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讀書心得人性3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0日

  《周易》:並非《易經》,由《易經》和《易傳》組成。《易經》是由三個部分組成:一為伏羲八卦為始那時並沒有文字所以八卦。下面是帶來的周易讀書的心得人性,歡迎欣賞。

  周易讀書心得人性一:

  針對《易經.季傳》***引自劉毅巨集的《三字經講記》***的這一段文字,我對這段關於八卦的內容畫了如下一張表格,不知道古人的河圖洛書是怎麼回事,權當數字遊戲,大家共享。

  《易經.季傳》中講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行變化而成鬼神也。”

  註解:我們一般都把五行當中的“行”念成xing***第二聲***。我們知道它是個多音字,最常用的還有個行hang***第二聲***,在這裡,不妨把它理解成行來作圖。會發現一切都不可思議地便於理解。此文以下的“行”字都念作hang***第二聲***。

  那麼首先是這十個數分別兩個兩個一組,共五行。分為天和地兩列。“天一天三天五天七天九”的意思是“13579”在為天的這一列。剩下的偶數“246810”則應該在地字那一列。這樣天數有五個數字,地數也有五個數字。“五位相得而各有合”的意思是每一列的五個數相加都有一個值。接下來作者解釋了這些值分別是多少:天數二十五,地數三十。就是天數的數字相加就等於25,地數的數字相加就等於30。和在一起算是55***這是“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的意思***。

  那麼這些數字的具體位置怎麼定呢。別急,文章還有另一段話。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這就是這些數字應該的位置。

  “天一生水”不妨理解為,天字下,1對應的位置應該是水。“地六成之”地字下,6對應的位置和它相輔相成。這也應證了“陰陽相合”,輔佐生成的說法。為了便於理解,筆者把“某某生某某”的數字用紅色標記出來,以便於觀察。

  其餘的都這樣類推理解,把數字填入相應的框即可。

  另外還有一個觀點也很重要。“單數為陽,雙數為陰”,對照一下我們繪製的表格,確實天下都是陽數,地下都是陰數。而且文中還講到每行分陰陽,分別是陽五行,陰五行。我們的表格是都具備的。說得更直白一點,所謂的 “陽五行”就是由“1”這些陽陣列成的行。“陰五行”則是由“2”這些陰陣列成的行。只是這裡比較特殊,每個陽行或陰行的內容只有一個數字而已。

  至於怎麼用這張表格來推衍其他的卦象,筆者還未真正接觸《周易》,暫時先討論到此。如有後續發現,希望能精彩繼續。

  周易讀書心得人性二:

  很久以前讀過周易,但是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有多久了?我也不知道了,或許只有周易知道吧!

  這就是我對周易的理解,周易,在現在的中國社會中我不知道他的位置是在那個地方,我不知道,不是因為我不瞭解它,而是我太瞭解它了,他就像一個老者一樣,時時刻刻在看著我們一樣。

  周易 我想沒有一箇中國人不知道“四書五經”,而《周易》就是其中之一。這些儒家經典都是孔子編修的,其中的儒家思想更是深深的紮根於國人心中,至今被奉為經典。有人認為《周易》很神祕,不僅因為它能用來預測個人前景吉凶,還因為它的內容是極其簡單的“─”和“--”型符號的排列組合,雖然單調,但高度抽象。正因為高度抽象,所以常人難以揣測它象徵的具體事物極其含義。而正是這些高度抽象的文字卻能定吉凶,測前景。其實,把《周易》當成一部純粹的占卜書是把它淺薄化和庸俗化了。毫無疑問,《周易》是一部高深的哲學著作。說他高深,是因為它既有簡單而神祕排列的符號,又有很多明瞭和晦澀相間的對符號的文字說明。它經過幾千年文化的洗禮,至今讓人津津樂道,必然有其高明之處。

  說《周易》是占卜的書也好,是高深的哲學著作也好,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都是對事物的認識及與認識相適應的人的行為方式。也就是說,《周易》是伏羲氏、周文王、周公、孔子等古代大思想家對天、地、人的認識和人如何順應事理法則的經典。伏羲氏畫八卦,文王演繹八卦並作“卦辭”,周公作“象詞”,孔子等人作《十翼》等。《周易》不是一個人的作品,而是集體智慧。《周易》的集體創作說明:文化的承傳和創新性;在思想認識上的同一性,也即是說,對事物根本規律的理解,這些哲人們的認識是一致的,至少都認同了一致的方向。毋庸置疑,《周易》是老祖宗的智慧結晶。這個經典著作被太多的人研究了,傳道了,我深知自己對它理解不深,談不上有什麼獨到的見解,只能就我所看到的,談談由它而起的一些想法。

