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演出的舞臺燈光如何設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戲曲的演出,除了演員精湛的演技之外,舞臺燈光的渲染效果也是相當重要的。那麼,呢?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中國的戲曲舞臺燈光,在傳統美學基礎上,借鑑了中西方繪畫作品中美學理念及表現光影的方法,其設計風格由早期的“平光照明”轉變為中西結合的造型表現風格。

  傳統的均勻照明布光風格

  傳統戲曲在長時期傳承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舞臺造型模式,受到了中國傳統美學思想中以“意象”或“意境”為基本範疇的美學觀影響。舞臺燈光被涵蓋在戲曲藝術審美的表現風格體系內,其表現手法是以均勻布光照明貫穿在所有的造型細節之中,在立體空間中呈現平面造型效果,形成無光影的清晰透徹的“平光”照明畫面。這種與中國傳統水墨畫中“留白”、“反襯”等概念近似的表現方法,配合演員的表演,有效地突出了舞臺人物造型,造成其亮度與背景的相應反差,展現給觀眾完美的舞臺視覺畫面。

  這種“平光”照明體系不是對自然光效果的簡單模仿,而是以主觀意圖為前提的設計,強調平面效果的展現,忽略光影對物體所形成的立體狀態,而設計出細膩考究的以多方向、多角度布光為特點的白光照明。體現了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的造型藝術精華。

  戲曲演出通常以程式化的舞臺行動表現假定的情境,其中蘊含特定美學造型意圖的傳統服裝紋樣和化裝造型,同樣是根據人物的身份和角色性格而設定。因此,運用白光的均勻照明是以呈現戲曲演出的整體和細節效果為目的而進行的設計,注重強調錶演區小光比垂直照度,以及全方位布光,選擇與劇情適宜的色溫光源,採用西方戲劇舞臺燈光的造型語彙使燈光照明更具有豐富的內涵。使演員表演及佈景、服裝、化裝、道具乃至整體色調,統一在戲劇舞臺燈光的照明之下,為觀眾塑造了既一目瞭然又引人注目的觀賞效果。

  在三維的立體的空間中,把平面化的形象附著在戲曲人物的形體之上,形成類似中國傳統繪畫中固有色彩平塗般的戲曲照明效果。通常,在傳統戲曲舞臺上,均勻的多方位布光可以減小造型光反差,高亮度照明刻畫細節同時也對應服裝、化裝的色彩進行氣氛渲染,並注重以腳光泛光燈的功能,補充基本照明,有意識地消除或減弱陰影,而不是簡單化的白光照明。例如,京劇《三岔口》這折戲中,為了表現深夜,劉利華與任堂慧因誤會發生的搏鬥,燈光配合武打表演,以“計白當黑”的均勻照明呈現方式表現了漆黑一片的環境中的打鬥場面,黑暗效果反轉如同白晝,使觀眾有如沉浸在夜視狀態下欣賞舞臺上“無光環境的”精湛的表演藝術。

  戲曲藝術對中西方美學觀的吸收和借鑑

  隨著中西方造型藝術美學觀的相互影響,舞臺燈光藝術創作創新意識隨之進步。新媒體藝術理念、新型光源燈具裝置、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豐富了演出視覺藝術創造手法和表現形式。著名京劇表演大師梅蘭芳先生受到西方戲劇美學意識的影響,把光影藝術帶入傳統京劇的演出,在《嫦娥奔月》中首先將追光燈應用在傳統戲曲舞臺上,以突出和強調主要人物的表演。這一創舉提升了京劇舞臺照明呈現效果的品質,在美學觀念的引導下豐富了京劇藝術的照明表現手段。

  現代京劇樣板戲的造型,借鑑了話劇燈光的表現手法,也將西方戲劇美學造型的方式應用於戲曲藝術,強調空間感、追求自然幻覺環境以及具有立體感的人物塑形照明等新的手法。它在表現自然場景和人物角色時,不是簡單用燈光照亮舞臺,而是把生活中光環境的組成加以判斷分析,把現實生活中色溫和強度變化的日光、不同環境的反射光、各種燈火的效果光等場面,通過與主題相契合的照明設計,強調富有寓意內涵的人物和環境的造型,使舞臺視覺效果融合中西方美學因素向藝術創作的多元化方向發展。

戲曲演出的舞臺燈光如何設計
舞臺美術的相關介紹
相關知識
戲曲演出的舞臺燈光如何設計
戲曲演出的舞臺燈光如何設計
學校舞臺燈光效果設計圖參考
舞臺燈光平面設計圖片
文藝演出經典的舞臺燈光作品圖片
藝術表演的舞臺燈光設計效果圖片
藝術表演的舞臺燈光設計效果圖片
舞蹈表演採用舞臺燈光的重要作用
我是歌手精美的舞臺燈光作品
有層次的舞臺燈光設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