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當代平面設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荷蘭是西歐的小國,但也是世界上的設計大國,現代設計的起源地之一就是荷蘭。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其實我們對荷蘭平面設計的情況瞭解不多,因為平面設計是和語言密切聯絡的設計活動,而荷蘭語是一種懂的人不多的小語種,因此對荷蘭的設計也就比較沒有那麼多人注意。有些人從概念上講荷蘭平面設計師的日子很舒服,基本是自由工作者,甚至說他們基本都是無政府主義者,設計工作很浪漫,這樣講法太過於簡單化,並不反映事實情況。因為據我自己知道,荷蘭平面設計雖然水平比較高,但是吃設計這碗飯在荷蘭和在世界其他地方一樣,並不容易,對有些設計師來說,還是很艱難的。

  最近看見有彼得.比法克***Peter Biľak***撰文討論***Contemporary Dutch graphic design: an insider/outsider’s view***,學習到很多東西。

  荷蘭平面設計和其他歐洲國家有差別,甚至和和它相鄰的德國、比利時的設計都不同。平面設計是一個民族形象很具體的直接反映,荷蘭的民族性從平面設計上就可以看出來。好多國家在貨幣***大概是對所有的人影響最直接的平面設計之一***上採用領袖頭像的方式,大國幾乎無一例外,比如美元、英鎊、人民幣,而看看荷蘭的盾,全部是精彩的抽象圖案,加上向日葵、小鳥、燈塔,用錢就知道這裡的人不同了。荷蘭貨幣設計是由設計師提出這些方案的,政府完全沒有干預,這點在我們習慣政府全面干預貨幣設計情況的人來說,是匪夷所思的。荷蘭貨幣設計是1977年由荷蘭銀行***De Nederlandsche Bank***的一個委員會負責的。從那時開始,到現在為止,這個委員會給予設計師以充分的貨幣設計的自主設計決定權,設計師有如此至高無上的地位,我看世界上少見。兩個作家杜斯***Leonie ten Duis ***和哈斯***Annelies Haase***寫的一本關於荷蘭設計的著作《平面設計和理性主義》***Graphic design and Idealism***中提到這個設計專案反映出來的荷蘭設計的特點,他們說這是客戶和設計師對不同的工作分頭負責的形式,客戶管客戶應該管的工作,設計師則管設計工作,銀行不會插手不屬於他們工作領域的設計,橫加干涉。因此設計師有一個比較寬鬆的自我發揮的空間。荷蘭貨幣設計的成功 ,是荷蘭設計師許可權大和銀行作為客戶的彈性態度的結果***原話是:“With the idea that client and designer had separate responsibilities, the Bank never felt the need to take over the job of the designer or issue an aesthetic veto. Dutch money was the result both of the designer’s extensive autonomy and of the Bank’s flexible attitude as the client.”***

  平面設計是設計中最直接反映一個國家歷史、經濟、社會的一個活動,如果社會文脈受影響,中斷、損壞、提高、缺失,都會立即通過平面設計反映出來。作為傳達設計的核心,平面設計和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反映客戶、公眾和設計師之間的關係和聯絡。

  荷蘭平面設計受幾個方面因素的影響:國家相對比較小,悠久的藝術歷史,富裕的經濟,這幾個因素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具有很濃厚創作性的氛圍。特別是荷蘭政府對文化事業非常慷慨,形成一個很寬鬆的文化贊助系統,設計師在一個資金充裕的環境裡工作,人文氣息濃厚,自然作品就與眾不同了。有些人說這是荷蘭平面設計的得天獨厚的條件。

  荷蘭政府對文化事業的贊助政策由來已久,如果追根索源,大概可以從荷蘭重商主義的“黃金時代”*** the Golden Age of the Dutch monarchy***開始,那是幾百多年前了。當時富裕的荷蘭商人捐錢給藝術家創作,成了社會傳統,從那時起,荷蘭一直保持著這個傳統。從二十世紀初期開始,荷蘭的大企業都非常積極的支援荷蘭的設計專案,發展到後來,即便是一些中型企業,對給設計投資、向現代設計師定設計專案也很積極。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藝術和設計的贊助人從僅僅是商人的私人贊助和訂購設計變成了企業和政府雙方面的工作。