  現在有一種觀念,認為這素有“眾經之首”和“大道之源”的《易經》好像是萬能的,什麼問題都能解決,很多人甚至藉著它的幌子以達到各種私人目的。最常見的一個現象就是書,探察如今的中國圖書市場,關於《易經》的書可以說已到了氾濫的地步,有關《周易》的圖書則大約相當於其他十二經的圖書總和。,“《周易》搭臺,鈔票唱戲”的專談預測、風水、占卜、醫法的“運用型”圖書紛紛問世***這其中包括大量的非法出版物***,城鄉各地與網上的指引百業、點撥萬家的“易學大師”與“易學文化公司”層出不窮。由於《周易》在大多數中國人頭上有著既神聖又神祕的光環,所以這些欺世盜名、恐嚇無知的江湖騙子就得以大售其奸。而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中國有很多研究《易經》的學者仍然在大談他們的研究成果,從來沒有放棄過對《易經》的吹捧,似乎《易經》的偉大同樣意味著他們的偉大,而他們對《易經》研究的貢獻,彷彿更像在放大鏡下的螞蟻,突然大的唬住了人。

  這些情況的存在,一部分可能是由於《周易》的內容豐富,結構複雜而又言簡意賅的原因,而另一部分,則是人們心中的虛榮心在作怪。就拿文化來講,我們一向自詡五千年文化底蘊,博大精深,然而就是這麼個文化大國,到處還張貼著“不要隨地吐痰”的標語。也正是這樣的心理,被譽為“眾經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經》也只有讓人們知道它是“眾經之首”,“大道之源”,人們才會追之逐之。於是《易經》被突然冠上了很多名頭,從開始的算命,測字,起名,到後來的買房,婚配,甚至招聘選材,企業管理,凡是能聯絡的,凡是大家認為有“緣分”因素的,凡是所謂的“命中註定”的,都得找“懂”的人問問。從此我印象中的《易經》就成了這麼個迷信的“罪魁禍首”。

  大家不是真正去了解,認識它,而是利用它甚至出賣它。由此才出現了這麼多遍及祖國的“易學大師”和“易學文化公司”。而這些東西存在的內因,正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在西方,人們喜歡把神人化,而在中國,百姓則喜歡把人神化,老子可能被神化為太上老君,關羽被神化為關帝君,從此受大家頂禮膜拜,被膜拜的不知道心情,而膜拜的人的心情卻都異常的恭謹,這種奴性化的個性不知道是否也是國人的劣根性呢?不得而知。一旦成名了,不管是人也好,物也好,總有這麼些人去研究,研究完了大家一致通過,確實好,然後許多人去追逐,似乎吹捧的人自己也神氣,也時髦,也出風頭。比如當下流行的選秀,賺錢的賺錢,出名的出名,後面跟著一幫人傻乎乎的去發簡訊,去呼吼,看起來似乎大家都開心。

  當然,《周易》並不像這些,它不是浮燥的,它歷經千年依然頑強的生命力說明了這一點,它也不是淺薄的,它的內容很好的證實了。然而我們沒有必要把它複雜化,神祕化。韓國有兩位學者編了一本名叫《漫畫周易》的書,裡面有段寫道:“嗨,如此可惡的人類,把南極上空臭氧層捅了大窟窿,……人口爆炸、資源枯竭、資源掠奪、環境汙染。上述生態破壞,已經成為威脅人類本身生存的首要危險。這種危機意識使維持地球環境成為全世界的問題。”我想這些才是《易經》應該負起的使命,而不是簡單的停留在解夢,起名這樣的事情上。我們也沒有必要把老祖宗的光環套在如今的我們頭上,祖先的是祖先的,屬於過去,我們的依然得靠我們去創造,楊振寧先生明確地稱《周易》對“中華文化的思維方式”的影響,“是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句話對與不對姑且不論,但是他提出了與其他人不同的想法,在其他人陶醉於我們尚且留存著如此經典的著作的同時,有人為我們敲醒了警鐘。如果現在仍舊像有的人陶醉於《周易》是二進位制鼻祖當中忘乎所以,認為我們比別人高出一等,這就不僅是我們的悲哀,也是《周易》的悲哀了。

