鍼灸可不可以去溼氣和穴位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溼氣是很多人都會有的,身體溼氣重會導致我的身體變得不健康,鍼灸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治療疾病,還可以保健我們的身體,那麼很多讀者就會問鍼灸可不可以去溼氣。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鍼灸可不可以去溼氣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鍼灸可不可以去溼氣

  鍼灸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去溼氣。中醫認為,體內溼氣過重的話,就會四肢沉重,身體容易疲乏,鍼灸的作用就在於疏通我們全身的經絡,使經絡相通,血液相通,體內的一些毒素和垃圾就可以快速的排出體外,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講,扎針灸是可以幫助我們祛除體內溼氣的,如果再配合飲食的話,效果會更好,因此建議平時的飲食中新增一些祛溼的食物,例如紅豆,薏米,山藥,扁豆等都是很好的利水祛溼的食材。

  鍼灸哪些穴位去溼氣

  湧泉穴

  位置:足底,足前凹陷處第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於足底掌心前面正中之凹陷處來找到穴位。 功效:湧泉穴受溼氣入侵,會導致膝關節痛、風溼及全身疲勞、浮腫。常按此穴有助促進睡眠,對腎虧引起的眩暈、失眠、耳鳴、頭痛、腰痛等有一定的療效。

  陰陵泉穴

  位置:陰陵泉穴為祛溼要穴,位於小腿內側,在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採用正坐或仰臥姿勢,由膝蓋下方往膝蓋方向摸索,在膝蓋內側碰到大骨的部分。 功效:若該穴位受溼氣入侵,則會出現膝蓋疼痛、兩腳笨重、行走不暢之感。刺激該穴位可達到清利溼熱,通經活絡的效果,幫助緩解腹脹、膝痛等不適之感。

  大椎穴

  位置:頸後正中,位於頸部和背部交接處突出的骨頭即第七頸椎棘突的下緣。取穴時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上方即是。 功效:大椎穴受溼氣入侵,易造成肩頸病症如肩膀頸椎痠痛不適等。刺激該穴位可避免風寒溼邪的侵襲,提高免疫力。

  承山穴

  承位置:伸小腿時,腿肚的肌肉呈現交角處,承山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位於小腿肚子下方正當中***是除去人體溼氣的最佳的穴道。 功效:這個穴位是祛除溼氣最有用的穴位。經常按摩這個穴位,不但可以讓我們精神振奮,並且可以有很好的祛溼作用。

  豐隆穴

  位置:位於人體的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條口穴外一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 功效:具有調和胃氣、祛溼化痰、通經活絡、補益氣血、醒腦安神等功效。

  判斷體內有溼氣的方法

  1、起床時:看感覺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髮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件溼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那麼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溼了。

  2、如廁時:看大便

  清晨方便後,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衝不淨。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覆擦也擦不淨,***這就是問診單上為什麼要問大便的原因***也說明體內有溼了。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溼。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但現在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體內有溼的情況下,大便的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這是脾虛的重要標誌,很多人都有***總有排不淨的感覺。時間長了,宿便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則百病叢生。

  3、洗漱時:看舌苔

  上完廁所後我們通常就開始洗漱了,刷牙前我們不妨抽出幾秒鐘,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乾溼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溼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溼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猜你感興趣:

1.艾灸去溼氣功效作用有哪些

2.身體去溼氣的最快方法 

3.廣東排毒去溼氣湯的做法 

4.秋季溼氣重吃什麼去溼氣效果最好

5.去溼氣吃什麼水果如何預防 

6.夏天怎麼吃薑去溼氣效果最好

鍼灸治療帶狀皰疹
鍼灸可不可以去溼氣和穴位介紹
相關知識
鍼灸可不可以去溼氣和穴位介紹
鍼灸可不可以去溼氣和穴位介紹
姜水泡腳可不可以去溼氣和做法
可以去溼氣的保健操與食物
夏天吃什麼可以去溼氣
什麼食物可以去溼氣
哪些食物可以去溼熱和原因
女生吃什麼保健品可以去溼氣
孕婦吃什麼食物可以去溼氣
吃什麼可以去溼氣可以去溼氣的食物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