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珍惜糧食的散文隨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3日

  民以食為天,人對糧食的需求與生俱來。永遠要珍惜糧食,無論在饑荒時代和富裕時期都要珍惜。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珍惜糧食

  母親生活在農村,小時候捱過餓,對食物極為珍惜。她時常對我們講,浪費糧食是一種罪過。田裡的糧食總要做到顆粒歸倉,偶爾有飯粒掉在桌上,她也會一粒一粒地撿起來,放到嘴裡吃掉。

  有一次,我到老家小住,小弟領著兒子皮皮回來了。中午吃飯,皮皮不小心將一碗飯撞翻在地,母親心疼得不得了,彎下腰去,想把地上的飯捧起來。皮皮大聲說:“髒,奶奶!”母親執意去撿,皮皮索性走上前去,將地上的飯踩了個稀爛。一向疼愛孫子的母親氣得責備皮皮:“你這個孩子,這是糧食呀,怎能這樣糟蹋?”母親深知食物來之不易,她認為所有的食物都是大自然的恩賜,每個人都不應該浪費食物。在日常生活中,我發現,許多老年人對糧食都有一種刻骨銘心的虔誠。

  有次我蒸饅頭時,七十歲的婆婆顫巍巍地進了廚房,聽見窸窸窣窣的聲響,我問:“媽,你在廚房幹什麼呢?”婆婆好像在掩飾什麼。我走進廚房一看,原來婆婆正費力地用手摳蒸隔週圍沾著的饅頭屑吃。我說:“媽,您這樣不好,別人還以為我不讓您吃飽飯。您想吃的話,鍋裡還有很多饅頭。”婆婆不自然地笑笑:“我不餓,看見你常將這些饅頭屑用水一泡一刷就倒掉了,我覺得浪費了,怪可惜的。”其實,珍惜糧食無關乎貧富,它體現出的是一個人的品德修養。清朝政治家劉統勳說:“惜食惜衣,非為惜財緣惜福”。李嘉誠用餐簡單,一碟小菜、一小碗米飯。最後不僅菜吃光,碗裡的飯也吃到幾乎一粒不剩。弘一大師認為,人有十分福氣,也只好享受三分,所餘的可以留到以後去享受。在他眼裡,白菜好,鹹苦的蔬菜好,能有一碗白米飯吃,更是好上加好。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現如今,生活條件好了、糧食富餘了,有些人卻忘記了曾經的匱乏與不足。孩子扔饅頭,大人倒剩飯,講面子,擺闊氣,各種奢侈浪費隨處可見。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人要心存敬畏之心,即便是自己的勞動所得,也沒有隨意糟蹋的權力,你可以將富餘的物質去接濟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食物將養料融合於人的血肉中,從而完成了種類的生存。對食物的敬重,其實就是對生命的敬重。

  :珍惜糧食吧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到過一所中學,路過學生食堂看到泔水桶裡漂著許多掰開的或成個的饅頭,當時我感到很驚訝,也很惋惜,後來聽說學生扔飯的事幾乎每天都有發生。

  看到學生們隨意糟蹋和浪費糧食,在心痛的同時,也使我聯想到了我們這代人上中學時吃不飽飯的情景。那時,正值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每人每月只供應二十幾斤糧食,特別是在學校食堂吃飯的同學,每天只有六、七兩糧食,根本吃不飽,有的同學甚至無法忍受在學校的飢餓而經常逃學回家。那時學校食堂每天早、晚飯都是粥和鹹菜,中午吃一頓面飯,菜是一碗土豆湯或疙瘩白菜湯。由於飢餓,同學們有時會到學校的園田裡“偷”疙瘩白、大疙瘩、羅卜、白菜等充飢,學校領導雖然有時也追查,但是絕對不會找到證據的,因為“偷”來的菜都會被同學們消滅的不剩一絲一點的殘渣。,由於飢餓,秋天學校園田收穫後,同學們就會到園田進行一遍遍的搜尋,把小的同手指肚大小的芥菜疙瘩都挖來充飢,把疙瘩白根挖出後,用小刀把外層的硬皮削去,能咬得動的部分都會吃到肚裡。要是能找到幾根小羅卜,那就欣喜若狂了。由於飢餓,有時同學們還會偷偷溜出學校,到菜農收完土豆的地裡去遛土豆,尋找落在地裡的菜、羅卜等來填充肚子。那時同學們都非常渴望到學校建在鵝蛋墚村子的校辦農場去勞動,因為勞動時中午可以在農場吃上一頓飽飯。特別秋天到農場秋收時,中午飯每人可發給三個代王或兩個饅頭,外加一碗熬豆角或熬土豆窩瓜,每當這時,同學們都會風掃殘雲一般把分到的飯菜吃光。當然,這樣的年代已成為歷史,可能一去不復返了,但從這個年代過來的人是不會忘記的,所以也養成了珍惜糧食的“毛病”。現在許多年輕人對我們這種“吝嗇”的“毛病”嗤之以鼻,這可能就是代溝吧。