  其實從現在公佈的計算機的鼻祖、德國哲學家和數學家萊布尼茲和當時在中國的歐洲傳教士的通訊來看,萊布尼茲是因為掌握了二進位制而能夠讀懂邵雍的“伏羲六十四卦方圓圖”,他說:“即使我自己,如果未曾建立我的二元算數的話,對於伏羲圖研究良久也未必能夠理解。”萊布尼茲很希望當時的康熙皇帝和中國學者能夠依據他所設計的二進位制,瞭解“伏羲六十四卦方圓圖”的“真正含義”。他認為“這事並非無關緊要,它應能使中國人增加對歐洲科學的敬仰,進而增加對我們的宗教的敬仰”。他之前的利瑪竇早就有這樣的居心。而萊布尼茲的二進位制也是在兩百多年以後才藉助於資訊理論和控制論開始改變人們的生活。

  我不知道對我們學習計算機的。二進位制是我的基礎課,但是周易卻好像不是我們的基礎課,我覺得他就像一個老者在看著我們,或許我們要學的還有周易中簡單卻又深意的哲學,那不是為錢為名為利,而是簡簡單單的學習平淡,用一顆平淡的心去學習,去搞學問,去做人,這是周易給我們每一個大學生的最根本的財富吧!

  周易讀書心得人性三:

  我想沒有一箇中國人不知道“四書五經”,而《周易》就是其中之一。這些儒家經典都是孔子編修的,其中的儒家思想更是深深的紮根於國人心中,至今被奉為經典。有人認為《周易》很神祕,不僅因為它能用來預測個人前景吉凶,還因為它的內容是極其簡單的“─”和“--”型符號的排列組合,雖然單調,但高度抽象。正因為高度抽象,所以常人難以揣測它象徵的具體事物極其含義。而正是這些高度抽象的文字卻能定吉凶,測前景。其實,把《周易》當成一部純粹的占卜書是把它淺薄化和庸俗化了。毫無疑問,《周易》是一部高深的哲學著作。說他高深,是因為它既有簡單而神祕排列的符號,又有很多明瞭和晦澀相間的對符號的文字說明。它經過幾千年文化的洗禮,至今讓人津津樂道,必然有其高明之處。

  說《周易》是占卜的書也好,是高深的哲學著作也好,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都是對事物的認識及與認識相適應的人的行為方式。也就是說,《周易》是伏羲氏、周文王、周公、孔子等古代大思想家對天、地、人的認識和人如何順應事理法則的經典。伏羲氏畫八卦,文王演繹八卦並作“卦辭”,周公作“象詞”,孔子等人作《十翼》等。《周易》不是一個人的作品,而是集體智慧。《周易》的集體創作說明:文化的承傳和創新性;在思想認識上的同一性,也即是說,對事物根本規律的理解,這些哲人們的認識是一致的,至少都認同了一致的方向。毋庸置疑,《周易》是老祖宗的智慧結晶。這個經典著作被太多的人研究了,傳道了,我深知自己對它理解不深,談不上有什麼獨到的見解,只能就我所看到的,談談由它而起的一些想法。

  現在有一種觀念,認為這素有“眾經之首”和“大道之源”的《易經》好像是萬能的,什麼問題都能解決,很多人甚至藉著它的幌子以達到各種私人目的。最常見的一個現象就是書,探察如今的中國圖書市場,關於《易經》的書可以說已到了氾濫的地步,有關《周易》的圖書則大約相當於其他十二經的圖書總和。 “《周易》搭臺,鈔票唱戲”的專談預測、風水、占卜、醫法的“運用型”圖書紛紛問世***這其中包括大量的非法出版物***,城鄉各地與網上的指引百業、點撥萬家的“易學大師”與“易學文化公司”層出不窮。由於《周易》在大多數中國人頭上有著既神聖又神祕的光環,所以這些欺世盜名、恐嚇無知的江湖騙子就得以大售其奸。

  對於《周易》,我沒有深入的研究,但是我知道它是我們文化的瑰寶。我也知道,它並不玄妙,並不是不能讀懂,更不是金庸筆下的《易筋經》。我們作為祖宗文化的繼承者和發揚者,不能沉浸在前人的成就中,更不能無中生有,誇誇其談。我想我們不能只是簡單的停留在解夢,起名這樣的事情上。應該負起《易經》的使命,除去浮燥和淺薄,方能避免文化頹勢。

水滸傳的讀書心得9篇
鏡花緣讀書筆記_鏡花緣讀書心得
相關知識
周易讀書心得人性3篇
女性職工讀書心得體會3篇
學生個人讀書心得體會3篇
老人與海讀書心得體會3篇
老人與海讀書心得體會3篇
名人傳讀書心得體會3篇
醜陋的中國人讀書心得體會3篇
醜陋的中國人讀書心得體會3篇
媽媽不是我的傭人讀書心得體會3篇
家庭教育讀書心得體會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