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高考備考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歷史教育這一門古老的人文學科的現代化正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熱點。拿怎樣備考高考歷史呢?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備考高考,其實就是備三個東西:教材、考試說明和真題。而針對備考的一年時間,在不同的時間段有有著不一樣的側重點。

  首先,從升高三的暑假開始到高三寒假結束這半年的時間,主要是打基礎的時間。第一輪複習主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具體的步驟和安排可以按照課本的順序,新課標之後採取專題史的形式也沒有必要打破,主要是為了讓同學們更多的喚起高一高二學習歷史的記憶。這段時間注意掌握兩個東西,第一,這個時期歷史發展的主線是什麼?比如,複習中國古代的文化史,我們要著重掌握關於儒學的興起和在後世的沿革史;複習中國近代史要注意掌握中國的半殖半封的加深以及由此帶來的各階層的抗爭。第二,要注意儘量全面掌握知識點。參考2010年的北京高考題會發現,有一定比例的細節知識點的考察,比如,讓大家的學姐學長們都吐血不止的“元代王禎的《農書》”,用人教教材的同學書上只有七個字,七個字…所以這些細節的考察需要大家在第一輪複習的時候就夯實自己的基礎,讓知識體系儘量的全面。這個時期知識點為主,可以適當的做一些真題,培養做高考題的感覺以及對於難度的把握。

  然後,從第二學期開學到二模結束的時期,進行歷史的第二輪複習。這段時間的複習,可以打破教材編寫的框架,對知識點進行重新的整合。教材使用專題史的形式,我們就轉而採用編年史的角度,將整個歷史的知識通過另外一條線索穿起來,這麼做還可以讓原本因為編寫的體例而不得不分散在各本教材的知識重新整合在一起,從而有利於我們看到具體到某一個具體的時間段的歷史現象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先後發生的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關係,從而構建起來更加完整的知識體系。以古代史的部分為例,我們可以重新按照朝代來梳理一遍,一方面可以看到朝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概貌,同時可以發現一些貌似相對矛盾的細節。比如,北宋政治的積貧積弱和經濟的繁榮的矛盾。而這樣的點也是高考很容易出題的點。上面說的梳理工作並不會佔據很大的時間,所以這個時期的主要任務要多做真題,首先是北京地區的真題,然後是全國使用新課標省份的真題,然後是全國卷,最後是剩下的真題。這些題沒有必全做,按照我們上面說的順序重要性遞減。

  三個階段,從二模結束到高考的時間,進行歷史的衝刺複習。所謂衝刺,就是我們不在糾結於細節的知識點的掌握,而是更加重視解題方法和時間安排的訓練。這段時間的知識積累主要是以社會的熱點問題為線索進行梳理,因為通觀北京的高考題會發現,文綜的命題從來都是不迴避社會熱點的;同時結合考綱,看其中的新增考點和改動在哪兒,因為考綱往往三月才出,距離高考已經很近,這個時候出的東西,有所刪改,難免有瓜田李下的意味,所以這個部分大家也要注意;同時可以順帶注意是否有相關的整的週年紀念事件。對於2011的高考來說,當然就是要關注一下以1結尾的年份,尤其是以11結尾的。上述的工作仍然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那麼這段時間的重點是放在做題方法的準備上。以材料題為例,重點體會如何從材料中條分縷析獲得答案,如何知道答案是來源於知識還是材料,如何確定答題的方向,如何確定要答哪個知識點等等。這段時間還要注意回頭重新看自己在一年的複習過程中做錯的題目,分析自己的思路的缺陷,知識的缺陷等等,查漏補缺。這個時期有個誤區需要注意,這段時間臨近高考,我們往往會聽到很多關於要注意休息,關於衝刺無用,關於要放鬆下來的建議,但是我們的經驗是這段時間,如果可以很好的衝刺,一鼓作氣,效率是任何時期都不能比的,而且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歷史高考備考建議

  第一、興趣至上——對歷史學習保持濃厚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一個人覺得歷史很難,學習很苦,從而把學習歷史看作一件苦役,那麼他只會被動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而不是積極主動地學習。其實,歷史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東西,試想漫漫歷史長河中的燦爛文明、古今中外的英雄傳說、轟轟烈烈的歷史事件……這本身都讓人產生無限遐想。

  第二、方法為主

  1.讀歷史教材。“讀歷史教材”需要“讀”目錄、引言、課文、插圖、材料、地圖、引文、註釋、思考題和大事年表。第一,在理解章節目錄及內在聯絡的基礎上明確此章節講了什麼問題,以及圍繞此問題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第二,根據教材,分析、歸納每個方面講了幾點,每點都包括哪些基礎知識,並用簡明扼要的文字表達出來。第三,找出書上的核心詞、關鍵語,明確哪些是必須記住的,劃出來加強記憶。

  2.上課要專心聽,下課後多記、多背,對一些歷史年代要聯絡上下文的內容來記憶。學到某個歷史事件時,首先要對歷史事件的背景有個清晰的瞭解,然後弄清它的意義、作用、影響等,做到理解記憶。多閱讀一些歷史課外書,除了能增長見識外,還幫助你理解歷史課文。

  3.“溫故知新”和善於思考。歷史的學習是以記憶為基礎的,所以不斷地回顧以前所學知識和對新的歷史知識進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不僅能增強記憶,還能鍛鍊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閒暇之餘,突然想到一個歷史名詞或者某個故事中涉及歷史,應該馬上回憶教材上的知識,如果有可能的話追本溯源,思考通過其他渠道得到的歷史知識和教材所述知識的聯絡,把知識弄清楚,這樣也算是時間的充分利用。

  4.整理、整合歷史知識。針對歷史知識比較瑣碎的問題,我們就需要自己動手去整理和整合所學知識,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實根據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加以整理,簡化成歷史線索,以建立主幹知識的結構和知識間的相互聯絡。當然,在整合的時候可以參考一下試題調研,把上面的精彩總結內容摘抄或剪下來,反覆消化,變成自己的知識。

  5.解題的思考。進入高三,考試會相應增多,所以合理安排考試策略並鍛鍊一定的解題能力是我們最大的目的。策略需要結合自己的需要相應作出調整,而解題則需要注意:一是“解”,即想盡一切辦法解答問題;二是“思”,即解題後的回顧和反思,總結出解題方法並糾正思維誤區;三是“歸”,即將獲得的知識經驗與教材相印證,迴歸課本。如果大家還不知道如何進行解後反思,可以參考一下《360°全解密》的形式,剖析題目的命題意圖、難點、關鍵點以及在教材中的原形和變形關鍵要素,這種能力需要慢慢培養。

  第三、心態為輔--保持一顆平常心

  保持平常心,這是試題調研的老師對諮詢求助的高三同學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平常學習歷史時,不要太刻意追求每次得高分,千萬不可急功近利忘了根本——基礎知識的學習。歷史學習本身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所以保持一顆平常心,慢慢根據自己的規律去學習,到最後讓我們厚積薄發,這樣才能使我們取得最後的勝利。

中考歷史備考發言稿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
相關知識
初一歷史期末備考速記方法
高考歷史六大複習方法
高考歷史六大複習方法
高中歷史八大學習方法
高中歷史快速複習方法
高中歷史時間學習方法
學好高二歷史的最有效方法
歷史高中月考知識點總結
高中歷史學習三大方法
高二歷史科學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