  說起浪費和糟蹋糧食,現在不僅僅是學生,已成為全社會的一大通病,單位吃喝招待的宴請,由於標準越來越高,有許多飯菜白白的浪費了;朋友之間的聚餐,由於相互攀比,越來越奢侈,也浪費了許多糧食和菜餚;紅白喜事的宴席,也是越辦越紅火,越來越講排場,更造成許多不必要的浪費;就連個人家由於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也時常會倒掉許多剩飯、剩菜。這些糟蹋和浪費糧食的現象,一方面讓人感到心痛和焦慮,另一方面也讓人感到無奈。

  糧食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也是人們活命的命根子。從某種意義來講,珍惜糧食就是珍惜了我們的生命,也是珍惜了社會的財富,更是珍惜了人們的勞動成果。古詩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嗎。在糧食貧乏年代,領袖人物還教導我們要“備戰、備荒為人民”呢。可見珍愛糧食是我們中華民族源源流長的美德,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能丟啊。

  讓我們珍惜糧食吧!

  :讓我們從珍惜糧食開始

  中國人口超過13億,人均耕地面積不到1.5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寶貴的耕地,每年還以千萬畝的速度在消失。我國東部600多個縣***區***人均耕地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0.75畝的警戒線。而我國由於裝置和管理落後,糧食在收穫、儲存、調運、加工、銷售和消費中的總損失高達18.2%,也就是說,我國每年的產後糧食約有850億公斤被白白浪費掉。稍微關心時政的人都知道,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且進口數量逐年增加。在每年為此花費鉅額外匯的同時,糧食安全問題也已經成為從中央高層到社會輿論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在這種背景下,觸目驚心的浪費糧食現象,更令人擔憂。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約嗎?有的同學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表面上看,掉幾粒米是小事,可世界上的任何財富,都是勞動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創造的。珍惜這種創造的成果,不僅是對社會財富的愛護,也是對勞動的尊重、對創造的尊重、對勞動者的尊重。糧食是勞動者付出辛勤勞動、大自然消耗大量資源產生的財富,浪費它就是白白丟棄勞動成果、無端犧牲生態環境,最終受害的還是人類自己。一位學者就曾指出:“可持續發展,這句話在今天的世界上首先是指糧食。”我們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丟棄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丟棄的是對勞動人民的一片真摯情感,丟棄的是做人的一種品格和精神。我國現在還不富裕,在一些貧困地區還有將近3000萬人尚未解決溫飽問題。人皆有食,也並不是每個公民都曾實現了的夢想。世界性缺糧的狀況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也不會得到根本轉變。因此,浪費一粒糧食也是很可恥的行為。

  節約糧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有了節約意識,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尊重勞動成果、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已成為現代人的一種自覺意識。珍惜糧食吧,這是在珍惜你的生活!

  建設節約型社會,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節約資源,健康生活,讓我們從珍惜糧食開始做起吧。
 

有關時光的心情散文隨筆
關於珍惜糧食的散文隨筆
相關知識
關於珍惜糧食的散文隨筆
關於珍惜糧食的散文隨筆
關於珍惜糧食的簡短名言名句
關於珍惜糧食的名言
關於珍惜糧食的格言珍惜糧食的名言警句
關於珍惜糧食的警句
關於珍惜糧食的名言警句句子
關於珍惜糧食的格言
關於珍惜糧食的諺語俗語精選
關於珍惜糧食的名言警句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