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政治德育計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當今社會渴望並呼喚人性的迴歸,這促使我們更加註重提高德育實效。而思想品德課在學校全部德育工作中有著各科所不能替代的獨特任務,它對學生的成長具有導向作用。課堂教學既是學校傳授文化知識和技能的主陣地,又是德育的主渠道,兩者要相互滲透。要使這一思想教育落到實處,首先要認識德育不是空洞的政治口號,更不能靠生硬的灌輸。這就要求教師除了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外,還必須深入學習課程標準和教材,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把德育內容科學、靈活、生動地融會於教學過程中,把德育作為課堂教中一個任務來完成。

  一、充分利用教材,科學地滲透德育

  初中新教材,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和法律教育,蘊含著極其豐富的育人因素。新課標明確提出要“注重與學生生活經驗和社會實踐的聯絡”,“將正確的價值引導蘊涵在鮮活的生活主題之中,注重課內課外相結合”。因此,德育必須深刻剖析教材,積極挖掘教材內容的思想性。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於知識之中,只有充分駕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諦。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教育的物件,這就要求德育工作必須既遵循學生認知的規律,又要符合思想教育的規律,理論聯絡實際,增強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性,這是發揮德育功能的關鍵。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內容,確定德育目標,並在課堂教學中將它突現出來。明理是基礎,導行是關鍵。因此,教師在幫助學生明確道德要求,提高道德認識,增強道德信念的過程中,要指導他們的道德行為,使學生明確具體的行為要求,並在現實生活中,知道怎樣按道德規範去行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我們身處的社會精彩而新奇,充滿著無限的情趣,但生活中也有來自方方面面的誘惑,正確地對待誘惑、利用誘惑,能使學生取得進步。十三四歲的少年正處在人生的花季,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好奇。在他們的思維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時,分析判斷能力還不成熟,加上社會經驗的缺乏和同齡人的相互影響,當面對現實生活中的種種誘惑時,往往不知所措,很容易脫離正常的人生軌道,釀成終生遺憾。根據青少年學生這一年齡段的主要心理特點和麵臨的主要社會生活,我結合七年級下冊 “學會拒絕”內容,和學生共同分析了可能會面臨的種種誘惑及其表現、產生的原因、帶來的危害;併為學生提供了戰勝不良誘惑的有效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實際問題,此外還要求學生實施“抗拒不良誘惑”計劃。其目的在於讓學生知行統一,將自己在思想品德課上學到的知識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

  三、運用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特色是充分發揮其德育功能,講究對知識的體驗和感悟。這就要求全體主動參與,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地對學生實施德育,比如討論式、啟發式、成果分享、自主合作探究等。常常使用表揚和鼓勵的話語,激勵學生,讓學生能夠大膽地表現自己。每一課,都儘量創設大量情景並提供廣泛的活動材料,讓學生進行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和感悟。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有很多結論如果只靠教師口頭傳授是起不到很大作用的,這時候我就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共同思考、總結。就教學方法來說,我們採取小組合作學習法,這種學習法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大家一起學習,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是在既有利於自己又有利於他人的前提下進行學習。在這種情景中,學生會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的關係,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這就無形中讓他們從小養成嚴肅看待他人學習成績的好習慣。

  四、適時抓住教育契機,增強學生自我修養、自我提升的意識和能力

  運用貼近學生生活的例項進行教學,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問題,自己去發現和矯正錯誤的心理狀態,有利於改變一味灌輸的教學模式,打破沉悶的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也體現了知行一致的原則。思想品德課本每篇課文或單元中都有社會實踐的內容,教師不僅可以利用這些內容,還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其它內容結合社會實際情況進行一些非常有效的社會實踐活動,把思想品德課的理論和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德育切實地融入進去。使學生能將認知層面的道德知識上升為道德行為,進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達到知與行的統一。這就變單純的說教為精心的指導,變知識的傳授為思維的訓練,增強了學生自我修養、自我提升的意識和能力。

  五、教師要不斷轉變德育觀念,提升德育能力

  當前我國社會正處於全面轉型時期,德育建設面臨諸多挑戰。青少年的自我意識和權益觀念在逐步增強。教師必須以全新的視覺審視和解讀當代青少年,如要樹立“以人為本”、“愛的教育”等德育觀,具有平等和包容意識。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身教是無聲的的教育,也是最民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不帶任何強制性,完全是用示範作用影響學生,帶動學生,具有極大的感染力。可以說,身教是一種最具體、最形象、最有說服力的直觀教材。因此,“打鐵先得本身硬”,我們必須重視自身建設,堅持不懈地致力於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素質的提高,才能發揮教師的表率作用。

  

  一、培養目標

  本學期以學校發展為主題,圍繞學校德育工作安排,根據我班學 生情況和特點,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任務,以學生的養成教育 為重點,進一步樹立團結意識、奉獻意識、服務意識、質量意識、創新意識,加強班級管理,推進班級建設。培養學生具有愛祖國、愛人 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會 公德的意識和文明行為習慣;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潑開朗的性格;自 己管理自己,幫助別人,為集體服務和辨別是非的能力,為使他們成 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打下良好 的思想道德基礎。

  二、基本內容和要求

  班級德育工作主要是向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的教育; 熱愛中國共產 黨的教育;熱愛人民的教育;熱愛集體的教育;熱愛勞動,艱苦奮鬥 的教育;努力學習,熱愛科學的教育;文明禮貌,遵守紀律的教育; 民主與法制觀念的教育;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的教育。

  三、實施途徑

  班級實施德育必須充分發揮校內、 校外各教育途徑的作用互相配 合,形成合力,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務。主要途徑 如下:各科教育;校級、班級教育和各種教育活動;家庭教育和校外 教育活動。

  四、教育原則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學生,瞭解學生;加強針對性;堅持 正面教育;提高道德認識和行為訓練相結合;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 結合;言傳身教,為人師表;保持教育的連續性和一致性。

  五、具體措施

  1、認真抓好班級管理,做好登記和記錄。嚴格執行學校和班級 各項管理制度及學生操行評定製度。樹立正面典型,發掘後進生中的 閃光點。以優促良,以優帶後;以人促人,以人育人。使學生在相互 學習中共同進步。

  2、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好主題班會,及各種有益於學生身心 健康發展的文體活動。糾正學生中存在的不良之風,幫助學生養成良 好的道德品質。培養學生良好的集體榮譽感,以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和生活作風。

  3、關心和愛護學生,耐心細緻地作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及心理上的顧慮,使其卸下心理包袱,輕裝上 陣,全身心的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之中。同時在學生中廣泛的開展互幫 互助活動,使全體學生特別是留守孩子感受到有如家庭般的溫暖,令 其開心的學習,愉快的生活。

  4、進行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內容的規範教育,逐步培 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5、以落實學生個人量化積分為主線,以德育系列化活動和“班 級十最”等評比表彰機制為動力,紮紮實實地搞好德育工作。

  6、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組織開展讀書演講比賽、歌詠比 賽、知識比賽等,陶冶學生情操,激勵廣大學生奮發向上。 

初一政治上冊考試題
八年級上冊政治必背知識
相關知識
初一政治德育計劃
初一政治學期計劃
初一政治複習計劃
初三政治工作計劃
初二政治教學計劃範文素材模板
初二政治教學計劃優質範文五篇
初二政治輔導計劃
小學一年級德育計劃
初三政治教學計劃範本
初中政治教學計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