  我去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這些地方,在好多企業裡面都見到有藝術和設計部門,其工作就是支援藝術和設計的發展。大企業的藝術、設計贊助部門僱用專業人員,篩選申請贊助的藝術和設計專案。其中一個很大的企業,是 “荷蘭皇家電訊公司”*** the Dutch Royal Telecom,簡稱KPN***就有專門的藝術和設計部負責這個工作。這個公司的贊助除了撥款之外,也還給平面設計師買設計,這個企業是目前荷蘭最大的平面設計客戶,這種通過委託設計、採購設計方法的贊助,比簡單的撥款贊助對設計的支援更大。

  荷蘭企業會向平面設計師提出要求,設計自己企業的當代形象,企業起點高,平面設計的水平自然容易發展,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而荷蘭設計走這一個過程是很順暢的。

  荷蘭政府有自己的藝術和設計管理部門,也是旨在促進設計的總體發展水平的。荷蘭政府在設計取向上比較特殊,這個政府一直以來喜歡比較前衛的設計,比如上面提到的荷蘭貨幣設計,就是荷蘭政府提出的非肖像畫取向而設計出來的,荷蘭總體設計文化水平很高,導致政府官員的設計品味也很高,這個高平臺,是使得荷蘭政府專案能夠一直走在全球平面設計前列的原因之一。

  荷蘭是一個富裕的、面積和人口都很小的國家,周邊被法國、德國、英國這三個歐洲的大國文化包圍,從1918-1928年期間叫做的“風格派”***De Stijl***的現代設計運動開始以來,荷蘭很快發展出很成熟的現代設計來,這在其他歐洲小國是很少見的,和荷蘭比鄰的比利時,在現代設計上的發展水平和荷蘭就很有差距。荷蘭的現代設計水平直逼德國,超過法國,在國際設計也上也是個很奇特的現象。好像這種在國家政策上、在企業政策上都有明確贊助設計的國家,世界上不多見。我們平時喜歡說“水平高”,就在設計這個層面上看,荷蘭的水平的確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高。

  需要看到荷蘭的設計贊助和設計支援政策能夠得到完美的實施的一個前提,就是荷蘭的設計事務所大部分都很小,很個體化,因為大規模的公司需要的資金和工作量很大,如果一個國家的平面設計都是大規模公司的話,贊助的資金往往流入比較單一的設計事務所,而減少了社會資源對多元化設計的支援的可能性。設計事務所小型的多,容易分攤贊助資金、享有更大的設計專案機會,因此,在平面設計這個來看,小公司多反而是有利於發展的。

  荷蘭政府有一個很大的基金會,叫做“荷蘭視覺藝術、設計和建築基金會”*** 簡稱為:the BKVB ,是the Netherlands Foundation for Visual Arts, Design and Architecture的縮寫***是荷蘭政府藝術、設計贊助管理機構,這個機構在最近幾年中,已經贊助過5000多個藝術家和設計師的專案,BKVB幫助這些設計師集中精力設計,有政府的資助,藝術家們和設計師們無需整天顧慮自己的生計,而能夠專心致志的做設計創作。這種氛圍的價值性是顯而易見的。政府的贊助,使得一些剛剛出道的新設計師得以建立自己的事務所、找到合適的設計專案,逐步發展壯大。資金主要直接來自荷蘭文化部的撥款,但是BKVB有自己獨立的權力選擇它認為需要贊助的設計師和專案,這個基金會的選擇贊助班子是由專家組成的。荷蘭設計展的參展作品和設計師大部分都是得到KBVB基金的贊助的。

  好多學者都在試圖分析為什麼荷蘭對藝術和設計有這樣獨到的贊助體系和傳統,有些人認為主要和荷蘭的社會福利體制有關,但是更多人取向於從荷蘭作為一個海洋貿易國、荷蘭人的富裕水平所形成的健康的商業氛圍這幾個傳統來找答案。就業率高,人人有工作,對生活品質和文化品質的要求也就水漲船高,加上幾百年的貿易大國,對平面設計能夠造成的企業形象、國家形象很重視,對產品設計對形象的促進很重視,都是發展設計的肥沃土壤。因此,荷蘭的設計自然有很強烈的競爭力,有很高的水準。

