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形與意的關係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練太極拳要注意意識、動作、呼吸的三者協調關係,特別是意與形的主從關係。關於太極拳中的形與意何為第一的問題,學拳者必須澄清。只有確定何為第一,及兩者的辯證關係,練拳才能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有規可循,才能練拳見功,求達太極真諦。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形與意何為第一?馬克思主義認為:存在為第一性,意識為第二性。太極拳遵循這一哲理,形產意,意促形。太極拳的意產生於前人競技之形,沒有形的存在,也就沒有太極拳的意,太極拳的意反過來又能動地指導太極拳的形。

  太極拳創拳至今的歷史也可以證明,首先有形的存在,而後才產生太極拳的意。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天資聰慧,自幼勤奮好學,晝練武夜習文,從小深得家傳武功,又歷經多年的實踐總結了經驗,並收集民間各種武術,特別是深受民族英雄戚繼光的影響,到晚年立志創拳,在祖傳拳術和多年研究民間武術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根據《河圖》、《洛書》之太極陰陽八卦學說,使導引、吐納及中醫經絡學說相結合,以自己的聰明才智,熔眾家之長於一爐,創編出一種陰陽開合、虛實轉換、剛柔相濟、快慢相問、老少成宜的拳術。太極拳相傳至今,種類繁多,流派分呈,各有千秋。但是,不論何種拳術,它都是師傳下來的,沒有老師教給的太極拳之形,也就沒有學生的太極拳之意。隨著學者對形的認識不斷提高,意識也在不斷加深。因此,拳論強調“以意導形,以意導氣”,久練才能達到形意統一。



 

  太極拳意為先者,是形與意的辯證要求。意來源於他人技擊之形,它高於己之形,形要受意導而完成。因此,太極拳先輩就非常重視意的引導,總結了他們的練拳經驗。其拳論有:“心為令,氣為旗,神為帥,身為驅使,刻刻留意方有得。”“心勁一發,而周身之筋脈骨節無不隨之。”“妙機本是從心發。”這些拳理都強調了心意為先的功能。

  心與意是相通的。陳鑫拳論講:“意者,吾心之意思也,心之所發謂之意。意於何見,於手見之。意發於心,傳於手,而諸五官百骸。”太極拳強調“用意不用力”的原則,“用意”即是“用心”。怎樣用意貫穿拳術之中呢?要從學拳、練拳、用拳三個階段研究意導。初學太極拳者,要做到心要誠,心要明,心要專。“心要誠”指的是學拳者不論是對待師長還是同門兄弟,一定要以誠心待人,決不要欺上瞞下,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心要明”指的是學拳者要明白拳理,模擬師傅之拳形,產生太極之意。“心要專”指的是學拳者應專心一意,全神貫注,努力求達動作正確、勢勢連貫。練拳要求心要靜,心要細,心要恆。“心要靜”指的是心意要放鬆,不能胡思亂想,不能急躁練拳。只有心靜氣和,全身才能放鬆,才能進入練拳的境界。“心要細”指的是練拳者要細心研究每一動作,對拳架多問幾個為什麼、怎麼樣,要著著揣摩,勢勢留心。“心要恆”指的是練拳者要持之以恆,要制定練拳日程,不論什麼情況干擾都不能停止練拳,絕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用拳要求心要存,心要善,心要靈。“心要存”指的是不論是推手還是散打,都要心意存靜、目標專一,用什麼著法或勁別要胸有成竹。“心要善”指的是習武者要有高尚的武德,推手較技要有分寸,面對友人要善,點到及可,要鬥智莫鬥勇。“心要靈”指的是推手時意導要活,努力做到剛柔相濟。

  意導形,形促意。只有意高於形,練拳才能事半功倍。完善意的途徑有二:一吸取他人經驗,多觀摩名師練拳;二善於辨析自己拳架的錯對。因此,學拳者要重視以形促意。馬克思說:“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而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太極拳的意是隨著練拳時間推移在不斷深化的。形在不斷更新,意在不斷深化、升級。練陳式太極拳老架與新架、大架與小架,形與意是不一樣的。完善太極拳的意重在實踐。拳論日:“以心行氣,以氣運身。”這是練太極拳的共性要求。但是,拳派不同,風格各異,意導也應該是隨拳種的特點而定的。陳、楊、吳、和等拳派各有特點,畫圓有多種,纏絲有順逆,出方多角度,行氣達四梢,著法能活用,這些動作要求一時是不能完全領會的,因此練拳的各個階段的意也是不會相同的。初學階段以意導外形正確;中級階段之意求氣感,意導“氣沉丹田”、“氣宜鼓盪”、“氣遍身軀”;高階之意求靈感,練著法,求懂勁,達神明。

  拳論日:“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著熟、懂勁、神明,這是太極拳功夫的三個層次。著熟的前提是拳架正,然後在推手散打中進行試用,琢磨用勁對不對。這時的意能指導著法,使其用得適時、巧妙、有效。懂勁是在著熟的基礎上求達的,推手應遵循“不丟不頂”的原則,注意黏著點,在捨己從人推手中悟出黏勁、聽勁,辯證適時地使用剛柔、虛實、輕重以及曲中求直、蓄而後發。階及神明——“階及”指意識逐步上升,像臺階梯子,須一步步地爬上去。“神明”即神妙高明之意,能達到“挨著何處何處擊”的功夫。

  練太極拳人與人的意導是不相同的。從內因分析,人有先天與後天之別。先天者記形快意念活,後天者記形慢心意轉化滯。從外因來講,由於接受師傳不一樣,意導也有所不同。另外,社會條件、家庭狀況也都會影響練拳。不過練拳的關鍵在內因,學者要虛心好學,以恆促成,功夫自會倍增。

  總之,習練太極拳,要明白形為基礎,意為先導,形意結合方能得巧,持久練功則深得奧妙。

 

陳氏太極拳蹬一根圖解和動作要點
陳氏太極拳雀地龍圖解和動作要點
相關知識
太極拳形與意的關係
太極拳腰與手的運動關係
練習太極拳需注意的方面
太極拳勁與力的發放是怎樣的
太極拳是心意的鍛鍊
冬季練太極拳應注意的問題
練好簡化太極拳應注意的問題
太極拳採與挒的辨識
老年人練太極拳應注意的問題
太極拳聽勁與耳的關係