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陶藝的相關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環境陶藝是一個城市歷史、文化、經濟的產物,是反映人們城市文化歸屬感的載體之一。那麼,你對環境陶藝有多少了解呢?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環境陶藝設計與城市文化特色

  1、歷史文脈是環境陶藝體現城市文化的最基本特徵

  歷史文脈是一種延續和積累的歷史過程,是用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支撐起來的城市個性和氣質,具體可以表現為城市歷史、民族歷史和區域歷史文化的綜合。城市歷史文脈也反映著一個城市民眾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倫理觀念、國民品格等屬於深層結構的東西,反映著特定的人際關係和價值體系,反映著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環境陶藝設計植根於具體的城市文化環境中,對傳統的繼承和揚棄是必須要考慮的內容。

  環境陶藝往往可以通過特定城市的特定歷史文化來體現城市文化特色。首先,城市歷史內容直接和直觀地體現於環境陶藝作品。歷史文化對環境陶藝設計所起的影響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很多體現歷史文化的環境陶藝作品,點綴著城市環境,對城市風貌及特色的形成起著重大輔助作用。此類環境陶藝設計往往是通過擷取歷史的一個點或面來呈現出有關城市歷史、區域等方面特徵。唐小禾、程犁創作的《楚樂》是以楚文化題材為背景的環境陶藝壁畫,通過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和樂器編鐘來體現一個歷史生活場景。城市歷史文化對環境陶藝的影響可以通過此類具體生動的畫面體現出來,成為城市文化特色最基本的一種表達方法。其次,城市歷史文化符號在環境陶藝中的體現。城市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演變過程中會積澱成一些公眾所認同的符號。同時,設計師也可以通過對城市歷史內容的理解和把握,設計出具有歷史文化特徵的符號。環境陶藝可以通過這些富有城市歷史、民族和區域特色的意象性符號、標誌、色彩等,以巧妙的形式來記載、提示、紀念或反映歷史資訊。日本橫濱的步行道公園中的環境陶藝,利用幾十種有歷史代表性的圖案,鋪砌於步行道或鑲嵌於牆壁中,給當地居民以歷史的回憶和鄉土的教育,並向遊人展現了城市發展的歷史。歷史文脈是歷經千百年的積累而形成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文化的價值將會隨著新的文化內涵的積聚而豐富起來。所以藝術家和設計師要善於理解這種深厚的城市文化特色,將其加以消化,成為得到市民理解和認可的城市文化表述語言。

  2、時代精神是環境陶藝表現城市文化特色的亮點

  歷史特徵與時代精神的辨證關係是環境陶藝設計時所必須考慮到的因素。任何一種民族的歷史文化特徵總要淋漓盡致的體現在那個時代的城市環境中。城市文化特色總是在繼承中變革,在變革中延續和成長。新舊文化現實而合理的在城市環境中共存與發展,形成城市環境藝術的時空連續性,使歷史與未來相結合。不同的時代環境反映著文化發展、社會變革和人文精神,環境陶藝要體現城市文化特色,還需要對東西方傳統的、現代的文化做深層的研究,在此基礎上把握現今時代人們的需求和審美方向,設計出具有時代特色的作品。

  在當代藝術的大環境下,新的審美觀念蜂擁而至,傳統美學體系處於衝擊和碰撞過程中,藝術價值的尺度似乎更難把握。多元化的設計觀念和形式已是環境陶藝設計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多種流派和風格共同存在如同架上陶藝已成為必然。但是這些風格、流派並非毫無條件,毫無聯絡的,其中必定蘊藏著一種潛在的、最具生命力的、主流的東西,這就是時代精神。時代精神支配著多元化的發展方向。樑思成認為“如同語言和文學一樣,為了同樣的需要,為了解決同樣的問題,乃至為了表達同樣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時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詞彙‟和„文法‟來處理它們的。”這要求設計者能夠將傳統與現代的觀念構想有機結合並努力體察作品在現實中對人們生活所產生的影響。奧勒•利斯勒羅的很多作品就善於用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陶藝語言,體現出一種時代精神和氣息。他的作品如佛山的《華夏之門》、挪威國家最高法院的《法律之門》等作品,採用如絲網印刷和噴塗及文字書寫等多種方式,輔以計算機成像技術,表現出對現實生活的思考。

  很多優秀的建築及公共藝術作品,總是能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探索進一步滿足人們不斷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的藝術語言和形式。環境陶藝可以通過材料、技術、觀念和形式等諸方面的設計,展現出時代風貌和人文精神,成為特定時代的見證者。