  荷蘭的設計發展是幾乎沒有中斷的,發展延續性是荷蘭設計高水平的保障。荷蘭是現代主義設計的搖籃之一,因此荷蘭的設計中的理性主義痕跡一直是很清晰的,基本沒有大動搖過,這種情況,和那些缺乏現代設計延續發展的國家比較,則顯得思路清晰,紋理清晰,沒有對風格不理解的胡亂嘗試的紊亂情況。

  一般人在談荷蘭設計的時候,比較注意“風格派”運動,其實荷蘭的獨立設計對於奠造荷蘭現代設計起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其中一個很主要的設計家叫彼德·茲瓦特***Piet Zwart,1885-1977***。茲瓦特原來是荷蘭的一個建築家,對於新設計非常感興趣,很快轉變設計方向,開始從事平面設計。他在1919年與荷蘭“風格派”接觸,並開始與這個現代設計集團來往,但是他卻沒有參加這個團體。他不但對於傳統的對稱式平面設計不滿,對於“風格派”單調地強調縱橫編排的方式也感到不滿意。他在31歲左右開始從事平面創作,從一開始起,就努力探索能夠在傳統平面設計風格和“風格派”風格中找出平衡點來。他還努力把兩個看來完全對抗的現代藝術風格結合起來:達達主義和構成主義。具體到設計上來說,就是在穩健的平面平衡中找到活潑的因素,達到構成和跳躍性的相對平衡。他在1930年開始設計的一系列廣告海報、書籍都體現了這樣的意向。他的設計基礎依然與“風格派”相似,採用縱橫的結構形式。但是,他卻不完全循規蹈矩地依照縱橫編排方式,利用跳躍編排的文字,或者大小交錯,或者傾斜編排,來打破刻板的“風格派”方式。大約他從來沒有受過正式的平面設計訓練,因此基本是個業餘設計家,所以反而沒有受到當時流行的各種平面設計潮流的左右,比較自由地創作。而他的建築設計基礎,又使他具有很好的形式感,這種特殊的背景結合,使他的設計具有與當時荷蘭的“風格派”或者傳統方式的設計都不一樣的特點。他設計的一些商業廣告,具有強烈的達達主義特點,文字排列錯落,大小參差不齊,縱橫交錯。比如他為荷蘭的一個企業NKF***the NK Fcable works cataloque,1926 and 1928***設計的產品目錄,就具有強烈的這種特點。在“風格派”刻板沉悶的風格風行一時的情況下,的確給荷蘭的平面設計帶來一陣清新的空氣。他認為20世紀的人受到各種視覺資訊的轟炸,因此,設計家的工作是減輕他們的這種視覺壓力,設計必須清新、輕鬆和歡樂。

  茲瓦特在從事平面設計的同時,也繼續從事室內設計和產品設計,也從事設計教學工作。他對於攝影具有很濃厚的興趣。在他的平面設計中,他有意識地運用了攝影拼貼方法,既具有現代主義的特點,也具有達達主義的特色。他給NKF公司設計的1928年的產品目錄的設計上,就採用了照片拼貼的方法,令人耳目一新。他曾經自稱為“平面玩家”***Typetekt***,說明他是把平面設計的各種因素進行類似遊戲般的組合。他的建築出身,給他提供了與眾不同的設計風格。他是把平面設計的各種因素,比如字型、插圖、版面的組織、文字和裝飾,全部視為建築材料,進行建設性的構成和安裝。因而,他的平面設計具有非常靈活的特色。他自己的企業標誌說明了他的立場:那是一個黑色的方塊,旁邊有一個字母P,代表他的名字的首寫字母,堅實而又具有變化。

  荷蘭現代平面設計還有一批很有影響力的設計家,包括亨德里克·維德曼***Hendrik N. Werkman,1882-1945***,威廉·桑伯格***Willem Sandberg,1897-1984***這些人,對於荷蘭的現代平面設計的影響都是很直接的。

