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吃出健康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3日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健康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主要臟器無疾病,身體形態發育良好,體形均勻,人體各系統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較強的身體活動能力和勞動能力,這是對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強,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各種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對身體的作用。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現代人的健康內容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心靈健康、社會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環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權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

  養生學是一門涉及諸多學科的綜合科學,它包括中華中醫學、康復學、營養學、美學、心理學、國學、物理學、化學、藝術、烹飪、運動學、佛學、道學、儒學等等。

  在夏季,氣溫常在37~39℃之間,高達40℃,大大超出人體平常耐熱的程度,人們生活在如此高溫的季節,只有適應了,才能安然地度過高熱的夏季。夏季暑熱為陽邪,易傷人之陰,陰傷人則病。病勢急速,病程短,多有壯熱,面紅目赤,口渴心煩,甚者狂躁、譫語、昏迷。人的體力強,能夠適應暑熱的高溫,不患病。人體的內熱向外排洩是靠出汗洩熱的,氣溫在28~30℃時,人體內熱就能順利外洩。如外界溫度超過了34℃,出汗受阻,體內大量內熱蓄積,很容易中暑。只有體強者才能適應這種高溫,能夠散洩內熱,也不受外熱的侵侮而致病。人體適應了夏天氣候,體內調節功能不因外界高溫而失職,能夠調節心腎,不使心偏盛,不使腎衰,就能保證身體健康。在夏日高溫的環境中,飲食方面應朝下列五大方針著手補充及調配,才能補充體力、吃出健康--

  補充水分

  據醫界分析,在正常情況下,每人夏天每日的出汗量,約為1000CC左右,在高溫境下工作的人,其出汗量更可能是常人的4~10倍。汗裡面包含了水及鎂、鈉、鈣、鐵、鉀等礦物質,若不及時補充水分,可能導致中暑或肌肉痙攣。

  補充維生素

  從蔬果中可獲得維生素A、B群、C、D、E及各種礦物質的補充。尤其各種豆類、根莖類、綠黃色蔬果、海藻類及動物肝臟,都是有利夏天食用的健康食物。

  補充蛋白質

  流汗而失水過多時,也會加速蛋白質的分解,所以夏天應多補充奶、蛋、魚、肉等優良的蛋白質食物。尤其是在高溫下工作的人,更需要補充蛋白質。

  注意三餐的總熱量

  炎夏容易使人胃口不佳、沒有食慾,但是基礎代謝率卻又比其它季節,高出10~15%左右,所以除非是想藉此減肥的人,否則一般人都應該稍微調高三餐的總熱量攝取。尤其是在高溫下工作的人,三餐之外,可再加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點心,但仍需考慮到各類食物的均衡攝取,不能只吃些零食、甜點,否則恐怕適得其反,影響健康。

  巧妙安排用餐時機

  熱環境之下,本來食慾就不好,如果場所、時間不宜,更會影響胃口。建議避開工作時間的前後半小時用餐,晚餐則最好是選擇下班休息一小時後才用餐,莫讓工作的緊張情緒,影響食慾與消化。此外,營造一個輕鬆清涼的用餐環境,也有助提高食慾,幫助消化與吸收。

  對於行將要到來的夏天,許多人老是處於一種茫然不知道狀況,老是喜愛拿以往的經歷來抵擋,這些經歷有的是好的,也有一些本來我看並不合適,由於人生身體老是在改變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走位的環境是不是咱們可以習慣得了的也是一個問題,夏日是熱量積儲發出的機遇,人體不免陽氣外洩,這就需要咱們適時地做出調整,以便對應夏日攝生的需要。

春季養生飲食需要注意事項
辦公族如何預防職業病
相關知識
夏季如何吃出健康
春節如何吃出健康
如何吃出健康
如何吃出健康烏黑秀髮
秋季如何吃才健康不長胖
男性健康飲食小常識男性如何吃出健康
春節期間我們要如何吃出健康
春節期間我們要如何吃出健康
秋季水果應該如何吃才健康
秋季水果應該如何吃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