  3、城市故事是環境陶藝體現城市文化特色的常用題材

  城市故事是人們傳誦廣泛的內容和題材,在環境陶藝的設計中有助於人們迅速而深刻的銘記城市的文化特徵。根據環境記憶心理學研究,人對環境的印象和記憶分為三個層次:物、場、事。人們的記憶內容首先是在環境中發生過什麼事情,其次是發生在哪裡,即環境的場所,最後才會回憶環境的外觀和細節。由此可見發掘和表現城市故事對於體現城市文化特色的意義。城市故事是一個城市帶有人文色彩的歷史,它更多的具有藝術色彩和想象力。城市故事包括民間傳說、戲劇詩歌、神話典故、宗教文化,都是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流傳下來的反映城市歷史的人和事。它所賦予城市的是帶有生命力的歷史,是城市個性的源泉,是一個城市帶有生命特徵的比喻。廣州的石雕《五羊》、阿姆斯特丹的雕塑《美人魚》,可以說就是兩座城市的形象代言,這是從城市的個性化塑造和特定的歷史時間階段中所擷取的公共形象,體現了人們對這兩個城市故事深刻和固定的理解。

  城市故事的“敘事”離不開“寫人”,環境陶藝可以通過突出具體人物形象達到“敘事”效果,加深人們對城市歷史和生活的理解。場景化的人物形象及故事可以藉助環境陶藝壁畫使城市文化特色得到廣泛的傳播。比如首爾的《班次圖》,作為首爾市區清溪川復原事業中的一個環節,這幅位於鍾路區貫鐵洞朝興銀行總行和三日大廈中間的中心街道的陶瓷壁畫,是取材於朝鮮時代著名畫家金弘道作品,講述的是正祖從水原華城起身出巡的故事,這幅號稱目前屬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陶瓷壁畫成為首爾的一個文化特色景點。

  4、市民風情和社會理想在環境陶藝中的反映

  一個城市的風土人情也是精神面貌的體現,是對城市內在品質的反映,可以通過城市的風俗習慣、節日慶典、生活場景等方面表現出來。社會理想是一個城市對現在的認識和未來的展望,體現出城市生機勃發的精神面貌。用環境陶藝來體現市民風情和社會理想,往往更注重畫面的表現性。

  市民風情通過與歷史文化和時代特徵相融合的生活細節和場面體現出來,往往會帶給觀眾比較直接的感受。設計師就要抓住城市居民的某個方面的整體風範加以表現。如1952年馬克斯•林內為德國財政部大廳設計的大型陶瓷壁畫,表現了形形色色的城市居民風貌,是對市民風情的勾畫。環境陶藝從審美上是滿足人們精神、情感、心理上的需要,對市民風情的刻畫可以直接與這種需要相呼應。

  環境陶藝對社會理想的傳達,要考慮到市民生活和社會狀態,去體現更廣泛的社會意義和使命感,實現社會和諧發展的目標和願望。環境陶藝中社會理想往往是以更加多樣化的形式表現出來,如日本近幾十年來的大量城市陶壁,用豐富的形式語言和畫面效果來表現社會理想。岡本太郎為東京舊市政廳設計的作品《日之壁》和《月之壁》中,日和月所意味的光明是比較直接的市民理想的表達。此後的一大批優秀的日本陶壁作品湧現出來,所反映出的城市理想對於日本城市文化建設起到了有益的作用。日本民族對陶瓷這一材料有著特殊的偏好,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稱頌,在陶瓷材料與作品的融合中得到更深層意義上的昇華。

  因此,環境陶藝設計應當考慮城市文化特色的豐富內容,不但要協調周圍環境,更要突出這個城市或特定社群的特色,以喚起當地居民的歸屬感,豐富城市文化特色。雖然,並非所有的城市都需要藉助於環境陶藝來彰顯其特色,但陶瓷具有某種獨特的文化屬性和藝術魅力。環境陶藝作為公共藝術的一種手段,以其獨特的材料和形式語言傳達著城市文化的內涵。

  環境陶藝的具體應用

  ***一*** 戶外小品

  一直以來,雕塑就是我們認識、記住一座城市的切入點,體現著一個城市的文化,尤其是歐洲的一些城市,如羅馬、雅典。而隨著公眾參與的增加,城市小品成為講述城市歷史、當地民俗的重要方式,起著重要的文化交流作用。同時,也是建築更加融洽。雕塑作為一種強制植入視覺藝術,讓我們對現代工業高度發展的城市,感到了一種交織著歷史情懷和平民情結的驚喜、依戀,以及親切。