  這種現代設計傳統的直線型繼承發展方式,我是前幾年參觀的荷蘭現代設計展***the RAS show***上感到的。比如我看到兩個很傑出的荷蘭設計師的設計,這兩個人分別叫做林達.凡.杜森***Linda van Deursen ***和阿曼.梅維斯***Armand Mevis***。他們都在1986年畢業於蓋利.裡特維特設計學院***the Gerrit Rietveld Academy***,在阿姆斯特丹工作。他們的作品就是那種理性主義的自然延展。看看他們的譜系,老師是格特.杜巴***Gert Dumbar***,荷蘭現代主義平面設計師,而他的老師是荷蘭平面設計現代風格大師彼得.茲維特***Piet Zwart***,這個人是現代平面設計的奠基人之一,而學院的名稱來自“風格派”的奠基人Gerrit Rietveld***。也就是說從一個普通的荷蘭設計師上溯三代,一般都可以追蹤到現代主義第一代大師那裡,這樣清晰的設計發展脈絡,恐怕其他國家望塵莫及了。

  林達.凡.杜森和阿曼.梅維斯組成自己的“乒乓”事務所***Pingpong***,而這個事務所的全部成員都曾在杜巴事務所***Studio Dumbar***工作過,就是他們老師的事務所。

  他們的設計事務所***現在稱為“Mevis & Van Deursen”事務所***對於當代荷蘭平面設計影響很大,作品創意特別,文化沉澱深厚。他們設計了好多文化專案的平面作品,都非常精彩。他們為荷蘭博物館***the Stedlijk Museum***設計的新標誌,為荷蘭大時尚集團Viktor & Rolf設計出版物、時裝、企業形象,為鹿特丹設計城市的標誌形象,都是很經典的作品。現在林達.凡.杜森擔任了蓋利.裡特維特設計學院的平面設計系系主任,她的大部分同事都跟她學習過,而她的一個同事叫做約伯.凡.本涅科姆***Jop van Bennekom***則是梅維爾的學生。本涅科姆自己也在裡特維特設計學院教書,而梅維斯則擔任了荷蘭重要的設計雜誌《 the Werkplaats Typografie》和《 Arnhem》的評論專欄作家,他們都在美國耶魯大象的藝術設計學院擔任教授。他們教育出來的學生,自然也就把他們上兩輩人的現代設計傳統繼承下去了。我們在荷蘭外圍的人對於他們設計的內部如此密切的族譜關係總是感覺很驚異。在他們圈子裡,繞來繞去的,最後你發現都有譜系關係,因此風格的傳承性非常強。

  荷蘭貨幣是國際平面設計的傑出典範,設計師是烏傑.奧克斯納***Ootje Oxenaar***,他擔任過荷蘭PTT電訊公司“美學設計部”*** the ‘Aesthetic Design Department’ of the PTT***的主任。他回憶自己的這段經歷的時候很有感觸,公司沒有給他的設計設定利潤目標,而是要他負責設計出具有高度美觀的現代形象、具有良好的精神內涵的形象來。雖然現在荷蘭最大的兩家通訊集團PTT和KPN都私有化了,但是對於設計的這種原則在兩家公司都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

  從RAS設計展看荷蘭的青年一代平面設計師的作品是很令人振奮的,感覺是江山代代有人出。最突出的感覺是他們代和代之間沒有明顯的高低之分,我現在看好多國內的展覽,明顯可以看出一代和一代的差異,後勁不足感覺很強。在荷蘭的設計展覽中這種感覺基本沒有,說明他們設計教育的水平、國民設計素質的總體水平非常的高。荷蘭另外一個平面設計奠基人威廉.克勞威爾***Wim Crouwel***曾經為發展出一種具有“中性”化特點的平面風格而探索多年,減少個人的表現成分,增加更多的國際視覺傳遞語彙。而我們看到當代荷蘭設計師則盡力能夠在有限的可能性中找到最大發揮自己、表現自己的空間,如果說當代的荷蘭設計和早期的現代主義設計之間有什麼差異,我看這就是最大的差異所在。當然,網際網路的發達,使得這種個人風格的表現變得越來越小,但是隻要有機會,荷蘭平面設計師們還是很全力以赴的投入表現自我的方向上。對於荷蘭設計師來說,不存在“老”媒體和“新媒體”的差異,老的和新媒體都是平面設計的載體,載體變了,但是視覺傳遞的原則其實並沒有發生變化。

  因此,我感覺荷蘭平面設計的有兩個特徵是非常顯著的,第一個特徵是現代主義風格的穩健性。在荷蘭,差不多所有的設計都具有強烈的現代主義特徵,理性主義的現代版面編排占主導地位。而第二個特點就是在理性主義的前提之下的個人表現和發揮,荷蘭國家不大,因此這兩個特徵基本可以說是貫穿他們絕大部分設計作品中的。

