讓自己的課堂展現出最大的樂趣,就是給孩子們最多的關懷。所以,我,老師們,都不知不覺和他們一起忙了起來,昏天暗地,忘記了抬頭看天,看雲,看起飛的鳥兒;忘記了坐下聽歌,喝茶,品詩中的美妙!

  又是一個的平淡繁忙的日子,也是這個夕陽西下的傍晚時分,我拖著疲憊的身子,匆匆走進自家的小院。突然竄出兩個小孩,男孩推著女孩的小小童車,女孩手扶車把,如風地從我眼前駛過!車子的車籃內,還放著一個布娃娃。男孩說:“快點,媽媽,我們的寶寶哭得厲害呢。”女孩說:“爸爸,還是你來騎車,我來哄寶寶吧。”接著,女孩快速地下了車,抱起他們的寶寶,哼起了他們寶寶才聽得懂的曲子……我的驚嚇早已不再,望著他們漸漸遠去的背影,我不由地笑出聲來。多可愛的孩子,多無憂的童年!這不就是童年的我們嗎??

  家鄉的今天,也應該是春雨綿綿了吧?童年的夥伴,你們是否還記得我們當年的遊戲?想起過去,思緒種種,憶起當年,幸福依舊。有人說,一個人如果總在回憶過去,說明你是真正的老了。那我呢?今天,我是老了嗎?
 

看了還會看:

清明的雨小學生日記
六年級下冊清明節日記
相關知識
六年級下冊清明節日記
六年級下冊清明節日記
小學生六年級下冊的數學日記
六年級有關清明節優秀日記
六年級關於清明節的優秀日記
六年級關於清明節的作文
六年級關於清明節的手抄報
六年級關於清明節見聞的作文
一年級下冊的數學日記怎樣寫
小學五年級下冊數學小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