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育工作例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班主任的工作很光榮,但也帶著些許感觸。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班主任教育工作的例子,歡迎閱讀!

  隨筆篇1

  一、作為班主任應有效地進行家訪或電訪***電話訪問***。

  對學生進行家訪或電訪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一般開學初班主任就要開展這—項工作。這項工作開展得好與否,很大程度上影響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與配合,也是班主任與家長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學生的一個好機會,更是班主任與家長相互瞭解的一個重要環節,有利於增強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我對班內21個同學進行了家訪或電訪。在家訪或電訪過戲中,著重在學生面前樹立家長的威信,力求在家長心目中產生“若沒有家長的配合,對子女的教育將會更困難”的感受。從而讓家長有一種被重視的心理反應,鍛長自覺地配合班主任開展工作。同時,在家長面前對學生提出明確的學習任務。 在工作中,這23個同學若發生紀律問題,卻能很好地取得家長的配合,對學生的教育效果也較明顯。而沒有進行過家訪或電訪的學生,若產生紀律問題,想取得家長的配合,卻要另花一番功夫。

  當然,對學生進行家訪亦應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1、不宜在學生出現問題時才去家訪。在這學期的家訪中,其中有十多個家長在我一踏入其家門就問我“是否其子女在學校犯了什麼錯誤”。長期以來,班主任的家訪工作有所失誤——要不就是不進行家訪,要不就是等學生犯錯誤時才匆匆忙忙向家長“彙報”。這樣在家長心目中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認識——小孩犯了錯誤時才來家訪。我認為,家訪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應該貫徹在每個學期的教育過程中。在家訪時宜採取閒聊的方式進行,在日常交談中取得應有的效果。不宜過於嚴肅,更不宜在學生出現問題時才去家訪。

  2、班主任宜個人進行家訪,不宜多人集體家訪。班主任在家訪時,目的就為了瞭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和取得家長的支援,若班主任個人單獨去進行家訪的話更能取得家長的信任,若集體家訪會給家長一定的心理壓力,並且會給家長不良的感覺——這只不過是學校工作的一種形式。因此,得不到應有的效果。通過班主任單獨的家訪,能夠與家長建立私人感情,從而取得家長的支援和理解。

  3、家訪時宜樹立家長對孩子的信心。在家訪中班主任宜與家長共同商洽教育學生的方法,樹立家長對教育子女的信心。不宜過多地指出學生的錯誤,而削弱家長對子女的信。

  二、認真籌備好家長會,充分發揮家長會的教育作用。

  一般來說,每學期將會召開一次家長會。好好利用家長會的時間,可以大面積地爭取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和支援。

  家長會是一次集中學生家長到校進行的一次會議,利用得好,可使家長在短時間內瞭解學校的各種教育意圖和家長應配合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同時也可對學生進行一次較全面的教育。 當然,若組織不好,會提供讓家長們集體發牢騷的機會。所以,在組織召開家長會時,班主任必須注意如下幾點

  l、作為班主任,在召開家長會之前一定要準備好發言稿,最好將其當作一節“公開課”積極備課,嚴格確定主題內容。在這學期的家長會上,我事先思考了一些家庭教育存在的薄弱環節,選取了“家長應如何教育於女”的主題,同家長們共同探討了有關教育子女的方法、經驗,取得了非常大的效果

  2、班主任應該在家長會進行當中,控制好整個會議程序,不要讓家長過多去發洩平時的不滿,從而造成負面的影響,而對班主任工作產生不良的效應。這就要求班主任在控制議程中,多舉些與主題有關的正面事例來引起家長的思考、講座從而讓家長達成必須想辦法教育子女的共識。在這學期的家長會上,我針對本班某些家長如何教育子女而取得較好效果的典型事例加以介紹,使家長們有圈套的收穫。

  3、有必要的話,應該讓學生與家長同時出席家長會。

  對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通過家庭與學校相互協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當然,除了上述的方法外,還有其他方式方法可以取得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和支援。

  隨筆篇2

  9月,糟糕。10月,混亂。11月,欣喜。這是我做班主任三個月以來的心路歷程。在11月裡,班裡的孩子給了我不少的欣喜和感動,慢慢發現,我正一步步走向我的42個獨一無二的孩子們......