  荷蘭平面設計師平面設計作品

  不久前在法國夏芒舉辦的“國際海報和平面藝術節”***International Poster and Graphic Arts Festival, Chaumont***,是一次可以比較多看見歐洲新一代設計師作品的機會,在那裡看見好多荷蘭設計師的作品,很有意思。

  理查德.尼爾遜***Richard Niessen***的海報設計,非常特別。他的作品好像積體電路版一樣,工整之中有自己的藝術佈局,因此工整,其實表現成分很重,我看見他在2007年設計的一個系列,叫做“ 版面石匠城市”*** Typographic Masonry City***,就是這樣一個好似電路版一樣的設計,這套海報簡稱我“TM-City ”,一共八張,用了150個包括不同的字型、不同的幾何形狀和不同色彩再內的元素組合而成。設計概念是多元素的工整的編排,其實是城市的佈局鳥瞰,從天上看城市的形狀。

  另外一個荷蘭平面設計事務所莫倫和威登***Mooren & van der Velden***是由兩個平面設計師組成的,他們分別是毛林.莫倫***Maureen Mooren,1969年出生***和丹尼爾.凡.德.威登***Daniel Van Der Velden,1971年出生***,他們是設計中最具有探索色彩的一個組合,他們認為我們的世界過於充斥各種視覺符號、資訊爆炸造成我們的視覺紊亂的環境,因此認為傳統的直截了當的平面設計方式已經不符合這種資訊氾濫的時代了,因此希望探索出版一種新的設計方式來,用新的形式來代表資訊膨脹背景下的折衷主義和混亂,迷茫的心態。他們的作品是這種探索的過程,雖然不能夠說他們達到了希望的目的,但是看看這種目的下的設計,和設計表現出來的社會狀況,是非常有趣的。

  伊瑪.波姆***Irma Boom***也是的一個重要的代表人物,她的設計集中在書籍方面,她的書籍設計,除了具有荷蘭設計基本特徵之外,還非常強烈的具有象徵、符號性的特點,從符號上探索書籍之美。工整而典雅,荷蘭平面設計的老前輩奧托.特魯曼***Otto Treumann***第一次看到她設計的書籍的時候,說她的書是“她”的設計,而不是“他”的設計,意思說她的設計有強烈女性韻味,很欣賞。

  波姆年紀比上面提到的幾個設計師都大一點點,她是1960年出生於荷蘭小城洛亨***Lochem***在恩什德設計學校***Enschede***畢業,畢業之後給荷蘭政府的出版辦公室設計書籍,有五年之久,積累了很豐富的經驗,之後於1991年在阿姆斯特丹成立了自己的設計事務所。她一方面做設計,也在大學教設計,她在美國的耶魯大學設計學院、荷蘭馬斯特里奇的凡戴克學院***the Van Eyck Academy at Maastricht***都兼任課程。在大學的工作,使得她對於書籍更加愛好。

  她在眾多的書籍設計中,最大挑戰的一個專案是個荷蘭大企業SHV公司設計的一本紀念公司成立百年的書,這本書的設計用了她五年的時間,頭三年主要在這個巨型企業的檔案中找尋資料,設計本身用了兩年,這本書的設計實在令人歎為觀止,鴻篇鉅製,原來厚達4000頁,最後通過設計,也是2136頁,如此巨大的書對誰都是一個挑戰,她自己說整個設計過程就是“夢和噩夢交織”,客戶的信任和放手是美夢,而過程之漫長則是噩夢了。

  荷蘭設計是歐洲設計最精彩的一個典型,我自己是一個比較理性的人,因此對理性主義的設計很感興趣,也就導致我喜歡荷蘭現代設計了。

荷蘭當代平面設計
平面設計述職報告
相關知識
荷蘭當代平面設計
荷蘭當代平面設計
論民間美術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價值論文
關於中國傳統藝術對現代平面設計的影響
淺議抽象繪畫理論對現代平面設計的啟示論文
抽象繪畫理論對現代平面設計的啟示
論抽象繪畫理論對現代平面設計的啟示
古代平面設計_古代平面設計賞析
後現代主義平面設計理念
後現代主義平面設計風格圖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