  ***二*** 建築陶藝

  陶器作為一種材質介入建築領域在我國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新石器中期,以陶為材質的各種建材產品就開始廣泛運用於建築中。但此時的陶製品僅僅是從實用功能上來滿足當時先民的生活需求。由於陶瓷藝術是土與火的藝術,從它本身的物理屬性及其所附帶的社會屬性來考慮,它與建築具有特殊的關聯性。現代建築首先在裝飾領域使用陶瓷材料,看中的是它具有價格便宜、生產方便快捷、設計美觀大方等優越效能,也就是這種優越性與可塑效能,一直推動著建築陶瓷伴隨著城市建築的發展不斷的改進著它的工藝特徵。作為具有造就空間環境概念的建築物逐步將建築以外的空間結果納入人們的設計視野,所以城市建築程序發展快的工業化國家在現代環境陶藝的發展速度上較快。而建築本身的進步也需要更多新材料的加入,陶瓷獨特的物理特性使其得以成功扮演這一角色。

  ***三*** 壁畫浮雕

  六七十年代後隨著公共建築的大量興建,陶壁創作日益興盛起來,如

  日本當代著名陶藝家會田雄亮做過許多的陶藝型壁畫。它的作品結合環境、

  燈光,極具現代感而顯得異常美麗,這種與建築相融合的藝術表現形式,陶壁不僅僅作為護壁之用,而更多的是從建築空間及公共環境的藝術觀念和美化裝飾考慮。

  在歐洲和美國,陶壁畫被大量用於室外或露天等公共環境中作為整體設計的一部分,如丹麥赫爾寧歷史博物館的圍牆壁面上均用上釉陶砌成,磚上描繪著象徵博物館展覽史料的圖樣。又如荷蘭阿姆斯特丹澤伊斯特保險公司建築的柱牆和阿姆斯特丹尼得蘭興銀行總部接待廳的牆面都是用釉磚、陶板和鵝卵石等材料構成畫面的。在東方,日本人把陶看作是自己極為重要的文化遺產,不僅繼承著傳統的優秀部分,還由於工藝的提高,不斷地創造出新的精湛的作品。在陶質材料對建築的裝飾方面,顯示出了其它國家無法相比的興盛。日本人將這種具有較高藝術含量和文化特徵的陶裝飾稱為“陶壁”,廣泛裝飾於各類公共場所。據不完全統計,這種現代陶浮雕壁畫在日本約五萬多幅,構成了建築或公共環境中獨特的景觀。 現代日本陶壁藝術的題材十分豐富,諸如人物、飛禽走獸、樹木花草、天地日月、江湖河海等無所不包。有反映傳統民俗和宗教神話的故事,也有表現生活多姿多彩的人和事物,表現形式上有運用幾何形和點、線、面理性地構成畫面的“冷抽象”,也有傾向於有機地、感性地表現形象的“熱抽象”,有近似於新表現主義和超顯示主義的形式,也有用“陶”為元素進行裝置的行為或觀念藝術。

  壁畫對於建築環境的參與往往是作為一種不可或缺的人類心理因素的趨勢和感覺的結果,這也反映了當代人的一種精神需要。如果說人們對於建築環境的要求發生了新的變化,那它無疑是在向著其它的人性、人情味 ——即精神含量方面遞進。

  中國現代陶瓷壁畫是在近二十年有了一些發展,花釉是主要的表現形式,花釉的藝術效果以釉色取勝,在燒製中由於溫度、窯室氣氛的影響產生的窯變,使釉色出現深淺不一、各種色彩紋樣自然交融的色彩肌理效果。 近年來,中國壁畫家劉玉安先生,還創造了異型陶瓷壁畫《永恆的韻律》,解決了傳統壁畫平面組合形式按絕對方、矩形排列形成的網格式帶來的呆板和拘謹,這使得中國陶瓷壁畫與日本這些發達國家縮小了差距。中國陶瓷壁畫的繁榮還需要我們這一代人努力奮鬥,更需要從事建築環境設計人員的大力支援,在建築、環境設計中設計一些陶壁,以提供給陶壁創作者更多施展才華的天地。

  ***四*** 陳設物品

  環境中的陶藝還被具體運用到一些很細節、具體的地方,如路燈,長椅,屏風等。陶瓷材質的選擇符合現代環保社會的理念,同時,有很強的藝術性。

中國陶瓷藝術發展歷史
製作陶藝的心得體會範文
相關知識
環境陶藝的相關介紹
景德鎮陶瓷的相關介紹
陶藝的相關知識介紹
陶藝的相關知識介紹
小學環境教育的相關論文
傳統陶藝的相關知識
世界戲劇日的相關介紹
無線路由器的相關介紹
童謠的相關介紹
西方情人節的相關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