  孩子們課上的表現讓我欣喜。記得上週的思品課上,針對教學內容,我們開展了一次關於“成績落後的學生能否做班長”的辯論會。期間,正方和反方的同學們爭得面紅耳赤,那一刻,我為孩子們驕傲和自豪,為他們的思想和勇氣鼓掌。其實只要給他們一個平臺,回饋給我的是一個又一個驚喜。看到課上他們一個個爭相舉手,那種幸福感似乎超越了一切,為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的成長而快樂而幸福。在這一個月裡,每次我發現之前上課不愛舉手的孩子舉手,那一刻,我又是多麼興奮,然後毫不猶豫地給他們回答的機會,看到他們羞澀卻開心的面龐,我又是一陣歡喜。其實孩子們都渴望被關注被認可,哪怕是一次小小的發言都會讓他們開心不已。

  孩子們課下的表現讓我感動。記得開學時我對他們說,“我做事,對事不對人”。也許他們也慢慢適應了我這種管理方式,所以即使前一分鐘被我狠狠批評的學生,在我回辦公室的路上,遇見我,還是會說一句“老師好”,那一刻,一陣感動。一些調皮的男生,在放學時,會說一句“何老師再見”,儘管在說的那一剎那有遲疑和膽怯,但終究是說了,這份感動又會讓我開心很久。有時課間我在教室,一些孩子會圍過來藉機親近我,看看我的電腦桌面是不是又換了勵志語,看看我在批什麼作業。男生女生都有,尤其是平時有點內向的學生,會遠遠地注視我,那一刻,我會心一笑,原來感動就是這麼簡單。這樣的感動在整個11月裡有過很多很多,我也常常樂此不疲。

  我想,也許是孩子們先感動了我,我才慢慢走近他們,也許是我感動了他們,他們才慢慢走近我,亦或許都有吧。總之,從此我看孩子們的心態變了,觀念變了,行為也就更有“人情味了”。

  總之,一切都將繼續......

  隨筆篇3

  教學兩年,有這樣一種感覺,各班總有幾個學生既不勤奮上進,又不惹事生非,對班級一切活動既不反對抗議,又不踴躍參加;雖然學業平平,卻不名落孫山。一般情況下,既得不到老師的表揚,也得不到老師的批評,是一些容易被老師忽視“遺忘”的學生。

  我班的CQ就是這樣一個似乎沒有什麼特色的學生。在和他相處的兩個學年,我似乎沒有特意去留意過他的一舉一動。直到本月的一次大課間,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變了我對他的看法,好象也改變了他自己。那天大課間,由於下課稍微晚了點,學生都及及忙忙的往外擠,我站在講臺上,維持著秩序,正好放在飲水機旁邊的拖把倒了,學生光顧著擠,好象沒有注意到橫在地上的掃把。這時,CQ同學擠了過來,告訴大家看著點,別拌倒。然後拿起來了。我被這一幕感動了,大課間結束回教室後,立刻在班級表揚了他,並盡力讚美了他關心集體,為他人著想的好行為。此後,我儘可能的多關注他,又從幾件小事裡發現他性格中閃光的地方,並及時給予表揚,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發和昇華。漸漸地我發現他好像開始改變了,上課特別認真,作業完成得很好,學習成績也有了提高,這件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開始注重以人為本,面向全體,細心觀察,捕捉他們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及時把讚美送給每一個學生,使之發揚光大。使每個學生都感到“我能行”,“我會成功”。通過這一件事也使我懂得,教師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讚美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往往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老師對學生小小的成功,點滴的優點給予讚美,可以強化其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滿足其成就感,進而激發學習動力,培養自信心,促進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和發展,有助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營造一個奮發向上的班集體氛圍。

  多給學生一點讚美,也許他明天的成功就蘊藏在我們的讚美之中。


班主任教育工作例子
班主任教育工作隨筆
相關知識
班主任教育工作例子
班主任教育工作例子
班主任教育工作總結
小學班主任教育工作反思
小學班主任教育工作心得
年級班主任教育工作述職總結範文精選
班主任教育工作述職總結精選範文
小學一年級班主任教育工作述職總結
一年級班主任教育工作述職總結範文
大學班主任教育工作總結範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